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个老板。因为,这里有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甚至是不花钱也要多办事、办大事的问题。以下五种办法人们不妨一试:方法一、以产品或经营方式的独特性作为卖点。万紫千红酒楼开业不到半年,还未“红”就“黄”了,同在一条街上同时开张的饭店,生意一天比一天火。差距咋这么大?这家饭店红火的秘诀就是经营方式独一无二:打破“有菜谱”的惯例,顾客只要点得来,厨师就能做得来。结果,人们倍觉新鲜,顾客盈门。  相似文献   

2.
<正>十几年前,我家附近饭店生意兴起,有回族风味的,有朝族风味的,还有什么小炒小吃城什么的……别看地方不大,可饭店开的真不少。尽管这样.还是有一家“××包子铺”挤进了任何一家的装潢都比它要好得多的一溜饭店中间,显得有些寒酸。可没出三天,顾客都往这儿跑。铺子里排得紧凑的一张张小圆桌挤满了人,连过道都给堵死了,店老板不得不在室外再加桌子。  相似文献   

3.
<正>一家饭店,在很短的时间里,生意就从几近倒闭到门庭若市,这令周边同行业在羡慕之余都啧啧称奇,因为他们的生意依然惨淡,于是同行业纷纷探究该饭店起死回生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4.
俺跟税亲     
《光彩》1995,(7)
俺跟税亲山东省平度市张戈镇个体户积极为国家纳税,无私多做贡献,被人们传为美谈。修宝“献宝”张戈在镇西村农民王修宝,1993年在镇驻地开了一家饭店。刚开张那阵子,生意不景气,每月纳税只有80元。过了几个月,生意开始红火起来7。他想,收入增加了,就该到税...  相似文献   

5.
非典袭来,北京的餐饮业一片萧杀。那些“攀高枝”做公款、商务、旅游生意的中高档饭店自不待言,与工薪阶层亲密接触的中小餐馆也未能幸免,虽然不少餐馆绞尽脑汁,祭出“送餐”、“打折”、“营养”等等高招救市  相似文献   

6.
<正>3年前,他的生意火爆,客人排队抢吃冷锅鱼!而今,曾风靡成都的“张继怪味怪冷锅鱼”突然“死亡”,为什么? 2002年9月,成都“张继怪味怪甘蔗冷锅鱼”开张了。生意火到什么程度?到天祥街去吃冷锅鱼是蓉城的一景!不要说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就是二楼也是桌桌占满,餐桌一直摆到了大门口,去吃饭都要排队才能等到座!每日1000多人抢吃火锅,那气势,甭说有多威风了!有人足足在门口等两个多小时都不走!饭店满大街都是,咋就偏偏要吃他家的冷锅鱼?张老板嘿嘿一笑:“咱有绝活呀!”招牌菜“甘蔗冷锅鱼”,将甘蔗汁按特定比例加入火锅汤料中烹制,汤料以浓、香、鲜、麻为主调。这种用甘蔗铺底的新型火锅,既有甘蔗的鲜香,又不失火锅的劲爆,彻底颠覆了传统火锅的固有模式。在全国同行中,其“绿色餐饮”标志首家通过国家专利局认证。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5月份,张总印了一盒名片。刚印出来就发现有个错别字,“中山路”印成了“钟山路”。转念一想,一个无关紧要的字,何必重做呢,浪费钱。于是,这盒带错字的名片就一直用着。可他万万没想到,就这个错字,惹了一个大乱子。上个月,宏大建材公司的王总约张总在中山路上的一家饭店洽谈生意。两人初次见面,互换了名片,愉快地谈起了建材生意,并很快议定好了签约计划。张总心里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小企业签到100万的生意,可是块儿“大肥肉”!本以为合作敲定,“煮熟的鸭子”飞不了,张总舒了口气。  相似文献   

8.
日本一老板开了一家饭店,生意一直不太景气。情急之中,他把饭店加以改造,设计成大酒桶模样,共分9层,人们从桶底进,可在里面开怀痛饮,还可以打开桶壁窗观看外界风景,也可在醉眼朦胧中凝望夜空。饭店的名字也改成了“酒桶饭店”。从远处看去,酒桶饭店相当醒目,吸引了许多人前来畅饮。酒桶饭店外形独特,经营手法新颖,许多报纸电台都大加评论,使得“酒桶饭店”名声远扬,引来无数顾客。 无独有偶,意大利南部有家儿童用品商店打出告示:“我店专售7岁以下儿童用品,凡光顾我店的顾客,必须是7岁以下儿童,成人进店须带7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9.
五光十彩     
《光彩》1999,(11)
邱金元:刨案板刨出生路河南宝丰县城42岁的邱金元,原在韩庄煤矿当木工,两年前下了岗。为了谋取生活出路,他给人家打过家具,但人家嫌他的活儿赶不上时代潮流,生意冷落;后来在大市场摆摊卖调味品,可一年下来赔了2000多元。路在何方?一天,邱金元在饭店吃饭,看到饭店的案板经年日久已坑坑洼洼不好使用。于是,他想到了刨案板肉墩这个生意。说干就干,头一天,他骑着摩托车,车前挂块“刨肉墩、刨案板”的小牌子,带着工具,来到县政府家属院。谁知生意火爆,一天下来刨案板肉墩30多个,收入40多元。就这样,他黎明即起,日…  相似文献   

