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b> 研究结直肠手术术后不同类型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更精准的防控策略提供专业理论支持。方法 <\b> 通过分层分析方法,对某医院825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 在825例不同类型结直肠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34例,感染率为16.24%。深部切口、浅表切口和器官腔隙切口感染率构成比依次为41.79%、40.30%和17.91%。手术持续时间、联合手术方式和术前ASA评分值构成结直肠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b> 结直肠手术后SSI发生率较高,实施目标性监测,找出危险因素,可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结直肠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了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情况、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 按照《WS/T 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对2021—2022年胃肠外科收入院的所有结直肠手术患者进行SSI目标性监测和出院后随访,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手术持续时间评分、切口清洁度、美国医院感染监测(NNIS)评分、术后住院天数等14项。采用R4.2.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危险因素分析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1 005例结直肠手术患者,发生SSI95例,发生率为9.45%[95%置信区间(CI):7.80%~11.42%],包括浅表切口感染47例、深部切口感染10例、器官(或腔隙)感染38例;其中,通过出院后随访发现50例,占全部SSI病例的52.63%。手术持续时间较长[比值比(OR)=1.95,95%CI:1.25~3.06,P=0.003]和切口清洁度为污染(OR=2.68,95%CI:1.16~6.19,P=0....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对医院骨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调查。结果连续3年共监测骨科手术患者4 869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117例,感染率为2.4%。骨折、手术种类、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植入物等构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控制手术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伤口无菌化护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对医院骨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调查。结果连续3年共监测骨科手术患者4 869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117例,感染率为2.4%。骨折、手术种类、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植入物等构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控制手术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伤口无菌化护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防控SSI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连续4年共实施骨科手术23 760例,发生SSI共计182例,SSI发生率为0.77%。从SSI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90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清创术患者SSI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关节置换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超过14 d,术前住院时间超过7 d,Ⅱ、Ⅲ类切口等因素为骨科手术患者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12月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状况进行目标性监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监测1 076名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2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90%,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手术持续时间3 h以上、术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及2级、4级ASA评分。结论 应根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良性与恶性骨肿瘤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山东省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骨科良恶性骨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自行设计的骨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收集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良性骨肿瘤手术患者310例,发生医院感染20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45%;恶性骨肿瘤手术患者167例,发生医院感染2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7%。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在良恶性骨肿瘤患者中均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良性骨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包括骨盆手术和ASA评分≥3分,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有尿管留置时间≥7 d。结论 骨肿瘤患者术后留置的切口引流管尤其要加强重视,尽量减少留置时间以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建立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了解2009-2010年某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度骨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2009年进行骨科手术1 645例,发生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为2.6%;2010年进行骨科手术1 628例,发生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1.8%。2011年开展骨科手术1 596例,发生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为0.9%。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实施全过程管理,使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在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期间医院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并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02例,发生术后感染9例,感染率为4.46%;住院天数、糖尿病、肥胖、吸烟、长期大量饮酒、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低体温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该类手术患者基础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做好术中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实施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可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JP〗调查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况,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纳入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神经外科所有符合标准的患者。结果 共纳入脑卒中手术患者466例,发生医院感染133例、154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8.54%;出血性脑卒中、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住院天数、静脉血栓、术后第1日体温和机械通气是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手术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以期降低医院感染率。〖JP〗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医院外科病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某医院外科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外科手术患者720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4例,感染率为1.94%。高龄患者、手术性质、伴有基础病及术中无菌操作等构成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结论该医院外科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在可控范围,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颅内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接受颅内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专项调查与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165例,发生术后感染1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90%,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年龄>55岁、插管和手术等侵入性操作和住院15 d以上构成颅内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外科住院接受颅内手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危险因素明确,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院骨科手术患者切口部位感染的特点,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骨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该医院骨科手术患者2 821例,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4例,感染率1.21%。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和污染切口的感染率依次分别为0.98%、1.80%和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感染部位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2株,主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植入物、实施手术的季节等因素影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结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与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植入物的使用、手术季节具有相关性。应采取集束化的干预措施,控制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目标性监测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 144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目标监测,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开展目标性监测后感染率、感染例次低于开展前(P0.05)。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泌尿系统感染最多10例次(38.46%);培养分离出24株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最多占33.33%。结论:目标性监测及干预可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感染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结肠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发生率,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调查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结肠直肠恶性肿瘤切除术的392例患者,分为SSI组90例和对照组30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SSI组90例,罹患率23.0%。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手术持续时间>75%分位点、是否结肠造瘘、手术方式、手术切口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污染手术切口(P=0.016,OR=3.311)、手术持续时间>75%分位点(P=0.000,OR=3.017)、结肠造瘘(P=0.008,OR=2.642)、腹腔镜手术(P=0.016,OR=0.5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持续时间>75%分位点、结肠造瘘和污染手术切口是结肠直肠恶性肿瘤切除术发生SSI独立的危险因素,而腹腔镜手术方式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骨科住院手术患者进行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为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0-12月在某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的切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目标性监测,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7252例骨科住院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23例,切口感染率为3.08%,感染247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41%。共检出病原菌24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66株,占67.21%;革兰阳性球菌79株,占31.98%;真菌2株,占0.81%。检出的首位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占27.53%,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63株占25.51%,第3位是鲍曼不动杆菌,32株占12.96%。年龄<16岁或>60岁、急诊手术、Ⅲ类手术切口、手术时间>2 h、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含量<110 g/L、术前存在其他感染、围手术期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骨科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重视并针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持续工作改进,以控制和降低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探讨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和信息反馈相结合的方法,监测2015年7月~2016年6月1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资料。采用χ2检验及单因素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前住院天数等9项变量与术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查找相关因素;同时统计医院感染发生人数、感染部位、感染时间、标本送检等资料,比较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住院时间、糖尿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等因素与术后医院感染呈现相关性(P0.05)。通过目标性监测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标本送检率、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年龄、糖尿病、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时间为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围术期有效目标性监测实施干预措施减少食管癌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368例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率为14.01%;手术患者年龄≥60岁,伴有癌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全身麻麻醉方式,气管切开插管,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等侵袭性操作,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6h,术前住院时间≥3d,使用抗生素≥4种及使用超过15d是影响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b>研究医院外科骨关节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以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b>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综合医院外科住院实施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b>该医院连续监测骨关节手术患者621 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为0.64%。Ⅰ类切口感染率0.66%,关节置换(深部组织)手术切口感染率1.16%。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06%,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率57.62%。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b>该医院骨关节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关节置换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手术切口感染防控应实施手术全程质量管理,对危险指数高的手术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将126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和未感染组94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医院感染以切口感染为主,占31.2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 d、住院时间≥15 d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过长、高龄、住院时间过长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实施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以降低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