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制备载姜黄素mPEG114-PCL36纳米胶束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情况.方法:利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聚己内酯(mPEG114-PCL36)嵌段共聚物,通过FT-IR和1H-NMR确证其结构,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采用透析法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共聚物质量浓度、姜黄素质量浓度、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对包封率、载药率和胶束粒径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载药率、包封率,激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动态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制备的纳米胶束平均粒径(48.5±1.7) nm,粒径多分散系数(0.20±0.07),包封率(49.12±1.26)%,载药率(4.46±0.12)%,72 h体外累计释放率41.9%,无明显突释现象.结论:透析法制备的姜黄素mPEG-PCL纳米胶束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新型叶酸靶向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研究其理化性质、细胞毒性和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PCL-b-PEG-b-PCL)、甲氧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DSPE)、偶联叶酸的磷脂DSPE-PEG(2000) Folate共混物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出叶酸靶向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并对其进行形态、粒径及其分布、Zeta电位、载药量及包封率、体外释放等表征,用CCK-8法研究了聚合物纳米囊泡对H1299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并评价其在BALB/c小鼠EMT-6乳腺癌模型中的抗肿瘤效果。结果 叶酸靶向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呈球形,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均匀。随着紫杉醇投药量的增加,纳米囊泡的粒径增大,包封率降低。载药30%的叶酸靶向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的平均粒径为311 nm,多分散系数为0.171,Zeta电位为-30.3 mV,包封率为91.16%。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基本无药物突释现象,具有缓释特性。细胞毒性研究表明,当紫杉醇浓度为25 μg·mL-1时,叶酸靶向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的细胞毒性低于相应浓度的紫杉醇/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剂。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表明,叶酸靶向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对小鼠EMT-6乳腺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与紫杉醇/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剂相似的抑制肿瘤作用。结论 叶酸靶向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具有高载药量及包封率、均匀的粒径及分布、缓释特性、低毒和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紫杉醇缓控释新剂型用于提高紫杉醇的药效并且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合成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G-PCL-PEI)三嵌段聚合物载体材料,制备包载大黄酸(RH)的PEGPCL-PEI纳米粒(PPP-RH-NPS),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学特性。通过开环聚合和麦克尔加成反应合成得到PEG-PCL-PEI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9.5×10~3,临界胶束浓度为0.723 nmol·L~(-1)。包载RH制备得到PPP-RH-NPS,外观浅黄、乳光明显,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分散均匀圆整无团聚,粒径为(118.3±3.6)nm,PDI为(0.19±0.08),Zeta电位为(6.3±1.5)mV,包封率为(93.64±5.28)%,载药量为(8.57±0.53)%。透析法考察PPP-RH-NPS体外释药特征,48 h内累积释放率为75.92%,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模型方程:Q=0.121 6t~(1/2)+0.069 5(R~2=0.887 4),呈缓释特性。选用兔红细胞考察其溶血率,MTT法评价其对HK-2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在0~0.05 mmol·L~(-1)不会引起红细胞溶血和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考察其摄取效率,PPP-RH-NPS可被细胞迅速内吞,摄取效率高,30 min内摄取完全,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P-RH-NPS能够从溶酶体进入细胞质,具有溶酶体逃逸特性。因此,该研究成功合成PEG-PCLPEI聚合物和制备得到PPP-RH-NPS,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及载药量较高,摄取迅速,具有缓释特征、溶酶体逃逸特性、优良的生物安全性,是一种良好研究前景的新型纳米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MPEG-PLGA)纳米粒为核心的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PNS-CNV),对该复合纳米囊泡的理化性质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三七总皂苷纳米粒(PNS-NP),以三七总皂苷纳米粒为核心,采用薄膜分散法对其进行包封,制备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采用超滤法、透射电镜、纳米粒度仪,测定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各指标成分的包封率及其理化性质;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考察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对心肌及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的包封率、粒径及Zeta电位没有显著性影响。药效结果显示,与三七总皂苷水溶液组相比,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显著提高、H2O2及丙二醛含量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降低(P<0.05),并且以相对分子质量5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为载体的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的保护作用最优。结论 复合纳米囊泡作为三七总皂苷的口服给药传递系统,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5.