10.
如今,人们遇到商务洽谈、亲朋团聚、婚丧嫁娶等情况时多选择去饭店消费,特别是节假日,酒楼餐馆的生意更是红火。为了彼此竞争、招揽  相似文献   

11.
早餐店变脸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为了迎合食客们不断变化的口味,大大小小的饭店餐馆把转变经营模式当成家常便饭。西餐馆转为中餐馆,粤菜馆变为川菜馆,火锅店改为烧烤店,诸如此类,越来越多的餐馆把转型当作了扭亏增盈的救命稻草。事实证明,这根救命稻草确实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但前提是找准市场。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社区小吃店,在早点生意清淡的状况下,变成了供应家常菜的“现炒店”,生意日渐红火,摆脱了连连亏本的“霉运”。这家便民小吃店,由夫妻两人共同经营。虽然早点的卫生、口味和质量都没什么问题,价格也不高,可是开张以来,顾客寥寥,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饭店业作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历程,数量从少到多,产业规模从小到大,管理和服务水平从低到高,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入世”、“奥运”、“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等利好消息的渗入,资本力量的显化正在改变饭店业传统的分布格局。近年来,民营资本对饭店业的介入处于加速增长的态势,一是部分有着房地产背景的民营企业向高星级饭店渗透;二是部分较早介入饭店业并产生了一定规模积累的民营企业开始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民营饭店”的概念是相对于国有饭店、外资饭店而言的,它其实是由中国民营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饭店概念。同时也一样具备中国“民营企业”的独到特点:一是产权清晰;二是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机合一;三是决策灵活果断;四是管理层次少,规章制度少。因此“民营饭店”对所有制有很大的包容性,具有非常好的运营能力,从而生长成为中国饭店业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与“国有饭店”、“外资饭店”成“三足鼎立”之态势共同支撑起中国饭店业的天下。但是对民营饭店的经营者而言,资本意志的内在规律所要求的增值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13.
小鸡换老鸡     
戚树民是河北省滦南县戚庄村的一个农民,前些年他孵化鸡雏,生意倒也红火,后来做此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竞争激烈,戚树民忙忙乎乎却赚不了多少钱。去年春节,戚树民到北京探亲,脑瓜里装着生意的他趁此机会不停地在农产品市场及宾馆、饭店转悠,他发现城里对老鸡的需求特别强烈,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常南 《饭店世界》2000,(5):54-54
目前,国外不少城市大饭店云集,生意兴旺,因受场地空间的制约,使新建饭店的建筑成本不断提高,建筑造价高得令人望而却步。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任何一块值得用来开发建造饭店的土地上,都会有一座必须合法保护小得拆除的历史性建筑物。于是.业主们和一些发展商只能凭借另一种策略——“适应性的再利用”策略来发展饭店。  相似文献   

15.
<正>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在河南省商丘市凯旋路中段,有一家颇具规模的饭店,名叫“傻大方快餐馆”,生意超乎寻常地兴隆。餐馆老板名叫翟新成,长得身宽体壮,一看就是个性格豪爽的人。“我这个生意,主要讲求薄利多销,只要人气旺,财气自然旺。一天的纯利润保持2000元左右,我还要想办法降低菜价,让顾客享受最大的实惠,保证充足的人气。”翟老板说。可是哪个生意人不希望钱赚得越多越好?有谁给自己的利润封顶,故意放弃超额的  相似文献   

16.
<正>做面食生意好赚钱却少苦心钻研“鱼”技艺刘平新是山西太原人,几年里,他辗转各地打工,起初时在工地做建筑工,吃尽了苦头,后来又到搬家公司做搬运工,由于受不了老板的盘剥便辞了工,随后在一家大饭店里做起了服务生,因为他勤快好学,不久就被调到了后厨做学徒,  相似文献   

17.
<正>真是歪打正着!饭店老板兼营月子汤,收入大增。沈敏丽是开饭店的,每天从早忙到晚,生意一直不温不火。遇上淡季,只够保本。从杂志上看到"无店铺经营月子汤"的连续报道后,沈敏丽突发奇想:如果把月子汤技术引进饭店,利用现有的厨房和用具兼营月子汤外送业务,不增加什么成本,说不定能让自己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8.
沈娟 《大经贸》2005,(7):93-93
孙继华喜得贵子,我们的采访推迟了近一个星期,我心甘情愿,高兴地等待。“我现在是个完整的‘完美’女人!”孙继华说这句话的时候,嘴角跟随眼角一起上扬,快乐莫过于她。第一次选择嫁夫孙继华的丈夫以前是做饭店生意的,辉煌过,可那时侯  相似文献   

19.
以特色取胜     
在京郊通县,有一家开业不足一年,但生意十分红火的正宗川菜饭馆——南竹饭店。该店很快走红的原因在于其独具特色的经营之道。 为了使就餐客人感受到一种温馨、舒适、优雅的气氛,经理张晓燕多次走访市内各类饭店,取其精华,并用心揣摸餐饮市场、人员构成、顾客心理等,投入50多万元,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南竹饭店。饭店的大门,全部用南竹精心装饰,在  相似文献   

20.
高处不胜寒     
我的一位好友,有一手做红烧肉的绝活,他考虑到开饭店赊账太多,影响生意,于是关掉饭店,另开了一家熟食店,专为饭店提供加工炸制好的食品,他经营的花色品种特别多,有红烧肉、排骨、丸子、花生、米、牛肉、猪头肉等,只要是饭店需要的熟食,应有尽有,因为他的熟食新鲜、价格合理,销路特别好,本县数十家饭店都从他的熟食店进货,不少居民待客急用时也上他的店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