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以及合并其它部位的复合伤,其病情严重,来势凶猛,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死亡率较高。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病人中约70%死于伤后48h内,如何做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诊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又根据笔者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如下。1做好接诊工作1.1详细了解受伤情况和时间,头部着力部位及形式,询问伤后神志是否清醒,有无中间清醒期,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对判断脑控裂伤、颅内血肿有重要意义。1.2分清主次处理,仔细观察,为医生提供鉴别诊断依据。对于头部复合伤的患者,不仅…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因病情严重 ,来势凶猛 ,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 ,死亡率较高。而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病人中死于伤后 4 8小进内的占大多数 ,如何做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护 ,是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的关键。1 做好接待工作  颅脑损伤的患者 ,多存在意识障碍 ,缺乏主诉 ,无家人在场。接诊后要立即通知医生 ,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 ,及时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1.1 对意识清醒或有知情人的患者 ,要详细了解受伤情况和时间、头部着力部位、伤后是否清醒、有无中间清醒期、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 ,对判断脑挫伤、颅内血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其它部位的复合伤,其病增严重且来势凶猛,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据有关资料统计死亡率达40~70%.做好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接诊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1做好接诊工作:颅脑损伤的患者,多存在山血和意识障碍.缺乏主诉,或不能清楚地叙述受伤的经过及表达疼捕的具体部位。因此,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及时接诊,在接诊时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力争抢救患者生命o1.1详细采集病史,了解受伤情况,注意头面部位受伤的方式。对护送来院者详细询问伤后神志是否清醒、有无中间昏迷…  相似文献   

4.
郭文秀 《新疆医学》2010,40(4):103-104
重症颅脑损伤主要指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其病情复杂、预后差、死亡率高,做好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对疾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作用。现将我科自2008年7月-2009年7月共收治68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郭文秀 《新疆医学》2010,40(9):94-95
重症颅脑损伤主要指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其病情复杂、预后差、死亡率高,做好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对疾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作用。现将我科自2008年7月-2009年7月共收治68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1992年全年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134例,属重型颅脑损伤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8~60岁.受伤原因多为车祸,高处坠落,斗殴等。其中行开颅手术15例,气管切开术10例。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病情观察1.意识的观察:本组重型颅脑损伤中全部均有意识障碍,昏迷最短2天,最长半年。昏迷时间长短及昏迷深度是病情轻重的标志。如意识逐渐恶化,为继发性脑受压表现;有中间清醒期应考虑为硬膜外血肿;病人出现燥动不安可能一是昏迷的前驱症状,二是意识好转的先兆。本文一例因车祸右侧颞顶部有5cm×4cm的血肿,当时昏迷约半小时.入院后神志清楚,伤后4小时出现烦燥,继之昏迷。立即行开颅清除颞顶硬膜外血肿,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病变发展较快,病死率高。我院自1992年4月-1997年4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6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58-87岁,平均年龄68.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1例,跌伤12例,击伤3例。1.2主要临床表现:伤后昏迷42例,有中间清醒期4例,合并脑和吕例,伴有抽搐14例,合并颅骨骨折16例,按Glasa,w昏迷评分法分类均在吕分以下(3-8分为重度意识障碍)。1.3CT检查结果:颅内血肿33例,其中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  相似文献   

8.
重症颅脑损伤主要指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其病情复杂、预后差、死亡率高,做好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对疾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作用.现将我科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3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幕上血肿≥20 ml,幕下血肿≥10 ml,和/或GCS评分≤8分,昏迷≥6 h,年龄在10个月至12岁之间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发现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有以下几个特点:(1)受伤机制以跌伤为主(77.6%);(2)颅内血肿发生率高,以硬膜外血肿多见(55.1%);(3)意识障碍与病情轻重不完全符合,入院时处昏迷状态68例(34.7%);处嗜睡状态18例(9.2%),神志清楚110例(56.1%);(4)脑疝发生率高(32.7%);(5)根据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疗效好。死亡率16.3%,存活率83.7%,其中轻、中残占6.1%,良好占77.6%。  相似文献   

10.
颅内血肿如能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预后是良好的。对任何一种颅脑损伤,都可以发生颅内血肿,而使伤情严重恶化。医师需时刻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颅内血肿的诊断,首先要考虑有无颅内血肿,其次是什么部位血肿、是否多发血肿及其与其他占位性病变的鉴别。一、是否颅内血肿颅脑损伤后要严密观查病人神志、瞳孔、体征等变化,以免贻误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可分为急性(受伤3日内)、亚急性(受伤3周内)、慢性(伤后3周以上)。特重型颅脑损伤可在受伤后立刻产生颅  相似文献   

