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邱敏 《图书馆学刊》2015,(2):115-117
古籍用纸是判断古书年代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但公藏单位的古籍书目及善本图录中很少收录纸张类型。论文以2011~2013年间京、沪、杭6家拍卖公司的古籍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整理与统计,主要对竹纸刊印的古籍进行了印书种类及价格上的初步分析,从而说明竹纸古籍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与重要性,并进一步看出纸张对印书内容及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古籍普查与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古籍文献的整理开发利用、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古籍修复以及古籍保护网站和blog的建立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转变,研究这些新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开展古籍普查工作,促进古籍文献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普及,数字化成为古籍保护和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中外古籍数字化的研究概况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古籍数字化标准、人才培养以及数字化古籍的检索利用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古籍数字化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为古籍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要求古籍数据具有真实性、可计算性以及可获得性。文章从注重古籍数据挖掘以及知识关联的角度探讨了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的途径,提出了古籍数据化组织的发展策略,旨在不断提高古籍利用效率以及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系统了解安徽古籍工作现状,分析安徽古籍工作的不足,探索新时代安徽古籍工作举措。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古籍收藏单位、整理出版单位等的工作调查,较全面地了解安徽古籍工作的政策导向,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修复状况,以及古籍出版单位的出版概况,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不足。针对当前安徽古籍工作的瓶颈,借鉴古籍工作经验,从古籍工作的领导、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古籍资源转化和古籍工作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推进新时代安徽古籍工作。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籍保护体系,即省、州(市)、县成立了相应的古籍保护机构;依靠自身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收藏丰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彝文古籍、藏文古籍、傣文古籍和东巴古籍的修复工作,在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和整理出版,一批珍贵古籍和拓片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围绕寺庙和民间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登记、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论文认为古籍保护涉及多学科知识,应尽快开展古籍保护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是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科技创新也推动着我国图书馆古籍修复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古籍特藏保护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体现在古籍修复事业中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传承方式创新等方面。我国古籍修复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在于传统修复技艺的提高、人文内涵的丰富与延续以及用不断开放不断学习的思想在科技创新中与时俱进。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8.
本报告从调查疏理嘉兴市古籍保护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嘉兴市古籍保护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抓住当前古籍保护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技术手段落后、古籍家底不清以及古籍藏用矛盾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古籍保护利用的对策和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从调查疏理嘉兴市古籍保护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嘉兴市古籍保护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抓住当前古籍保护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技术手段落后、古籍家底不清以及古籍藏用矛盾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古籍保护利用的对策和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古籍数字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古籍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并对古籍数字化的各种格式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对使用网络阅读古籍的问题、古籍的版本问题、数字化文献的版权问题以及古籍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等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古籍价值已经得到收藏市场的充分验证,而古籍的文化价值尚未得到系统开发和利用。本文结合古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各级公藏机构在重视原生性保护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古籍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李远  王惠敏 《图书馆论坛》2001,21(5):113-114
我国有丰富的古代蒙学图书资源。讨论了古代蒙学图书的类型、特点、形式,介绍了古代蒙学图书的整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
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国内外古籍数字化建设的状况,提出在古籍数字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用户信息需求变化谈古籍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辉 《图书馆学研究》2003,(9):33-35,41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用户群体对古籍文献需求的类型和特性,指出拥有古籍的高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是建设反映本馆馆藏特色的古籍数据库,并提供资源共享。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古籍特色数据库建设在选题、功能以及建库标准和共享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数字化古籍是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保证展开论述,阐述了数字化古籍激起了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新一轮高潮,分析了数字化古籍对古籍目录发展与版本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古籍整理、修复保护现状的分析,指出现存传世古籍因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科研薄弱、科研设备短缺等困难,正濒临损毁的危险。认为古籍保护的出路,一方面在于加强对古籍的整理出版,加紧对古籍的修复;另一方面在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将古籍的原始信息原状原貌地转移到其他载体中存储。  相似文献   

17.
古籍修复档案是修复实践活动的具体过程与本来面貌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有着丰富的内涵构成,具有科学研究、规范管理和古籍整理的价值属性,基于价值属性构建的古籍修复档案,对于建立古籍修复研究教育机制、转变修复工作管理模式和推动古籍整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古籍管理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盛华 《图书馆论坛》2004,24(5):170-171,200
通过对图书馆古籍管理、编目、人员素质和古籍利用问题的分析,认为古籍的保护固然重要,但目的是利用,应重视古籍目录的编写,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籍保护的问题分析与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26个古籍收藏单位递交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书"分析,我国古籍的传世保存还存在许多问题。古籍损坏速度加快、程度加剧,古籍保护环境亟需改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古籍保护意识不强、相关知识薄弱、管理不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人才培养、经费投入、调研督导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全面阐述了安徽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在人员培训、古籍普查、库房条件、古籍数字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