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快速混合的方法一步原位合成了不同形貌的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证明,通过改变苯胺与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比可使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由微球到纳米纤维的转变。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单质银的粒径随着苯胺与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浓度比的减小而增大,聚苯胺仍保持特有的非晶态。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银纳米粒子与聚苯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且银粒子改变了聚苯胺的分子结构。抗菌性实验证明,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对抗菌性能有显著影响,聚苯胺/银纳米纤维有最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室温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以及其他实验助剂在化学还原纳米银过程中对其颗粒粒径、尺寸分布和形貌的影响。方法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柠檬酸钠为保护剂和第2还原剂,选择葡萄糖和硼氢化钠作对照,在室温下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来制备纳米银颗粒。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等对所制备纳米银进行表征。结果 采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时,通过调控抗坏血酸体积(0.2 mL),固定柠檬酸钠和PVP体积分别为0.5、0.6 mL,制备出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56 nm)且尺寸分布较均一的球形纳米银;采用葡萄糖和硼氢化钠作还原剂时纳米银颗粒尺寸过大(平均粒径分别为216nm和189nm)。结论 采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调控柠檬酸钠、PVP等实验参数在最佳范围,更容易制备出球形度好、粒径小的均匀纳米银溶液。  相似文献   

3.
不同还原剂对测定食品中砷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经不同还原剂处理过的食品中的砷。结果:半胱氨酸-硫脲-碘化钾混合还原剂对砷的还原效果比单一的还原剂效果好;硫酸浓度在0.6%~1.6%范围内,酸度对检测结果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以高纯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分别以硼氢化钠、水合肼、乙二醇和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制备了不同的片状石墨烯。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进行表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4种还原剂所制石墨烯的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塔菲尔曲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硼氢化钠还原氧化石墨效果较好,片层光滑,具有一定的网状结构,含氧官能团较少,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付春娟  胡竞之  刘建华  李松梅  于美  游盾 《功能材料》2012,43(23):3240-3244
以NaH2PO2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沉积Ni-P层,获得了轻质空心玻璃微球/Ni-P核/壳复合粒子(简称为HGM/Ni-P核/壳粒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X)、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网络矢量分析仪(VNA)研究了化学镀过程中不同还原剂用量对复合粒子形貌、结构、成分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还原剂NaH2PO2用量的增大,HGM/Ni-P核/壳粒子的表面形貌变化不大,壳层中P含量随之升高,非晶成分增多。HGM在镀覆后介电性质与磁导率较镀覆前显著提高。随着NaH2PO2由20g/L增加到30g/L时ε′和ε″的响应峰向高频移动,增加到40g/L时其响应峰消失,且介电常数下降。同时,HGM/Ni-P核/壳粒子的μ′和μ″曲线中6~8GHz处代表自然共振的峰随着NaH2PO2浓度的增加而消失。  相似文献   

6.
填料形貌对导热胶渗流阈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辅助乙二醇法,通过调节微波处理时间,制备了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银材料。用TEM和XRD对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银进行了表征。以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银作为导热填料制备导热胶,研究发现对于填充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银材料,导热胶的阈值填充量是不同的。长径比越大阈值越小。运用修正的Nielsen-lewis阈值理论对这一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解释,模拟结果表明,修正的阈值理论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化学液相还原法采用不同的阴离子还原剂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二氧化锰.实验表明,还原剂酸碱度的不同对产物表观颜色也有着明显影响.TEM表明所制备的MnO2均为棒状体,以NaHSO3还原所制备的样1分布最均匀,通过电化学测试比较,样1表现出更好的电容特性,在电位窗口0~1.0V、电流密度为5 mA·cm-2时,其首次放电比容值为255.59 F·g-1,在循环700次后比容值为242.57 F·g-1,容量损失仅5.12%.  相似文献   

8.
纳米银的光学、电学和催化活性与粒子的粒径、形貌和结构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依赖关系,研究各向异性银纳米材料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软模板技术在各向异性银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银纳米棒和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和形成机理,概述了树枝状纳米银、纳米银片(盘)、纳米银立方体和三棱柱的研究进展,指出利用软模板技术可合成各种形貌的纳米银粒子,并指出了此类材料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优化化学还原法合成纳米银的路径,对比研究乙醇、乙二醇、去离子水等3种溶剂中生成纳米银的形貌和粒径。方法首先采用化学还原的方法,分别在乙醇、乙二醇、去离子水中利用水合肼还原硝酸银,控制反应温度为60℃,并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制得PVP保护的纳米银,然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结果 3种溶液反应体系中都生成了球形纳米银,平均粒径分别为35,40和53 nm。其中,乙醇溶液体系条件下生成的球形纳米银粒度小,粒径分布窄,乙二醇溶液体系条件生成的纳米银粒度稍大,粒径分布稍宽,去离子水体系中生成的球形纳米银粒度最大,粒径分布最宽。此外,去离子水中生成的纳米银形貌多样,不仅生成球形纳米银,还生成了少量形状各异的纳米银。结论乙醇作为溶剂有利于生成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的球形纳米银。  相似文献   

