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受成像距离、光照条件、动态模糊等因素影响,监控系统拍摄的车牌图像往往并不具备较高的可辨识度。为改善成像质量,提升对车牌的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亮度与梯度联合约束的车牌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方法 首先充分结合亮度约束和梯度约束的优势,实现对运动位移和模糊函数的精确估计;为抑制重建图像中的噪声与伪影,基于车牌图像的文字化特征,进一步确定了亮度与梯度联合约束的图像先验模型。结果 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监控系统获得4组车牌图像,分别进行模拟和真实的超分辨率重建实验。在模拟实验中将联合约束图像先验重建结果与拉普拉斯、Huber-Markov(HMRF)以及总变分(TV)先验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联合约束先验对车牌纹理信息的恢复效果优于其他3种常见图像先验;同时,在模拟和真实实验中,将本文算法与双三次插值、传统最大后验概率、非线性扩散正则化和自适应范数正则化方法的超分辨率重建结果进行比较,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噪声情况下,该算法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指标分别为35.326 dB和0.958,优于其他4种算法;该算法在真实实验中,能够有效增强车牌图像纹理信息,获得较优的视觉效果,通过对重建车牌图像的字符识别精度比较,本文算法重建结果的识别精度远高于其他3种算法,平均字符差距为1.3。结论 模拟和真实图像序列的实验结果证明,基于亮度—梯度联合约束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能够降低运动和模糊等参数的估计误差,有效减少图像中存在的模糊和噪声,提高车牌的识别精度。该算法广泛适用于因光照变化、相对运动等因素影响下的低质量车牌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已成为近年来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研究的热点。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SRCNN)方法网络层少、感受野小、泛化能力差等缺陷,提出了基于中间层监督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图像重建的质量。方法 设计了具有中间层监督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该网络共有16层卷积层,其中第7层为中间监督层;定义了监督层误差函数和重建误差函数,用于改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梯度消失现象。训练网络时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图像重建3个步骤,采用不同尺度因子(2、3、4)模糊的低分辨率图像交叉训练网络,以适应对不同模糊程度的图像重建;使用卷积操作提取图像特征时将参数pad设置为1,提高了对图像和特征图的边缘信息利用;利用残差学习完成高分辨率图像重建。结果 在Set5和Set14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并和双三次插值、A+、SelfEx和SRCNN等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在主观视觉评价方面,本文方法重建图像的清晰度和边缘锐度更好。客观评价方面,本文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分别提高了2.26 dB、0.28 dB、0.28 dB和0.15 dB,使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重建图像耗用的时间不及SRCNN方法的一半。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得了更好的主观视觉评价和客观量化评价,提升了图像超分辨率重建质量,泛化能力好,而且图像重建过程耗时更短,可用于自然场景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基于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中存在边缘信息丢失、易产生视觉伪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增强的深层网络模型用于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本文算法首先利用预处理网络提取输入低分辨率图像的低级特征,然后将其分别输入到两路网络,其中一路网络通过卷积层级联的卷积网络得到高级特征,另一路网络通过卷积网络和与卷积网络成镜像结构的反卷积网络的级联实现图像边缘的重建。最后,利用支路连接将两路网络的结果进行融合,并将其结果通过一个卷积层从而得到最终重建的具有边缘增强效果的高分辨率图像。结果 以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算法性能,在Set5、Set14和B100等常用测试集上放大3倍情况下进行实验,并且PSNR/SSIM指标分别取得了33.24 dB/0.9156、30.60 dB/0.852 1和28.45 dB/0.787 3的结果,相比其他方法有很大提升。结论 定量与定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边缘增强的深层网络的图像超分辨重建算法所重建的高分辨率图像不仅在重建图像边缘信息方面有较好的改善,同时也在客观评价和主观视觉上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由于引入了先验知识,可以更好地描述图像的细节部分,显著地增强图像的分辨率,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将超分辨率重建应用在素描人脸识别中,既可以增加人脸图像的质量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识别精度。