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5例行单侧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腹腔镜组)和18例行单侧开放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开放手术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后腹腔镜手术组15例均手术成功;肿瘤直径最大2.1~8.5cm,平均(4.2±1.8)em;手术时间55~180min,平均(85±35)min;出血量25-105ml,平均(45±25)ml;术中2例发生高血压,术后止痛剂应用1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4d,平均(2.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5~8d,平均(6.0±1.5)d。开放手术组18例均手术成功;肿瘤直径最大2.0~10.5cm,平均(4.5±2.5)cm;手术时间90-250min,平均(140±50)min;出血量95~650ml,平均(350±150)ml;输血6例。术中10例发生高血压,术后止痛剂应用4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5~7d,平均(5.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7~12d,平均(10.5±1.5)d。结论:对有较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术者,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术中对血压的控制较好,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材料与方法: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5~67岁。肾上腺皮质腺瘤5例,嗜铬细胞瘤6例,转移瘤4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皮质增生3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肾上腺干酪性结核2例,肾上腺囊肿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巨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40例直径>6 cm的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相关情况及病理结果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38例有临床症状,2例为无症状肿瘤。肿瘤直径平均(7.7±2.0)cm。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采用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时间(16.7±13.7)min。术中出血(33.5±133.7)ml。1例患者术中输血。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8±3.0)d,术后平均(7.5±2.0)d。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30例,肾上腺皮质癌6例,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2例,髓样脂肪瘤1例,肾上腺囊肿1例。结论肾上腺巨大肿瘤大多有临床症状、手术可通过腹腔镜完成,一般不需要输血。常见病理类型为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皮质癌。  相似文献   

4.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附1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冽手术均成功,1例因粘连严重,术中出血改为开放手术。肿瘤直径1.0—8.Ocm,平均3.8cm。手术时间40—19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40~160ml,平均70ml。术后住院5—9d,平均5.6d。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全部例随访3—20个月,平均10个月,临床症状消失,B超或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由于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盛凤莲 《四川医学》2001,22(12):1167-1168
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 ,采用腹腔镜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3例 ,现对其麻醉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34岁。持续高血压 8年入院 ,入院血压2 4 /16k Pa查血去甲肾上腺素浓度 90 3μg/L ,肾上腺素134μg/L ,CT显示左侧肾上腺肿瘤 0 .8cm× 0 .8cm×1cm,术前用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拮抗剂治疗 9天后行手术。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 ,及有创动脉测压。麻醉诱导用安定、氟芬合剂、异丙酚、维库溴胺 ,喉头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 ,术中用普鲁卡因复合液及安氟…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到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我们拟通过对癌基因 c- myc及抑癌基因 p5 3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表达的检测 ,探讨其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分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 选用 1988/ 1998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湖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石蜡包埋标本 36例 ,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其中 7例为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1.2 试剂 鼠抗人 c- myc m Ab,p5 3 m Ab,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和 DAB显色试剂盒均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方法 载玻片常规洗涤 ,多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8年1月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肿瘤切除术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中3例出现血压骤升,调整操作强度及阻断中央静脉后好转.手术时间90~21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30~150ml,平均50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4~9d,平均5d.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8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症状消失,B超或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岀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刘志贵 《华夏医学》2001,14(4):500-502
嗜铬细胞瘤虽为良性肿瘤 ,但临床表现极为险恶 ,手术与麻醉风险极大 [1 ] 。我院自 1992~ 2 0 0 0年对 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施行了肿瘤切除术无 1例死亡 ,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 8例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5~ 6 8岁。肿瘤发生在肾上腺 7例 ,高血压 7例 ;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动过速 6例 ,其中 2例合并左室肥大并劳损 ,频发性室性早搏1例 ;血糖、尿糖增高 4例。本组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2 术前准备 术前均用酚苄明 2 0 mg,3次 /d,2周以上 ,视血压、脉搏调整剂量 ,血压或心率控制不好者加用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27例,其中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1例,右侧14例,双侧1例.