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机陶瓷分离膜的研究与应用Ⅲ一膜过滤机理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膜过滤的基本理论出发,根据膜滤的基本特征,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膜滤过程研究的与机理。通过静态和动态过滤模型理论的比较提出了其各自应用的领域与范围,为深入开展陶瓷膜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机陶瓷分离膜的研究与应用—陶瓷分离膜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无机陶瓷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原理,并对各种膜的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其中不少技术是近年来的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查阅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无机陶瓷膜的类型、工艺特征、应用前景及使用方面的优缺点等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着重就近十年来国内外在无机陶瓷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状况作了较详尽的分析与介绍;提出了当前无机陶瓷膜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课题  相似文献   

4.
无机分离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无机膜的结构及特性,无机膜的分离机理、无机膜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常见的几种无机膜及其在气体、液体以及生化产品的分离、废水处理、啤酒、饮料的滤菌、海水淡化等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无机膜在硫化氢分解制氢、丙烷、环己烷和乙苯脱氢等反应中实现反应分离一体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陶瓷分离膜的制备、过滤机理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陶瓷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和膜的过滤机理,同时从陶瓷分离膜的微观结构、膜材料表面性质、应用体系的性质以及操作参数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最后介绍了陶瓷膜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无机膜的发展和特点,着重介绍了无机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无机分离膜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8.
陶瓷分离膜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耀明 《陶瓷》1994,(4):38-41
在代表生产环境的试验点上对高的产量潜力、品质和稳定性进行联合早代选择,可以结合表现一性的控制基因,并能将育种时间缩短一半。用蜂巢式选择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它可以通过对一般适应性和特殊适应性的早代选择来克服环境互作对基因型的混乱影响。  相似文献   

9.
气体分离无机膜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无机膜的优缺点及其在气体分离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无机膜发展中存在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无机膜气体分离的机理和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无机膜在高温高压和苛刻环境下应用所显示的优越性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阐述了气体在多孔膜、致密膜和固体氧化物膜中的传递机理及其计算模型,并对无机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无机/有机复合分离膜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有机复合分离膜既具有聚合物膜的高选择性、高渗透性的优势,又具有无机膜的耐高温、抗腐蚀的优点。开发新型的无机/有机复合分离膜是膜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介绍了无机/有机复合分离膜的特点、结构、制法以及提高复合分离膜渗透性能和选择性的途径。最后对复合分离膜的应用进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膜技术是处理含油污水及含水油液的有效分离方法。无机膜材料由于可调变的表面性质和良好的稳定性,即使在苛刻的条件下,在分离油水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本文首先阐述了设计与制备油水分离膜的理论基础,包括分离过程中压力驱动力和膜表面特性对膜通量和选择性的影响;然后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用于油水分离的无机膜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重点介绍分子筛膜、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膜和氧化石墨烯膜等的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油水混合物中研究者们调控无机膜表面性能的策略,提出膜表面润湿性和膜结构是提高膜分离效率和抗污染性的关键;最后指出抵制含大量表面活性剂、碱液及有机聚合物种的乳化油对膜造成污染,是无机膜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无机膜在分离油水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何敬昌  彭乔  林贞军  戴丽平 《辽宁化工》2008,37(1):47-50,61
介绍了无机膜的制备方法、分离机理、表征方法、应用和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无机膜在气液领域的分离机理和分离性能方面的表征.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指出无机膜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今后应当注意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平板陶瓷膜在次临界通量条件下多周期过滤收获小球藻细胞的效能以及跨膜压差、阻力构成、不可逆污染组分等膜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次临界通量条件下,采用孔径100 nm的陶瓷膜多周期过滤能够有效收获普通小球藻。84%98%的进水藻细胞以滤饼层方式被截留,通过物理清洗膜表面能够获得高浓度藻液,浓缩因子高于34。3个过滤周期内膜污染均呈现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升高的两阶段变化趋势。随过滤周期增加,膜污染急剧升高阶段显著加速,其主要原因是小球藻细胞及其EOM形成的协同污染效应以及水力不可逆污染的逐渐累积。水力不可逆污染组分的有机物分子量特征是10098%的进水藻细胞以滤饼层方式被截留,通过物理清洗膜表面能够获得高浓度藻液,浓缩因子高于34。3个过滤周期内膜污染均呈现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升高的两阶段变化趋势。随过滤周期增加,膜污染急剧升高阶段显著加速,其主要原因是小球藻细胞及其EOM形成的协同污染效应以及水力不可逆污染的逐渐累积。水力不可逆污染组分的有机物分子量特征是1001 000 Da的低分子酸以及11 000 Da的低分子酸以及110 kDa的蛋白类有机物,其中多种芳香族类蛋白和可溶性微生物产物是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平板陶瓷膜在次临界通量条件下多周期过滤收获小球藻细胞的效能以及跨膜压差、阻力构成、不可逆污染组分等膜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次临界通量条件下,采用孔径100 nm的陶瓷膜多周期过滤能够有效收获普通小球藻。84%~98%的进水藻细胞以滤饼层方式被截留,通过物理清洗膜表面能够获得高浓度藻液,浓缩因子高于34。3个过滤周期内膜污染均呈现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升高的两阶段变化趋势。随过滤周期增加,膜污染急剧升高阶段显著加速,其主要原因是小球藻细胞及其EOM形成的协同污染效应以及水力不可逆污染的逐渐累积。水力不可逆污染组分的有机物分子量特征是100~1 000 Da的低分子酸以及1~10 kDa的蛋白类有机物,其中多种芳香族类蛋白和可溶性微生物产物是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6.
陶瓷分离膜的制备工艺进展及市场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叙述了陶瓷发离膜制备工艺进展,目前发展现状及陶瓷分离在微滤、超滤及气体分离等领域中的市场应用,展望了今后陶瓷分离膜制备技术及市场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无机膜与有机膜分离技术应用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无机膜和有机膜分离技术的概念类别、制备方法、应用领域、膜性能参数和膜清洗方法等多方面特性的比较分析,无杌膜在装填密度、制作成本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有待优化完善,但在耐污能力、运行稳定性和膜再生性能等方面却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无机分离膜及其在微米与亚微米级固液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无机膜分离装置过滤精度高,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在稀溶液的澄清过滤中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无机膜优异的材料性能,使其在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环保等行业的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介绍了无机分离膜的特点、发展以及应用概况,对无机分离膜在微米及亚微米级固液分离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刘亚会  汪建根 《精细化工》2012,29(3):222-226
采用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备出多孔陶瓷分离膜支撑体,对原料粉体做了TG/DSC曲线分析,研究了支撑体的烧结温度对收缩率的影响及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原料粉体粒径对孔结构、孔径的影响,造孔剂用量对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200℃,保温时间4h,控制造孔剂用量大于20%时,制备出孔径分布均匀,孔隙率大于50%,符合透水要求的多孔陶瓷分离膜支撑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