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玲玲 《科技信息》2009,(34):I0149-I0150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娴熟地运用对人物语言的讽刺艺术,并且和主题的讽刺艺术、情节的讽刺艺术交相辉映,刻画出达西、伊丽莎白、柯林斯和凯瑟琳夫人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各个阶层的生活。本文拟对《傲慢与偏见》中对人物的语言讽刺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描绘了婚恋女子的生存困境,认同了伊丽莎白有原则的婚恋观,塑造了女性意识下的完美男子形象。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困境,女性的婚姻观和女性意识下的男性形象的分析,阐述了简·奥斯汀对建立在真挚的爱情的基础上的婚姻的赞扬,对贫困女子以婚嫁为唯一出路的忧虑以及在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性形象的消解中重建了女性意识下理想的男性形象达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为例,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风格的对等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简·奥斯汀的经典作品,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在婚姻爱情上的不同选择,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理想中的婚姻观念。本文在分析小说当中反映的资产阶级婚姻观本质的基础上,以金钱因素为切入点,探究了简·奥斯汀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的结构和人物性格中运用的讽刺技艺,充分显示了简·奥斯汀是一位小说大师。并以此对文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简·奥斯汀的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作品通过描述四个英国中产阶级少女的婚恋故事,揭示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的生活状态,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婚恋观也备受瞩目,作家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贬低和褒扬的两种态度,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简.奥斯丁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展示了她的婚姻理念。本文主要围绕《傲慢与偏见》集中探讨简.奥斯丁的婚姻观的主要观点、理想模式、合理内核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晶 《科技信息》2012,(6):181-181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一部巨著,目前已有很多汉译本。在诸多汉译本中,王科一和孙致礼的版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本文将从广义语境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即: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9.
桑落 《世界博览》2013,(14):80-81
盛名之累简·奥斯汀这名字已经成了一个被无限利用的全球品牌。她的销路还不止于书和影视。推迟近两年的改编电影《傲慢与偏见与僵尸》终于开拍了。早前被传将饰演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娜塔莉·波特曼则将任本片联合制片人。本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本《傲慢与偏见》的恶搞版改写出人意料的成功,也因此又促生了《理智与情感与海妖》一书。也许你还不知道色情作家米奇·塞瑞图的《傲慢与偏见:隐藏的欲望》是对这本小说的色情解读。故事忠实于原著的框架,但是在熟悉的人物身上你会发现奇怪的性嗜好。"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  相似文献   

10.
胡乐容 《科技信息》2010,(16):144-144,147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女作家。奥斯汀通过对女性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女性意识。她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描写,给人以全新的形象,深受读者的喜欢。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早期和后期的主要作品《傲慢与偏见》和《爱玛》两部作品的男主人公达西和奈特利形象的分析,探讨简·奥斯汀女性意识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1.
柳晓江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26-27,29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作者爱情观是以爱情为基础而不是以金钱。《傲慢与偏见》语言描写诙谐风趣,使得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2.
夏彤 《科技咨询导报》2008,(27):192-192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它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产阶级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她们的婚姻不是为了爱情,而是确保经济地位的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种不同婚姻类型的分析,展示了作者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3.
《傲慢与偏见》是十九世纪初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丁最具代表性以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男女主人公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爱情大团圆结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被视为女性解放的早春讯号。但笔者通过对当时英国社会世情、贵族阶级对于文化领导权的把持以及贵族门第观念、傲慢心理等的解读,发现此时女性仍难逃(无论上升的资产阶级还是没落的贵族阶级)男性附庸的悲惨境遇,即使伊丽莎白也实则沦为贵族把玩自身优越性的玩偶,《傲慢与偏见》只是女性解放的美丽幻象。  相似文献   

14.
黄丽丽 《科技信息》2006,(6):295-296
《傲慢与偏见》是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在小说里班奈特家财产的继承人柯林斯是一个以巴结权贵作为特长的牧师,他没有自己的婚姻观。而他的妻子夏绿蒂也是一个平庸的人,他们两个都把婚姻看作是为了生活而迫不得已的归宿。所以他们的婚姻是不幸的。作者在书中通过对英国中产阶级青年男女性格的鲜明刻画,提出人物性格决定其婚姻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龙隐 《世界博览》2014,(14):60-61
正简·奥斯汀小说的魅力在于她不仅仅用婚姻的喜剧娱乐我们,还用美食的香味诱惑读者。估计没有人会反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一个人不应该仅仅为了物质而结婚,就像夏洛蒂·卢卡斯那样;也不应该为了一时的热恋而结婚,就像莉迪亚那样。一个人应该嫁一个拥有完美人格的男人,他很富有并拥有大量的土地(达西是当时英国最富有的百人之一);他性格开朗但并不是高谈阔论;他机智聪明但并不是万众瞩目。只有与这种人才  相似文献   

16.
《麦克白))(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坎特伯雷故事集》(英国,乔叟)《失乐园》(英国,弥尔顿)《傲慢与偏见》(英一,奥斯《罪与罚》(俄国,陀斯妥耶夫斯基)《战争与和平》(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美国独立宣言》(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哈克煲利·芬尼历险记》  相似文献   

17.
冯玲文 《科技资讯》2013,(25):227-227,229
《傲慢与偏见》将18世纪英国社会的婚姻观展示地淋漓尽致,本文主要探讨了四种婚姻观:美满的婚姻、冲动的婚姻、无奈的婚姻、平淡的婚姻以及四种婚姻观给当今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罗杨 《科技咨询导报》2009,(31):188-188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反映了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出身的少女为确保经济地位而结婚,婚姻只是一种的手段,与爱情无关。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婚姻的分析,揭示了除却财产和地位两大必然存在的基础外,个人价值也是美满婚姻的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19.
解毅 《科技信息》2007,(32):108
英国文坛崛起的女作家简·奥斯丁笔下的《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两部作品分别对"门当户对"的世俗爱情观念予以颠覆,刷新了陈腐的爱情观,体现了新的触及灵魂的爱情理念,推动了英国文学中爱情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建峰 《世界博览》2014,(12):85-85
正婚姻作为一种起源于父系社会的制度,其过去曾经是什么样子以及现在成了什么样子。英国作家简·奥斯汀是"结婚"这件人生大事的专家,她留下的六部小说都是以此为中心,其婚姻观尽现在《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中,让我们来看看班纳特这对夫妻。班纳特老爷把妻子当傻子愚弄,当然,她也的确愚蠢,而班纳特夫人则以唠叨——她唯一的特权,回敬之。作为读者,我们也许会跟着班纳特老爷,及作者一起笑话班纳特夫人,伊丽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