结果27例后腹腔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间150-191min,平均176min,术中出血90-135ml,平均102ml,术后住院时间5±2d,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发生重大并发症,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能充分体现腹腔镜手术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腹腔镜手术很好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魏渭  苟杰  汤化民  林伟 《四川医学》2018,39(12):1380-138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鉴别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腺瘤中的价值,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18例腺瘤,对两组病例的CT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肿瘤大小、密度、强化方式、有无肿瘤血管、有无钙化及坏死囊变。结果嗜铬细胞瘤平均最大直径(4. 26±1. 45) cm,腺瘤平均最大直径(2. 81±1. 6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嗜铬细胞瘤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平均CT值均高于腺瘤(P<0. 05)。5例嗜铬细胞瘤见肿瘤供血血管,8例见坏死囊变区; 1例腺瘤见肿瘤血管,2例见囊变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1例嗜铬细胞瘤及3例腺瘤见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腺瘤具有一定特征CT表现,MSCT增强扫描对于两者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8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手术治疗.结果:85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80.0士38.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0士49.6) mL,均未输血,瘤体长径(4.3±1.5) c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1.8)d,病理检查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14.3士8.7)个月,肿瘤局部无复发及转移痛灶.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A103及Inhibinα在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潜在诊断价值并探讨组织芯片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制备肾上腺组织芯片,含79例样本,其中正常肾上腺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66例,肾上腺转移癌5例,嗜铬细胞瘤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A103及Inhibinα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103阳性率分别为正常肾上腺皮质100%(3/3),肾上腺皮质腺瘤90.2%(55/61),肾上腺转移癌0%(0/4),嗜铬细胞瘤0%(O/4);Inhibinα在正常肾上腺皮质中100%表达,阳性部位主要在网状带与束状带内层,肾上腺皮质腺瘤阳性率83.6%(51/61),肾上腺转移癌O%(O/4),嗜铬细胞瘤0%(0/4).结论:A103及Inhibinα的联合应用对于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诊断及其与其它肿瘤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视穿刺入路后腹腔镜在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直视穿刺入路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疾病60例,其中皮质腺瘤39例、嗜铬细胞瘤7例、皮质增生3例、髓质增生1例、骨髓脂肪瘤2例、肾上腺囊肿3例、神经节瘤2例、神经鞘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 全部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50~110 min,平均80min,出血量10~180 ml,平均50ml,术后5 d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优点,直视穿刺入路较传统水囊扩张法对周围组织损伤更小、更安全,操作更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4.
兰静波  张晓辉 《吉林医学》2013,34(21):4326-4327
目的:探讨治疗巨大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对5例右侧巨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切除。结果:5例肿瘤均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术中出血量600 ml,无严重并发症。病理报告嗜铬细胞瘤良性4例,恶性倾向1例。结论:胸腹联合切口术中术野暴露清晰,肿瘤切除完整,术中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郑尚英  王志蓉 《四川医学》2001,22(12):1196-1197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是国际上 9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我院于 2 0 0 0年 6~ 12月对 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切除 ,效果满意 ,现将对其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男 1例 ,女 3例 ,年龄 30~60岁。右侧 1例 ,左侧 3例 ,嗜铬细胞瘤 2例 ,肾上腺皮质增生 2例 ,术前有明显高血压史 3例 ,无症状 1例。1.2 术前护理1.2 .1 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用于肾上腺疾病的治疗历史较短 ,患者对其缺乏了解 ,须向患者讲明手术的优缺点、医师采取此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方法、疗效与处理要点。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皮质腺瘤1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5)min,出血平均(15±5)ml,,术后下床时间平均2d,高血压及低钾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多发于肾上腺髓质。我院自 1992年 2月~ 1998年 8月共收治 5例均经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中男 4例 ,女 1例。年龄 2 0~ 6 6岁 ,平均5 7岁。肿瘤发生在右侧肾上腺 3例 ,左侧 2例。瘤体直径 >6 .0 cm 4例 ,体积 9.0 cm× 8.0 cm× 5 .0 cm~ 5 .5 cm× 4.5 cm×4.0 cm。5例均为体检 B超发现肾上腺占位而就诊 ,均无头痛、头晕、出汗及高血压史。CT检查均显示患侧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呈椭圆形或圆形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增强后肿块有轻度强化 ,CT值 2 8~ 6 7Hu…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途径切除10例,经后腹腔途径切除2例。从手术的适应证、手术途径、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等多方面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12例成功11例,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90~300min,平均130min。出血量20~200mL,平均出血量50mL。引流管1~30d拔除。术后住院6~30d,平均10d。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1例,Trocar穿刺孔皮下组织脂肪液化和感染各1例。成功11例病理结果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其中原醛症和皮质醇症各2例),原醛腺瘤样增生1例,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中转开放1例为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结论 如能熟练操作腹腔镜,并选择合理的适应证,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行超声检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35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15例,转移癌2例,肾上腺囊肿5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肾上腺皮质癌7例,嗜铬细胞瘤4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男性  相似文献   

20.
本院自2000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5~70岁,平均36岁。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22.6~29.2/15.9~23.9/kPa),头痛,头晕伴大汗、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