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型脑炎狗肾细胞14-2PDK-CD株活疫苗于甘肃省武威市(非流行区)45人.接种观察表明,反应轻微,且抗体应答良好.疫苗接种后仅有4.65%的儿童出现低热反应(37.1~37.3℃),48~72小时后消失.儿童接种1针(0.5ml)后其抗体效价≥1∶5者占92.9%、≥1∶10者占42.9%;次年加免1针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百分之百上升至≥1∶10,GMT为29.3±1.44。成人接种1针(1.0ml),其抗体效价即上升至≥1∶10.与同时进行的乙型脑炎地鼠肾细胞14-2HK株活疫苗比较,其结果均无明显差异,表明两株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相似。  相似文献   

2.
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初免后24-25年追踪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对1973年在浙江省诸暨县(市)建立的麻疹免疫持久性观察基地进行麻疹疫苗初免后24~25年的血清抗体追踪观察。方法 对各年份血清学资料完整的326名观察对象采集微量血,测定HI抗体,同时对HI<1:2的对象用细胞中和法(SN)进行复测。结果 初免后24-25年抗体阳性率为53.66%-84.48%。不同剂量免后HI的GMT和累积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免疫途径免疫的抗体持久性均与野病毒感染基本一致,但HI<1:2者用SN法复测抗体阳性率可达92.23%。结论 麻疹疫苗HI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推移降低,但细胞中和抗体阳性率仍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河北省每年开展初免儿童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免疫水平监测。现将两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范围和对象监测范围为全省所有的县 (区 ) (以下同 ) ,每年每市抽一个县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 ,采集耳血或静脉血 ,分离血清 ,冻存 ,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监测对象为 1~ 2岁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2 检测方法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 ,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均以≥ 0 .0 1IU/ml为达保护水平 ,计算阳性率。百日咳抗体采用微量凝集试验 ,以≥ 1∶32 0为达保护水平 ,计划阳性率。试剂…  相似文献   

4.
麻疹活疫苗免疫后血凝抑制抗体与中和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无麻疹干扰的人工封闭地区麻疹活疫苗免疫后的 HI 及 Nt 抗体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免疫成功后,HI 抗体阴转持续≤5年和6~10年者,分别有82%和43.8%的人均可测出不同水平的 Nt 抗体,证明 HI 抗体降至<1∶2仍具有免疫力。初免与再免者,在 HI 抗体阴转持续时间与 Nt 抗体之间关系没有差别,说明只要初免成功,其 Nt 抗体比较牢固。免疫成功者再显性或隐性感染后3年,仍有较高的 HI 和 Nt 抗体,这与人工再免后1~2年内,大部分人 HI 抗体还原到再免前水平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再免后22年追踪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麻疹疫苗初免后不同间隔时间再免疫的血清抗体持久性。方法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329名观察对象血清中的麻疹抗体滴度。结果 麻疹疫苗初免后,不同间隔时间再免疫,相同抗体水平者再免与不再免疫,血清抗体阴转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再免是否成功与再免前的血清抗体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再免成功与否对免疫持久性无显著影响。再免疫可使抗体阴转和低抗体水平者的滴度迅速提高。结论 初免麻疹疫苗获得成功后,再免疫仅能暂时提高群体血清抗体滴度,但对延长抗体持久性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14岁以下儿童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麻疹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2017年浦东新区14岁以下儿童麻疹确诊病例,以年龄、性别、户籍、居住地相匹配的无麻疹患病史的儿童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人口学、暴露史、麻疹免疫史等信息。结果共调查对象122例,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公共场所出入史、医院暴露史和离沪史是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儿童麻疹免疫史、母亲麻疹免疫史是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公共场所出入史和医院暴露史是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儿童麻疹免疫史是保护因素。结论麻疹防控应确保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规范性,控制院内感染,加强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的麻疹防控宣教,提高人群麻疹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 1991年1~7月,江陵县部分乡镇农场发生较大麻疹暴发流行。4月中下旬,对已暴发或受到严重威胁的71个村8个月~1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每人0.2 ml。应种29282人,实种18292人,接种率62.47%。对其中96名儿童进行血清学效果观察,于接种前和接种后一个月采滤纸全血,用ELISA法测定麻疹IgG水平。结果在96人中,57人抗体水平呈≥4倍增长,应急接种成功率为59.38%。麻疹IgG阳性率(IgG≥1:200为阳性)和GMT,接种前、后分别为69.79%、98.96%和1:61.79、1:679.34。达保护滴度(≥1:800)人数由接种前的15人(15.63%)增加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流行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确诊病例的发病率、免疫史及年龄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麻疹代表株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ioedit和Mega 11分析优势流行株及其变异情况。结果 2009—2022年吉林省共报告麻疹病例6 560例,其中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为0剂次及免疫史不详病例分别占50.17%和27.58%。0~24月龄组占总病例数的47.29%,≥15岁组占总病例数的37.41%。报告发病率受免疫策略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近3年内达到<1/100万的消除水平。吉林省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仍为H1a基因亚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有2条大型传播链持续共同流行,其中1条传播链于2015年被阻断。结论 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例年龄呈双向位移分布,集中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人群。应继续提高基础接种率,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时阻断传播链。  相似文献   

9.