方法 首先利用特征脸算法根据素描图像合成人脸灰度图像,然后对合成的人脸图像利用稀疏表示进行超分辨率重建,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对重建前后的合成人脸分别进行识别。结果 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素描人脸库(CUFS)上进行实验。经过超分辨率重建之后的人脸在眼睛等部位细节描述更好。同时,由于重建过程中引入了先验知识,重建之后的素描人脸识别率有提高。支持向量机算法得到的识别率由重建前的65%提高至66%,本文利用的主成分分析算法得到的识别率由重建前的87%提高至89%。结论 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素描人脸识别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合成人脸图像的视觉效果并且提高素描人脸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大多采用均方误差损失作为目标优化函数,以期获得较高的图像评价指标,然而重建出的图像高频信息丢失严重、纹理边缘模糊,难以满足主观视觉感受的需求。同时,现有的深度模型往往通过加深网络的方式来获得更好的重建效果,导致梯度消失问题的产生,训练难度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融合感知损失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通过构建以生成对抗网络为主体框架的残差网络模型,提高了对低分率图像的特征重构能力,高度还原图像缺失的高频语义信息。方法 本文算法模型包含生成器子网络和判别器子网络两个模块。生成器模块主要由包含稠密残差块的特征金字塔构成,每个稠密残差块的卷积层滤波器大小均为3×3。通过递进式提取图像不同尺度的高频特征完成生成器模块的重建任务。判别器模块通过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中引入微步幅卷积和全局平均池化,有效地学习到生成器重建图像的数据分布规律,进而判断生成图像的真实性,并将判别结果反馈给生成器。最后,算法对融合了感知损失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完成网络参数的更新。结果 本文利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两个指标作为客观评价标准,在Set5和Set14数据集上测得4倍重建后的峰值信噪比分别为31.72 dB和28.34 dB,结构相似度分别为0.892 4和0.785 6,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升明显。结论 结合感知损失的生成式对抗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准确恢复了图像的纹理细节,能够重建出视觉上舒适的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全光场相机一次曝光获得4维光场信息,即2维空间信息和2维角度信息.然而,渲染获取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角度分辨率也无法满足应用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边缘结构保持加权的超数字化全变分(BDTV)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方法 将重建后图像与不同视角低分辨率图像的边缘拟合误差函数作为数据项的权重,并利用BDTV先验模型去噪和保持边缘.结果 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将本文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实验,其结果是无论是在视觉效果还是指标评价方面,本文方法的重建效果和边缘保持效果都优于其他方法,峰值信噪比提升约1 dB,结构相似性指数也有约0.01的提升.结论 本文算法不仅提高了全光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角度分辨率,同时也更好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信息,特别是当深度图存在误差时,该算法的超分辨率重建和边缘保持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近几年应用在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上的深度学习算法都是使用单种尺度的卷积核提取低分辨率图像的特征信息,这样很容易造成细节信息的遗漏。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效果,网络模型也不断被加深,伴随而来的梯度消失问题会使得训练时间延长,难度加大。针对当前存在的超分辨率重建中的问题,本文结合GoogleNet思想、残差网络思想和密集型卷积网络思想,提出一种多尺度密集残差网络模型。方法 本文使用3种不同尺度卷积核对输入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卷积处理,采集不同卷积核下的底层特征,这样可以较多地提取低分辨率图像中的细节信息,有利于图像恢复。再将采集的特征信息输入残差块中,每个残差块都包含了多个由卷积层和激活层构成的特征提取单元。另外,每个特征提取单元的输出都会通过短路径连接到下一个特征提取单元。短路径连接可以有效地缓解梯度消失现象,加强特征传播,促进特征再利用。接下来,融合3种卷积核提取的特征信息,经过降维处理后与3×3像素的卷积核提取的特征信息相加形成全局残差学习。最后经过重建层,得到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整个训练过程中,一幅输入的低分辨率图像对应着一幅高分辨率图像标签,这种端到端的学习方法使得训练更加迅速。结果 本文使用两个客观评价标准PSNR(peak signal-to-noise ratio)和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对实验的效果图进行测试,并与其他主流的方法进行对比。最终的结果显示,本文算法在Set5等多个测试数据集中的表现相比于插值法和SRCNN算法,在放大3倍时效果提升约3.4 dB和1.1 dB,在放大4倍时提升约3.5 dB和1.4 dB。