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螺旋CT胆道造影、图像重这检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在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同时,重点讲述了直接法HCT胆管造影的优缺点,强调其临床应用价值,拓宽了螺旋CT胆道检查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 WHO和我国尚无尘肺的 CT诊断标准,但对于石棉肺早期诊断的重要性而言,胸部 HRCT扫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在静脉输入胆道造影剂Biliscopin后,42个病人进行了上腹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胆道系统正常、正常变异及部分病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结果与两天之内进行的ERCP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准确地诊断胆道系统所有的正常、正常变异及所有的胆道梗阻、胆道结石,但在胆道结石的定量诊断方面有2(2/6)个病人的结石数量被低估;一个病人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仅诊断出胆总管结石而未能诊断出胆囊癌,但轴位图象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胆囊癌。模拟内窥镜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病变。结论: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可以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性的胆道系统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螺旋CT诊断小胆总管癌(≤2cm)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表现。平扫层厚和间隔为10mm,增强采用薄层动脉和门脉双期扫描。层厚与间隔为5mm,螺距1.0,动脉期及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及70s。对比剂总量90ml,注射流率3ml/s。结果:所有病例均见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和胆总管扩张。平扫1例显示胰头平面高密度,其余均为等密度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胰头水平所有肿瘤均匀或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同时2例邻近层面的胆总管不规则的环形强化,其厚度超过2mm以上。所有胆总管至胰头平面均呈“截断”改变。50%的病例可见“晕圈征”。结论: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特征性表现:薄层动脉和门脉期扫描胰头平面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病例经多种影象学检查后,观比较这些检查方法的优劣。评价螺旋C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胆总管结石患应用螺旋CT的常规扫描加胆总管区域的容积扫描,并采用增强CT扫描方法。结果 20例胆总管结石经螺旋CT扫描检查均得到明显诊断,其中18例经手术证实,另2例由ERCP检查证实。螺旋CT检查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在本组病例中都为100%。而B超检查,仅2例得到明确诊断。结论 螺旋CT对胆总管结石检查较其他影象学检查,其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有较明显优势,也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影象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囊状扩张的螺旋CT胆管造影戈明媚②摘译刘小林审校胆总管囊状扩张是一种罕见的胆总管末端囊状扩大,临床上表现为胆胶痛,发作性梗阻性黄疸或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在消化道造影,腹部超声和CT检查时,胆总管囊状扩张易被忽视。作者报告1例通过螺旋CT胆总管...  相似文献   

7.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它有多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B超、CT、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MRCP是利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使胆系显影的方法。MRCP无创伤、安全、简便、无需造影剂即能显示胆道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胆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以往放射科多采用静脉胆道造影检查,由于肠道内容物重叠常显示不清楚。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胰胆管疾病的检查。MRCP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立体显示肝内外胆管解剖,能清晰显示胆管扩张程度、范围及大小,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现将一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例的MRCP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螺旋CT胆道造影(SCTC)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临床拟诊胆系疾病患者做螺旋CT胆道造影,图像用3D最大强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法(SSD)后处理。结果 23例患者共有29个病变部位,与手术结果对照,SCTC对病变检查的敏感性、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3.1%、93.1%、89.6%。结论 SCTC三维立体成像能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病变及周围解剖关系,有利于术前准确定位,可以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性的胆道系统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10—01—2013—03收治的主动脉夹层38例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38例主动脉夹层经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依据Debakey分型,Ⅰ型主动脉夹层16例,Ⅱ主动脉夹层13例,Ⅲ主动脉夹层9例。结论:16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主动脉夹层具有扫描时间短、无创、多角度,多平面对主动脉夹层观察,充分了解主动脉夹层位置、范围及与其它血管、组织、器官关系,为临床提供第一手影像资料,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明确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胆管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的临床、病因、分型及CT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材料与方法:对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胆总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扩张,1例肝内胆管呈多发性局限性囊状扩张,2例同时累及肝内、外胆管,2例胆系造影CT扫描,造影剂进入囊肿内。结论: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成人胆管囊肿及其并发症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1个成人胆管囊肿的CT资料,对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其病因、病理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胆管囊肿型Ⅰ型19例,Ⅱ型3例,Ⅳ型4例,Ⅴ型5例,胆管囊肿Ⅰ型常见,成人胆管囊肿合并胆管癌7例,胆囊癌2例,胰腺癌1例,合并结石14例,并发胆管炎7例,胰腺炎3例,7个胆管癌病例,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者3例,胆管壁增厚4例,出现特征性延迟相强化者6例日夜断成人胆管囊肿及并发症的准确性87.09%(27/31)。结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术,诊断成人胆管囊肿及并发症,CT是一种准确的,无损伤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17例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中16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囊肿外引流术。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儿均随访2—12个月,未出现胆道感染、胰腺炎及肝功能异常。结论B超检查简单方便、无创伤,对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首选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4.
本义报告了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其中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2.9岁(3天至11岁),全部病例均于手术前进行了超声及X线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超声为935%(29/31),X线为58.1%(18/31).二者对比显示,超声检查诊断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优于X线胃肠钡餐造影,尤其囊肿较小时.因此,超声应作为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影像学检查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直接引入法螺旋CT 胆道造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直接法螺旋CT胆道造影对胆管解剖的显示效果及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阻塞性黄疸和10例胆系术后患者,通过经皮肝穿胆道引流管(PTCD)或胆系术后留置的引流管注入1%、5%、10%三种浓度的泛影葡胺进行直接法螺旋CT胆道造影检查,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SSD)重建,多层面和多角度观察胆管解剖。结果5%浓度组21例病人共显示尾叶胆管67支,平均3.19±0.81,其中15例清晰显示出三级以上胆管,明显高于1%和10%浓度组。结论直接法螺旋CT胆道造影以5%的泛影葡胺效果最佳,是诊断胆系疾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两种术式的优越性。方法分别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9例和开腹胆总管囊肿根治术26例,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他各项统计指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大小)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lt;0.05)。结论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楚、分离缝合准确、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必将成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的治疗作用。方法:PN组23例患儿,平均禁食8.2天,平均每天给予是脂肪乳剂2.4g/kg,氨基酸2.2g/kg,葡萄糖12g/kg,平均摄入热量75Kcal/kg,热氮比250:1。平均天数6.6天,对照组11例,平均良7.4天,平均热量摄入34kcal/kg。结果:PN组全部治愈,体重增加12例,不变8例,下降3例,对照组治愈10例,死亡1例,体重全部下降,结论:肠外营养支持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蒋力生  王挺  彭其芳 《华西医学》2003,18(2):171-172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7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114例。结果:发现先天性胆管囊肿临床表现具有典型胆管囊肿三联征者少,仅20.2%;合并病变发生率高.达90例(78.9%),包括胆管炎18例、胆结石34例、胆汁性肝硬变22例、胆道癌变12例、胆囊腺瘤1例、胆道穿孔1例、急性胰腺炎2例,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胆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并发症较少、效果良好。结论:认为早期诊断、早日手术、彻底切除囊肿,是减少合并病变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鳃裂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鳃裂囊肿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鳃裂囊肿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颈动脉鞘外侧区多见,胸锁乳突肌前内侧上、下走向囊形影,边界清楚,周围组织受压移位。当合并感染时,边界较模糊,部分囊壁增厚强化。结论:CT检查对鳃裂囊肿可以清晰显示囊肿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从而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