通脉制剂由丹参、葛根、川芎3味药的有效提取物组成[1],具有较好地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市售普通制剂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生物半衰期较短,临床上需大剂量多次给药,患者易漏服,造成血药浓度大幅度波动,影响疗效。因此,本研究尝试将此复方制剂制成体外缓释12 h的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1仪器与试药Agilent 1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茶碱β环糊精聚合物(CDP)微球。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体外动态释药法评价其释药特征。分别用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茶碱β-CDP载药微球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β-CDP微球1 g、茶碱0.02 g、蒸馏水30 mL、反应时间3h、温度60℃。合成的载药微球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162.35μm,载药量为1.79%,包封率为89.50%。茶碱β-CDP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一级释放方程和Korsmeyer-Peppas模型方程。结论:茶碱载药微球具有一定缓释效果,其制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马博  吴敏 《吉林中医药》2010,30(6):531-532
目的:对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辛夷挥发油为对象,采用薄膜分散-超声-膜过滤法制备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采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该制剂平均粒径81 nm、样品的包封率为86.7%;两组药物的累积释药率有显著差异,试验组的释药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结论:薄膜分散-超声-膜过滤法制备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操作简单,流程时间短,所得脂质体粒径小而均匀,包封率较高;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有较好的缓释以及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合成了材料3-羧丙基-三苯基溴化鏻-聚乙二醇-聚己内酯(CTPP-PEG-PCL),并且采用自组装溶剂挥发法制备载姜黄素CTPP-PEG-PCL胶束,芘荧光光谱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考察粒径、包封率、形态、体外释放度;采用MTT实验进行肝星状细胞毒性评价。所得材料CTPP-PEG-PCL经1H NMR表征确证其结构,CMC为2.252 mg·L-1,胶束粒径约为190 nm,含药量为(0.66±0.008) g·L-1,包封率(94±0.6)%,体外释放显示缓释特性,姜黄素胶束对肝星状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姜黄素原料药(P<0.05)。表明CTPP-PEG-PCL胶束临界胶束浓度小,包封率高,肝星状细胞生长抑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喜树碱/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CPT/PEG-PBLG)纳米胶束并考察其载药特性及体外性能。方法:采用膜透析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CPT/PEG-PBLG纳米胶束,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其释药特性,并考察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PEG-PBLG纳米胶束能包埋疏水性药物喜树碱,BLG嵌段摩尔比为35%的EG-5载药率达11.13%;CPT/PEG-PBLG纳米胶束的体外释放具有突释与缓释特性并在碱性介质中释放速度加快,EG-5载药胶束在pH 1.1累计释药率60.34%,而在pH 10.0时则为73.72%;当喜树碱质量浓度≤50 mg·L-1时,CPT/PEG-PBLG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毒性远低于相应浓度的喜树碱阳性组(P<0.01)。结论:CPT/PEG-PBLG纳米胶束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无污染,可降低喜树碱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载体材料进行斑蝥素囊泡的制备考察,并评价其特性表征。方法:建立了注入法制备斑蝥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泡囊的制备工艺;采用离心法和HPLC法测定斑蝥素囊泡的包封率;考察不同处方因素对囊泡体外表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对最佳处方囊泡的形态学、粒径、Zeta电位等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注入法获得的CTD-NS的包封率为(27.5±2.0)%,粒径(209.8±0.5)nm,Zeta电位(41.5±0.65)mV。结论: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和B联用为载体材料,注入法制备斑蝥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制备方法简单,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1.
