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时域特征参数在表面肌电信号(SEMG)模式识别过程中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小波包变换(WPT)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相结合的新方法;通过虚拟仪器采集桡侧腕屈肌和肱桡肌两路表面肌电信号,应用小波包变换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小波包系数并计算其均方根作为特征参数,应用线性判别分析对表面肌电信号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成功地从表面肌电信号中识别握拳、展拳、手腕内翻和手腕外翻4种动作,与时域参数相比,此方法更能有效提取表面肌电信号信息,且有较高的动作识别率,识别率高达98.2%。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提取表面肌电信号SEMG(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的特征,更好的识别人体上肢运动模式,提出了一种小波包核主元分析(WPKPCA)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新方法。通过虚拟仪器采集桡侧腕屈肌和肱桡肌两路表面肌电信号,应用小波包核主元分析法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采用支持向量机对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能够从表面肌电信号中识别出握拳、展拳、手腕内翻和手腕外翻4种动作,更能有效提取表面肌电信号信息,动作识别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WPT和LVQ神经网络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部动作识别,提出一种采用小波包变换(WPT)和学习向量量化(LVQ)算法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对SEMG信号进行基于熵准则的最优小波包基分解得到各个节点分解系数,计算信号各个节点相应子频段的系数能量,归一化处理后的特征向量输入LVQ神经网络,实现基于SEMG的手部动作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取两路SEMG信号,该分类器能有效识别伸腕、屈腕、展拳和握拳4种动作模式,达到96%的识别率,能可靠应用于2个自由度肌电假手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主元分析与核LDA判别分析相结合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识别新方法;通过虚拟仪器采集桡侧腕屈肌和肱桡肌两路表面肌电信号,并提取其特征参数平均绝对值和均方根,采用主元分析法对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参数进行压缩降维,应用核LDA判别分析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经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将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由4维降到2维,减小了数据的冗余度,能够成功的从表面肌电信号中识别握拳、展拳、手腕内翻和手腕外翻四种动作,识别率高达96%。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智能轮椅人机接口中表面肌电信号的正确识别率和识别效率,主要研究了基于小波包多尺度分解的特征表示及识别。把采集的表面肌电信号在指定尺度及核函数的同一组正交小波包基下进行分解,用小波包多尺度分解的系数构造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基向量。考虑到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可能存在特征信息冗余,为消除这些冗余信息,对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空间通过正交规范化进行重构,并且用重构特征向量的对偶坐标向量作为表面肌电信号的最终特征表示。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实现了双通道表面肌电信号四种不同动作模式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包多尺度分解系数的重构对偶坐标向量不仅可作为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表示,并能有效简化分类器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包与支持向量机的复杂信号模式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很好地识别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状态,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提出了采用小波包变换的方法对原始肌电信号进行分解,并提取其频段系数的最大奇异值构建特征矢量.利用"一对一"的分类策略和二又树构建多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经训练后可以有效地对前臂8种动作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识别,8种动作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9.375%.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识别率明显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分类器,且鲁棒性好,并具有良好的泛化推广能力.  相似文献   

7.
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直接、客观地反映了神经和肌肉的活动功能状态,已获得广泛应用。本文设计了一种sEMG信号采集电路并以单通道形式采集上肢5种动作的sEMG信号,经小波包变换提取6种特征(其中一种引自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分别结合PCA和KPCA进行处理;再分别用BP神经网络和SVM进行动作识别。此外,对比了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讨论了KPCA与PCA在特征变换上的差异。所提取的基于小波包变换的6种特征有5种的识别率均超过95.7%,其中引入的高低频系数组合特征在BP神经网络下平均识别率超过99%。基于小波变换提取的5种特征经KPCA变换后也达到较高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sEMG信号采集方法及其特征提取方法均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利用小波包变换和支持向量机对手部动作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分类的方法。在相关眼动辅助情况下采集想象手部动作时的C3、C4 、P3和P4通道脑电信号,用小波包变换的方法提取4种特征节律波,分别计算每种节律波能量占4种节律波能量之和的比值作为特征,然后将16维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手部动作分类。对上翻、下翻、展拳、握拳4种手部动作的分类实验中平均识别率为82。3%,表明眼动辅助能有效提高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可分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主动康复训练和人机交互等复杂应用场景对多样性的人手运动模式识别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sEMG小波包分解特征的人手动作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采样布局方案,通过采集前臂表面肌电信号,设计了基于数字滤波器的肌电信号活动段自动标识算法,能快速准确完成样本动作标签的制作。以原始肌电信号的小波包分解系数作为特征向量训练分类器。通过对比不同隐含层节点数对分类器模式识别准确率的影响,最终确定BP神经网络模式分类器的所有结构参数。设计并训练完成了BP神经网络人手运动模式分类器。对9种手部运动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3.6%,计算时间小于150ms。  相似文献   

10.
针对表面肌电信号(sEMG)进行小波包分解后子空间维数较大导致部分子空间的特征信息被减弱和相邻子空间的频率接近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信息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小波包与样本熵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在对原始sEMG进行小波变换的同时,对其某一高频子空间也进行小波变换,提取改进小波包分解后四个低频子空间的样本熵作为特征.在智能轮椅平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基于该算法的轮椅系统不仅正确识别率较高,而且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