结论 实验数据以及效果图证明本文算法能够较好地恢复低分辨率图像的边缘和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图像的获取过程中,成像设备与拍摄场景发生了相对位移,导致获取的实际图像存在信息丢失、模糊退化的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图像的质量和人们的视觉体验,也影响了图像的后续处理。盲去卷积旨在从观测图像中估计模糊核并获得清晰图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边缘的运动图像盲去模糊算法。方法 结合图像梯度稀疏性,采用自适应l0范数约束待估计图像梯度的强边缘;针对模糊核稀疏性和连续性,以l0-l2范数分别约束模糊核的像素和梯度,同时把模糊核归一化先验作为正则项引入模型中,以强边缘指导模糊核估计。在去模糊阶段,结合全变分与超拉普拉斯正则化方法的优点,将两种方法复原的图像取平均,以减轻复原图像中的振铃效应,同时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结果 为了检验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对Levin测试集和实际拍摄的模糊图像分别进行仿真,并同现有算法进行比较。Levin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盲反卷积成功率为100%且在对比算法中具有最高PSNR;实际彩色图像的盲反卷积实验表明,相比于其他算法,本文算法获得的模糊核具有更准确的支撑和较少的噪点,获得的清晰图像具有较优的视觉效果。结论 该方法从定量和定性比较上都体现了较好的去运动模糊能力,可适用于遥感、医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超分辨率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经典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分辨率(SRCNN)方法存在重建图像纹理结构模糊以及网络模型训练收敛过慢等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在SRCNN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通道卷积的图像超分辨率(MCSR)算法。方法 通过增加残差链接,选择MSRA初始化方法对网络权值进行初始化,加快模型收敛;引入多通道映射提取更加丰富的特征,使用多层3×3等小卷积核代替单层9×9等大卷积核,更加有效地利用特征,增强模型的超分辨率重构效果。结果 MCSR迭代4×106次即可收敛,在Set5与Set14数据集上边长放大3倍后的平均峰值信噪比分别是32.84 dB和29.28 dB,与SRCNN相比提升显著。结论 MCSR收敛速度更快,并且可以生成轮廓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超分辨率效果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现有的超分辨卷积神经网络为了获得良好的高分辨率图像重建效果需要越来越深的网络层次和更多的训练,因此存在了对于样本数量依懒性大,参数众多致使训练困难以及训练所需迭代次数大,硬件需求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超分辨率重建网络模型。方法 本文区别于传统的单输入模型,采取了一种双输入细节互补的网络模型,在原有的SRCNN单输入模型特征提取映射网络外,添加了一个新的输入。本文结合图像局部相似性,构建了一个细节补充网络来补充图像特征,并使用一层卷积层将细节补充网络得到的特征与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的特征融合,恢复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结果 本文分别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对比了本文方法与其他主流方法之间的数据对比和效果对比情况,在与SRCNN在相似网络深度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在放大3倍时的PSNR数值在Set5以及Set14数据下分别比SRCNN高出0.17 dB和0.08 dB。在主观的恢复图像效果上,本文方法能够很好的恢复图像边缘以及图像纹理细节。结论 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细节互补网络模型能够在较少的训练以及比较浅的网络下获得有效的重建图像并且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的彩色图像融合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强  尹峰  刘钢钦 《计算机仿真》2005,22(11):201-204
由于图像拍摄时的几何差异和色彩差异,传统融合技术往往出现模糊或假边界.该文介绍一种融合两幅具有重叠区域的彩色图像的实用算法.算法采用交互式选取控制点并指定几何变形类型进行图像配准;在YIQ色彩空间分别融合各分量;在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的基础上,模拟时域加权函数,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归一化Mask算法进行图像融合,算法在不同尺度上对各分解系数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体现了时域中不同区域的重要程度.算法实用性强,应用方便.实验表明,融合图像平滑自然,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图像去雾是降低雾、霾、沙等低能见度成像环境对图像的退化影响,提高图像信息获取质量的过程。为了消除先验盲区,同时进一步提高去雾图像边缘细节的清晰度,提出一种混合先验与加权引导滤波的图像去雾算法。方法 首先改进大气光值估计方法,提高大气光值估计的准确性。然后利用混合先验理论求取双约束区域的大气透射率,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先验盲区,提高了去雾算法的鲁棒性。最后利用加权引导滤波算法优化透射率图,提高了图像边缘细节的清晰度。