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植物制得一类抗过敏剂含有(Ⅰ)和(Ⅱ)的衍生物。在(Ⅰ)式中:R_1=H,羟苯基或二羟基苯基;R_2=3-甲基-2-丁烯基,甲氧苯基,甲氧基羟基苯基或鼠李吡喃硅烷氧基;R_3=H,或3-甲基-2-丁烯基;R_4-H,3-甲基-2-丁烯基。(Ⅱ)式中Y=H或3-甲基-2-丁烯基。化合物(Ⅲ),R_5=3甲基-2-丁烯基或3-羟基-3-甲基丁基;化合物Ⅳ,R_6=如(V)式基团和R_7=H或3-甲基-2-丁烯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线草(chlorant}IUS japoniCUS sieb.)抗肿瘤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柱色谱等方法等进行分离,依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银线草抗肿瘤有效部位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嗪皮啶(fraxidin)(Ⅰ)、异嗪皮啶-7-O-β-D-葡萄糖苷(isofraxidin-7-O-β-D-glucopyranoside)(Ⅱ)和盾叶夹竹桃苷(androsin)(Ⅲ).结论:化合物Ⅰ~Ⅲ均为首次从银线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含有下示结构的长春花二聚物,(1)式中X为(Ⅱ);R_1,R_2为H或OH时,另一为E_t;R_3为H;或R_2与R_3合为α-环氧化物,R_1为E_t;R_4为CHO。可将R_4为Me的母体化合物在四氢呋喃中以含水铬酸盐硫酸溶液在-50℃以下反应即得。本工艺也包括在低温下以铬酸盐和硫酸氧化长春碱得到长春新碱。本法收率高、副产物少。  相似文献   

4.
博落回中两个新苯并菲啶类异喹啉生物碱(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药博落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依次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 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分离技术, 对博落回的生物碱进行分离。并运用多种光谱技术对所得生物碱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博落回中分离并鉴定了 6 个苯并菲啶类异喹啉生物碱:6α-iso-butanonyldihydrosanguinarine (1), 6α-iso-butanonyldihydrochelerythrine (2), 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acetonyldihydrosanguinarine, 3), 6-丙酮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acetonyl-dihydrochelerythrine, 4), 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 5)、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 6)。结论:苯并菲啶类异喹啉生物碱是中药博落回的典型化学成分。化合物 1 和 2 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徐磊  牛筛龙  吴之琳  刘新  石峰 《中草药》2009,40(4):538-540
目的 对两面针根中的苯并菲啶类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及精制,并利用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两面针根乙醇提取液的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9个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Ⅰ)、两面针碱(nitidine,Ⅱ)、德卡花椒碱(decarine,Ⅲ)、rhoilbline A(Ⅳ),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Ⅴ)、8-乙酰基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yl-8-acetaldehyde,Ⅵ)、氧筋木党花板碱(oxyavicine,Ⅶ)、8-羟基二氢白屈菜红碱(8-hydroxydihydrocheIerythrine,Ⅷ)、8-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8-me-thaoxydihydrochelerythrine,Ⅸ).结论 化合物Ⅰ、Ⅳ、Ⅶ~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百合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百合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从百合的二氯甲烷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解析其中6个化合物。结果:6个化合物分别是化合物Ⅰ正三十四烷醇,Ⅱ二十烷酸,Ⅲ二十一烷酸,Ⅳ豆甾醇,Ⅵ羟基苯甲醛,Ⅶ豆甾醇-3-β-D-葡萄糖。结论: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百合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研究水烛香蒲花粉镇痛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活性成分追踪并结合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研究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从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zarzissine(Ⅰ)、胆碱(Ⅱ)、嘧啶-2,4-(1H,3H)二酮(Ⅲ)、6-甲基-嘧啶-2,4-(1H,3H)二酮(Ⅳ)、1-O-(β-D-葡萄糖基)-(2S,3S,4R,8Z)-2-[(2R)-2'-羟二十三酰胺基]-8-十九烯-3,4-二醇(Ⅴ)、1-O-(β-D-葡萄糖基)-(2S,3R,4E,8Z)-2-[(2'R)-2'-羟基十九烷醇氨基]-4,3-二烯十九烷-3-二醇(Ⅵ)和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两个不同的反相柱,用五种不同流动相,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对离子色谱试剂(PIC),对麦角生物硷类的分离,在同一支持剂条件下,只用1毫升/分的流速,即可在10~15分钟内完成。分离是用1220型Perkin-Elmer液相色谱仪和系列2液相色谱仪,用紫外检测器,外加一台3352 Chewleh-Packard实验室数据处理系统,通过A/D换算器连通测定。色谱柱:(Ⅰ)Perkim-Elmer反相柱,内径为0.25m×4mm,硅胶Si-100,10μm,十八碳硅烷涂布化学键合有机固定相(RP18);(Ⅱ)Knauer反相柱,多孔硅胶,内径0.25m×4.6mm,7μm,八碳硅烷涂布化学键合有机固定相RP8移动相:(Ⅰ)乙脯+水+三乙醇胺+枸橼酸(45毫升+60毫升+0.4毫升+0.166克)pH7.1;(Ⅱ)乙脯+水+三乙醇胺+醋酸钠(45毫升+60毫升+1毫升+  相似文献   

