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的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精准输血治疗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心脏外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91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术中相关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输血比例为70.67%(347/491),其中大量输注红细胞(4 U)者占56.82%(279/491)。单因素分析:输血4 U组(n=279)与输血≤4 U组(n=212)比较,多项比例,包括年龄65岁、BMI18.5 kg/m~2、有心脏手术史、双瓣置换、NYHAⅣ级、主刀医生临床技术水平得分、术前Hb≤130 g/L、体外循环时间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心脏手术史者(n=99)为OR 1.86、95%CI 1.01—3.47、P0.05;双瓣置换者(n=202)为OR 2、95%CI 1.24—3.17、P0.05;NYHAⅣ级者(n=41)为OR 2.31、95%CI 1.31—4.08、P0.05;术前Hb≤130 g/L者(n=90)为OR 2.58、95%CI 1.62—4.15、P0.01。结论有心脏手术史、双瓣置换、NYHA IV级、术前Hb≤130 g/L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后出血并输血的相关产前危险因素及其与输血剂量的关系。方法将本院产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剖宫产后出血并输血的产妇137名作为输血组,根据围产期红细胞输注量将输血组分为3个亚组:5 U(红细胞1 U=200 mL全血制备,下同)[少量输血组,n=56,输血量2-4.5(3.4±1.0)U],5-10 U[中等量输血组,n=47,输血量5-9.5(7.6±1.9)U],≥10 U[大量输血组,n=34,输血量10-23(15.8±5.1)];另外挑选同期剖宫产后出血而未输血的产妇137名纳入未输血组。结果 1)输血组患者孕次≥3次、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输血组(27.0%、26.3%、9.4%VS 21.2%、20.4%、0.7%,P0.05);两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Hb等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输血亚组间孕次≥3次、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亦高于未输血组;2)分娩时孕龄(30-41周)是中等量输血(OR 0.827,95%CI 0.766-0.937)和大量输血(OR 0.846,95%CI 0.758-0.986)的保护因素;前置胎盘与中等量输血密切相关(OR 2.825,95%CI 1.447-4.783);3)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所有输血亚组的危险因素(OR 13.323,95%CI 2.568-40.107;OR 11.586;95%CI 1.364-112.658;OR 64.545;95%CI 8.052-478.643)。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是剖宫产后出血产妇输血产前独立危险因素,前置胎盘与剖宫产后出血患者中等剂量输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输血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的关系。方法肿瘤患者2 022例,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181例,血小板抗体阴性1 841例,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既往输血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者有既往输血史比率(91.16%)、既往输注红细胞史比率(80.66%)、既往输注血小板史比率(60.22%)均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者(68.60%、60.46%、37.97%)(P0.05),既往输注血浆史比率(25.41%)与血小板抗体阴性者(20.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OR=1.94, 95%CI:1.42~2.65,P0.05)、有既往输血史(OR=4.72, 95%CI:2.80~7.96,P0.001)、有既往输注红细胞史(OR=2.73,95%CI:1.87~3.99,P0.001)、有既往输注血小板史(OR=2.47,95%CI:1.81~3.38,P0.001)是肿瘤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及既往输血、输注红细胞及输注血小板的肿瘤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择期行CABG的患者。收集符合入选标准患者术前的基础资料以及围术期的输血量、输血率、急性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损害(AKI)、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死亡率。根据患者围术期是否输注红细胞,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术前Hb最佳阈值,依据阈值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输血量及临床结局,评估Hb最佳阈值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有915名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被纳入研究,通过ROC曲线计算术前Hb值预测红细胞输注率的最佳阈值为男性118 g/L、女性116 g/L。A组:Hb≤阈值(n=293)分为红细胞输注组A1与红细胞未输注组A2;B组:Hb>阈值(n=622)分为红细胞输注组B1与红细胞未输注组B2。导致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1.033 874,95%CI1.000 4~1.068 3,P<0.01)、性别(女)(OR=3.268 5,95%CI2.353 1~4.540 0,P<0.01)、B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并胎盘植入行剖宫产术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7月我院PPP并胎盘植入行剖宫产术产妇1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照组应用常规剖宫产止血方法处理。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术后1个月两组并发症及产妇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24 h两组Hb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术后24 h观察组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组间及组内PT、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复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用于PPP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输血及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利于纠正贫血状况,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过REDS-Ⅲ"临床用血研究"项目,收集本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输注红细胞悬液的1 000例急诊失血病例,对年龄、性别、病因、输血前体征、血液检测指标、是否手术、血液制品输注量和预后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将患者分为低输注量组(5 U)、中输注量组(5-10 U)和高输注量组( 10U),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输血预测指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输注量组在性别、病因、收缩压、血红蛋白水平、是否手术、血液制品输注量、ICU滞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等方面与中输注量组和低输注量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年龄、呼吸频率、输血前体温和血肌酐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OR=7. 