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急症,有80%~85%的患者是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急症,有80%~85%的患者是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期动脉瘤实施夹闭手术对提高生存质量与降低致残率的影响。方法 对43例颅内动脉瘤施行急性期显微神经外科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死亡4例,死因分别为肺感染、脑血管痉挛、多发动脉瘤未能完全夹闭再出血,2例致残,37例恢复良好。结论 动脉瘤破裂出血如有条件应尽可能行急性期动脉瘤夹闭术。但应注意:①有效降低颅内压利于显露;②急性期手术术中易发生动脉瘤破裂,应充分解剖蛛网膜,暴露出血点,夹闭动脉瘤;③术后持续蛛网膜下腔灌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世界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结果,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与开颅夹闭术比较,在远期效果上无明显差异,而前者以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点已被公认,目前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技术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措施之一。尽管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小(文献报道为2-5.1%,但后果严重。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2002年6月。2004年5月2年来经治的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4个动脉瘤,成功栓塞83例92个动脉瘤,有2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现对这2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的原因、预防措施、破裂后的急救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4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动脉瘤破裂后3 d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归入急性期手术组(102例),将破裂后大于3 d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归入非急性期手术组(82例).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率比较采用x2检验.研究两者之间在术前再出血率,术中完全夹闭率,术后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在6~12个月的随访中,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计分,分析两组患者手术预后的差异.结果 急性期组术前再出血2例,非急性期组再出血7例;术前再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完全夹闭率91.2%(93/102),非急性期组完全夹闭率80.5%(6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手术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率10.8%(11/102),术后脑积水发生率6.86%(7/102).非急性期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4.88%(4/82),术后脑积水发生率3.66%(3/8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中,将患者根据GOS评分分为死亡(1分),致残(2~3分),良好(4~5分).非急性期组7例死亡,11例致残,55例恢复良好;急性期组8例死亡,16例致残,73例恢复良好,急性期组良好率较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急性期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前再次出血,从而减低因术前出血引起的死亡致残风险.②急性期手术术中可以通过腰大池置管引流等方法降低颅内压,明显提高完全夹闭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将31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开颅手术和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手术组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5.89%,优良率为74.4%。介入组8例恢复良好,4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死亡率为7.14%,优良率为85.7%。经统计比较死亡率差异无意义,优良率差异有意义。经动脉介入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优于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管腔局部异常扩张而形成的,临床症状隐匿,绝大多数病人以蛛网膜下隙出血(SAH)首诊。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7%,反复出血病死率达70%以上,早期治疗对其预后极为重要。近年来,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由于可控性好,疗效可靠,微侵袭,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首选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Matrix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病人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动脉瘤破裂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病情恶化及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介入栓塞技术日趋成熟,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干预能显著提高生存率,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1-2]。我院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间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11.
38例急性期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38例动脉瘤破裂患者在急性期(3d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09年2月收治10例Ⅰ~Ⅴ级颅内动脉瘤,均在急性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0例按Hunt-Hess分级标准分级: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4例.均于入院后3天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3例行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7例采用3-D"网篮"技术.术中维持静脉滴注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采用支架治疗者术后肝素抗凝3天,继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例术后行腰椎穿刺置换血性脑脊液,常规静脉滴注尼莫地平.4例栓塞术当时动脉瘤腔即完全闭塞,4例栓塞达90%以上,2例栓塞在70%~90%.3个月后随访患者无头痛及肢体活动不利.结论:对于急性期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可根据瘤体的部位、性状采用血管栓塞治疗与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疗效可靠,创伤微小,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材料与方法:回顾自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以及栓塞治疗66例患者,其中急性期(72h)栓塞治疗33例,手术夹闭治疗33例,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虽然栓塞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9%要优于手术夹闭治疗组81.8%,但组间数据并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夹闭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要高于栓塞治疗组18.2%,差异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X2=12.439,P0.05)。结论:在动脉瘤破裂的急性期栓塞治疗可获得与手术夹闭同样的治疗效果,有选择的应用栓塞技术治疗急性破裂动脉瘤可收到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护理。方法对50例患者在出血72h内进行血管栓塞治疗及疗效观察。护理重点在于适当镇静、防躁动,术中积极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50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闭塞36例,大部分闭塞14例(死亡1例)。结论介入治疗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并发症低,恢复快。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男,46岁.因突发性头痛5d入院.5d前体力劳动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呈持续性,伴恶心,无呕吐,意识清楚,言语正常,视物略模糊,无肢体麻木及肌力减弱.遂就诊于当地卫生院,按上呼吸道感染予静脉输液,头痛略减轻,但余症状、体征未见好转,遂转往某驻军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第三脑室前方脑出血破入右侧脑室前角,蛛网膜下腔出血.以脑出血收入院.  相似文献   

16.
脑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手术及其效果。方法 对 67例脑动脉瘤破裂采取早期手术 ,并将动脉瘤Hunt分级与手术效果进行Ridit分析。结果 Hunt分级Ⅳ组与Ⅱ、Ⅲ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极其显著性 (P <0 0 1) ;而Ⅱ与Ⅲ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urt分级为Ⅱ、Ⅲ级的破裂脑动脉瘤早期手术效果均优于Ⅳ级组 ,且Ⅱ、Ⅲ级早期手术效果均理想 ,因此 ,凡属Hunt分级Ⅲ级以前的破裂脑动脉瘤应采取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半年来收治的Ⅱ.Ⅳ级破裂动脉瘤10例,均在急性期(3d内)行血管内治疗。结果对于急性期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可根据瘤体的部位,性状采用血管内治疗与综合治疗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能明显降低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可靠,创伤微小,适应症更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34枚动脉瘤,其中单发26例,2枚4例。结果 34枚动脉瘤中,100%栓塞24枚,95%栓塞6枚,90%栓塞2枚,80%栓塞2枚。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包括微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术后脑梗死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5例;出现偏瘫4例,后经综合治疗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死亡原因:因口服抗血小板药并发消化道出血。随访1~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早期手术和及时术后处理对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h内行血管内治疗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92枚动脉瘤,其中单发57例,2枚10例,3枚以上7例.72h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根据动脉瘤的形状、大小选择合适的支架及微弹簧圈栓塞.92枚动脉瘤中,致密填塞81枚,瘤颈残余4枚,填塞不充分2例,未作栓塞处理(非重要动脉瘤)5枚.结论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可作为其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腑动脉瘤破裂后的冠微手术治疗以及脑血管痉挛(CVS)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同顾性分析204例破裂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Hunt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TCD,DSA,治疗药物,方法等。结果全部病例均为显微手术,早期手术165例,占80.9%;204例中161例恢复良好,23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2例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116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CVS,经综合治疗后有90例恢复良好。结论破裂脑动脉瘤早期手术以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