9.
促进退化的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药物,至少含有(Ⅰ)和(Ⅱ)中的一种,作为促进退化的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活性成分。分子(Ⅰ)中的R_1和R_2其中一个是H,另一个为(Ⅲ)(R为羟甲基或甲酰基),化合物(Ⅱ)也可用。 (Ⅰ)是从美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L.提取的,(Ⅱ)是从日本厚朴Magnoliaobovata Thunb的干皮中提取的。 (Ⅰ)和(Ⅱ)可增强神经细胞的活力,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提高神经细胞中胆碱乙酰转移酶的活性。(Ⅰ)和(Ⅱ)可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由于乙酰胆碱作用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0.
美味猕猴桃茎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美味猕猴桃茎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用波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美味猕猴桃茎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2,3,24-三羟基-12,20(30)-二烯-28-乌苏酸(Ⅲ)。结论化合物Ⅰ,Ⅱ,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治疗对象为35例胃全切术后患者。给予人参养荣汤,7.5g/d,平均年龄60.3岁,疾病分期:Ⅰ期19例、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2例。手术原则是R_2廓清、再建,其中Roux-Y法32例、有蒂空肠吻合术3例。35例中有31例通过器械(ILS,直径为25mm)施行食管空肠吻合。Ⅰ_b期以上的患者口眼氟化嘧啶类抗癌药,对Ⅲ、Ⅳ期患者给予CDDP(iv)、MMC(ip)。以给予人参养荣汤前及给药  相似文献   

12.
明党参果实超临界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明党参果实超临界CO2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柱层析、重结晶的方法。以熔点、1H核磁共振、13C核磁共振、GC-MS等手段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依次鉴定为二十九烷(Ⅰ)、油酸(Ⅱ)、二十三烷酸(Ⅲ)、二十七烷醇(Ⅳ)、β-谷甾醇(Ⅴ)、珊瑚菜内酯(Ⅵ)、5-羟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Ⅶ)。结论: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从明党参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的香豆素类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鼠李科植物枳椇子种子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法对枳椇子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hovenitinsⅠ(Ⅰ),laricetrin(Ⅱ),Dihydromyricetin(Ⅲ)。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是枳椇子解酒的活性提取部位,该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的三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海绵Mycale parishi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向潮  徐石海  杨凯  贺焕华 《中药材》2003,26(10):715-718
对采自南中国海的山海绵Mycale parishi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3个生物碱:5-甲基-1-(2-脱氧-β-D-呋喃核糖)-2,4(1H)-嘧啶二酮(Ⅰ)、尿嘧啶(Ⅱ)、N-2-羟基-1-羟甲基-3-十七烯基-二十五脂肪酸酰胺(Ⅲ),其中化合物Ⅲ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5.
金丝桃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瑜  项光亚  阮金兰 《中成药》2006,28(5):726-727
金丝桃系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Hypericum chinenseL.,半常绿性灌木,分布于全国各地,果实及根供药用,功用主治为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1]。迄今为止有关金丝桃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甚少。为了探讨该植物的药效学物质基础,我们对其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甲醇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得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槲皮黄素(Ⅱ)、槲皮黄素-3-O-α-L-鼠李糖苷(Ⅲ)、金丝桃内酯丙(Ⅳ)和二氢杨梅黄素(Ⅴ)。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Ⅴ系该植物中首次分得。1仪器和材料XT4A数字显示双目显微熔点测定仪(熔点未校正);W ZZ-1自动显示旋光仪;…  相似文献   

