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黄建国  马德胜  龙胜清 《贵州地质》2014,31(3):206-209,240
分布于塔惹增地区帕荣山一带的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对其时代归属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一直颇有争议.前人根据岩性将其归为古近系日贡拉组,通过对此套地层详细的剖面研究表明其时代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其沉积环境为残留海相沉积,此套地层的时代厘定,为研究怒江洋在该地区的关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马德胜    熊兴国  曾禹人  符宏斌  郭海 《地质通报》2015,34(09):1636-1644
冈底斯带广泛分布晚古生代火山岩地层。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在晚古生代已经发生转变。在冈底斯带中西部塔惹增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拉嘎组中发现了火山岩夹层。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火山岩属岛弧环境,标志着晚古生代冈底斯发生首次造弧作用,该时期冈底斯中西部已经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  相似文献   

3.
冈底斯带广泛分布晚古生代火山岩地层。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在晚古生代已经发生转变。在冈底斯带中西部塔惹增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拉嘎组中发现了火山岩夹层。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火山岩属岛弧环境,标志着晚古生代冈底斯发生首次造弧作用,该时期冈底斯中西部已经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羌塘盆地昂达尔错地区前人划分的上三叠统角木日茶卡组中发现了二叠纪化石分子Acanthopecten cf.coloradoensis(Newbrry)和Pterinopectinella?sp.,结合岩石组合特征,经过进一步开展生物年代对比及区域地层对比,将该套角木日茶卡组重新厘定为中二叠统龙格组,从而首次将羌塘盆地东南侧出露地层的时代下限由原来的上三叠统修正至中二叠统,增添了新的古生物化石证据。首次明确了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南羌塘地区中新生代之下存在晚古生代地层,为今后更深入研究羌塘盆地零星出露的古生代地层及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银额盆地西北部洪果尔吉乌拉山间盆地内首次发现早白垩世叶肢介化石1属2种,包括:Diestheria yixianensis Chen,Diestheria longinqua Chen,植物化石5个属(种)Podozamites sp.,Equisetites sp.,Baiera sp.,Nilssonia sp.,Czekanowskia sp.。上述叶肢介化石均为热河生物群重要分子,植物化石也是中生代晚三叠世—晚白垩世的常见分子,确定这套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划归巴音戈壁组。上述化石的发现,丰富了银额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内容,为盆地内早白垩世地层对比提供了最新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西藏尼玛县城西-色林错一带发育一套山间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属红色磨拉石建造。该红色碎屑岩系底部不整合于下白垩统及其以下层位之上。其时代归属尚不统一,有划归为上三叠统巫嘎群,有划归为古近系始新统牛堡组。2000~2002年作者在尼玛县城西、双湖区南措折乡宋我日分别测制了剖面,2002年又在尼玛县城西剖面补采样品,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及时代,将其划归上白垩统竟柱山组。  相似文献   

7.
在西藏北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多尼组岩性自西向东有一定的变化。西区(雄梅地区)下段为深灰、灰、浅灰色微、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韵律层;中段为成熟度略高的细、中、粗粒石英砂岩韵律层;上段为新建立的地层单位达过火山岩,为中性火山岩。东区(曲松波地区)下段以黄绿、灰绿、土黄色中细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及含砾粗砂岩;中段为灰绿、黄绿、紫、灰紫色粉砂岩、细砂岩韵律层;上段为新建立的地层单位弄巴砾岩,为紫色粗砂岩、砂砾岩、砾岩。多尼组呈带状分布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永珠蛇绿岩带之间。在研究区内多尼组以海岸砂堤及海滩沉积环境为主;研究区以西以浅海相沉积环境为主;研究区以东以潮坪泻湖及沼泽沉积环境为主。中特提斯海东部海岸在多尼组早期可能在研究区以东,中期可能曾移至西区,晚期可能移至东区。这一结论确定了多尼组沉积时期中特提斯海海进、海退过程,它为研究中特提斯海的演化历史、古地理轮廊的确定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江西贵溪南部周家店组的化石新材料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建华 《江西地质》1992,6(1):47-52
  相似文献   

9.
西藏塔惹增地区中—上侏罗统仁多组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宏斌  马德胜  吴滔  熊兴国  曾禹人 《地质通报》2015,34(10):1821-1825
在西藏塔惹增地区前人划分的中二叠统下拉组中发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中—晚侏罗世的Classopollis,Annulispora,Chasmatosporites等孢粉化石,以及较为丰富的Systematophora cf,Ctenidodinium等沟鞭藻类。表明在该区下拉组中至少有一部分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中—上侏罗统。通过岩石组合特征、基本层序、生物化石时代对比,将该套地层归属于仁多组。该地层的厘定,为区域地层对比、地层格架建立及探讨中生代盆地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首次发现产自辽西义县皮家沟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保存有解剖构造的木化石,利用木化石切片法对木化石解剖特征进行研究。当前木化石均为硅化保存,其中一块标本保存有髓、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等解剖构造。其髓部主要由薄壁细胞构成,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次生木质部为Protophyllocladoxylon型。部分木化石标本表面密布大小不一的孔洞,推测为昆虫幼虫的觅食痕迹。此外,木化石产出层位还发现有大量丝碳化石,表明义县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沉积时期存在野火事件,而频发的火山喷发活动可能是野火事件的诱因。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开展西藏自治区1∶5万班戈县恐弄拉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时,在马前乡恐弄拉西侧车尖西南一带前人划分的一套早白垩世桂牙岩组碳酸盐岩地层中采集了腕足类和腹足类化石,据采集的古生物化石时代确定此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中侏罗世沉积(晚巴柔期—卡洛期),通过岩石组合特征、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及生物化石时代对比,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桑卡拉佣组。这一地层的确定为冈底斯带地层区侏罗系地层划分对比、地层格架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中生代盆地的演化历史,古地理轮廓的确定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李奋其  刘伟  耿全如 《地球学报》2010,31(6):781-790
大规模的早白垩世火山岩呈孤岛状广泛展布于冈底斯北部地区。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那曲地区圈定出晚白垩世、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对出露状况较好的那曲县城晚白垩世火山岩、哈尔麦中-晚侏罗世火山岩进行了野外调研, 它们均为安山质火山岩系, 均与一套黑色砂板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同时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 便于进行区域对比。那曲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多数锆石具有生长环带, 部分锆石显示核边结构。采自那曲东县城、哈尔麦的2件安山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16.3±1.4 Ma、111.37±0.73 Ma, 它们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 应该为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区域对比表明, 早白垩世火山作用是北冈底斯带最为强烈的一次火山活动, 其活动时间大致在110 Ma左右, 之后是早白垩世岛弧型深成中酸性侵入活动。冈底斯北带早白垩世火山作用究竟与狮泉河-嘉黎大洋俯冲有关, 还是与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有关, 目前尚难定论。  相似文献   

