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冰  何清桂 《现代护理》2006,12(28):2679-2680
目的 探讨防辐射罩在早产儿体温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NICU入院时无并发症、体温不升需入单壁温箱保暖的早产寄养儿69例随机分为2组,加用防辐射罩的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2)例,观察其体温上升和有无低体温引起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 2组体温上升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使用了防辐射罩的早产儿体温上升时间快,体温上升有效率100%;加用了防辐射罩的早产儿出现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防辐射罩可被暖箱的温暖空气对流加温到箱温,使辐射失热大大减少,能起到双壁温箱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能使体温不升早产儿体温上升至正常范围,减少早产儿由于低体温引发并发症的机会,提高成活率。经济实用,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的新生儿病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徐微微  陈冰  何清桂 《护理研究》2008,22(23):2125-2125
目前国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使用的早产儿保暖箱多为单壁温箱,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辐射、对流散热多,且湿度较难保障.根据不同早产儿体重的中性温度调节箱温仍不能满足保暖需要,为了解决保暖问题和减少由于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我院于2004年6月开始在单壁温箱内加用防辐射罩,经过3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微微  陈冰  何清桂 《护理研究》2008,22(8):2125-2125
目前国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使用的早产儿保暖箱多为单壁温箱,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辐射、对流散热多,且湿度较难保障。根据不同早产儿体重的中性温度调节箱温仍不能满足保暖需要,为了解决保暖问题和减少由于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我院于2004年6月开始在单壁温箱内加用防辐射罩,经过3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碧瑜 《全科护理》2016,(5):497-498
[目的]研究早产儿体温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科学严密的体温护理,包括产房、转运、沐浴过程中的保暖措施及袋鼠式、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时体重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时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科学的早期体温护理对减少早产儿低体温发生和增加体重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发育支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5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暖箱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鸟巢式护理,观察2组早产儿体温波动、出暖箱时间、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及10 d体重、身高、头围发育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波动、出暖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10 d体重、身高、头围发育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利于早产儿恢复健康,促进发育成长,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极低体重早产儿在中性温度环境中低体温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芬媛 《护理与康复》2003,2(2):107-108
中性温度又称适中的环境温度,是指一个范围值,在此温度中婴儿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极低体重早产儿因先天发育不足,体温调节中枢极不稳定,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易发生低体温或体温不升。本院儿科于1999年至2002年收治极低体重早产儿121例,其中42例在中性温度环境中仍出现偏低体温或体温不升,对其进行严密观察,查找原因,结合临床表现和患儿的个体需求,采取相应措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出生后体温集束化管理对低体质量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到 2021 年 6 月收治于南方医科 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低体质量早产儿共 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4 例。对照组采用早 产儿体温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出生后黄金小时体温集束化管理。记录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波动情况、低体温发生率、并发 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 7.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4.0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9.25%,明显低于 对照组的 25.92%(P<0.05)。两组住院期间均未出现病死情况。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低体质量早产儿进行出生 后黄金小时体温集束化管理,可降低患儿低体温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塑料薄膜包裹转运早产儿与传统转运对体温的影响。方法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各140例,分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包裹转运,观察组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转运到新生儿病房后记录转运时间、体温与14 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包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NICU时与进入NICU后1 h,观察组早产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进入NICU后2 h,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塑料薄膜包裹法可防止早产儿低体温,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塑料薄膜在医院早产儿转运中预防低体温的作用评价。方法 选择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本院需转运的 早产儿 7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 联合使用塑料薄膜。比较两组的体温状态、转运用时及身体指标、低温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成功转运后 1h、3h、6h、12h 时体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的包裹用时与转运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观察组血糖、PaO2、 SpO2 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颅内出血、硬肿症、肺炎、应急溃疡发生率(5.71%)小于对照组(22.86%)(P<0.05)。 结论 塑料薄膜应用在医院早产儿转运中,能够预防低体温,改善身体指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用于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按床号单双号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老年患者卧于手术台后,身上盖薄被;观察组老年患者卧于手术台上后,身上盖压力充气式保温毯,设定充气温度36~40°C。