结果 本文以通用去雾测试图像和小型无人机拍摄的雾天图像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分析4种组合步骤算法的复原效果,验证本文各步骤改进方法的合理性与整体算法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先验理论改善了暗原色先验在明亮区域的失真现象和颜色衰减先验对浓雾处理上的不足,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加权引导滤波改善了图像边缘模糊的现象,使复原后的图像边缘细节更加清晰;相较传统算法,本文算法视觉效果更好,去雾图像边缘细节更加明显,综合评价指标均值提升幅度较大。结论 针对有雾图像复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说明了本文各步骤的改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所提的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特征点检测的可见-红外图像配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针对可见—红外图像之间配准点的数量不足、分布严重不均匀以及配准点之间的错配率高这3个核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特征点检测的可见—红外图像配准方法。方法 本文提出的自适应特征点检测方法,以Harris corner作为基本特征点;以特征点数目与空间分布为检测目标,从而自动地估计合适不同空间位置的特征点的检测阈值。在特征点对匹配中,将梯度方向与互信息相融合有效地添加了相似性函数的空间位置信息。结果 自适应Harris corner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提供空间分布均匀、数量充足的特征点。而梯度方向与互信息相融合的相似性匹配函数提高特征点的匹配率20%,降低配准误差50%。结论 本文提出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之间的配准,在CCD-IR图像融合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融合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在各类图像融合领域,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应用十分广泛,这两种图像各自的特性十分鲜明,二者信息交互融合得到的融合图像具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提高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级特征引导网络的融合框架。方法 本文框架中编码器用于提取源图像的特征,并将多级特征引导至解码器中对融合结果进行重建。为了有效地训练网络,设计了一种混合损失函数。其中,加权保真项约束融合结果与源图像的像素相似度,而结构张量损失鼓励融合图像从源图像中提取更多的结构特征,为了有效进行多尺度信息交互,不同于普通的编解码结构,本文方法在编码器每一层的每一部分均进行特征引导,在编码部分采用池化对尺寸进行缩小,解码采用上采样将尺寸放大,实现多尺度融合与重建,有效弥补了训练过程中卷积层数的堆叠导致的信息的丢失,在编码部分适时地对特征进行引导,及时地与解码层进行融合,在网络结构构建完成后,提出一种损失融合算法,从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各自特点出发,分别设计基于视觉显著性权值估计的2范数损失和基于结构张量的F范数损失。结果 为了说明融合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提高运动模糊图像盲复原清晰度,提出一种混合特性正则化约束的运动模糊盲复原算法。方法 首先利用基于局部加权全变差的结构提取算法提取显著边缘,降低了噪声对边缘提取的影响。然后改进模糊核模型的平滑与保真正则项,在保证精确估计的同时,增强了模糊核的抗噪性能。最后改进梯度拟合策略,并加入保边正则项,使图像梯度更加符合重尾分布特性,且保证了边缘细节。结果 本文通过两组实验验证改进模型与所提算法的优越性。实验1以模拟运动模糊图像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分析5种组合步骤算法的复原效果,验证了本文改进模糊核模型与改进复原图像模型的鲁棒性较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模型复原图像的边缘细节更加清晰自然,评价指标明显提升。实验2以小型无人机真实运动模糊图像为实验对象,通过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对比分析了所提算法的鲁棒性与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复原图像的标准差提升约11.4%,平均梯度提升约30.1%,信息熵提升约2.2%,且具有较好的主观视觉效果。结论 针对运动模糊图像盲复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说明了本文改进模型的优越性,所提算法的复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与线性恢复算法相比,基于最大熵的图像恢复算法具有更好的图像恢复效果,但其收敛速度较慢。为了提高最大熵图像恢复算法的收敛速度,首先给出了算法的非周期反卷积模型,然后采用模糊推理系统在线确定算法的迭代步长。由于采用了可变步长,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收敛速度快,图像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边缘振铃效应是影响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提高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的质量,针对运动模糊图像复原中由于图像边界截断而产生的振铃效应问题,提出一种正弦积分拟合的图像复原边界振铃效应抑制方法。方法 首先,对待处理的模糊图像根据模糊核的大小进行边缘延展;然后,分别利用正弦函数积分方法和双正弦函数积分方法对单向过渡区域和双向过渡区域进行窗函数计算;进而,将延展图像进行加窗处理;最后,对加窗图像进行复原处理并提取出原始图像的部分作为复原结果。