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偏技术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线风偏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风偏往往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山区微地形气候区,在设计过程中,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不透,就会造成杆塔头部尺寸不满足设计规程要求。通过对安阳供电公司正常运行的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技术分析,结合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校验比较,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和正常更换复合绝缘子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偏角校验方法,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导线风偏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风偏往往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山区微地形气候区,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不透,造成杆塔头部尺寸不满足设计规程要求.通过对安阳供电公司正常运行的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技术分析,结合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校验比较,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和正常更换复合绝缘子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偏角校验方法,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输电线路发生的导线风偏闪络跳闸事故较多。风偏往往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山区微地形气候区。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和断线等,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兰州供电公司管辖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对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路线风偏闪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输电线路的预防和抑制风偏的措施,为兰州地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指出风偏故障会造成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危机缺陷,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近年来国网吕梁供电公司正常运行的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技术分析,发现由于设计人员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不够,线路绝缘子设计多采用复合绝缘子,且绝缘子自重不足以及部分杆塔采用紧凑型,导致风偏发生,根据杆塔类型采取相应的防风偏改造措施,为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风偏故障大多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微地形气候区,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等危害。结合山东电网超高压线路实际情况对风偏故障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对防风偏工程应用予以探讨研究,对防风偏工作提出建议,以减少线路风偏故障。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易受风力作用而发生风偏,风偏过程中导线对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动态变化,极有可能小于安全距离而危及线路和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动态模拟分析输电线路风偏过程并校验安全距离。通过激光点云建立场景模型,建立重力场和风力场,结合斜抛物线方程、电线状态方程计算导线风偏过程中的比载和应力,考虑导线随气温、风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弹性形变,设计开发输电线路风偏模拟分析校验系统,实现风偏过程的实时计算和动态模拟,可为输电线路的风偏模拟分析校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设计水平和运行安全,对500 kV平来二线2 h内3次跳闸均重合不成功故障进行分析。结合故障跳闸和巡查情况,分析校核了绝缘子串风偏和导线风偏,确定该故障原因为大风作用下导线、绝缘子串大幅度风偏,造成导线与线路外侧交叉跨越的±800 kV直流线路铁塔距离不足而导致放电跳闸。为了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2003—2013年蒙西电网500 kV架空输电线路的跳闸次数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雷击、鸟害、风偏和外力破坏是造成蒙西电网500 kV架空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对此制订了预防雷击、鸟害、风偏和外力破坏的具体措施,以提高蒙西电网500 kV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风偏跳闸事故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极大。分析500 k V聊长Ⅰ线和500 k V川淄线发生风偏事故的形成原因,提出预防风偏的多项措施。在不改变现有铁塔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挂线方式及提高触发风偏最大值等方法,有效地降低风偏跳闸事故发生机率,确保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湖北电网7~8月份发生的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原理和风偏校核的方法,通过导线对塔身、跳线对塔身风偏放电的实例计算,总结出导线对塔身和跳线对塔身风偏放电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防范风偏跳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进行大风故障预警及停运概率的准确计算,对于提高电力系统预防风偏闪络和断线停运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基于绝缘子风偏计算模型和极端风速的g-h分布模型,提出了电网大风停运概率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绝缘子风偏模型计算风偏角和最小空气间隙,并建立了小空气间隙和风偏故障概率的线性函数关系;进而提出基于g-h分布的大风灾害下电力线路的断线概率计算方法。安徽电网的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因此建立有效的风偏计算模型和大风分布模型对预防大风停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有输电线路风偏预警一般是采用在线监测装置实现,且没有对风偏后空气间隙的闪络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导致工程上适用性不强、预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利用传统的风偏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输电线路风偏闪络预警方法。首先,采用反距离加权的插值算法进行格点预报风速映射处理,并依据风向与线路走向的夹角完成垂直于线路风速分量的计算。然后,以典型的酒杯塔为例,运用刚体直棒法计算线路与杆塔的最小空气间隙。最后,对间隙击穿电压进行空气密度、湿度、降水量的修正,得到预报天气条件下的闪络电压值,并与系统运行电压进行对比完成风偏闪络预警。该方法可为安装在线装置困难而又处于强风区的重要输电线路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风偏闪络风险管控手段,对电网防风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500 kV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风偏闪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500 kV输电线路风偏闪络事故频繁发生,其频率已超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接受的限度。按照标准设计的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应该是安全的,但自从500 kV 输电线路第2代杆塔投入使用以来,风偏闪络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在理论上分析是不合理的。文章从500kV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的风偏角计算模型入手,对风偏角计算 所采用的静态受力平衡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一种最大风偏角的修正方法;在确定杆塔与导线之间最小空气间隙时,传统做法是通过复杂的几何作图来估算,文中通过在杆塔计算模型中引入笛卡儿二维坐标系使计算更为简洁方便,且提高了准确度;最后对目前风偏现象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输电线路风偏闪络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为降低风偏闪络的发生几率,本文分析了现有绝缘子串风偏角计算模型。对于目前模型存在的问题,从输电线应力变化方面考虑,通过受力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绝缘子风偏角计算模型,进一步研究对最小空气间隙的影响。利用matlab编程计算结果并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现有模型的误差,为高压输电线路防风偏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500 kV汗旗Ⅰ线44号塔A相由于风偏致使导线对铁塔放电造成故障跳闸原因的分析,并对当时工况条件下的风偏角进行验算,发现风偏角过大导致导线对铁塔的电气间距太小进而短路器跳闸.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增加重锤质量,增加垂直档距等可以有效防止风偏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500kV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分析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25  
张禹芳 《电网技术》2005,29(7):65-67,73
近些年来我国500kV输电线路发生的风偏闪络跳闸事故较多.国网建设有限公司有关部门对该现象组织了调查研究,并组织专家对现场事故进行了分析,对具体风偏闪络事例进行了计算核实,研究了风偏计算的标准和方法.文章对该调查分析所掌握的情况做一介绍,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输电线路风偏放电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风偏闪络事故,分析了风偏闪络的特点和原因,从风偏角计算中分析各因素对计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风压不均匀系数、风向与导线轴向夹角以及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都对风偏角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塔头的最小空气间隙距离。最后从设计和运行两方面提出了防治风偏闪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肖东坡 《河南电力》2006,34(4):35-36
介绍了2005年7月29日受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500kV孝邵线发生的风偏跳闸故障的情况。通过分析,确定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起线路导线风偏闪络的分析计算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一起500 kV线路导线风偏闪络事故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及故障原因剖析,提出相应防治措施,阐述了在局部特殊气候环境(微气象)情况下通过线路改造等手段,减小线路杆塔风偏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