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斑秃患者心理进行调查并作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6例斑秃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SCL-90 测评结果显示:斑秃患者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和敌对性项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女性斑秃患者在焦虑项的得分明显高于男性斑秃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型斑秃、全秃和普秃患者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的得分明显高于局限型斑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斑秃患者存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对斑秃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是有必要的,特别是重型斑秃、全秃和普秃患者.  相似文献   

2.
精神情绪因素与斑秃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斑秃的发病原因较多,诸学者见解不一,现从精神情绪因素方面对其致病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斑秃患者的个性和心理社会因素与发病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4.
精神应激事件与斑秃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斑秃患者各种精神应激事件的临床调查,探讨精神应激因素与斑秃发生发展之问的关系。方法:应用应激事件量表对124例斑秃病人与124例正常对照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调查研究。结果:斑秃患者发病前半年内重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和精神压力积分值均比正常对照组高,而且轻型斑秃患者的发生率和分值均高于重型患者。在诸多因素中,斑秃组睡眠习惯的改变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在调查斑秃患者本人对精神压力与斑秃发病关系的感知项目中,78.2%患者认为自身斑秃的发生与精神压力有关,76.6%病人感觉精神压力使斑秃加重,轻型与重型之间无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在斑秃的发病中起重要诱发作用,而轻型斑秃患者发病前精神压力高于重型患者。临床工作中对斑秃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提供心理治疗及推荐减压措施。  相似文献   

5.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认为斑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免疫紊乱、内分泌失调、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斑秃相关的精神心理方面包括原发的精神心理压力导致斑秃发生,以及继发于斑秃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压力可以是斑秃的主要病因或加重诱因,也可以是斑秃的继发性改变.本文着重介绍精神因素诱发斑秃的机...  相似文献   

6.
斑秃的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斑秃的发病与骨密度异常的关系。方法:对71例斑秃患儿[斑秃分为点状(<1cm)秃发、斑状(>1cm)秃发和普秃]及46例成人3种类型斑秃患者进行骨密度,血清锌、钙和铁测定比较及生活习惯调查。结果:儿童组斑秃患者中骨质疏松的阳性百分率明显高于成人斑秃组(P<0.001);儿童组斑秃患者中血清微量元素下降的百分率高于成人斑秃组,尤以锌元素下降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斑秃患者中血清锌和钙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骨密度下降斑秃患儿伴有“常吃零食”和“挑食”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具有除斑秃以外的临床表现。结论:儿童斑秃,尤其是点状脱发和斑状脱发发病与骨密度异常的关系密切,此外血清锌、钙水平降低及不良生活习惯也与儿童斑秃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斑秃被视为一独立疾病已有几个世纪,但病因至今未明。遗传、免疫、细菌和病毒感染、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血管机能障碍、异位性素质、精神紧张等因素先后被提出与本病的发病有关。Ikeda将斑秃分为4型:①普通型占83%;②高血压前型(有原发性高血压素质者占4%;③联合型(合并  相似文献   

9.
<正> 斑秃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笔者对510例原发性斑秃患者进行了调查。一般概况510例中,男性325例,女性185例;年龄3个月~69岁(其中21~40岁301例,占59.02%);病期3天~23年(其中病期半年以内者为309例,占60.59%);发病前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T)在斑秃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斑秃患者PBMC中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重型斑秃、轻型斑秃的CD4 T淋巴细胞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型斑秃、轻型斑秃的CD8 T淋巴细胞表达亦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 T淋巴细胞表达、CD4 /CD8 比值较正常对照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了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斑秃的发病机理,CD8 和CD4 T淋巴细胞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两者协同作用导致毛囊受损。  相似文献   

11.
斑秃煎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宋宁静(蚌埠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233000)唐宁枫(蚌埠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一临床资料50例,男32例,女18例,病期为3个月至7年,年龄为31─62岁,脱发斑共73块,直径为1─4cm。采用过其它疗法42例,新病例8例。二治...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综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及白介素1和α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对毛囊生长的调控和上述因子在斑秃毛囊中的变化和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与斑秃的免疫效应有关。毛乳头凋亡不受bcl-2原癌基因保护。最后简介了斑秃基因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综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及双介素1和α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对毛囊生长的调控和上述因子在斑秃毛囊中的变化和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与斑秃的免疫效应有关,毛乳头凋亡不受bcl-2原癌基因保护。最后简介了斑秃基因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斑秃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斑秃患者皮损部位HCMV-DNA,并设正常人对照。旨在发现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斑秃发病的关系。一、临床资料选择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3年中,就诊于长春市儿童医院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为斑秃的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48岁。对照组30例,为健康人,年龄及性别与观察组基本一致。两组均未发生过严重感染性疾病。斑秃病期1~15个月。二、实验方法1.标本采集:将斑秃皮损部位以裂解液拭子涂擦后,采用PCR…  相似文献   

15.
斑秃丸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3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斑秃丸联合胱氯酸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斑秃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口服斑秃丸5.0g,3次/d及胱氨酸片50mg,3次/d;对照组29例口服斑秃丸5.0g,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58.62%),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斑秃丸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斑秃的治疗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秃是一种良性、复发性、毛发脱落性皮肤病,长期以来已经形成和发展了多种治疗方法,但由于本病存在自愈性,且各种治疗方法对少数顽固病例均缺乏满意疗效,因此对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比较困难.文中对这些治疗方法在各种斑秃治疗中的应用、作用机制、适应证及其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外用药物在斑秃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外用糖皮质激素、致敏剂二苯基环丙烯酮和斯夸酸二丁酯、蒽林、米诺地尔、比马前列素、维A酸、贝沙罗汀、卡泊三醇、辣椒碱、壬二酸、大蒜凝胶和洋葱汁治疗斑秃的在斑秃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性病患者社会心理因素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采用SCL-90对148例性病患者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斑秃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秃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良性、非瘢痕性秃发,可发生于全身任何被毛部位,严重者可发展为全秃和普秃。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障碍、免疫、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对其均有一定作用。目前该病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一,就近年来有关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