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疗法及补充钙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10~15 d为1个疗程,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并根据其疼痛程度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增加情况。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每2周摄X线平片,观察两组患者骨痂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69.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BMD为(0.73±0.05)g/cm2,对照组为(0.65±0.04)g/cm2,观察组治疗后BMD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四肢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13.6±2.1)周,对照组为(18.7±3.1)周,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加骨密度,对骨折的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联合采取PFNA手术与规范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价值。方法:对照组单纯以PFNA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规范化抗骨质疏松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14%(34/35),对照组为88.57%(31/35),P<0.05;观察组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3.16±1.75)周,对照组为(15.49±3.62)周,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时骨密度为(749.67±85.97)mg/cm2,对照组为(665.19±62.49)mg/cm2,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联合采取PFNA与规范化抗骨质疏松药物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各16只.基础组仅给予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 mg/kg,模型组和治疗组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次/d,3次/周,用药8周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模型.第8周末对3组大鼠手术造成单侧股骨闭合性骨折,骨折处采用金属内固定,复制GIOP骨折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组中药复骨方药液灌胃,持续8周.检测大鼠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大鼠股骨骨密度.结果 骨折术前,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值为(0.219±0.013)g/cm2,基础组骨密度值为(0.283±0.015)g/cm2,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基础组(t=12.8970,P<0.05).实验16周末,治疗组股骨全长骨骨密度为(0.265±0.014)g/cm2,高于模型组(t=9.8403,P<0.05).实验12周末,治疗组大鼠血清Ca为(2.35±0.19) mmol/L、P为(2.47±0.23) mmol/L、ALP为(196.74±25.38) U/L及BGP为(1.33±0.25) μg/L,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骨方可显著提高GIOP骨折大鼠股骨骨密度,升高GIOP骨折大鼠血清Ca、P、ALP及BGP活性,促进骨形成,有助于GIOP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使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患者在补钙的同时服用降钙素和骨化三醇,在药物治疗0.5~1.0年后检查骨密度变化、骨折情况和疼痛强度,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骨折,治疗前骨密度值0.70~0.74 g/cm2,平均(0.72±0.10)g/cm2 ;治疗后骨密度值0.72~0.76 g/cm2,平均(0.74±0.11)g/cm2.治疗前后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疼痛评分2.4~9.6分,平均(6.4±2.1)分;治疗后疼痛评分1.0~4.6分,平均(2.1±0.9)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降钙素、骨化三醇和钙剂治疗能够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减轻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单纯股骨骨折大鼠肌内注射骨折合并脑外伤大鼠血清(“促骨折愈合血清”)后的放射学及组织形态学变化,以确定该血清是否具备有加速骨折愈合作用。方法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制备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 SD大鼠 20只经腹主动脉采血,并分期制备治疗血清;选取 20只健康大鼠提取阴性对照血清,全部加标记并冷藏。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每组 32只,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 96只大鼠均为股骨中段骨折。肌内注射治疗血清用于实验组,肌内注射阴性对照血清用于对照组,空白组肌内注射生理盐水。并于术后第 1周、 2周、 3周、 4周各处死 8只大鼠,利用放射分析比较三组骨折的愈合情况: X射线照射、双能 X线骨密度测量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 X线结果提示实验组骨折愈合进程较对照组、空白组明显加快。测量骨痂体积发现:术后第 2周,实验组骨痂体积( 30.44±2.33)mm3,对照组骨痂体积( 22.68±1.95)mm3,空白组骨痂体积( 21.66±2.35)mm3对照组和空白组骨痂体积明显小于实验组( P=0.000);术后第 3周,实验组骨痂体积( 26.46± 1.58)mm3对照组骨痂体积( 27.2,9±1.66)mm3空白组骨痂体积( 26.79±2.02)mm3三组骨痂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69)mm3;术,后 4周,实验组骨痂体积( 22.15±1.,66)mm3对照组骨痂体积( 29.99±1.3,2)mm3空白组骨痂体积( 29.23±1.29)mm3,对照组及空白组骨痂体积明显大于实验组( P=0.000)。术,后第 1周,实验组骨密度(0.128±0.1,23)mg/cm3对照组骨密度(0.222± 0.121)mg/cm3,空白组骨密度( 0.217±0.103)mg/cm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82);术后第 2周,实验,组骨密度( 0.266±0.100)mg/cm3对照组骨密度( 0.208±0.142)mg/cm3空白组骨密度( 0.206±0.302)mg/cm3;术后第 3周,实验组骨密度( 0.218± 0.007)mg/cm3,对照组骨密度( 0.200±0.012)mg/cm3,空白组骨密度( 0.189±0.069)mg/cm3;术后第 4周,实验组骨密度( 0.225±0.009)mg/cm3对照组骨密度( 0.190±0.100)mg/cm3空白组骨密度( 0.202±0.100)mg/cm3;对照组、空白组骨密度第 2周起均低于实验组(P<0.05,)。骨形态学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空白组更早形成骨痂,更早出现板层骨,更早进入塑形期。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大鼠的血清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促骨折愈合血清”应用临床治疗骨科疾患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手术的72例绝经后女性患者,按性别相同、年龄相近、骨折部位和类型相同、身高和体重相近、骨折复位固定方法相同的原则进行匹配,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给予鲑鱼降钙素和口服钙尔奇D,对照组仅给予口服钙尔奇D,两组给药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双能X线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术后1周时,研究组、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0.4 vs. 8.6±0.4,P>0.05);术后3周时,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5.3±0.3 vs. 7.2±0.4,P<0.01)。术后6周时,研究组、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5 vs. 3.1±0.3,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前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9±0.23)g/cm~2 vs.(0.72±0.16)g/cm~2,(0.61±0.36)g/cm~2 vs.(0.68±0.12)g/cm~2,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0.98±0.43)g/cm~2 vs.(0.83±0.21)g/cm~2,(0.92±0.52)g/cm~2 vs.(0.73±0.31)g/cm~2,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也可提高绝经后妇女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  相似文献   

7.
朱晓兵 《海峡药学》2011,23(5):196-197
目的 探讨强骨胶囊治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386例原发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测定骨密度值,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强骨胶囊每次1粒(18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维D钙咀嚼片每次2片(150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摄片检查,观察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作用。方法对35例老年骨质疏松行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采用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对照组16例)或双头加压螺钉配合鲑鱼降钙素、钙尔奇D片治疗(治疗组19例)。用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检测仪检测L2-4椎体术前及术后3个月骨密度变化。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14±2.11)周,对照组(16±1.7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L2-4椎体骨密度比术前有所下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双头加压螺钉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能有效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8例青少年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3.69±18.53) ml、手术切口长度(2.51±0.53) cm、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10±1.52)周、手术时间(60.36±11.59)d及住院时间(8.31±2.64)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中重度疼痛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创伤小,术后肩关节疼痛程度低,可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临床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伴椎体骨折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骨密度(BMD)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60名年龄50~78岁的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X片分为椎体骨折组和对照组,问诊收集一般资料,同时检测两组受试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Hs-CRP、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腰椎(L1~4)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股骨颈BMD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在骨折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绝经后女性合并椎体骨折时Hs-CRP明显增高,但其与骨密度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慢性炎症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可能是以不依赖于骨密度的机制影响骨微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