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录井工程》2021,32(3)
GT 1井构造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四棵树凹陷,四棵树凹陷处于北天山构造带与西准噶尔构造带交会处,挤压性、走滑性断裂发育,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活动、断达层位高的特点,导致钻井施工难度大,阻卡、井漏等工程复杂频发,处理耗时较长。为保障钻井施工安全,分别介绍了综合运用工程录井策划、地层压力钻前预测及随钻监测、工程地质预警、工程参数异常监测及预报、掉块实时跟踪及阻卡目视化分析等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通过充分发挥工程录井作用,保障和助力GT 1井的优质高效钻探施工,同时形成一套适应该区超深超高压复杂深井的工程辅助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2.
开栏絮语     
综合录井技术发展到今日,早已突破了原有地质录井的内涵,它以多参数、大信息量和实时性为现场决策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决策资料。不仅在发现油气显示、地质分层、储量预测、区块、构造、评价上一显身手,而且更在工程安全监测、指导科学钻井、降低钻探风险上具有其它现有技术无法取代的技术优势。作为录井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综合录井的监测功能、作用发扬光大。国外油公司不论探井还是开发井,他们都采用综合录井,在开发井上使用综合录井,他们看中的是工程录井给安全、快速钻井所节省的数倍于录井成本的效  相似文献   

3.
综合录井技术在川西地区钻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录井仪在提供地质参数的同时,对钻井施工过程中钻井液参数、工程参数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快速数字化处理,直观地展现随钻过程中的钻井实况,起到了明显作用,这是在地质录井技术发展新的一方面。以川西地区天然气钻探中的川江566井为例,阐述该井应用综合录井技术在钻井过程中发现油气的情况,即经录井发现气测异常,并解释为气层的,经完井测试90%以上获得工业性天然气气流。  相似文献   

4.
英东地区位于英雄岭断褶带以东,是柴达木盆地地表构造集中发育的地区,由于地表及地下地质结构复杂,使得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较低,落实构造难度较大。文中从地面地质露头、钻井资料和构造演化入手,采用"综合地质建模技术"构建了"浅层滑脱、深层块断"双层构造解释模式,采用合成地震记录与速度分析相结合的多井、多层次综合标定方法标定了层位,从形成机制上对两期断裂系统的组合关系及晚期断层对构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根据新的解释成果,在英东地区部署的S37井见到了丰富油气显示,说明"综合地质建模技术"在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解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月16日,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楚构造带楚12断鼻上的楚18井,在3110.6~3114m井段经江斯顿测试三开抽汲,喜获日产21.4t的工业油流。楚18井是华北石油管理局重点探井之一。经地质勘探公司等单位确定井位后,钻井二公司4556队于1月26日鸣机开钻。在井队和录井小队职工的共同努力下,4月19日安全顺利完钻,完钻井深3810m。之后,井下作业公司优选作业22队承担该井施工任务。施工中,他们精心组织,及时准确录取各项地质资料,为试油做好了准备。据了解,楚18井所处的圈闭具有丰富的油源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钻探泥岩井段过程中,往往会因泥岩吸水膨胀而造成井径缩小或泥岩裂解,导致井壁失稳,引发卡钻等工程事故。由于不能利用综合录井所采集的泵压、钻井液流量、出入口密度、出入口温度、钻井液池体积等参数提前判断井壁稳定情况,且独立的某个参数很难准确、客观地反映钻井状态,多录井参数的综合应用成为必然。通过采集现场录井、随钻或测井参数,应用GW-MLE综合录井仪后台软件进行环空水力学和地层压力实时计算分析,并综合分析气测、地质等多种参数可以判断井壁稳定情况,进而实现对泥岩段井壁稳定性的监测。现场钻井事故实时监测数据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表明应用综合录井技术能在工程事故发生前向建设方及时提示井壁稳定性异常显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障钻井施工安全,从而达到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位移超深井钻井数量的增加和钻井工艺的改进,综合录井如何尽快适应这一挑战,已成为录井界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结合胜利油田某大位移超深井钻探过程中的录井实践,在正视大位移超深井给录井工作带来影响的基础上,详尽地阐述了岩屑录井取样与分析、气测录井与岩屑荧光录井互补、结合钻时和工程参数变化落实岩性及油气显示的录井方法。该方法对同类型井的录井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葡萄花油田构造特征与圈闭发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小断块、小圈闭对油田勘探开发的影响愈来愈大.葡萄花油田构造发育,幅度为5~10m的小幅度构造、断距约5m的小断层在薄层砂体背景下都有可能对油气富集起重要作用.因此,以变换带、调节带及传递带等理论为基础分析断层的尾端变化成因将圈闭发育成因模式分为4种类型,同时结合精细构造解释成果,在葡萄花油层发现30个由2~3条断层相互交叉遮挡形成、闭合幅度约为30m的小圈闭,钻井试油均见到很好的油气显示,表明小断块、小圈闭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也能形成较好的油气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9.
