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孕后期如何补充营养湖南读者郭肃莉来信问:我现在已怀孕7个月,可胎儿一直不很大,是不是缺乏营养?请问孕妇体重增加是有标准的:怀孕头三个月一般体重较孕前增加0.8一1.5公斤,以后每周增力0.4公斤。您可按此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的体重,以便相应调整饮食量...  相似文献   

2.
妈咪Q&A     
正我在怀孕前就有点胖,现在怀孕了,怕太胖引发妊娠期糖尿病,所以想控制饮食,但是又怕亏了宝宝的营养。这种情况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呢?A孕期不能盲目摄取营养,需要了解自身的体重指数,制定孕期增重计划,做到合理饮食,必要时预约营养门诊,请营养师指导进餐。现代社会营养过剩的人群比比皆是,孕妇也不例外,如果孕前体重超标,怀孕后随着孕周增大、体重增长过快,准妈妈身体的负荷会更大。胎儿的生长发育确实与孕妈的营养有关,但是如果没有节制盲目摄取营养,不但准妈妈会出现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孕期合并症,胎儿也会出现巨大儿、难产、早产等一系列问题。孕期合理增加体重的指标是基于孕妇怀孕前的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  相似文献   

3.
问:我生完小孩快两个月了,但发胖的身体却迟迟未能瘦下来,心里很着急。现在我已经开始节食和运动,大概多久才能恢复身材呢?答:新妈妈们产后千万不要急于瘦身,否则对健康不利。在正常情况下,女性怀孕后的体重通常要比怀孕前增加10,15公斤,而生了宝宝后体重要比怀孕前重5公斤左右,增加的重量包括增大的乳  相似文献   

4.
孕育14问     
1 为什么妇女要从孕前开始增补叶酸? 答:胎儿的神经管在受孕后第28天左右就已形成。如果孕妇体内叶酸缺乏,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妇女是在不知不觉中怀孕的,等知道自己怀孕了再增补叶酸,已错过了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怀孕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孕妇一方面需要多吃营养供给腹中胎儿,另一方面又担心体重过分增加,产后无法恢复体型。如果你现在刚怀孕,那么你应给你的孩子一个最好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怀孕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孕妇一方面需要多吃营养供给腹中胎儿,另一方面又担心体重过分增加,产后无法恢复体型。如果你刚怀孕,那么你应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开始。 定期检查,产前教育 孕妇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多求教于医生,以防止因乱服药伤害胎儿。如果孕妇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药物用量,每天至少从绿色蔬菜和橙汁中汲取400微克维生素。孕妇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正>妊娠糖尿病是在妇女怀孕后,因内分泌发生巨大改变而发生的糖尿病。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育龄期的女性罹患糖尿病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许多患糖尿病的妇女,也希望拥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宝宝。那么,已经罹患糖尿病和在妊娠期检查确诊糖尿病的女病友应如何做好孕期保健呢?孕前如何准备患有糖尿病的妇女,在孕前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很多患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患心脏病的年轻已婚妇女,一定很关心自己可否怀孕和生孩子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了解妊娠和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妇女妊娠期间,母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心血管系统也不例外。正常妇女怀孕以后,由于要担负胎儿的生长发育,心脏负担增加,表现为心脏增大,心  相似文献   

9.
患心脏病的年轻已婚妇女,一定很关心自己可否怀孕和生孩子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了解妊娠和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妇女妊娠期间,母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心血管系统也不例外。正常孕妇怀孕以后,由于要担负胎儿的生长发育,心脏负担增加,表现为心脏增大,心率加快,血容量及心脏排出量增多,这些负担在妊娠三十周左右达到最高峰,以后一直持续到分娩。这对正常的孕妇来说,是可以胜任的,但对患有心脏病的孕妇来说,如果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钟琪 《婚育与健康》2009,(18):22-22
<正>想升格做妈妈吗?先考考自己对怀孕的知识了解多少,成绩太差?那就赶快补习吧!越来越多的夫妻希望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等待小宝宝的到来。那么你知道该准备些什么吗?来考考你自己吧!看看做妈妈,你合格吗? 1.如果你在服用避孕药,当你想怀孕的时候,应该马上停药。  相似文献   