13.
为在我国西部寻找新的战略性的石油地质储量按替区,我们在西藏措勒盆地开展了为期3年(1995~1997)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在它日错地区首次发现了昂杰组地层,昂杰组自创建以来一直被置于上石炭统^〖1〗,根据新获得的化石资料及区域地层对比分析结果,我们将该组于下一叠统。区内昂杰组的发现对于准确确定该组的时代归属、重新认识夏岗江雪山地区“坚扎弄组”及完善冈底斯-念青唐古地层区古生界界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北羌塘半岛湖地区前人划分的晚侏罗世索瓦组二段地层中,采集到属于早白垩世时代的古生物化石(Classopollis sp.Dicheiropollis etruscus、Senegalosporites sp.Steevesipollenites sp.),依据化石鉴定结果及区域岩石地层对比,将半岛湖地区原索瓦组二段厘定为早白垩世白龙冰河组。该套地层的厘定,对北羌塘盆地早白垩世时期沉积环境、古地理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藏岗巴晚白垩世有孔虫动物群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南部岗巴地区上白垩统的有孔虫动物群十分丰富,经鉴定共有52属130种。根据岩性,该地区上白垩统可以划分出三个最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冷青热组、岗巴村口组及宗山组。依据其中有孔虫的形态结构、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及地史分布等特征,可以划分出五个主要的有孔虫动物群,Rotalipora动物群,Whiteinella-Helvetoglobotruncana动物群,Dicarinella-Marginotruncana动物群,Globotruncana-Globotuncanita动物群及Orbitoides-Omphalocyclus动物群。这五个有孔虫动物在晚白垩世相继绝灭,其绝灭与古水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是受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藏塔惹增地区尺阿弄铁铜矿床详细的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岩石及产出特征等研究表明,尺阿弄铁铜矿床,形成于板块碰撞造山到青藏高原新生代板内造山的重大构造转折过程中,成矿期为晚白垩世,其与板块碰撞形成的花岗斑岩以及二叠系下拉组灰岩关系密切,依此把测区内尺阿弄铁铜矿床确定为矽卡岩型矿床。尺阿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确定,表明冈底斯成矿带不仅有斑岩型矿床,亦有矽卡岩型矿床,对冈底斯成矿带成矿类型多元化及对在该成矿带内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李钊  王乐民  王冉  李永军  沈锐 《西北地质》2015,48(3):185-194
广泛出露于哈山之南、北两个盆地中的早白垩世吐谷鲁组, 在哈山“山”区被新发现, 确认其超覆于前白垩系之上, 不整合界面产状平缓。吐谷鲁组产状近水平, 层理层面清晰, 构造极简单, 无变形变质, 而其下伏下二叠统或更早地层均褶皱变形强烈, 断裂及节理等构造发育, 二者差异显著。白垩纪之前哈山曾遭剥蚀但尚未夷平, 可作为和什托洛盖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界山。哈山北煤南油的成矿差异可能受此构造格局的控制。到早白垩世, 和什托洛盖盆地才与准噶尔盆地连为一体。“山”区吐谷鲁组的发现, 为其提供了重要佐证。现今“盆-山-盆”的地貌格局是陆内差异隆升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是冈底斯北侧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矿床,文章利用LA-ICP-MS测试技术,对矿区石英闪长岩开展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此调查其岩浆源区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并试图探究其成矿潜力。纳如松多矿区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85.2±1.1)Ma,早于矿区内大规模成矿事件,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闪长岩锆石稀土元素表现为LREE亏损、HREE富集的左倾配分模式,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和正Ce异常特征,δEu变化于0.06~0.36之间,δCe变化于5.85~248.22之间。石英闪长岩的锆石176Hf/177Hf分布于0.282 679~0.282 766之间,εHf(t)值变化于-1.44~1.70,单阶段模式年龄TDM集中于679~804 Ma,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值集中于1047~1245 Ma之间。综合分析显示纳如松多矿区石英闪长岩来自于地幔和地壳2个不同的源区,并结晶于陆壳环境。纳如松多铅锌矿区石英闪长岩锆石的Ce(Ⅳ)/Ce(Ⅲ)比值除个别点外均低于100,且δEu集中于0.04~0.22之间,远小于0.4,为还原性岩体,由此推断石英闪长岩还原性的岩浆岩特征可能是其未能具有成矿能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勇  贺永忠 《贵州地质》2001,18(1):18-22
在新疆半岛湖北侧的黄羊岭组中发现Skolithos遗迹相化石,为恢复本地区早,中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