大位移超深井录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位移超深井钻井数量的增加和钻井工艺的改进,综合录井如何尽快适应这一挑战,已成为录井界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该结合胜利油田某大位移超深井钻探过程中的录井实践,在正视大位移超深井给录井工作带来影响的基础上,详尽地阐述了岩屑录井取样与分析、气测录井与岩屑荧光录井互补、结合钻时和工程参数变化落实岩性及油气显示的录井方法。该方法对同类型井的录井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工程录井参数指导U型井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工艺井U型井钻进过程中,对套管的锻铣和造穴进程的有效监控是施工的难点,借助工程录井技术为钻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成为有效监控的有利手段,依据工程录井参数实时监测锻铣器在井下的工作状态,如刀翼是否展开、是否开始切割套管、刀翼磨损程度等,在裸眼造穴时工具的刀臂是否展开,拟用多大的泵排量和扭矩开始造穴等,都需要应用各种工程录井参数来综合判断。以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SAGD试验区两组U型井为例,结合U型井特点和钻探目的,分析了U型井施工中录井工程参数响应特征,为优化钻井施工参数提供了依据,保证了钻井施工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1.
大邑地区是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天然气勘探新区,位于龙门山断褶带中南段的山前地区,西南与平落坝地区的水口场、三合场、高家场构造带相接,北东与德阳一彭县向斜相邻,东南部为安仁镇鼻状构造。从邻区钻探结果表明,该地区从上至下发育多套储层,在侏罗系、三叠系须家河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在2008年首批实施的大斜度定向井施工中,多口井因钻遇复杂地层导致井内复杂情况或事故,并导致填井侧钻。文章在该地区钻井工程及地质特征基础上,结合两口大斜度定向井施工情况,深入分析了大邑地区大斜度定向井钻井难点并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为以后该地区大斜度定向井钻井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焉耆盆地发现宝浪,本布图油田后,种马场构造带以其两凹一隆的构造背景成为焉耆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1996~1997年部署钻探了马1、马2、马3井,录井见到丰富的油气显示,但未获工业油气流。研究认为钻探失利是所钻圈闭构造位置较高,剥蚀强烈,油气保存条件差所致,种马场构造带储层岩石结构及成分成熟度低,成岩作用强烈,储层物性较差,但西部好于东部,目的层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均处于晚成岩A期,次生孔隙较发育;种马场构造带处于燕山期南北两凹陷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亦可捕获四十里城次凹喜山期二次生成的油气,油源丰富;地层剥蚀程度和断层的活动性是油气保存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种马场构造带低断阶,中生界保存较全的断鼻,断块圈闭及八道湾组内部的背斜,岩性圈闭具有油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3.
焉耆盆地发现宝浪、本布图油田后,种马场构造带以其两凹一隆的构造背景成为焉耆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 1996~ 1997年部署钻探了马 1、马 2、马 3井,录井见到丰富的油气显示,但未获工业油气流。研究认为钻探失利是所钻圈闭构造位置较高、剥蚀强烈、油气保存条件差所致。种马场构造带储层岩石结构及成分成熟度低,成岩作用强烈,储层物性较差,但西部好于东部。目的层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均处于晚成岩A期、次生孔隙较发育;种马场构造带处于燕山期南北两凹陷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亦可捕获四十里城次凹喜山期二次生成的油气,油源丰富;地层剥蚀程度和断层的活动性是油气保存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种马场构造带低断阶、中生界保存较全的断鼻、断块圈闭及八道湾组内部的背斜、岩性圈闭具有油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4.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发育一系列规模不同的鼻状构造,由于断层的切割,在鼻状构造背景上发育了多个断鼻、断块群圈闭。位于北部斜坡带中部新庄地区的断裂鼻状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发育有小断块、小断鼻和地层不整合油藏。针对北部斜坡带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断层小等特点,以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相干体断层分析等技术对新庄地区古近系核桃园组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发现并落实了面积大于005km2的小断鼻、断块和地层不整合等圈闭,解释目的层深度与钻井深度的绝对误差在5m以内。根据解释结果,部署钻探了多口井,有60%的井钻遇油层,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25.19×104t。  相似文献   

15.