11.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颅脑外伤病人中较常见,但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者却不多见。本科于1993~1995年经手术治疗颅内血肿病人86例,其中术后再出血者3例(占3.48%)。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10岁。因头部损伤后昏迷4h,中间清醒20min后急...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而迟发性颅内血肿在颅脑损伤中比率小,且病情复杂、严重,有其临床特点,如延误诊断和治疗常可导致不良后果。通过我院收治的3例病人结合文献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如下。例1:患者女,28岁,交通事故伤后0.sh入院。查体:患者没昏迷,生命体征平稳,抬人病房,烦燥不安。双瞳孔不等大,右迟钝。右耳漏,双上肢屈血操动,双下肢瘫,四肢难反射亢进,左下肢巴彬斯基氏征阳性。CT示:左顶叶脑挫裂伤,左侧额铁预部硬膜下血肿,量约30ml,中线结构移位。急诊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第3d患者神志转情、失语…  相似文献   

13.
此文报告2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疗体会如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的重要继发病之一,如果诊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据国外文献记载;1940年急性硬膜下血肿死亡率82%—90%。近年我国文献记载;颅内血肿的总死亡率仍在14%-62%(平均30%)。由于头颅X线层扫描应用,给诊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提供了优越条件。临床资料1、本组病例:男20例。女8例,14岁以下9例,15岁至35岁15例,35岁至50岁4例。2、受伤机制:加速性损伤12例,减速性损伤8例,混合性损伤8例。3、意识状态:持续昏迷,进行性恶化者ZO例;有典型中间清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98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为主;硬膜下,脑内血肿,迟发性颅内血肿多见,伤后昏迷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结论处理老年颅脑损伤病人应严密监测颅内压变化和心脑肺功能.注意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创伤具有广泛性颅骨骨折,脑腔裂伤,脑干损伤,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特点,因之发生突然,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故及时间有效的院前救护措施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的一环。我院于1967-1992年共随车出诊救护重型颅脑创伤患者27例,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上较多的是颅内血肿、脑干损伤和脑挫裂伤。其特点是病情重、来势猛、死亡率高,易于出现并发症;只有通过有效的急诊救治,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才能成功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致残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随时可有生命危险。因此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现将147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2年12月~1995年10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147例,男1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岁。昏迷最长时间96d,最短时间14d。治愈20例,好转11例,死亡16例。2严密观察病情对每个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都应设一份特别护理记录单详细正确记录下列事项:(1)意识:颅脑外伤血肿病人,如发生急性脑受压时有特殊病程。开始昏迷以后清醒,后因颅内压力增高又继发昏迷。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开颅术后的病人,继发脑水肿或颅内血肿临床上较常见。下面仅对3例颅脑术后病人继发脑疝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其中1例为脑肿瘤术后;2例为脑出血。在做颅内肿瘤及血肿清除术后,3例患者均分别在72小时36小时,12小时后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及烦躁不安等症状,由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患者行二次手术,术后治愈。病情观察!.颅脑术后的病人首先严密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对颅脑术后的病人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术后清醒又逐渐进入昏迷者,应引起高度重视。2如病人术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继而转为散大或一侧…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以及合并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其病情严重,来势凶猛,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病死率较高。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患者中约70%死于伤后8h内,如何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观察病情变化1.1意识的观察患者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征之一,要密切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如意识逐渐恢复是病情好转的征象;伤后出现中间清醒期,则是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说明有进行性脑受压存在,提示颅内血肿持续增大或脑水肿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处理。1.2瞳孔的观察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受压;双侧瞳孔大小多变,或出现眼球分离,提示有脑干损伤;如果先一侧瞳孔散大,后双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患者呈深昏迷,是病情危重接近临终的表现,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1.3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伤后每15min~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如呼吸深慢,脉搏缓慢,血压高,多提示颅内压升高,或是脑疝的早期表现;如出现呼吸浅促,脉搏快而微弱,血压下降,昏迷加深则说明病情危重,应立即报告医...  相似文献   

20.
崔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10-3411
重型颅脑损伤以及合并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其病情严重,来势凶猛,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病死率较高。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患者中约70%死于伤后8h内,如何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观察病情变化1.1意识的观察患者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征之一,要密切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如意识逐渐恢复是病情好转的征象;伤后出现中间清醒期,则是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说明有进行性脑受压存在,提示颅内血肿持续增大或脑水肿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处理。1.2瞳孔的观察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受压;双侧瞳孔大小多变,或出现眼球分离,提示有脑干损伤;如果先一侧瞳孔散大,后双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患者呈深昏迷,是病情危重接近临终的表现,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1.3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伤后每15min~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如呼吸深慢,脉搏缓慢,血压高,多提示颅内压升高,或是脑疝的早期表现;如出现呼吸浅促,脉搏快而微弱,血压下降,昏迷加深则说明病情危重,应立即报告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