16.
急性支气管炎为冬春季节中常见病、多发病。现将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9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方药:麻黄9克杏仁9克生石膏40克银花20克连翘9克桔梗9克。用法用量:水煎至300毫升,浓缩至200毫升,每3~4小时服1次,每次服40~60毫升,小儿减半。一般服2~3剂可以治愈。适应症:急性支气管炎,发烧39℃左右,  相似文献   

17.
通管Ⅰ号,川芎75克,穿山甲、路路通各12克,皂刺、三棱、莪术、丹参、葛根各15克,王不留、枳实各10克,细辛、通草各6克,桂枝30克。乳胀痛加香附12克。输卵管积水加茯苓30克。日1剂,文火煎3次,共取300毫升兑匀,分2次空腹服。通管Ⅱ号:蝼蛄5条,山甲12克,皂刺15克,棱术、丹参各30克,细辛6克,血竭3克,地龙、土元各10克。积水加茯苓50克。煎3次600毫升浓缩至150毫升,分5次离子导入。九层纱布蘸药汁紧贴输卵管部位(排空膀胱),正极铅板紧压其上,负极板包裹九层湿纱布袋置相应腰部,电流以耐受为度,15~20分,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天后行下1个疗程。多数出现小腹或少腹阵发性刺痛或挛痛,局部药疹,或两侧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汤调控脾虚大鼠血管活性肠肽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手段,通过1H、13C-NMR等波谱技术及理化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Atractylenolide Ⅲ(Ⅰ)、十二烷基磺酸钾(Ⅱ)、齐墩果酸(Ⅲ)、正十八烷(Ⅳ)、丁二酸(Ⅴ).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灯心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霞  陈玉  梅之南  杨光忠 《中药材》2006,29(11):1186-1187
目的:对灯心草Juncus effusus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对灯心草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灯心草乙酸乙酯部位分得5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过氧化麦角甾醇(Ⅱ),7-氧代-β-谷甾醇(Ⅲ),胡萝卜甙(Ⅳ)和3-羟基-2,5-己二酮(Ⅴ)。结论:化合物Ⅱ、Ⅲ和Ⅴ均为首次从灯心草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Usambarine是从象牙海岸采集的马钱(strychnos usambarensis)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本文报道由柯楠醛和N-甲基色胺经Fictet spengler缩合合成法。实验步骤为: ·38·100毫克柯楠醛和100毫克N-甲基色胺溶于5毫升甲醇中,溶液加热回流15分钟,然后蒸馏至干。所得的残留物用1毫升浓盐酸溶解并在实验室温度下放置48小时,混合物再加50毫升水稀释,加氨碱化,乙醚提取(3×50毫升)。乙醚溶液用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得158毫克的残留物,经制备色谱分离得到二个组份:Usambarine(Ia)和表-17-Usambarine(Ib)。Ia、Ib经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质谱等测定。Ib尚未得到结晶,Ia熔点为216~2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