地质导向技术是水平井钻井核心技术之一。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针对陆上油田水平井多使用测量参数少、测量盲区长的随钻定向仪器的现状,通过综合应用井位设计地质资料、随钻测量参数和综合录井参数,形成以地质建模为基础、以随钻测量及录井敏感参数为依据进行轨迹控制的可视化模拟油气藏导向技术,解决了低成本随钻测量设备不能及时反映井底地层特征,导致轨迹调整滞后的导向难题,实现了使用低成本随钻测量工具进行地质导向施工。可视化模拟油气藏地质导向技术在华北油田、吐哈油田、苏里格气田、山西煤层气等区域已用于58口井,在构造复杂地区水平井、非均质砂岩储集层水平井、资料精度低地区水平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在提高储集层钻遇率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崖城21-1-4井随钻异常地层压力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温高压井的钻探及其压力监测与控制是保证安全钻井的重要因素。该文介绍中法地质服务公司在对美国CHEVRON公司钻探的崖城21-1-4高温高压井录井服务过程中,利用综合录井参数进行压力监测与分析情况。通过本井的压力监测与分析,较系统地阐述了利用录井参数进行此项工作的具体方法。相信该文的压力监测与分析对推动压力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温高压井的钻探及其压力监测与控制是保证安全钻井的重要因素。该介绍中法地质服务公司在对美国CHEVRON公司钻探的崖城21-1-4高温高压井录井服务过程中,利用综合录井参数进行压力监测与分析情况。通过本井的压力监测与分析,较系统地阐述了利用录井参数进行此项工作的具体方法。相信该的压力监测与分析对推动压力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高陡复杂构造区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梁虹 《石油物探》2015,(2):197-202
四川盆地川东北高陡复杂构造区地表多深沟、陡崖,地下断裂系统异常复杂,基于多轮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始终不能很好地查清工区构造之间的接触关系及断层的组合规律,导致多口钻井不能顺利钻遇地质目标。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研究:1通过单井和连井精细标定地质层位,充分利用大斜度井的井斜数据,严格按照实钻井轨迹准确标定层位;2在结合地面地质露头剖面进行地震剖面"地质戴帽"的基础上,对钻遇复杂断块的实钻井进行地质剖面恢复,确定其合理构造解释模式,从而对数据体进行三维立体可视化多方位综合解释;3针对不同断块,采用合理的速度场,利用同层或串层层速度模型进行变速成图。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构造成果部署并钻探了10余口井(大部分为水平井),目前已完钻的8口井均获得高产工业气流,钻探成功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楚构造带运用探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可行性综合评价,选定5口新井位钻探,获得单井平均日产8t,成为新的原油产区。在岔33-18井区块进行了实钻资料与研究结果的精细论证对比,发现新油层16.6m,新增地质储量200×10~4t,新增产能达3×10~4t。在冀中最复杂的构造带泽10断块,进行了大量资料复查工作,并  相似文献   

20.
留楚油田油气富集规律及开发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楚构造带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中南部 ,是华北油田 1998至 1999年的重点滚动勘探开发区块。该区生储盖层配套 ,纵向上多层系、平面上普遍含油 ,构造两翼含油层位老且单一 ,核部含油层位新且多 ,断层为主要供油通道 ,油层分布垂直断层剖面上呈牙刷状、平面上呈窄条状。据此 ,认为留楚构造带还有较大的增储潜力。主要从 5个方面论述留楚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机理 :两套生油岩为油藏形成提供了较丰富的油源 ;东抬地层与反向正断层配合形成多个构造圈闭 ;河流相沉积使东营组成为有利储盖组合 ;深切烃源岩的断层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 ;构造、储集层、油源的有机配合形成留楚复式油气聚集。运用各种地质资料 ,分析储集层分布特征 ,结合油气分布找出滚动开发的有利潜力区 ,并通过已钻潜力区域总结出潜力类型 ,同时提出今后钻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