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无细胞百白破混合制剂 (新 DPT)的接种反应情况。 方法 在西安市碑林、新城、莲湖区 ,按统一调查方案 ,对新 DPT和百白破混合制剂 (老 DPT)免疫接种反应进行前瞻性调查。 结果 在基础免疫方面、新 DPT接种后总反应率为 2 .6 % ,老 DPT总反应率为 17.5 % ;在加强免疫接种方面 ,新 DPT总反应率为 5 .8% ,老 DPT总反应率为4 7.0 8% ,新 DPT的基础、加强免疫接种反应明显低于老 DPT(P<0 .0 1)。 结论 新 DPT是我国目前安全可靠的换代产品 ,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首选制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PT)与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的反应情况。方法:观察并比较儿童接种DPT与DTaP后的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DPT共接种3 037人次,接种反应率为1.09%;DTaP共接种2 758人次,接种反应率为0.18%,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P<0.01)。结论:DTaP较DPT的接种异常反应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引发的异常反应。[方法]按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表》调查,根据卫生部1980年《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对8名患儿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8名患儿均为注射百白破疫苗引发的异常反应。其发生除了与疫苗本身及患儿个体特异质有关外,脓肿的发生还与处理不及时有关。[结论]应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对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意识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沭县儿童预防接种反应发生情况,为减少反应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 年12 月1 日至2004年3月31日在临沭县卫生防疫站接种门诊接种的2岁以下儿童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接种4 760人次中,反应发生率为1 01%。反应发生率DPT 为3 70%, BCG 为0 60%, MV 为0 14%,乙脑疫苗为0 14%, HBV 为0 12%,OPV为0 10%。DPT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多,反应发生率升高。发生接种反应的48人中,36人为一般反应,7人为加重反应,5人为异常反应(均为DPT)。[结论]临沭县儿童预防接种反应率低于新疆而高于北京,应加强业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和接种禁忌,以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常见反应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称吸附百白破制剂(DPT)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扩大免疫规划规定使用的4种疫苗之一,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DPT中的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是一种异性蛋白成分,而百日咳菌苗的生物学形状也较复杂,故接种后可能对极少数人引起一些异常反应。本文对常见的DPT引起的一般反应与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吸附百白破疫苗(DPT)与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的反应情况.方法:观察并比较2004~2005年在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门诊1225人次适龄儿童分别接种DPT与DTaP后的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DPT共接种615人次,接种反应率为5.04%;DtaP共接种610人次,接种反应率为0.98%,两者之间有差别(χ2=17.21,P<0.01).其中DPT弱反应发生率3.09%,与DtaP的弱反应发生率0.66%有差异(χ2=9.85,P<0.01);DPT中反应发生率1.46%,与DtaP的中反应发生率0.33%有差异(χ2=4.44,P<0.05);DPT强反应发生率0.49%,与DtaP的强反应发生率0无差异(χ2=2.98,P>0.05).结论:DTaP的接种反应较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董淑英  刘晓静  沈雯 《中国校医》2012,26(10):772+774-772,774
目的 了解徐州市泉山区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情况,探讨AEFI的预防,降低AEFI的发生,减轻人们的精神和社会负担.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度徐州市泉山区卫生工作报告.结果 全区13个接种门诊均有报告AEFI案例共127例,年报告发生率为147.5/10万;发生年龄以5~8月龄和1岁~为主;发生率最高的疫苗为DPT全细胞疫苗;接种疫苗后48 h内发生AEF1者112例,均为一般反应,预后良好.结论 全区发生反应的疫苗种类较多,各类疫苗的发生率不同.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于爽 《职业与健康》2013,29(1):98-100
目的 研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探讨降低反应发生率的方法,客观评价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8-2011年天津市和平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和平区累计报告接种183 459针次,共报告AEFI 42例.各种疫苗总AEFI发生率为22.89/10万.病例主要发生时间为6~9月,以1岁组及以下年龄组为主,其中一般反应27例,异常反应13例,偶合病例2例.麻疹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联合免疫AEFI发生率最高,其次为DPT疫苗、白破疫苗.结论 该区疫苗使用存在一定程度不安全性,应改良疫苗生产工艺,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接种,适当减少2种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加强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疫苗的安全性,对国内外猝死的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预防接种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综述,尤其关注甲流疫苗接种后发生猝死的情况。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接种甲流疫苗与猝死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建议按照卫生部的相关接种策略开展甲流疫苗接种,同时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一例接种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的个案调查,为规范调查处理预防接种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积累经验。