水飞蓟宾明胶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水飞蓟宾明胶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水飞蓟宾明胶微球。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优化水飞蓟宾明胶微球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粒径、形态、体外释放特性及初步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1.45±0.27)μm,平均载药量(56.24±3.17)%,平均包封率(79.54±5.07)%,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Q=15.627 5t1/2-1.502 8(r=0.998 5),在室温下放置3个月质量稳定。结论:实验制备的水飞蓟宾明胶微球初步稳定,其体外释放特性符合缓释制剂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异长春花碱脂质体,考察脂质体形态、粒径分布,透析法测定异长春花碱注射液和异长春花碱脂质体释药的差异。结果: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平均粒径149.2 nm,透射电镜可以明显观察出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结构。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和注射液的体外释放规律均符合Higuchi方程,脂质体在24 h内累积释放完而异长春花碱溶液在10 h内累积释放完全。结论:制备的VRB脂质体粒径均匀,外观良好,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即型凝胶体外释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黄连即型凝胶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为释放介质,以HPLC同时测定释放液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的含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双黄连即型凝胶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双黄连即型凝胶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的释放曲线均符合Ritger-Peppas方程,但绿原酸的释放速率明显快于黄芩苷和连翘苷的释放。结论:双黄连即型凝胶释药机理为非Fick扩散。  相似文献   

14.
黄藤素结肠定位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pH依赖、时滞双重机制控制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释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聚乙二醇6 000作为隔离层,以丙烯酸树脂Ⅳ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时滞层,以pH依赖型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的混合溶液作为外层肠溶层.考察包衣片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药情况.结果:制备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在pH 1.0人工胃液中2h不释药;在pH 6.8人工小肠液中3.5h释药量<1%;在人工结肠液中6h基本释药完全.结论:所制备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紫草软膏处方。方法:建立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紫草软膏样品的体外透皮速率进行考察,并以左旋紫草素累积透过量作体外透皮曲线,与Higuchi方程进行拟合。结果:透皮速率以O/W型软膏为最高,平均J值达到14.797μg.(h.cm2)-1,Higuchi方程线性较好。结论:最佳处方为O/W型软膏处方。  相似文献   

16.
淫羊藿苷磁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淫羊藿苷磁性纳米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为改善淫羊藿苷的生物利用度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超声薄膜分散法制备淫羊藿苷磁性纳米脂质体,以淫羊藿苷包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油酸改性磁粉、泊洛沙姆188(F-68)、聚乙二醇-2000(PEG-2000)投料量及水化介质对处方工艺的影响.利用HPLC考察淫羊藿苷磁性纳米脂质体在含30%甲醇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体外释放率,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70 nm. 结果: 最优处方为淫羊藿苷-磁粉(2:1),F-68 200 mg,PEG-2000 40 mg,水化介质为PBS(pH 7.4),大豆卵磷脂500 mg,胆固醇150 mg.淫羊藿苷磁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96.57±0.42)%,72 h累积释放率96.51%;淫羊藿苷溶液16 h释放99.68%. 结论: 通过超声薄膜分散法制备的淫羊藿苷磁性纳米脂质体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黄芩苷水溶性栓剂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熔融法制备黄芩苷水溶性基质栓剂,采用体外溶出试验方法考察栓剂的释放特性。结果:制备的水溶性栓剂硬度、融变时限均符合要求。水溶性栓剂释药速度快,在40min时可达到最大释放,释放符合威布尔分布模型。结论:PEG4000∶PEG400为7∶6的黄芩苷栓剂型较优。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缓释微囊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蛇床子素缓释微囊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含量,均匀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分别以150 mL人工胃液与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为溶出介质,温度(37±0.5)℃,转速100 r·min-1,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囊心囊材质量比1∶1.5,温度60℃,戊二醛用量0.8∶120(戊二醛用量/系统体积),制备的微囊圆整光滑,粒径均匀,平均粒径(51.6±4)μm,包封率85.0%,载药量47.2%,体外缓释时间为6 h,其释药特征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蛇床子素微囊制备工艺简单,成囊性和重复性好,微囊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9.
芷冰鼻腔原位凝胶的体外释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芷冰原位凝胶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卡波姆为材料制备芷冰鼻腔原位凝胶,考察其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体外释药行为,用Weibull方程对其体外释放结果进行拟合。结果:制备的芷冰原位凝胶体外具有缓释效果,可以持续释药8 h,释放效果随卡波姆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芷冰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机制为非Fick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