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据相关流行病学报道,AR在全球患病率逐年升高,影响着10%~20%的人群[1],在我国,大陆地区人口患病率约为4%~38%不等[2]。尽管现在临床上采取了多种方式对AR患者进行治疗,如环境的控制、患者的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由于其发病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其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提高AR的疗效,必须从根源上入手,探究其发病机制并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显得尤其重要。AR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其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被看做变应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3]。而大量研究表明,TLR-NF-κB信号通路在AR的发病机制中,特别是在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失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4]。本文就该信号通路在AR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AR)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长期困扰人类生活和学习的鼻部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途径多样,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源性炎症在其发病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现代观念将轴索反射引起的炎症,亦即由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释放的感觉神经肽所引起的炎症称为神经源性炎症,其主要通过释放神经肽类物质,达到致病目的。针对这一机制而衍生出多种新的治疗AR的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光动力疗法及电针疗法等以阻止神经肽的生成与释放,减少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减轻AR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为主要运动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患者更加常见。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没有可以彻底治愈的方法,但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并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对P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PD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勤译  罗伟生 《当代医学》2009,15(24):70-71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急性危重疾病。其病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变化复杂、致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其治疗方案尚末完全统一。现将其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广泛采用的两种治疗方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沈军  谢建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632-633
目的探讨SAH引起的局限性脑缺血和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其与发病年龄、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对51例SAH患者,均做CT扫描和腰穿证实。经治疗后4d-15d复查CT,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结果51例患者经治疗后有22例(22/51)患者平扫可见颅内小片状密度减低区,分布于额、颞、顶、枕各叶,增强后见强化征象。此外,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的延长,脑内局限性缺血和梗死灶明显增多,患者的疗效明显降低。结论①局限性脑缺血和脑梗死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病机制是脑动脉痉挛。②患者脑池内出血越多,年龄越大,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越长,此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越大。③CT扫描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高压(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一种常见合并症,它被广泛认为是影响COPD患者临床症状、发病率、病死率及预后的独立因素。这一观点激励人们对COPD相关PH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新的治疗方案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完善相关实验室及临床检查对该病的及早发现、诊断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只有对COPD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筛选出PH人群,才能制订出明确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就COPD相关P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相关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炎症,介导主体为炎症细胞,包括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方案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当前比较常用的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案做一综述,旨在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胆囊结石是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自然转归无明确规律,且影响自然转归的因素很多,导致预防难度大。目前有保守治疗、预防性胆囊切除手术2种治疗方案,但治疗方案选择上仍存在争论。有必要就无症状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自然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治疗原则及治疗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与过量饮酒无关的全球常见的肝病之一,其临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有关NAFLD的治疗方案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但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为增强临床及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对NAFLD的临床发病机制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石海燕 《重庆医学》2013,42(16):1895-189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肝细胞凋亡在NAFLD发生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了包括肝细胞凋亡在内的NAFLD发病的多个环节,其下游因子Bcl-2是重要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对NF-κB、Bcl-2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可能为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临床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比较常见的一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受到晶状体引起瞳孔阻滞的影响,该类疾病患者多合并有白内障,临床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本文出于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青光眼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及局限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机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的进展及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病例数的80%,其早期病情隐匿,多数患者初诊时已近晚期,预后较差。放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常用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顺铂耐药,导致其治疗效果欠佳。阐明顺铂耐药的机制、提高顺铂敏感度是解决顺铂耐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影响调控基因转录的小分子RNA,探寻miRNA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上下游调控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EMT是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互为因果。因此,寻找其不孕发生的机制,并针对发病机制准确用药,提高受孕率,势必会更加有效地治疗本病。目前,EMT导致不孕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颇多。现将当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激发、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明确致敏原对其预防、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各地激发AR发病的变应原差异也较大.本研究采用德国默克公司的标准变应原提取液以及标准测量方法,对宁波地区临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2 113例患者进行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以探索此地区变AR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机制、评估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宁  安中平 《医学综述》2007,13(21):1646-1648
吞咽困难是卒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不能完成吞咽过程并保护呼吸道,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吞咽皮质中枢及其投射纤维、延髓及相关神经的损伤所致。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临床筛查和仪器评估,了解其发病机制和评估方法有利于早期识别吞咽困难的有无及其性质,评测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和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临床治疗上以康复锻炼为主。急性卒中所致的吞咽困难大部分可自行恢复,恢复困难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因并发症使病情更加复杂.其发病机制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肠道细菌侵入腹腔导致腹水感染.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也是治疗肝硬化腹水感染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AR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CD4+辅助性T细胞的两个亚群Th1/Th2细胞失衡在AR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鼻痒作为变应性鼻炎(AR)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但目前仍没有完全根治鼻痒的治疗方法,因此,明确AR鼻痒发病机制尤为重要。近年来,AR的神经免疫机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型(TRPV1)是神经免疫机制的核心要素,在AR鼻痒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该文综合近年来瘙痒生理病理学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聚焦AR鼻痒的神经传导通路,并从与AR鼻痒有关的免疫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质及信号受体、痒感传入神经(三叉神经),以及基于TRPV1离子通道剖析AR鼻痒的神经-免疫联动调控网络机制等进行综述,期望为AR鼻痒的临床治疗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常见的对患者影响极大的急性肺损伤(ALI)综合征,近年来已对其定义得到了更一致的认识,并且在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设计和试验出了很多新的方案。这里仅对其定义、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扼要讨论其在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因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各种代谢异常、抗肿瘤药、家族遗传性等有关^[1]。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腔扩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其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是医学治疗领域中的一大难题。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不少学者针对其可能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临床症状提出各种临床治疗方案。本文就此复习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作一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