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48名6~12月龄的婴幼儿皮下接种了法国流感嗜血杆菌-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ACT-Hib),考察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全程接种2次,间隔1个月。接种剂量为10μg/0.5ml/人。接种后人体反应轻微,48人中仅1人(2.1%)有局部红晕,2人体温升至37.6和38.5℃,48h后全部恢复正常。免后1个月抗体水平明显提高,100%受试者抗体含量≥0.15μg/ml,GMT由免前的0.087μg/ml提高至18.56μg/ml。第2针免后1个月,80.9%的受试者抗体含量≥10μg/ml,GMT为22.52μg/ml。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在于评价两种疫苗免疫婴儿的血清学效果和接种后的反应。所用两种疫苗的滴度均为3.5LogTCID50/0.1ml.婴儿被随机分人接种E-Z0.5ml、沪1910.2ml和沪1910.5ml各组,3个组中和抗体阳转率、>200mlu/ml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0.189,0.886;P>0005);沪1910.5ml组血凝抑制抗体的阳转率、>200mlu/ml阳性率均高于同剂量E-Z组(X2=561,5.4;P<0.05)。免前未测到抗体者的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阳转率显著地高于免前测到抗体者(X2=7.09~36.907,P<0.01~0.001)。沪191和E-Z麻疹疫苗接种后的皮疹率分别为47.8%和16.5%,差异十分显著。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沪191株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后16年的血清流行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象山县高塘岛乡,我们连续16年对273名沪191株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成功者进行了抗体持久性观察。HI抗体阳性率为83.2%,GMT为3.6,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1988车观察基地内发生自然麻疹,34名观察对象接触后,有2名HI抗体<1:2者发生显性感染,32名HI抗体为<1:2~1:8者发生隐性感染,初步说明了抗体水平与感染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上海市金山区企业人群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补充免疫(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y,SIA)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9—2021年金山区437名企业人员MR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1个月血清,2 mL/人,ELISA法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计算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麻疹IgG抗体GMC≥200 mIU/mL时判为抗体阳性,≥800 mIU/mL为保护性抗体阳性;接种MR后,麻疹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麻疹IgG水平升高≥4倍时,判为免疫有效。结果MR接种前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IgG抗体GMC分别为90.85%、38.44%、795.29 mIU/mL,接种后分别为99.31%、76.20%、1 481.51 mIU/mL。免疫后保护性抗体阳性率(χ2=21.290,P <0.001)和IgG抗体GMC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我国儿童和成人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为科学适当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 500名8 月龄以上儿童作为儿童组,2 000名18~50岁成人为成人组,分别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分析疫苗接种安全性及免疫前后麻疹及风疹抗体水平.结果 儿童组和成人组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在健康儿童中两剂免疫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7岁曾接种过1剂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且与初次免疫间隔1年、3年、5年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接种第2剂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于免疫前、接种后1个月及接种后1年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和阳性率;观察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率。结果间隔1年组免前阳性率为73.68%,免后1月和免后1年分别升高至98.25%、94.74%;间隔3年组免前阳性率为65.22%,免后1月和免后1年分别升高至98.55%、89.86%;间隔5年组免前阳性率为71.70%,免后1月和免后1年分别升高至100.00%、92.45%。间隔1年组免前GMC为211.27 m Iu/m L,免后1月和免后1年分别升高至201.30、500.15 m Iu/m L;间隔3年组免前GMC为182.28 m Iu/m L,免后1月和免后1年分别升高至1 642.35、365.77 m Iu/m L;间隔5年组免前GMC为288.99 m Iu/m L,免后1月和免后1年分别升高至1 923.73、504.93 m Iu/m L。除间隔5年组免后1年与免前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间隔年限免后1月及免后1年与免疫前比较,GMC和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接种431人,发生全身反应74人,不良反应率为17.17%,大多为1级反应;局部反应仅有1例,为一过性局部疼痛。