10.
涤纶织物不同还原剂化学镀银及防电磁波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种不同还原剂对涤纶织物化学镀银,借助SEM,EDX,XRD和XPS检测技术对镀层结构和表面形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电磁波屏蔽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蔗糖作还原剂的化学镀层与纤维结合牢固,镀层表面光滑、晶粒较小,因而电磁波屏蔽性能最好,其次为肼、酒石酸钾钠和甲醛镀银织物,而葡萄糖镀银织物因表面反应不完全而较差.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电磁波屏蔽效能开始时增加明显,当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选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分别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CMC)和葡萄糖为还原剂的体系下制备纳米银颗粒,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CMC体系制备的纳米银粉末平均粒径为20~30nm,为多晶结构;用葡萄糖体系制备的纳米银粉末平均粒径为25~35nm,为面心结构。利用抑菌圈法对纳米银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2种体系下制备的纳米银对海洋芽孢杆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In present work.the ultrafine manganese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gas evaporation method.Thestructure,size distribution,growth morphology and surface oxidation for the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microscop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ree types ofthe particles,with the structure of α-Mn,β-Mn and one unknown,respectively existed in the man-ganese particles.The growth morphology of the particles depended on the size and intrinsicstructure.When exposed to air,the particles were slightly oxidized only in the surface layer and sta-ble in air.  相似文献   

13.
纳米银制备及其在抗菌包装和印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纳米银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光还原法、绿色合成法等.简述了纳米银在抗菌包装、印刷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纳米银的发展趋势,指出无毒无害的绿色合成法将会成为研究的热点,纳米银的应用领域也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氧水还原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不同的纳米银粒子,组装成块状纳米银电极,测定不同粒径纳米银块状电极的电极电势,讨论电极粒度对其电极电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氧水还原法可以制备出不同平均粒径的纳米银粒子,组成块状纳米银电极的纳米粒子的粒度对其电极电势有显著影响,其粒度越小相应的电极电势越低,并且其电极电势与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勃氏透气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矿渣粉试样进行比表面积和颗粒群粒度分布的测试,研究矿渣粉比表面积及粒度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粉总体颗粒越细,则比表面积越大,特征粒径越小,颗粒群分布越宽;细颗粒含量(小于5μm)越多的矿渣粉,其比表面积越大,水泥砂浆的早期强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超细铜粉分散性、均匀性及抗氧化性,采用几种化学还原法工艺分别制备了铜粉,通过反应现象探讨了温度、还原剂、添加剂及葡萄糖预还原对铜粉性能的影响,利用SEM、粒度仪对铜粉形貌、粒径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关机理分析,确定了化学还原法制备超细铜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时,添加分散剂PVP和抗氧化剂BTA,以甲醛-水合肼为复合还原剂,结合葡萄糖预还原法制备的铜粉具有抗氧化性强、粒径分布区间窄、几乎无团聚等优点。此工艺不仅体现了葡萄糖预还原的有利影响,还明显克服了单一还原剂的缺陷,所制铜粉质量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水泥石水化物填充度最高为原则,综合考虑水泥水化度、水泥固相体积增量和水泥浆体初始堆积密度两个方面的匹配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验证建立了多粒径(连续粒径分布)单组分水泥石强度与水泥粒径分布之间关系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就水泥粒径分布对水泥石强度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用本文中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水泥的粒径分布和各水灰比计算其不同龄期的填充度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纸基包装材料多采用水性油墨印刷,在此类废纸回用过程中通过增加水性油墨颗粒的粒径,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由于其粒径过小而造成的在纤维上的二次沉积与吸附,也可增加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过程中小颗粒水性油墨的去除效果。方法 模拟废纸碎浆体系中小颗粒水性油墨在不同助剂及不同pH条件下粒径的改变情况,从而得到不同助剂的使用效果。结果 添加一定量的无机助剂CaCl2、有机助剂CTAB或改变体系的pH值,均能增加无纤维时的水性油墨颗粒粒径;但纤维存在时CTAB并不能起到预期效果。结论 当体系pH值为5、CaCl2浓度为0.20 mol/L、CTAB浓度为0.12 mmol/L时,水性油墨颗粒的粒径相对较大,分别为3.8, 1.0, 0.5 μm;但当有纤维存在时,添加CaCl2的效果降低,最佳浓度是0.30 mol/L,粒径为2.7 μm;CTAB在纤维存在时并不能促进水性油墨的絮聚,反而会造成纸浆光学性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