515,95%CI:3. 289-17. 174,P=0. 000)、术中出血量(OR=2. 626,95%CI:1. 428-4. 828,P=0. 043)、红细胞输注量(OR=2. 574,95%CI:1. 306-5. 073,P=0. 015)、是否输注血浆(OR=2. 118,95%CI:1. 184-3. 789,P=0. 011)、是否输注冷沉淀(OR=5. 296,95%CI:2. 164-12. 960,P=0. 000)是急诊失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的几率较大,大量输血与急诊失血患者死亡率高度相关,其中手术、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输注血浆及冷沉淀可能预示急诊失血患者的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发生细菌感染的56例创伤患者(感染组)与输血后未发生感染的140例创伤患者(未感染组),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创伤患者输血后感染与输注保存14天以上的红细胞密切相关[OR1.038(95%CI:1.01~1.07),P=0.036],而与输注红细胞的数量或血小板的数量无关。结论输注保存时间超过14天的红细胞是创伤患者输血后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直接经济负担。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择2021年1—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7)和非感染组(n=83), 运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 分析直接经济负担。结果共37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 感染率为30.83%(37/120)。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次气管插管[OR=1.888, 95%CI(1.083~3.291), P=0.025]、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量[OR=1.051, 95%CI(1.013~1.091), P=0.009]、有留置胃管[OR=5.934, 95%CI(3.450~10.205), P<0.001]、鼻饲饮食[OR=1.319, 95%CI(1.181~1.564), P<0.001]、心包纵隔引流管留置时间[OR=1.002, 95%CI(1.000~1.004), P=0.049]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为肝癌患者术前血液管理及围术期用血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并接受肝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资料,按术中输血与否分为输血组(n=132)和未输血组(n=542),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生存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674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病例资料,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率19.6%(132/674),未输血率80.4%(542/674);描述性分析: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甲胎蛋白(AFP)、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况评分、肝细胞癌TNM分期、HBsAg、肿瘤大小、有卫星造(25.8%vs 16.6%)、血管侵犯(18.9%vs 12.4%)、肝脏切除范围≥3段(43.2%vs 24.5%)、术中失血量(mL)(807.6±679.0 vs 281.6±214.6)、术前PT(s)(11.9±1.3 vs 11.5±1.5)、APTT(s)(30.3±26.7 vs 27.3±4.5)、Fib(g/L)(2.9±1.2 vs 2.7±0.9)、Hb(g/L)(126.2±21.8 vs 140.0±20.0)、总住院时间(d)(18.5±9.7 vs 14.3±5.7)以及生存结局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48.9%(46/94)vs 72.9%(283/3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胎蛋白(AFP)(OR=2.082,P<0.05)、ASA(OR=5.159,P<0.01)、AST(OR=0.978,P<0.01)、Fib(OR=1.265,P<0.05)、围术期输血(OR=1.862,P<0.05)及输血量(OR=1.001,P<0.05),AFP(OR=4.413,P<0.01)、TNM(OR值分别为3.240、3.309、3.337,P<0.05)、术中失血量(OR=1.475,P<0.01)以及术前Hb(OR=0.974,P<0.01)。结论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的总生存率降低相关;而AFP、肝细胞癌TNM分期、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前Hb均为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的影响因素,为肺移植围术期患者血液管理(PBM)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本院病案管理及数字化系统收集本院肺移植科2017年3月~2019年6月完成的全部173例肺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量≥6 U(以2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计为1 U)与否分为大量输血组(≥6 U,n=66)和非大量输血组(6 U,n=107),对2组患者基本信息、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情况等相关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单因素分析比较,将二者比较P0.15的指标进一步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肺移植患者围术期大量输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大量输血组与非大量输血组患者的吸烟史比例、体重指数(BMI)相近(P0.05);术前Hb(g/L) 124(111,138.8)vs 138(126,149),Hct(%) 37.9(34.8,42.5)vs 41.3(37.9,44.6),手术时长(min)327.9±107.7 vs 238.4±77.0,术中失血量(mL)1 108.6±1 342.0 vs 341.8±270.8(P0.01);单肺移植42.4%(28/66)vs 78.5%(84/10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失血量(OR=1.001,P0.05),手术时长(OR=1.006,P0.05),术前Hb(OR=0.973,P0.01),肺移植类型(单、双肺移植)(OR=0.247,P0.05),体外膜肺氧合(ECMO)(OR=0.187,P0.01)是肺移植患者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是围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而术前Hb水平、围术期使用ECMO以及单肺移植(较双肺移植而言)是围术期大量输血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