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量研究证实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现代治疗理念为以重症监测为主的综合措施。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在SAP的治疗中已经逐步显示出优越性。但是,SAP病人对早期EN措施的耐受程度和对机体免疫力影响程度如何尚无深入研究。胰腺"休息"作为治疗SAP常规的观点已经存在争议,尽管SAP病人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被认为是禁忌,但近年愈来愈受到重视,基本共识是SAP病人可以应用EEN,此种措施在维持正氮平衡、临床耐受性方面与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几乎相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N。  相似文献   

2.
��֢���������׵����ڳ���Ӫ��֧��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是一种严重的分解代谢疾病 ,常由于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全身性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 ,病死率较高 (10 %~ 2 0 % )。因此 ,一旦临床怀疑SAP ,就应该立即进行积极的全身支持治疗 ,然后根据营养需求、肠道动力恢复和全身炎症反应情况 ,尽早给予特殊的肠内营养 (EN)支持。1 SAP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意义目前 ,禁食和静脉补液仍是SAP早期治疗的最基本措施 ,其目的是使处于急性炎症状态的胰腺组织得到充分“休息”。根据 1997年美国胃肠病学会治疗指南 ,如果SAP病人无法通过进食获取营养超过 7~ 10d ,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放大肠镜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导致的结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早期SAP病人进行放大肠镜检查,观察结肠黏膜有无损害,并取活检进行病理学光镜和电镜检查,同时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胰周组织感染发生率统计。结果:71.4%(25/35)的早期SAP病人在放大肠镜检查中发现有结肠黏膜损伤,包括黏膜水肿、出血、糜烂。77.1%(27/35)的病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异常,包括黏膜上皮脱落、紧密连接缩短、细胞间分离。放大肠镜发现结肠黏膜损伤的病人其病理检查异常率、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胰周感染发生率均高于未发现结肠黏膜损伤的病人。结论:对早期SAP病人进行放大肠镜检查,能够评估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病程进展中发生胰周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 immunosuppression catabolism,PICS)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人是否比未发生PICS者的免疫抑制更加严重,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PICS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观察评估了63例SAP病人,依照PICS诊断标准,将SAP病人分为PICS组(23例)和非PICS组(40例)。发生院内继发感染则判为免疫抑制,收集临床资料。在规定时点采血测定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s)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L1)水平。结果 PICS组病人继发感染发生率为100%,而非PICS组为27.5%(P0.05)。与非PICS组相比,PICS组SAP病人在发病早期ALCs、sPD-L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周后两组SAP病人的sPD-L1水平和ALCs计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AP病人均存在免疫抑制,其中PICS组病人的免疫抑制更严重,继发感染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复习近年早期EN在SAP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述. 结果对SAP患者空肠置管行早期EN能维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减少感染并发症,但对于EN的开始时机、配方、输注方式等仍然存在争议.结论 早期EN在SAP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作用,但仍有待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与时机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00多年来,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一直是在手术与非手术间的争议中不断发展.近20年,随着人们对这一疾病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等方面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在一些问题上已取得部分共识,如早期的液体复苏、手术的损伤控制原则等等.SAP的救治成功率也较前有所提高.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目前SAP患者仍有20%~30%的死亡率,部分病人在早期即死于器官衰竭和中毒性休克,还有许多病人通过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脏器功能支持等治疗后度过了急性炎症期,但在感染期却陷入了僵持阶段,病人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未较前缩短和下降甚至还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区域动脉灌注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是腹部外科的严重急腹症之一 ,发病急 ,进展快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迄今尚缺乏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 ,SAP的治疗仍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我院肝胆外科于 1996年开展区域动脉灌注 (regionalarterialinfusion ,RAI)药物治疗SAP的动物实验研究[1,2 ] ,并于 1999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SAP病人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们认为 ,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SAP具有症状、体征缓解快的优点 ,尤其是腹痛的缓解更为显著 ;胃肠道功能恢复早 ;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迅速 ;并发症发生率低 ,治…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有15%~20%的急腹症病人病程进展迅速且病情凶险,多发展为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此类病人即为SAP[1]。研究显示,SAP的死亡率高达8.9%~16.5%[2],且50%以上的病人死亡发生在病程早期14 d内[3],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在SAP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是改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在SAP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胰腺腺泡细胞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不仅是胰酶激活和胰腺自身消化的被动受害者,且作为一类消化道上皮细胞,胰腺腺泡细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医疗费用昂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SAP早期出现的大量腹腔积液、胰源性的有害物质多需手术解除。我们从2003年起开展对SAP实行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laparoscopic peritoneal lavage anddrainage,LPLD)联合腹膜透析(peritonea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短时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short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SVVH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人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效果。方法:SAP合并AKI的25例病人包括SVVHDF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监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pH值和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以及SVVHDF组病人在SVVHDF治疗过程中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电解质(K+、Na+及Cl-)、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SVVHDF治疗12 h后,SVVHDF组病人的BUN、Cr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pH值明显升高(P0.05);SVVHDF组病人腹痛消失、腹胀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应用SVVHDF能迅速缓解SAP合并AKI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病情并逆转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病例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一直是胰腺外科的重点和难点,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疗效亦不能令人满意。