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用循证医学原理,评价产后育儿班的健康教育效果,以便加强该项健康促进工作。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0名参加产后育儿班的产妇进行班前班后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在接受教育前后,对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及产后健康知识掌握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举办产后育儿班不仅使产妇及其家属掌握了正确的产后自我保健方法和科学育儿知识,同时,推进了健康促进工作,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产科中母乳喂养率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 ,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措施[1,2 ] ,而影响坚持母乳喂养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母乳喂养知识缺乏 ,信心不足 ,喂养技巧不当 ,乳房方面的问题 ,奶量不足 ,产后疲劳 ,饮食不当 ,伤口疼痛不适 ,社会家庭心理方面的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除伤口疼痛可以给止痛剂外 ,其它均需要我们的健康教育来指导[3]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 ,帮助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知识 ,树立信心 ,掌握喂哺技巧 ,…  相似文献   

3.
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产妇在产后访视接受健康教育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12对1070例产褥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实施时间为出院后3天、产后14天、产后28天.结果 1070例产妇中,生理、心理知识掌握率为96.1%,家庭支持配合知识掌握率为97.8%,科学育儿知识掌握率为96.7%,自我保健知识掌握率为100%.结论 健康教育可增加产妇健康知识,减少产妇进入产褥期后出现的恐惧、不安、抑郁情绪,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护理婴儿的信心,使产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度过产褥期,更好的恢复体质,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廖碧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8):1043-1044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随着人们健康观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此运用护理程序指导护生实施产后健康教育,使产妇掌握产后康复及育儿知识与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产妇的身心需要,顺利度过产后充满压力的母性角色适应期。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待产的初产妇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1例,观察组产妇在躯体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不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出血量、总产程时间、剖宫产概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产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为产科全面推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孕产妇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探讨科学有效的产科健康教育模式,培养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将600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孕产妇从孕期、产前、产时、产后进行系统化健康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前通过调查问卷,从孕产期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相关并发症及孕产妇满意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知晓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孕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产妇健康教育中应用,使孕产妇获得连续、动态、完整的健康宣教,确保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护理理念的有效实施,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使患者了解相应知识,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的,以利于疾病的恢复[1]。跟随着整体护理实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产科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产妇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根据我们医院产科面向基层住院人数多、病床周转快的特点,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在产妇住院的短短几天内保质保量做好健康教育,使良好的护理介入分娩全过程。使产妇顺利度过一生最难忘的时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12月期间产科收治的产妇200例,在产后区选择10间病房进行研究,其中1~5号病房收治10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产妇护理在床旁进行,但婴儿的一切护理均由主管护士定时集中在沐浴室及处置室进行。6~10号病房收治100例产妇,设为试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除产妇护理在床旁以外,婴儿护理也移至床旁进行,即对产妇及婴儿实行一对一护理,同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后健康知识教育;采用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产妇住院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使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产妇护理操作评分。结果住院前两组产妇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产妇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两组产妇SAS评分住院前较住院后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后试验组产妇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后试验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4.67±6.58),护理满意度评分(97.00±1.55),护理操作评分(84.69±8.14);对照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74.13±5.11),护理满意度评分(71.98±4.95);护理操作评分(74.13±6.87);住院后试验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操作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相比传统产科护理模式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同时增加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轻产妇产后焦虑状态,为家庭支出减轻经济负担,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满足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产后访视质量。方法将本院负责辖区内产妇分访视组和未访视组,了解两组母婴健康状况,访视组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并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访视组产妇明显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育儿知识水平,更好地促进母婴健康。结论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实施,解决了产妇出院后知识面不足的问题,消除或减轻影响母婴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了社会效益及母婴生活质量,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程晓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120-121
目的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探讨,以便总结经验。方法对283例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产妇的心理护理,提高了产妇的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了恢复和增进健康的目的。结论对产妇实施的心理护理舒缓了产妇的各种压力,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关,使产科并发症大大降低,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心理护理是我们今后必须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毛月娥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56-157
目的:探讨产后延续护理服务对产妇及新生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7~10月住院分娩的产妇336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产妇个人护理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媒体或亲友,其中不乏一些欠妥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方法,需要产后服务的占85.5%,尤其关注的是产妇自身康复及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结论:产后延续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医疗护理理念,把家庭生活服务问题纳入产科服务,进一步提高了产后护理质量,同时有助于产妇学习育儿技能、调节自我心理,促进了产妇的康复。产后延续服务降低了新生儿的发病率,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产科开展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方法,对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各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使产妇掌握相应知识,树立信心,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促进健康、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增强护理对象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产科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母婴同室内为围生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充分体现了人  相似文献   

14.
薛冬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5,(3):174-175,179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120例产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分娩整个过程的了解能力和护理能力、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对分娩知识的掌握、分娩期生理心理应对能力、护理伤口的能力、产褥期康复训练及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健康教育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及缩短产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烨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0):198-200
<正>妊娠、分娩是妇女一个正常而又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经验,加之周围分娩所造成的可怕现象,使产妇在妊娠、分娩期有明显的心理负担,所以产科的工作除日常照顾外,更应通过向孕产妇及其家属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产前、产后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心理卫生知识,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使其尽快进入角色,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过程,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孕产妇对医院护理行为的需求,使医务人员的服务现念及态度得到转变,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的工作质量。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20例住院孕产妇进行对医院护理行为需求的调查。结果:住院产妇普遍要求护理人员转变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最重要的要求是提高围产期知识保健教育,产时陪伴分娩,新生儿保健知识教育。结论:护理人员热情周到服务,孕产妇围产期心理、生理知识保健教育,新生儿保健教育,及陪伴分娩,可大大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使产科工作质量得以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收治的300例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产妇只接受产后住院期间病房护士的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技巧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产妇产褥期给予电话随访和家访等措施进行延伸式护理干预促进纯母乳喂养和产妇康复.观察2组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母乳喂养率及生理与心理状态,评价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技能掌握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急性乳腺炎、痔疮、产后便秘、体重超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发生抑郁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可促进产科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实践活动,有利于产褥期健康知识的普及,从而促进母乳喂养顺利实施,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出院前产妇及家属中进行产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6月分娩的200名产妇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10月分娩的200名产妇为观察组,将传统的产后保健知识宣教与以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产后健康教育进行对照,分析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经过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产后健康教育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自护及新生儿护理能力(97.0% vs.71.0%)、合理膳食(98.0% vs.73.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0% vs.73.0%)及预防接种(95.5%vs.72.0%)方面的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出院前产妇PDCA循环管理的健康教育,告知产妇产褥期相关保健知识,明显地提高了产妇的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母婴床边护理对产妇、婴儿及其家属的影响,为建立更为人性化、科学化、家庭化的产科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00对母婴随机分为实验组50对与对照组50对,对照组参照传统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将传统护理模式中的各项护理操作和对母婴的健康教育在床边进行,即实施母婴床边护理模式。调查统计两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及母婴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记忆的正确率和母婴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边护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产妇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并且有利于,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母婴护理技能的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产科病区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我院围绕入院宣教、分娩准备、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卫生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运用集体宣教、一对一指导、书面资料、图片资料、电化教育等形式,将健康教育做深、做细、做扎实,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了围生期保健质量。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实现了护士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