11.
怎样知道自己怀孕了 如果结了婚的女同志,一向月经正常,突然停经达两三个月,应首先想到是否怀孕了。如果同时出现精神不太好,容易疲劳,发懒,想睡觉,挑嘴,想吃酸的或甜的东西,喜爱酸辣清淡饮食;乳头乳晕颜色加深,乳头周围有小结节突起,有时可挤出少量乳汁,或两颊部和腹正中线有棕褐色色素出现,这就很可能是怀孕。此时,为明确诊断,应请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确定是否怀孕,医生通常要做阴道子宫检查和妊娠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12.
蔡鸣 《东方药膳》1998,(2):28-29
孕妇饮食如何安排蔡鸣一个成熟的卵子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五克,而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一般可达3000~3400克,短短的280天内,体重竟可增加6亿倍以上,这一奇迹般的变化,是从母体中吸取了丰富营养的结果。妇女怀孕后,生理代谢即发生一系列变化,妊娠10周以后随...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的发生确与体重增加有关联,特别是进入更年期后的妇女,如果体重增加过快,常成为乳腺癌的诱发因素;避免和遏制肥胖等于降低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据载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报告称,更年期前的肥胖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大,对更年期后的妇女,体重增加的后果更加严重,她们患乳腺癌并死于乳腺癌的危险性都大大高于更年期前的妇女。侣岁以后体重增加20公斤的妇女可使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40%,而对于更年期后妇女而言,尽管其从未使用过激素(使用激素有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但体重如果增加10公斤,其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61%。  相似文献   

14.
怀孕期间,孕妇的乳房比怀孕前增大2~3倍,乳腺的导管、腺泡都处于分泌的准备状态,一旦分娩,乳汁就开始分泌。通过婴儿的吮吸刺激乳母体内的催乳素和催产素,可使乳汁大量分泌。所以,现在主张早开奶,目的就是加强刺激。营养良好的母亲,分娩第二天就可以分泌100毫升的乳汁,到第二周可以达到500毫升,以后会逐渐增加到800毫升甚至850毫升。而营养不良的母亲,乳汁分泌就少。乳汁里的所有营养都是通过母亲膳食得来的,要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和质量恒定,就要保证营养。如果乳汁营养不足,就要动用乳母体内的营养素,如果乳母再欠缺营养,乳汁的分泌量就会更少。所以,哺乳期间乳母应注意加强营养。乳母在选择食物时,要合理调配膳食。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妇女要谨慎用药,但在怀孕过程中,如果发生疾病仍需合理地、积极地用药治疗,否则病情发展也会影响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那么,孕妇患病时应如何选择药物呢?   ……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是一位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同时也是位慢性肾脏病患者,那么,你可能很想知道,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否可以怀孕?答案是因人而异的。虽然,随着医学的进步,慢性肾脏病女性患者妊娠率较前升高,总体胎儿活产率明显增加。但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仍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在你决定怀孕前,需要由专业的肾脏病医生对你怀孕生孩子整个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一个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不少孕妈咪在怀孕后体重飙升很快,甚至有的人在怀孕之后比孕前重了三四十公斤,但也有人在怀孕之后只增重几公斤.不少孕妈咪疑惑:怀孕后,究竟增重多少才算合适? 孕后体重猛增30公斤 陈女士今年28岁,身高153厘米,如今已怀孕8个月.据陈女士介绍,怀孕之前她的体重是48公斤,怀孕8个月后,她的体重已达到73公斤,也就是说,在怀孕的这段时间里,她的体重增加了25公斤.  相似文献   

18.
<正> 妇女在怀孕及哺乳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加孕期:妇女在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2.5公斤,其中三分之一是胎儿和胎儿所赖依生存的羊水;三分之一是母体自身组织,如子宫和乳房等;三分之一是脂肪.正常妇女孕期应积累4.5公斤脂肪,这为哺乳期消耗提供了必要的储备. 因此在九个月的孕期中,首先要补充的是能量,即孕妇每天需补充850000焦耳的热量.其次需补充的是蛋白质.再次需特殊补充的是钙.孕期妇女的需钙量是正常人的两  相似文献   

19.
正常增长范围 在孕期,准妈妈要补充一定的营养来维持胎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这就必然导致准妈妈的体重会在这一特殊时期快速上升.不过,准妈妈的体重对于分娩的整个过程及产后妈妈和宝宝健康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准妈妈一定要注意将体重控制在允许增长的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整个孕期准妈妈的体重平均增加12.5千克为宜,但因每位准妈妈怀孕前的状况不同,孕期体重的具体增长数会有所不同.孕前比较瘦弱,体重较低的准妈妈,孕期体重控制在12.5~18kg为好;孕前就是比较标准的体重,在孕期尽量保持在11.5~16kg;孕前就已经超过标准体重,在孕期的体重最好保持在7.5~12.5kg;孕前身材很肥胖,严重超重的准妈妈,孕期所能增加的重量更少,最好在6~7kg.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妊娠期间增重过多,会增加妇女分娩数十年后肥胖的风险。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阿卜杜拉·A·马穆恩博士和同事对2055名在1981年到1983年间生育子女的妇女的BMI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孕期增重过度的妇女,在20多年后体重平均增加了20公斤,而孕期适度增重的妇女20多年后平均增加了14公斤体重,而孕期几乎没有增重的妇女体重增加了9公斤。如果考虑到妇女妊娠前的BMI指数,孕期增重同多年后的肥胖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科研人员将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