早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或衰竭(MOF)及后期的细菌及真菌感染仍是SAP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拟收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80例SAP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SAP死亡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SAP合并ARF的4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用直线回归方法,对影响SAP合并ARF病死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的年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感染及局部并发症等因素对预后有显著的影响。46例中死亡28例(60.9%),同时合并ARDS和MODS是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结论早期液体复苏、控制病情发展、积极有效的引流及早期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是预防SAP并发ARF,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重症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常常威胁着病人的生命,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在治疗方式上选择早期及时有效的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就SAP发病时胃肠道病理生理变化、早期肠内营养途径、时机及制剂的选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遽、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对部分病人可缓解病情。本研究拟在大鼠SAP模型中探讨腹腔引流的时机和方式,观察对病程转归和胰腺病理学形态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SAP模型组、早期引流组、延期引流组、早期灌洗组、延期灌洗组和手术清创引流组。SAP大鼠模型采用胰胆管顺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比较各组24 h后大鼠存活率,观察胰腺病理学改变。结果:SAP大鼠模型组和清创引流组24 h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引流组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采用5 mL/h生理盐水行早期灌注24 h存活率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采用2 mL/h生理盐水行早期灌注24 h存活率高于模型组(P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合并腹腔高压(IAH),但只有少数会发生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SAP合并ACS的发生率低,但病死率极高,其发生有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特点。临床上需要对SAP合并IAH或ACS进行鉴别,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SAP合并IAH无需特殊处理。SAP合并ACS病情严重,应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SAP早期合并ACS病人开腹减压手术选择要相当慎重,而迟发型ACS因开腹减压的同时能去除病因,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ϼ�����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3  
目前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虽基本有章可循 ,但结果远不能令人满意 ,病死率仍在 2 0 %左右 ,胰腺和胰周组织的继发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是SAP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约 2 5%SAP的病例在尚未出现感染的病程早期 ,即出现难以控制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对这些病人 ,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住院时间长 ,治疗费用高 ,病死率高达 3 0 %~ 60 % [1~ 3 ] ,近年多数学者称此SAP为暴发性胰腺炎 (fulminantacutepancreatitis ,FAP)。FAP由于其来势凶猛、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 ,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在过去 ,国内外有关FAP的文献…  相似文献   

17.
暴发性(Fulminant)胰腺炎一词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被业界接受以后有些作者的描述,此外还有"早期重症胰腺炎"等提法,原意为强调SAP中少数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转归的迅猛程度以及临床救治的紧迫、复杂和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12年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337例SAP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37例病人胆源性SAP占46.9%,特发性占19.8%、高脂血症性占16.3%、酒精性占10.4%。高脂血症性SAP有上升趋势(10.9%vs.20.0%,P=0.027)。酒精性SAP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15.3%vs.0.9%,P<0.001)。老年SAP病人中胆源性比例高于非老年(74.1%vs.32.6%,P<0.001),高脂血症性和酒精性则以非老年为高(P<0.001)。结论胆源性是SAP最常见病因,在老年SAP中其比例更高;高脂血症性SAP呈上升趋势;酒精性SAP多见于男性;高脂血症性和酒精性SAP多见于中青年病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时液体平衡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探讨SAP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最佳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入或转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成人SAP病人83例,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好转组(71例)和死亡组(12例),比较两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开始时间、CRRT持续时间、入ICU第1~7天液体平衡量等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与好转组相比,死亡组开始CRRT时间更晚(P0.05),机械通气时间、CRRT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更长(P0.05);入住ICU前7 d液体平衡量均存在差异,第1~3天好转组液体正平衡量高于死亡组(P0.05),第4~7天液体正平衡量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且第5~6天好转组液体呈负平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RT开始时间(P=0.007,OR=0.491)、第5天液体平衡量(P=0.017,OR=2.233)、第3天液体平衡量(P=0.019,OR=2.402)是S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充足的液体复苏及CRRT、循环稳定后尽早采取限制性补液措施可改善SAP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内毒素、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测定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感染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SAP患者80例,根据病人是否存在感染分为感染组(53例)和非感染组(27例),检测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48小时的PCT、内毒素、CRP水平,同时观察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比较入院24小时两组病人的数据,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水平明显增高,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和CRP水平增高,但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入院48小时两组数据,感染组PCT、内毒素、CRP均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入院24小时诊断为SAP合并感染者,PCT的敏感度为84.91%(45/53),特异度为92.59%(25/27),内毒素的敏感度为73.59%(39/53),特异度为74.07%(20/27),CRP的敏感度为67.93%(36/53),特异度为66.67%(18/27)。入院4小时内SAP病人合并感染PCT水平升高者住院天数明显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结论对SAP患者进行血清PCT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对SAP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判断SAP早期合并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SA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