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行为,是患者术后复发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影响胃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寻求准确判断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阐述肿瘤微环境、上皮间质转化和基因靶点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胃癌转移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非常密切,受许多分子调控.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 、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SF)、EGF(epidemao growth factor,表皮生长因子)、EGFR(epidemao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Flt-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PD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等等,本文将上述有关分子的机制做一综述性报告.  相似文献   

3.
胃癌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转移、复发是胃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也是治疗的最大障碍。近年对有关胃癌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发现 :血管增生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最基本要素 ;癌转移过程肿瘤细胞需先通过粘附分子与周围细胞或基质粘附 ,在众多蛋白酶参与降解周围基质后才能通过细胞外基质屏障 ;动力因子参与肿瘤细胞的游走、趋向性、吞噬活动及接触趋向性等诸多方面 ;某些转移相关基因、抑癌基因、癌基因的改变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异常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对肿瘤的转移及浸润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现综述如下。1 细胞动力因子肿瘤细胞必须获得多种生…  相似文献   

4.
5.
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女性肿瘤中排名第一。BC患者的高死亡率与骨、肺、脑和肝等远端器官的复发和转移有关。目前已知乳腺癌发生脑转移的有关信号通路有PI3K/Akt/mTOR通路、Wnt/β-catenin通路、RAS/ERK通路、EGFR通路、STAT3通路、NF-κB通路、ROS/NF-κB通路及PDGFB/PDGFR-β通路。此外,有关研究发现外泌体、非编码RNA以及代谢成分等物质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协助建立脑转移微环境来参与乳腺癌的脑转移。本文对乳腺癌脑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进行综述,旨在为乳腺癌脑转移的精准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肝癌)主要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据报道,HCC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为54.1%-61.5%,小肝癌(≤5cm)为43.5%,而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更高。因此抗HCC侵袭转移,减少术后复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辛明明  王振 《医学综述》2012,18(7):1010-1013
膀胱肿瘤的发病率近几年呈增长趋势,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关于膀胱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很多,包括趋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生长因子及血管紧张素等,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各种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仍在探索研究中。了解膀胱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对膀胱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癌组织的侵袭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胃癌侵袭转移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免疫分子和基因.这些免疫分子和基因,在胃癌侵袭转移时表达上调或下调,提示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对一些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免疫分子和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侵袭转移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胃癌在全世界人口的死亡原因中仍占主导地位.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的早期事件和独立的预后因素,因此预测和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以及分析淋巴结的转移机制对病人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相关分子及研究方法的进展,已发现了许多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胃癌是世界上最高发肿瘤之一[1],晚期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转移的具体机制国内外做了大量研究,总的来说肿瘤转移及侵袭可定义为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通过直接蔓延,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等播散到其他部位,形成具有同原发病灶相同特性的新病灶.  相似文献   

12.
胃癌合并卵巢转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也是导致女性胃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胃癌卵巢转移多见于40~50岁绝经前妇女,其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胃癌的逆行性淋巴道转移。胃癌卵巢转移的诊断要点包括既往或同时的胃癌病史和发现双侧卵巢实性肿瘤。治疗以根治性切除原发瘤和转移灶为主,并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胃癌卵巢转移多预后不良,根治性手术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刘伟  邢伟 《医学综述》2011,17(17):2617-2620
胃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微转移是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中播散在血循环、淋巴管、骨髓以及各组织器官的微小肿瘤转移灶。已发现微转移与各种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目前对胃癌微转移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寻找不同的检测方法、途径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以发现早期诊断胃癌的新思路,从而为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胃癌患者的年死亡率为25.53/10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2005年预计胃癌死亡率将上升到26.3/10万,因此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而影响其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与肿瘤是否完全根治有关,但许多患者在行标准R2式根治术后仍死于远处复发,这可能是肿瘤微残留或发生了微转移,因此肿瘤微残留或微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微转移是指临床未发现转移者,一旦周围血或淋巴组织、骨髓等出现肿瘤靶分子标记,即表明可能出现微转移。目前主要应用细胞学、免疫组化技术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来检测患者的骨髓组织、淋巴组织、腹腔冲洗液或外周血中的肿瘤标记物,以发现肿瘤有无发生微转移,以便更好地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指导治疗。本文对胃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癌腹膜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以顽固性腹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癌性腹膜炎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术前早期诊断及防治均比较困难.本文就胃癌腹膜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成功治疗肿瘤的最大障碍 ,也是造成肿瘤病人死亡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从病理过程看 ,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复杂过程。首先 ,原发肿瘤细胞从原部位脱落 ,侵入细胞外基质 (ECM)与基底膜 (BM)中大分子蛋白粘附。其次 ,激活细胞合成并分泌各种降解酶类 ,降解BM及ECM ,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在循环中逃避免疫系统攻击 ,最后穿过脉管 ,外渗达继发部位形成克隆 ,增殖形成转移灶。此过程从分子水平来看 ,有许多因素 ,现就其主要方面进行下列综述。1 异质性细胞亚群选择性增殖原发肿瘤组织中具有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一种容易发生器官转移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转移器官微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乳腺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乳腺癌细胞以及靶点组织所表达的一些细胞因子,使乳腺癌细胞扩散到转移灶器官并形成转移瘤成为可能。本文就乳腺癌转移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胞外基底膜结构改变、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行为变化以及转移所需微环境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一刀切的治疗方法已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胃癌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研究者们从遗传、表观遗传和分子特征等方面进一步阐释了胃癌的发病机制,鉴定出了新的分子亚型,为临床的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但在临床中应用还十分有限,将其早日应用于临床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黄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36-1838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属进展期。尽管传统的手术技术及放化疗有很大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仍不佳。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在胃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目前,针对胃癌靶向治疗的进展主要包括:(1)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靶向药物;(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4)雷帕霉素靶点通路抑制剂;(5)其他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