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卓  周君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0):23-23,2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该病又称为甘布罗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cosgrove首次报道于美国甘布罗镇的肉鸡,所以,该病也称为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为特征,感染鸡的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淋巴细胞是IBDV的靶细胞,尤其B淋巴细胞是最主要的靶细胞,法氏囊是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危害3~12周龄青年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IBDV主要侵害鸡的淋巴器官法氏囊而引起严重的B细胞免疫应答抑制,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及对其他疫苗免疫的应答能力下降,因此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实验从山西省不同地区疑似法氏囊病鸡中分离到法氏囊病毒,经鸡胚培养繁殖、电镜观察、提取RNA、设计引物、c DNA的PCR扩增、电泳、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比对,最后鉴定其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株。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  相似文献   

7.
闫国财  关中生  刘欣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5):21+23-21,2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任何品种的鸡在任何季节均可感染,常发生于不免疫或免疫失败的鸡群,具有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高巍  侯军 《中国家禽》2007,29(12):47-49,52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各国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1]。据调查,美国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几乎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又称为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真皮炎、出血综合征等,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之后新出现的一种鸡的免疫抑制病。该病以贫血、胸腺萎缩、骨髓黄化、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为主要特征。自1979年Yuasa等在日本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es,CIAV)以来,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其特征是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病鸡严重委顿、白色下痢、法氏囊内B淋巴细胞损伤、鸡体免疫能力抑制。我国于1979年先后在广东、上海等地发现本病,现已遍及全国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