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硬件上实现了基于微机-单片机两级控制的织物动静态悬垂测试系统的设计,根据织物悬垂图象的特点设计了合适的悬垂形态轮廓提取算法,该系统给出包括悬垂系数在内的由6个指标组成的特性矢量,在描述织物静态悬垂特性的同时给出了悬垂系数随试样转速变化的指数曲线。  相似文献   

2.
精纺毛织物悬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燕 《毛纺科技》2012,40(3):58-61
选取了19种精纺毛织物,运用KES- FB织物风格测试仪测试织物拉伸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和表面性能,运用动态悬垂风格仪测试织物悬垂性指标,且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精纺毛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悬垂性指标,与大多数悬垂性指标都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且织物静态悬垂系数越大,则硬挺度系数也越高,织物美感系数就越高.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织物剪切性、弯曲性及拉伸线性度与静态悬垂系数之间的方程式,此方程可以用来预测精纺毛织物静态悬垂系数.  相似文献   

3.
以16块织物为研究对象,用KES-FB风格测试系统测试了织物的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和弯曲性能,运用YG(L)811-DN织物动态悬垂风格仪测试了5个转速下各织物的悬垂系数和波纹数,通过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转速对织物悬垂系数与波纹数的影响,结论如下:随转速的增加,织物悬垂系数基本呈线性增加;试样结构参数与织物悬垂系数增加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而经向弯曲刚度及经、纬向剪切刚度与悬垂系数增加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转速对波纹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织物悬垂性能的各向差异性,对传统的伞式测量法进行改进。选取15种常见织物,采用XDP-1织物悬垂仪对织物0°、90°、45°和135°4个方向的悬垂性进行测试并获取悬垂图像;基于所得图像提出最大展宽、投影面积和悬垂系数3个新指标;最后分析织物各向悬垂性与弯曲长度和抗弯刚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这3个新指标与弯曲长度和抗弯刚度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织物硬挺的方向易形成波峰,柔软的方向易形成波谷,织物某方向的悬垂性越好,越易弯曲,该方向的抗弯能力越小。这表明通过一块圆形试样的悬垂投影可以预估织物某方向的弯曲性能,利用改进的伞式法可以测量织物悬垂性能的各向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对织物悬垂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类和探讨,并将规格相近的三种卡其织物的静态与动态悬垂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其测试指标主要包括悬垂系数、波纹数、活泼率、关感系数等。  相似文献   

6.
YG811织物悬垂性测试结果的分析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6种不同规格织物试样在YG811型悬垂仪上的测试,分析了透光性及光强分布不匀等因素对传统悬垂系数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修正法得出的结果,为YG811织物悬垂仪的准确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变织物试样直径与托盘直径的比值,分析了悬垂系数、褶数及织物经纬向长短径之比的变化规律,得到试样直径与托盘直径之比的临界值为3。对真实有效地测试织物悬垂性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织物沿经纬向悬垂性能的不同,自制了基于图像法测试织物不同方向悬垂性能的装置。将织物放置在载布台上,利用数码相机摄取织物自然悬垂状态的正面及经纬侧面悬垂图像,通过AutoCAD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数据分析,获得悬垂系数、织物经纬向悬垂状态最大长度比及经纬向面积比3个指标评价织物悬垂性能。测试30块试样,提出一种不同方向织物悬垂性能综合评价的新方法。并在相同条件下,利用YG811织物悬垂性测定仪对相同面料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中24块织物测试结果误差不大于5%,说明用新方法和评价指标测试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刘成霞  周澳 《纺织学报》2018,39(6):42-46
为探索可同时测试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的方法,以20块常见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斜面法和圆台法测试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然后用自行设计的十字交叉法进行测试,并提取了横向下垂距离、纵向下垂距离和弯曲悬垂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十字交叉法既可用来检测织物弯曲性,也可检测织物悬垂性,且3个指标与斜面法的弯曲长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弯曲悬垂系数、横向下垂距离、纵向下垂距离;弯曲悬垂系数与圆台法侧得的悬垂系数也具有高度相关性;十字交叉法将传统的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的测试合二为一,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节约了时间。  相似文献   

10.
图象分析织物动静态悬垂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国际通用的伞式法、利用图象分析技术开发的测试织物动静态悬垂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采用一套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动机无级调速子系统来模拟动态悬垂测试的虚拟动态环境;设计了一套高效的织物悬垂形态提取算法,实现了各种不同测试试样的悬垂形态轮廓提取。整个测试过程,包括图象采样、步进电动机调速、图象分析、指标提取均由基于Windows平台的图象操作界面完成。  相似文献   