结果 与现有的几种振铃效应抑制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在视觉效果方面,本文方法能有效抑制振铃效应;在峰值信噪比(PSNR)、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以及图像质量指数(Q)等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方面,本文方法的PSNR值比最优窗算法提高了约0.170.76 dB,NMSE值比最优窗算法降低了约0.000 50.000 7,Q值比最优窗算法提高了约0.0230.029,本文方法在多数情况下得到的评价指标优于循环边界法;在耗时方面,本文方法对非迭代恢复算法的处理时间比循环边界算法降低了约0.040.11 s,对迭代恢复算法处理时间减少达到数秒。结论 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正弦积分拟合的图像复原边界振铃效应抑制方法在进行振铃效应抑制时,能有效控制计算量,且能完整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图像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图像融合与分割的快速去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针对机器视觉系统在雾天条件下采集的图像存在对比度低、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图像融合与分割的场景复原方法。方法 基于光学反射成像的物理特性以及形态学运算分别获取雾气浓度的近似估计,计算图像的局部方差并利用加权融合的方法得出准确的大气耗散函数,通过分割雾气最浓区域或者天空区域求得精确的大气光值,最后由大气散射模型计算复原图像并进行亮度和色调的调整。结果 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光晕效应和天空颜色失真等不足,能快速复原场景的对比度和颜色。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场景适应能力较强,复原效果和计算速度相比于前人的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去模糊任务通常难以进行对图像纹理细节的学习,所复原图像的细节信息不丰富,图像边缘不够清晰,并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本文通过对图像去模糊方法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深度学习和对抗学习的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的模糊图像多尺度复原方法。方法 使用多尺度级联网络结构,采用由粗到细的策略对模糊图像进行复原,增强去模糊图像的纹理细节;同时采用改进的残差卷积结构,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同时,加入并行空洞卷积模块,增加了感受野,获得更大范围的特征信息;并且加入通道注意力模块,通过对通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建模,加强有效特征权重,并抑制无效特征;在损失函数方面,结合感知损失(perceptual loss)以及最小均方差(mean squared error, MSE)损失,保证生成图像和清晰图像内容一致性。结果 通过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 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SSIM)以及复原时间来评价算法优劣。与其他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生成的去模糊图像PSNR指标提升至少3.8%,复原图像的边缘也更加清晰。将去模糊后的图像应用于YOLO-v4(you only look once)目标检测网络,发现去模糊后的图像可以检测到更小的物体,识别物体的数量有所增加,所识别物体的置信度也有一定的提升。结论 采用由粗到细的策略对模糊图像进行复原,在残差网络中注入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及并行空洞卷积模块改进网络的性能,并进一步简化网络结构,有效提升了复原速度。同时,复原图像有着更清晰的边缘和更丰富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修复老照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老照片包含多种未知复杂的退化,传统的修复方法组合不同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修复,通常产生不连贯或不自然的修复结果。基于深度学习的修复方法虽然被提出,但大多集中于对单一或有限的退化进行修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参考先验与生成先验的生成对抗网络来修复老照片。方法 对提取的老照片和参考图像的浅层特征进行编码获得深层语义特征与潜在编码,对获得的潜在编码进一步融合获得深度语义编码,深度语义编码通过生成先验网络获得生成先验特征,并且深度语义编码引导条件空间多特征变换条件注意力块进行参考语义特征、生成先验特征与待修复特征的空间融合变换,最后通过解码网络重建修复图像。结果 实验与6种图像修复方法进行了定量与定性评估。比较了4种评估指标,本文算法的所有指标评估结果均优于其他算法,PSNR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为23.69 dB,SSIM (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为0.828 3,FID (Fréchet inception distance)为71.53,LPIPS (learned perceptual image patch similarity)为0.309),相比指标排名第2的算法,分别提高了0.75 dB, 0.019 7, 13.69%, 19.86%。定性结果中,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复杂退化修复能力,修复的细节更加丰富。此外,本文算法相比对比算法更加轻量,推断速度更快,以43.44 M的参数量完成256×256像素分辨率图像推断仅需248 ms。结论 本文提出了融合参考先验与生成先验的老照片修复方法,充分利用了参考先验的语义信息与生成模型封装的人像先验,在主观与客观上均取得了先进的修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