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MODFLOW在宿迁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地下水是宿迁市主要的供水水源,过去由于开采布局不合理,在全区已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降落漏斗,且面积在不断扩大。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须进行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本文采用MODFLOW模型对全区的地下水位和水量进行模拟和预报,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通过对开采量的优化和合理分析,在获得最大开采量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降落漏斗区水位的下降,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阜新地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水质特征和污染程度直接反映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由于受工业“三废”、地表水体以及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等因素的影响,阜新地区地下水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部分地下水化学指标已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文章综合分析该地区水文地质概况及水质特征,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和人为环境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影响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和对策,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连彬 《地下水》2013,(3):63-64
通过对大石桥市近年来有代表性地下水观测井观测资料的对比研究,分析大石桥市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进行探讨,提出开采井的禁采限采,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加快污水收集和处理工程建设,建立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制等,达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大石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富赟 《地下水》2011,33(5):44-46
在阐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陇东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向和保护对策.指出必须坚持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基本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开发,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地下水合理利用的分阶段目标,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对陕西省田市镇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以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为基本依据,结合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构建了该区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利用MapGIS技术,将研究区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为适宜开采区、适度开采区及禁止开采区。研究成果可为田市镇及周边地区制定和实施地下水系统的保护方案、指导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解决地下水水量需求,以七个长期地下水观测井六年来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营口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为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该地区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在当前严禁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形势下,对该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查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开发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GMS软件对常州市滆湖典型地块浅层地下水进行了精细的数值模拟,经模型识别和校正之后,对典型地块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做出评价。本次对浅层地下水的数值模拟在苏锡常地区内尚属首次,模拟结果可为今后全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微承压地下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石桥地区大量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的总结和野外调查研究,从该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入手,划分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阐明了地下水系统的含水层特征、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动态特征,对促进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锡常地区深层地下水合理利用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平 《江苏地质》1997,21(3):164-168
苏锡常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由于地表水普遍受到严重污染,所以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分析,介绍了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长期超采的原因,概述了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并提出了该区深层地下水合理开采,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鄱阳湖地区地下水背景资料,在综合反映该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首次对该区地下水进行水质区划,并论述了各类水质区的主要水质特征,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晓宇  郭昂青 《地质与资源》2010,19(2):105-108,133
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最发达地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地下水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用水结构不合理、地下水资源浪费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问题.地下水资源量不断减少,供需矛盾不断加重,已经严重制约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市洋河、戴河滨海平原海水入侵的控制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再生 《现代地质》1990,4(2):105-115
秦皇岛市洋河,戴河冲洪积平原,近20年来抽取地下水量迅速增加,80年代初形成了低于海平面的降落漏斗,造成海水从海岸线向内陆和从河流下游河床向两侧同时侵入孔隙含水层。由于水质恶化,北戴河区水源地面临报废的危险。为了保护和开发淡水资源,控制海水入侵,必须对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水动力弥散型地下水水质模型来描述滨海含水层中海水和淡水的运动,把氯离子作为水质模型的变量。在水量模型中采用孔隙压力代替水头作为变量。数学模型用有限单元法求解。模拟面积约180km2,剖分为321个单元,184个结点。作为水文地质实体的模型,它被用来模拟和预报不同降水量年份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保持目前的地下水开采量,海水入侵还会深入。为了控制和治理海水入侵,本文探讨了可行措施。根据数学模型模拟的结果,在洋河下游人海口修建防潮闸,同时加强滨海含水层的管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苏沿海地区深层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开采布局不合理和存在“三集中”(开采层次集中、开采地段集中、开采时间集中)以及水文环境地质条件脆弱等因素,出现水位逐年下降,并形成区域性降落漏斗,致使部分地段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成化和诱发地面沉降等诸多环境地质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沿海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6个阶段(初级、城市开采、城市超采、区域超采、区域控制开采和区域压缩开采阶段)、区域降落漏斗的3个发展过程(1986年、1995年和2002年)和因深层水超量开采诱发的水资源枯竭、水质成化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及演化趋势,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深层水的保护规划、浅层咸水、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强制节水、污水资源化和发展海洋性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城盆地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如下:第一查明地下水资源数量,解决区域下降漏斗;其二本区水资源不足,提引黄河水作补充水源时,要防治引黄灌溉中造成的盐渍化;第三设计排水方案时,必需考虑盐湖资源的形成和保护。以上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尚新红 《地下水》2010,32(1):17-19,23
主要介绍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淮南市潘集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指出潘集区内河流、湖泊广泛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也相对丰富,开采潜力较大,但浅层孙隙水水质较差;针对不同用水者,可分情况合理安排使用地表水与地下水。  相似文献   

16.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历史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简述基础上,结合城镇化进程,提出目前武威市的农业用水来源于祁连山山前水库拦蓄地表水,景电二期延伸工程向民勤所调黄河水及部分地方开采地下水;工业、生活用水均取自地下水,水量供给与天然补给上已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就城市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而言,以传统的地下水开采影响半径为基本依据所进行的现代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是不合理、不够科学的,应当在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分析基础上,将水源地上游整个流域划定为保护区,以永久性解决城市地下水供水中存在的水源地安全问题。另外,针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的调水方案,比较科学、合理的做法是:应从石羊河流域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出发,遵循第四世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通道,在全流域实施压减灌溉面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的同时,将景电二期延伸工程所调黄河水与祁连山山前部分水库地表水部分地或全部地从石羊河上游———武威盆地上游区域通过灌溉或其它方式下渗,补给进入地下水系统中,最终达到六河水系及下游地下水位停止下降,石羊河下游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的综合治理规划目标,而不是将水直接调入下游民勤盆地。  相似文献   

17.
贾廷泉  赵长征  田超 《地下水》2006,28(3):43-45
通过研究茌平县城区地下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其地下水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即"开源"与"节流"并举;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法制建设,科学管理地下水;搞好分层取水,开发利用微咸水;健全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邯邢煤矿区水环境问题及水资源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岭 《地下水》2010,32(3):84-86
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对邯邢煤矿区水环境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了邯邢煤矿区煤炭开采产生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含水层疏于和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加强煤炭企业对水资源保护观念、禁止煤炭资源无序开采、充分利用地表水、优先利用外调水等几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对策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Water scarcity i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that people are facing worldwide. Although the liquid is absolutely abundant through the globe, its availability poses too much problems specifically to each region. Those problems can result in one or a combination of three basic situations: declining water (drought), overabundance of surface water (floods) or degradation of the quality of water (pollution). All these situations are reflected in the scarcity of good quality water. Arid regions are particularly concerned. In such areas where groundwater contained in aquifers is usually perceived as providence, any project of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must be preceded by prior careful and meticulous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avoid early and premature drying. This investigation is likely to predict the future behaviour of aquifers and to improve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Besid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as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e present paper that addresses the water sector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northern Cameroo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orosity on aquifer productivity and consequently on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porosity of the local aquifer has then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Waxman and Smits model which establishes a reli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arent and corrected formation factors, F a and F c , taking the clay effects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in other similar semi-arid regions through the world.  相似文献   

20.
高秀花  朱锁  龙文华 《地下水》2009,31(3):54-57
内蒙古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是严重缺水区.地下水一直是该区工业生产、城镇居民生活及农村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提出实现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即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必须科学开发、避免集中开采、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水源替代、水源切换、水资源保护、水价体系以及加强立法和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