结论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两剂免疫策略可明显提高疫苗保护效果,加强免疫后1年保护力约达90%,因此初免后1年进行水痘疫苗加强免疫可能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 赤峰市在保持常规免疫接种率较高的基础上,1997~1998年开展1~15岁人群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并将麻疹监测和麻疹疫情动态分析结果纳入AFP监测系统,共采集522份血清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特异性IgG抗体,试剂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提供。结果判定标准为抗体滴度<1:200为阴性,抗体滴度≥1:200为阳性,抗体滴度≥1:800达保护水平,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A群脑脊髓膜炎奈瑟氏菌(78051,血清型4型)提取的外膜蛋白制备成菌苗,接种363例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结果局部及全身反应轻微,未发现局部强反应及无菌化脓。中度反应发生率低于0.7%,48小时消失。免后6~72小时内中度以上发烧率,50μg蛋白菌苗组为1.1%~4.3%,25μg蛋白菌苗组为0.5%~1.6%,30μg多糖菌苗组为0~1.2%,吸附剂对照组为0~2.1%。免后人血清的杀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蛋白菌苗组显著高于多糖菌苗组及吸附剂对照组(P<0.05);免后6个月时两个蛋白菌苗组的阳转率显著高于多糖菌苗组。提示蛋白菌苗免后所产生的杀菌抗体较多糖菌苗持久,可考虑以A群蛋白菌苗为婴幼儿免疫的候选菌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体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自然抗体水平。方法采用血清体外杀菌试验(serum bactericidal antibody,SBA)检测广西壮族自治区3 822份未接种流脑疫苗0~6岁儿童血清样本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滴度,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和易感人群比例,并按不同组别(0~2月龄、3~5月龄、6~23月龄和2~6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岁以下不同年龄组受试者的A群和C群流脑血清杀菌抗体GMT均小于1∶2;绝大多数受试者的A群和C群流脑血清杀菌抗体滴度低于1∶8,为流脑易感人群。不同年龄组之间A群流脑杀菌抗体滴度≥1∶8人群比例差异程度不同。而在2~6岁人群组中C群流脑杀菌抗体滴度≥1∶8的受试者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 6岁以下儿童体内整体A群和C群流脑血清杀菌抗体水平低,为流脑易感人群,应接受流脑疫苗接种,并持续观察人群中流脑杀菌抗体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应用BRDⅡ株26代、28代和31代风疹减毒活疫苗对风疹血凝抑制(HI)抗体阴性的551名1~6岁儿童进行了免疫效果观察。3批疫苗免局42天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0%、96.8%和96.4%,抗体GMT分别为115.1、100.9和94.8,表明BRDⅡ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3批疫苗的抗体GMT逐年下降,到第3年分别为34、4、36.9和31.2,但各批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免后3年,26代和28代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仍保持在95%以上,而31代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下降至89.2%,明显低于其它两批疫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9年上海市金山区企业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及易感性,为企业人群麻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选金山区6家企业共1 796名职工,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计算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抗体阳性率和抗体保护率;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人群的麻疹易感因素。结果 1 796名监测对象的麻疹抗体GMC为639.71 mIU/mL,阳性率为87.58%,保护率为29.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外来户籍人群比较,本市户籍人群易感麻疹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55(95%CI:1.14~2.12),与≥50岁组人群比较,40~49岁组人群易感麻疹的OR为2.35(95%CI:1.35~4.08)。结论 2019年上海金山区企业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低,40~49岁组人群特别是本地户籍人群易感麻疹的风险较高,应针对企业高风险人群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补充免疫工作,降低麻疹感染风险和控制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上海市闵行区麻疹发病的相关因素,为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麻疹确诊病例和对照人群的一般社会学人口因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口流动等信息,对麻疹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配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病前7~21 d内,有医院出入史、乘坐地铁、与疑似麻疹病例有接触史和有外出外来史等因素是麻疹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在小于8月龄和8月龄至15岁组中,儿童及母亲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母亲文化程度高是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在大于15岁组中,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是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无麻疹疫苗接种史、医院出入史、乘坐地铁、有外来外出史是上海市闵行区近年来麻疹高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从这些方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