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方法:将4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组(A组)和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组(B组)。二组均进行无创动脉血压、心电、经皮氧饱和度sPO2等监测。结果:B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小时存活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和P<0.01),但二组的出院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的经皮氧饱和度明显高于A组(P<0.05),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则明显短于后者(P<0.01);二组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在提高自主循环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生存机会等方面明显优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相似文献   

2.
刘金金 《当代护士》2021,28(8):153-155
目的 探讨音乐节拍器引导胸外按压在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进岗的实习生187名开展专项心肺复苏培训,根据随机对照法将其随机分为自由按压组及音乐节拍组两组,其中自由按压组93人,音乐节拍组94人,自由按压组采用无任何引导下进行胸外按压完成心肺复苏培训,音乐节拍组在节拍器引导下进行胸外按压完成心肺复苏培训,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心肺复苏考核成绩、胸外按压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自由按压组与音乐节拍组在按压规范性如按压频率、每30次平均按压时间、按压深度及心肺复苏考核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节拍组在按压频率、按压时间、按压深度及心肺复苏考核成绩优于自由按压组,同时实习生满意度也较自由按压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节拍器引导胸外按压应用在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中,能正确引导实习生保持按压规范,保证稳定的按压频率、时间与深度,提高了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培训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通过对人体尸体标本的生物力学测试,研究人体胸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点,探讨胸外按压时胸廓受力变形的机制.方法 成年男性尸体标本1具,使用MTS材料试验机和引伸仪,采用O~200 N载荷,分别模拟人体按压时胸廓所承受的负重工况,测试垂直加压情况下胸廓的位移和应变.结果 测试得出静态加压和动态加压时胸廓的载荷-位移关系和载荷-应变关系数据并得出统计曲线.结论 通过人体胸廓生物力学测试发现了胸外按压时人体胸廓下压深度与按压力量的关系,并提出初步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自动心肺复苏机是一种全自动的、同步胸外心脏按压、间歇正压通气的仪器。自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进一步强调有效按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关键以来[1],已有许多研究比较自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仪在临床的优势,如早期就有报道自动心肺复苏机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设计出一种装置,使医务人员在心肺复苏时能够明确胸外按压的有效深度,以减少按压不足或按压过度,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效果.方法 采用自主研制的胸外按压深度控制器,结合心肺复苏模拟人系统,随机挑选具有心肺复苏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实验,同时设立对照组,对两组胸外按压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胸外按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胸外按压深度控制器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胸外心脏按压人员不同报数方式对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胸外心脏按压时采用不同报数方式的按压有效率及人体疲劳程度,以建立更为规范和适当的报数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48名经正规基本生命支持(BLS)与高级生命支持(ALS)训练的急诊科专业住院医师与护士,用抛硬币方式随机确定报数方式的先后顺序,两种方式间隔30 min,在心肺复苏(CPR)训练模型上进行单人连续3 min的胸外按压;记录按压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受试者最大心率以及达最大心率所用时间.按压结束后受试者填写视觉模拟量表(VAS),以记录其主观疲劳及不适程度.结果 按压人员采用从1数到10重复3次的报数方式,3min内有效按压总次数、有效按压比例及平均按压深度均明显大于采用从1连续数到30的报数方式[(202.40±6.52)次比(173.50±5.68)次,(67.48±2.00)%比(57.81±2.00)%,(4.45±0.34)cm比(4.05±0.21)cm,均P<0.01],VAS得分明显低于采用从1连续数到30的报数方式[(22.15±3.09)分比(31.10±4.09)分,P<0.01],受试者达到最大心率所用时间也明显长于采用从1连续数到30的报数方式[(124.88±5.40)s比(106.15±6.80)s,P<0.01].两种报数方式之间受试者最大心率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CPR过程中采用从1数到10重复3次的报数方式进行胸外按压具有更高的按压有效率.也更能节省按压人员的体力,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PR质量.  相似文献   