方法收集三门峡市1例接种疫苗后婴儿猝死综合症(胸腺淋巴体质)死亡病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现场调查处理、尸检及专家诊断,死亡原因为婴儿猝死综合症(胸腺淋巴体质),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对于预防接种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及时、规范进行报告、调查和诊断;调查过程中积极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信任后争取尸检以明确死因;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把握好接种禁忌症和慎用症,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减少预防接种后不明原因死亡;在异常反应发生处理中,从死因鉴定、专家诊断、遇到危机处理、以及起决定作用的人员素质提高等方面要不断加强和提高,为今后处理类似情况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积累经验。方法收集1例接种灭活脊灰疫苗后猝死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尸检结果提示,病例死因系心脏室间隔巨大纤维瘤,猝死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结论偶合症是儿童预防接种后猝死常见的原因,提高接种医生专业素养,及时发现异常体质儿童,严格接种前询问诊、查体,是减少接种疫苗后发生严重事件的有效手段;对死亡病例的调查诊断,首要工作是最快时间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信任,以期及时尸检、查明死因。  相似文献   

12.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分析及防制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的手段,因此安全有效的疫苗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各种原因,并非所有疫苗都安全有效,某些疫苗难免会发生不良反应,吸附百白破疫苗(DPT)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制品中发生接种反应率最高。综合分析了DPT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就如何预防和减少接种反应提出了一些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例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死亡案例分析,了解胸腺淋巴体质患儿接种疫苗后猝死的相关特征,探讨合理处置此类患儿因正常预防接种导致死亡的方法。方法事件发生后按相关条例进行处置,同时建议尸检,省、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小组联合专家进行鉴定。结果尸检结果符合胸腺淋巴体质的病理特点。鉴定意见为"符合胸腺淋巴体质在注射疫苗诱因的作用下而猝死"。结论胸腺淋巴体质是一种特异体质,诸多因素可引起突发死亡。本例患儿不能排除与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有关.。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家长有足够的认识,避免产生医患纠纷。相关卫生机构应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密切配合,保证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发生后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百日咳杆菌感染早期诊断不能及时准确的难题,研制了测定百日咳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经采用9份疑似百日咳病人的血清、309份未接种过百白破混合制剂(DPT)的婴幼儿的阴性血清、293份接种过DPT的婴幼儿的阳性血清验证,证明ELISA诊断试剂盒测定百日咳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都高于常规的凝集试验,能达到临床诊断快速、灵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吸附百白破三联制剂[1]是由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一起的制剂(DPT),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扩大免疫规划(EPI)中规定使用的4种疫苗之一,接种全程足量免疫后能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3种传染病。1 DPT的接种反应1.1一般反应接种DPT后,局部可见有轻度的红肿、疼痛和有发痒感等,或有轻度发热、头痛等症状,这类反应通称为一般反应,接种其他疫苗后亦可出现。一般反应不需处理即自行消退。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宝山区2001-2004年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预防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率,为今后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上海市宝山区2001—2004年预防接种后出现的副反应及事故统计月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宝山区2001—2004年共报告AEFI241人次,AEFI发生率为12.62/10万,其中一般反应110例,占45.6_4%,异常反应131例,占54.36%;AEFI发生前三位的生物制品为抗狂犬病血清、乙脑疫苗和DPT疫苗;多发生于基础免疫,占82.16%(198/241);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70.99%(93/131)。结论 AEFI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在疫苗本身特性难以改变的前提下,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掌握疫苗禁忌症,能减少AEF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韩明  刘硕 《职业与健康》2005,21(2):260-261
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百白破)混合制剂(DPT)属于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在所胡预防有生物制品的接种反应中DPT不良反应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8.
危重病人呼吸窒息,是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防止猝死的呼吸心脏监测装置由于价格昂贵,不能在家庭推广,成都生产的呼吸窒息自动报警器是一种家庭用急救装置,可有效防止家庭中的婴幼儿、老人及病人因呼吸窒息而发生猝死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是婴幼儿发病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为了解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 DPT)的免疫效果,评价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我们于1999年在开化县开展了DPT免疫成 功率监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接种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巩固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DPT)的免疫效果,根据《威海市预防接种工作计划》,我们对1.5~2周岁儿童进行DPT加强免疫。为了解强化免疫后出现接种反应的情况,我们于2001年4月份对DPT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儿童做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