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回顾了北京市郊区节水科技工作,论述了郊区节水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郊区节水科技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北安垦区"十一五"期间在水库工程建设、灌区配套、节水改造,井灌区喷、滴、微灌等取得的明显效益,同时介绍了节水灌溉建设、管理以及为使节灌工程顺利实施各场政策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国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节约用水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比较有效的节约用水技术,如通过改进工业生产工艺,降低工业生产用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建设中水工程;污水再利用技术;海水利用技术等。对节水管理法规、节水管理体制、节水管理内容及手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同时对计算机应用于节水管理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对节约用水管理信息系统(JSMIS)的建立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JSMIS的目标与内容、设计与实施方法、软硬件配置及功能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立实用的、先进的JSMIS是提高我国节水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并以洛阳市节约用水的实例充分说明了问题。 最后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研究,指出节约用水应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基本政策;同时对我国节约用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管理体制问题、水价问题、城市郊区节约用水问题等也作了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我国的节约用水主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朝阳县"节水增粮行动"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以求通过对项目宣传、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行管护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为朝阳县"节水增粮行动"的高效运行提出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纪平 《中国水利》2013,(Z1):2-2
<正>近些年,北京市郊区水务工作以民生水务为主线,围绕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建设,初步构建起农村安全饮水、农业高效节水、乡村水环境保护、郊区防洪减灾、基层水务管理等五大体系,提高了水务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北京郊区水务建设保障了城乡水源安全,改善了郊区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开展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等节水载体建设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河北、江苏、贵州、宁夏等省(自治区)根据国家总体部署,结合区域实际,实践探索出节水载体建设的一系列成功做法,包括多部门协作、制订标准、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实施奖励政策、严格考核等,为在全国层面推进节水载体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系统总结了美国纽约在城市节水领域的顶层规划,深入剖析了其在开展城市节水行动计划中所采取的机关节水、居民及非居民节水、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资源短缺期用水管控、用水大户节水管理等策略与应用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城市节水工作的启示与借鉴。研究成果对北京市贯彻落实《北京市节水条例》,强化水资源高效管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梳理了我国有关部委和各地区实施的节水财税金融政策,其中部委财税金融政策包括财政投资、财政补助等财政政策,增值税优惠、企业所得税优惠、水资源费改税等税收政策,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引导基金等金融政策。各地区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对节水技术改造、节水载体创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水资源管理考核等实施奖励政策,对节水型器具消费、农业节水、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实施补贴政策。分析现状问题包括财政支持力度偏弱、政策工具不够丰富、税收优惠适用范围窄、融资渠道不畅等。提出了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健全节水财政投入政策体系、拓宽税收优惠措施与范围、完善节水项目信贷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郊区水利作为首部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水利向统筹城乡水务转变,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务转变”,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城乡,建设循环水务2004年市政府批复实施的《北京市郊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明确到2008年,郊区初步建立起农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农业实用高效节水体系,乡村水环境保护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和基层水务管理体系。力争使郊区水利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让郊区农民喝上放心水是郊区水利建设的第一要…  相似文献   

10.
节水成效的评估和奖惩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政策支撑。立足北京市大兴区,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分别在农业(灌区)、工业、第三产业、社区节水4个方面研究制定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大兴区节约用水奖惩办法》,共有五章十三条,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考核内容和方法、奖惩标准、组织与实施、奖励资金的使用与监督等。该办法将为大兴区建立以奖促节、以惩迫节的经济联动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使节水管理更科学化、精细化,进一步提高节水成效。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北京市区县旱情及旱灾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北京市抗旱节水技术实践,着重研究了城区雨洪集蓄利用抗旱技术和郊区实施再生水水源替代工程等抗旱服务实践及其相关技术要求。实践证明,两项抗旱技术对北方缺水地区抗旱技术服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全国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利重点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北京市市委、市政府九号文件确定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水务管理机制建设的工作重点.笔者总结了北京市农业节水建设成就和取得的宝贵经验,分析了北京市农业节水面临的新形势,介绍了本市农业节水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本市农业节水建设的关键指标及保障措施,指导新时期农业节水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农户对北京市水情的认知程度、节水意识强弱以及用水行为的特点,于2018年开展了北京农户节水意识及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对北京市水情认知客观,节水意愿较强,但有待随北京市农业节水形势和要求、发展水平不断迭代更新;将农户的节水意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节水行动尚有较远路程;农业用水管理政策建立和实施未能调动农户的积极参与,对农户的用水行为产生指导和约束作用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业节水管理的实践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制约新疆农业节水管理发展的主要症结和缘由,较系统和全面地从“供水到户”、灌区基层管理体制、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灌区量水设施建设、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灌区节水管理等诸多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新疆推行农业节水管理方面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果。基于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政策、节水制度、节水指标、奖惩激励等长效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加强节水管理过程中必须引入水权管理的理念,对灌区水权制度、农业水权交易、搭建灌区节水型水权管理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新加坡,水被看作是商品,在节水总体框架内,公众教育、信息交换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手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新加坡的需水策略,结果表明,新加坡制订的一些政策有效降低了生产生活用水量,并提供了替代水源,让公众意识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保护。其成功经验可以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对新加坡制定节水策略的背景、研制及实施节水管理措施的具体过程,以及严格执行各种节水措施和积极参与公用事业局组织的各种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后的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潍坊市农业节水发展现状,阐明了潍坊市农业节水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从建立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实施、典型示范带动、专业运行维护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潍坊市农业节水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为其他地区开展农业节水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何浩 《北京水务》2001,(5):39-41
跨入21世纪以后,北京市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将是"十五"期间水利工作的一个重点.所谓高效节水一方面体现在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节水效果和节水效益上.通过发展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实施科学的灌溉制度,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十五"期间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将实行调整,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如何推动农业高效节水,如何围绕着高效节水在深度上挖掘潜力,在广度上进一步拓宽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李国英部长在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指出,"要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建立健全水量分配、监督、考核的节水制度政策,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加快建立健全初始水权分配和交易制度、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社会节水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北京市郊区节水科技工作,论述了郊区节水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郊区节水科技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20.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2019年全省GDP突破10万亿元,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和工业大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不仅是贯彻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破解当下水资源瓶颈和保障水安全的必由之路。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对提升广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广东节水工作面临着节水水平不平衡、节水意识落后、节水抓手不多、节水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不健全、节水产业发展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在充分分析当前广东节水形势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充分考虑广东省情水情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广东特色的节水"1341"工作思路以及对应的9条具体节水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