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本院142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输血前五项指标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 我院2007年7-12月份受血患者和术前患者1426例。1.2方法 每份标本均按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ALT、HB-sAg、抗-HIV、抗-HCV、梅毒抗体)检测标准进行检测。ALT采用速率法(雅培自动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为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对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HBVm、抗-HCV抗体、抗-HIV抗体的检测,现将4900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874例患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具有感染输血相关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等)的危险,由此引发的医患纠纷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为区分受血者所患疾病是否为输血传播,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相关检验就显得重要。现将本院1997~1998年874例受血者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郑娟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6):602-602
手术、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手段.但由此引起的血源性疾病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掌握患者术前(包括产前)、输血前的资料.对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避免院内感染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院对患者术前、输血前进行HBsAg、抗-HCV、梅毒抗-TP、抗-HIV的联合检测,作为临床患者术前.输血前的必查项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潘露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50-752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输血前的2 600名患者进行常规抽血,对抗-HIV、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抗-TP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HBeAg、抗-HBe、抗-HBc的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均<0.05),其中HBsAg的检出率平均为10.8%,平均有21.7%的患者乙肝疫苗免疫成功.抗-HBs+抗-HBe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最高,为2.04%.HBsAg+抗-HCV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最低,为0.08%.不同年龄段患者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输血前开展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发生,早期发现患者的隐匿性疾病,提高社会的整体风险防范意识,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但随之而来的经血传播疾病也应引起广大医患双方的重视。为了判断或分析血源性疾病的病因,划清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本院输血科自1998年开始对住院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标本进行五项指标的常规检测,现将11374例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近年来,安全输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减少病毒的输血传播,有关部门采取了成分输血、无偿献血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病毒的传播机率。但由于病毒检测的“窗口期”问题.输血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仍是不可避免。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途径多样.是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人院前已被感染.需要获得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查的资料进行区别。因此,了解患者在输血前的状况.对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内感染、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以及防止出现医疗纠纷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和平  宋春萍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5):486-486,388
按卫生部要求,凡需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患者,事前应常规检测与输血后感染有关的抗-TP、抗-HCV、抗-HIV、HBV标志物,本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上述患者共2500人次,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术前及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7100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输血并不是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唯一的传播途经,性接触、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静注毒品以及医源性感染,均可造成此类疾病的感染。所以在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57 893名拟输血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 HBsAg阳性5 766例(9.96%)、抗-HCV阳性840例(1.45%)、抗-HIV阳性50例(0.09%)、抗-TP阳性1 067例(1.84%)。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还可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
受血者输血前5项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97年1月~5月,笔者对我院临床需要输血的659名患者做了ALT、HBsAg、抗-HCV、抗-HIV、RPR等5项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主要措施,但因输血感染一些疾病的例子也有发生[1]。输血后患者出现乙肝、梅毒、丙肝、艾滋病等抗体阳性,这些感染性疾病是由于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入院前就已感染,这就需要获得患者受血前的资料进行鉴别。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进步,输血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医疗手段,引起了广大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和广泛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黑龙江省献血条例》的施行,以法律的手段,对献血、采血、供血、输血、用血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不仅对献、受血行为产生了有效约束,给医疗诊治带来了科学依据,也极大地避免了诸多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检测1 249例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2型)(抗-H I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 249份标本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 sA g)阳性率为19.45%,抗-HCV阳性率为1.20%,TP阳性率为1.28%,抗-H IV阳性率为0,ALT异常阳性率为14.57%。结论:输血前已感染乙型肝炎、丙肝、梅毒是严重的,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并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说明了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常规检测感染因子(九项)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34岁 ,已婚 ,农民 ,四川泸县牛滩人。 2 0 0 2年 6月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 ,因肺部感染、喀血而要求输血。体检问诊 :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有外出打工史 ,不否认有静脉注射吸毒史 ,经检查肘前臂有多处针刺注射痕迹。血常规 :Hb :1 0 4 g/L ;WBC :3.8× 1 0 9/L ;分类 :单个核细胞 4 2 % ,分叶核细胞 5 8% ;Plt:1 5 0× 1 0 9/L。2 输血前检查该患者输血前作抗 HIV、抗 HCV、HBsAg、T .P 4项检查 ,用酶法测定结果抗 HIV、抗 HCV呈阳性反应 ,T P抗体、HBsAg呈阴性反应 (ELISA法 ,试剂盒为GBI公司产品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必要性和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输血前1 700例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的联合检测。结果 1 7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168例,占9.9%,抗-HCV阳性29例,占1.7%,抗-TP阳性36例,占2.1%,抗-HIV阳性1例,占0.01%。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相关的4项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及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对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血者输血后罹患感染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多[1,2]。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感染率,但输血并非是感染的唯一途径[3],为此,国家卫生部要求对有输血可能的患者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检查,以明确在输血前是否已感染相关疾病,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保护患者、医院和采供血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作者对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等4项感染指标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朱国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2):201+211-201,211
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检查结果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需输血治疗的1700例住院患者输血前进行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感染率。结果男性组和女性组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仅19—35岁患者HBsAg阳性率与〈18岁患者比较差异具有佩著性(P〈0.05),其余年龄度患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能够准确发现医源性感染并进行有效控制.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9.
1495例孕产妇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红  陈林俊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4):374-374,366
为了降低传染病的感染率,保护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和医护人员的健康,预防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对来院产前体检与生育的孕产妇的乙肝5项、抗-HCV、梅毒血清试验、抗-HIV检测结果进行了临床分析。1检测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前体检和生育  相似文献   

20.
输血是临床各科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外伤性失血,器官移植,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等的治疗和抢救,但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输血疗法也无例外,其存在着经输血传播相关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