8.
单纯胸外按压心脑复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击者所实施的传统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口对口通气,是"生存链"抢救的主要部分,但迄今只有不到1/3的心脏骤停者被实施传统的CPR.近来,不少试验研究结果提示,单纯胸外按压心脑复苏(CCR)与传统的CPR相比有相似或更优的生存率与神经学预后,尤其是CCR在现场急救方面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作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心肺复苏(CPR)中基础生命支持(BLS)是整个复苏过程的基础和关键,胸外按压在BLS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胸外按压的频率问题、胸外按压与呼吸比例的问题以及胸外按压确切机制一直是急诊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心肺复苏的基础研究应该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心肺复苏仪操作团队配合的精准度,提高操作时效性。方法在心肺复苏仪安装带和固定栓上增设醒目有效的区分标识,观察并记录操作耗时,一次性精准安装到位的例数,以及需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再调整的例数。结果通过改良使医护人员在将心肺复苏仪安装到患者身上时,一次性安装到位的精准度显著提高,安装穿戴过程耗时缩短15~20 s,在运行中未发生因按压器移位而需要再调整固定的病例数。结论改良心肺复苏仪,能提高体外心肺复苏操作时效性,减少出错率,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  6例心搏骤停患者均为2 0 0 0~ 2 0 0 1年心内科患者 ,男性 5例 ,女性 1例。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用变频多平面食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观察心脏改变。结果 所有 6例病人 ,在胸外按压阶段 ,二尖瓣关闭 ,主动脉瓣开放。主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为 (5 9 0± 13 0 )cm/s。在放松阶段 ,二尖瓣开放 ,主动脉瓣关闭 ,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平均为(6 0 0± 2 0 0 )cm/s。在按压末左室内径明显减小为 (32 1± 7 1)mm ,放松末增大为 (42 1± 12 9)mm (P<0 0 5 )。按压末左室容积为 (39 0± 8 9)ml,放松末 (6 8 8± 2 1 7)ml (P <0 0 5 )。按压频率为 10 0次 /min ,心排血量为 (2 8± 0 8)L/min。按压时有创血压为 6 0~ 80 / 10~ 30mmHg,指端血氧饱和度可达 98%~99 %。结论 在实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过程中 ,食道超声可清楚地显示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 ,左室容积减小 ,产生前向血流 ,支持心泵机制  相似文献   

12.
加强心脏按压与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加强心脏按压与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石海明李颖梁勇程友马天惠作者单位:210002南京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石海明男41岁主治医师自1991年起,在心肺复苏术(CPR)中我们采用加强心脏按压及大剂量肾上腺素,明显提高了复苏成功率。报告如下。1资...  相似文献   

13.
按压与通气交替进行心肺复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压与通气交替进行心肺复苏曹勇,张建华,龚义仁,王年云,闵定宏(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江西省结核病医院)我们采用按压与通气交替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先后共5例(3例用高频喷射呼吸机,2例用简易呼吸囊),都达到了心脏复跳的结果,其中1例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新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跚定的心肺复苏术(CPR)流程,应用其对临床50例心跳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总结“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2005年新版CPR指南中“持续有效不间断地胸外按压”要求,在新的CPR流程中制定减少中断接匿时问的护理配合措施,对50例心跳骤停病人应用,统计CPR的每一步骤中减少中断胸外按压时间、早期恢复自主循环成功率、24h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脑复苏成功率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版CPR抢救组的初期恢复自主循环、初期复苏成功率和24h成活翠都有明显提高。结论:制定减少中断按压时间的护理配合措施,对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将制定减少中断按压时闻的护理配合措施贯穿临床CPR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标准的新生儿心肺复苏(CPR)时,有两种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配合方式:一种是二者交替进行,即每次做人工呼吸时,心脏按压必须暂停,做间歇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intermittent 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CC-CPR);另一种是二者同时各自进行,即人工呼吸时心脏按压不停止,做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ontinuous 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CC-CPR).  相似文献   

16.
255例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丽  郑华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9):793-795
目的了解6年来心肺复苏(CPR)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如何提高CPR水平。方法对本院2001-01~2007-01院前发生的255例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组和失败组的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除颤次数、肾上腺素用量等。结果全部病例ROSC成功率为38.03%,脑复苏成功率仅为2.74%。两组CPR开始时间(从心脏停搏至CPR开始时间)、人工气道开始建立时间、是否安装临时起搏器、肾上腺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PR持续时间、除颤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成功率与CPR开始时间和急救水平高低有密切关系。结论CA患者CPR成功率较低,与"生命链"未彻底落实及急救水平低有关。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加强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Pit-Crew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模式的团队复苏对胸外按压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4名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医护人员按照医护比例分成角色分工组与未角色分工组,每组各8队,每队4人。角色分工组每队指定一名队长组织协调整个CPR流程...  相似文献   

18.
19.
例1:女性,72岁.因"突发胸痛,胸闷12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血压145/86 mmHg,颈静脉无充盈,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80次/min,律齐,无杂音,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范围.全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ECG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考虑"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冠心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复苏对老年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厚街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心肺复苏仪,对照组实施徒手复苏,对两组救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80.00%、并发症发生率16.00%,与对照组60.00%、40.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循环恢复6 h后与各组复苏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徒手复苏,心肺复苏仪在老年心搏骤停患者救治中取得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今后救治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