术中持续监测两组患者食管温度的变化、麻醉后并发症、输液量、出血量及低体温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体温下降,手术开始10 min后体温下降趋缓,60 min后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体温出现下降,而观察组患者体温上升;手术结束时,对照组低体温60例,观察组7例;麻醉苏醒延迟和麻醉后寒颤人数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出血量大于500 ml、补液量大于1 500 ml人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充气式保温毯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充气式加温毯对降低危重症患儿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4年6月~2015年8月选取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49例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充气式加温毯保温的护理措施,血液净化前、中(净化4,8,12 h)、后分别测量患儿体温。结果:两组患儿血液净化前以及净化4,12 h和净化后体温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血液净化过程中体温不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液净化8 h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式加温毯保温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危重症患儿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情况、体温波动、黄疸消退时间与出暖箱时间情况,以及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身长、头围及体重增长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温波动幅度较小,出暖箱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鸟巢式护理可显著促进早产儿的生长,控制体温的波动,缩短出暖箱及黄疸消退时间,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脐带挤压断脐对剖宫产早产儿的体温和血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剖宫产母亲及6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母亲及早产儿各30例)和观察组(母亲及早产儿各30例)。对照组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观察组剖宫产胎儿娩出后脐带挤压断脐。比较两组剖宫产早产儿出生后10 min、30 min的低体温发生率和出生后1 h、12 h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30 min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生后1 h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早产儿行脐带挤压断脐,生后30 min的低体温和生后1 h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充气升温机治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病人低体温的效果。[方法]将61例在ICU行床边CRRT治疗过程中出现低体温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充气升温机进行保暖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升高置换液温度和加盖棉被进行取暖的处理,观察两组病人体温变化、寒战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体温比对照组恢复快。[结论]运用充气式升温机纠正CRRT过程中病人出现低体温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3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鸟巢式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体温波动幅度、血氧饱和度、每日睡眠时间及出暖箱时间,对比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体温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出暖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首次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护理后身高、头围及体质量增长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应用鸟巢式护理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液体保温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温护理,观察组采用术中液体保温,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基础体温、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液体保温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改善术中指标,使其体温保持正常,促进早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塑料薄膜在基层医院预防早产儿转运中低体温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需转运的早产儿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戴帽子,预热好的包被,无塑料薄膜包裹)和观察组50例(戴帽子,预热好的包被,塑料薄膜包裹)。观察两组患儿入科时体温、入院后1h、3h、6h、12h体温及入科时的血糖、血气分析、SpO2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血糖,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塑料薄膜保暖,可有效减少早产儿转运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早产儿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代谢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期采用不同保温措施对低体温老年患者手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全身麻醉的低体温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调节室温加盖棉被的方法保温;观察组除以上护理措施外增加充气式保温毯包裹患者躯干部及双下肢进行保温。比较分析两组低体温老年患者复苏期生命体征、复苏时间、体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其他生命体征如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寒颤、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全身麻醉低体温老年患者的氧饱和度、体温、苏醒时间,并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体质量、体温、睡眠、喂养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22例早产儿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鸟巢”式护理.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增长快,降低了温度差,延长了睡眠时间,降低了皮肤硬肿及破溃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早产儿使用“鸟巢”后,体质量增长快,体温差缩小,喂养耐受好,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硬肿及破溃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母婴皮肤接触1h对出暖箱早产儿体温、首次喂奶时间和喂奶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0例出暖箱早产儿通过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干预组早产儿在出暖箱后给予母婴皮肤接触1h,对照组给予常规包被包裹,分别监测出暖箱时体温,出暖箱后1h、2h的体温、首次喂奶时间、首次喂养的速率、再入暖箱率。结果两组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干预组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首次进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再入暖箱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首次进食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母婴皮肤早接触能很好的维持早产儿体温,促进早产儿更快适应外界环境,为建立早期母婴联系提供了理想的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