11.
数码织物动态悬垂风格仪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使用变频技术改变织物旋转速度,使用高速数码相机拍下织物的悬垂形态,通过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进行悬垂图形的收集和处理,得出一组有关织物悬垂风格的悬垂系数、活泼率、美感系数、硬挺度系数等参数,可将织物的静、动态悬垂图形和波纹曲线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对YG811L织物静态悬垂性测试仪进行改装,采用风车来模拟织物在动态时的悬垂形态,并用投影法获取动态风车在硫酸纸上的投影图像;进而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获得一种研究织物动态悬垂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织物悬垂性图像测试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新林  李汝勤 《纺织学报》2006,27(11):14-17
为了解决图像法织物悬垂性测试中存在的图像采集和边缘轮廓信息提取困难等问题,从图像采集、悬垂图像轮廓分析及悬垂指标提取3个方面探讨织物悬垂性的图像测试方法。设计了新的图像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到高清晰度、高对比度的织物悬垂图像;编写了包含边缘检测、二值化、邻域点边界轮廓跟踪等算法程序的织物悬垂性测试软件,应用该软件可提取出悬垂图像边缘轮廓信息;根据织物悬垂图像轮廓信息,经半径确定、轮廓展开和指标计算等步骤,可测得织物悬垂性的多个特征值,如悬垂系数、波数、波峰幅值均匀度、波峰夹角均匀度、最大波峰幅值、最大波峰夹角等。  相似文献   

14.
沈毅  周华  尹红媛 《纺织学报》2008,29(1):118-122
介绍ZYF-3型织物悬垂三维测试仪测试原理及其结构设计,仪器为光机电一体化结构,采用环形结构光法测量原理,由抛物镜面和光栅生成环形结构光,CCD摄像头获取织物表面形成的明暗相间等高线条纹,测试软件实现等高条纹及织物边缘的识别并完成数据处理,不仅可得到表征织物悬垂性能的各项评价指标,且可实现织物悬垂三维形态的仿真重建,为织物悬垂性能的测试评定及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织物悬垂性能测试法的固有缺陷,以人体三维形态为基准,提出了一种测试自然悬垂状态下织物立体悬垂性能的新方法,研制了织物三维立体悬垂仪,并依此原理设计和制作了简易模型测量装置。提取织物的波纹数、悬垂系数、平均弯曲指数、弯曲变异指数等指标,对织物立体投影曲线进行CAD模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传统伞式悬垂测试法相比,新方法所得悬垂系数与织物的悬垂性能成正相关,2种方法所测波纹数接近,相关性高达0.9,表明三维立体悬垂性能测试方法可更逼真地反映织物的真实悬垂性能与形态。由此建立的织物悬垂性能指标体系可更好地反映织物的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织物动态悬垂性风格仪和基于织物静态悬垂性风格仪自行组装的DIY仪器,对织物的静态悬垂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过程中图像采集方式的选择和俯视死角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纯色织物的颜色与背景颜色反差较大或花色织物的图案花色与背景颜色相差较大时,宜采用上打光直接采集图像;当测试织物为半透明织物时,宜采用下打光直接采集图像;上打光顺光采集图像过程中出现俯视死角导致的图像采集不清晰问题,可通过增大支持盘半径或增大相机与试样间距的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drape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extile fabrics. Several studies have been concerned with the mechanism of fabric drapability and the methods of its measurements. In this study, a new drape coefficient ‘DCM’, evaluating the shape of the fabric drape,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rape projection, the shape and the number of the folds and the drape angle. The drape of fabric samples with different weft densities and weaves structures was tested. The new formula to express the drape coefficien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abric flexural rigidity, was developed.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ed drape coefficient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fabric flexure rigidity and other fabric structure properties than the other known formulas.  相似文献   

18.
为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织物保形性,开发了能够模拟织物在日常使用中被压皱后展平的恢复过程动态检测系统。通过检测系统获取织物折痕回复的视频序列,利用程序提取出各时刻的单帧视频图像,然后依次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二值化处理与细化处理,最后提取出反映织物保形性的指标,包括顶角、顶高、保形面积。实验结果表明:在折痕回复阶段,随时间延长各指标变化速率逐渐降低,在压力为10 N,加压时间为10 s的条件下,试样在60 s后趋于平稳;60 s时的顶角与现有标准方法测得的折皱回复角存在线性函数关系,顶高、保形面积与标准方法测得的悬垂系数之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该系统可以通过顶角、顶高、保形面积3项指标预测织物折皱回复角与悬垂系数,并能够精确描述织物保形性动态变化过程,可实现对织物保形性精确、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