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颞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系统了解颞叶桥静脉及其属支的显微解剖。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的颞叶桥静脉,由各属支起源追踪至静脉汇入点,测量有关数据。结果:颞叶桥静脉有4型:Ⅰ静脉湖型15%(3侧),Ⅱ烛台型40%(8侧),Ⅲ单干型20%(4侧),Ⅳ多干型25%(5侧)。20侧半球共有107条桥静脉属支、43个静脉汇入点,静脉汇入点分布于横窦区54%(23个)、小脑幕区23%(10个)、颞骨岩部区23%(10个)。结论:熟悉颞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是在相关手术中保护桥静脉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6脑桥静脉在显微解剖、显微结构的形态学特征,分析人脑桥静脉与蛛网膜的关系,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入路方案的制定、脑静脉系在手术中的保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将20例(40侧)成人脑标本的桥静脉分为上矢状窦组、小脑幕上组、蝶骨组和颅后窝组4组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果①上矢状窦前部和后部各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②小脑幕上组桥静脉注入处的形态分为单干型、多干型和烛台型。③大脑中浅静脉表现为单干、双干或三干。④颅后窝组桥静脉可分为窦汇组、小脑幕组和岩部组3组;⑤所有桥静脉均可以观察到静脉从蛛网膜下腔穿出,蛛网膜包裹静脉并在其表面形成袖套样结构。结论熟悉桥静脉的形态特征,有助于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过程中更好地保护桥静脉,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妥当处理桥静脉表面的蛛网膜袖套对于静脉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手术中保护和重建桥静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手术显微镜和组织学切片,对40例脑标本的桥静脉和上矢状窦进行观测。结果:桥静脉平均每半球10.2支,长度4.2±2.7mm,直径2.1mm以上占36.9%,直径2.1mm以上、长度7.5mm以上共39支,引流中央沟静脉的桥静脉距额极14.6±1.5cm,桥静脉贴段大多数距中线1.5cm以内,桥静脉壁厚度约0.3mm。结论:平均每例标本约有1支桥静脉达到直接重建的条件,应用桥静脉保护技术可以增加重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脑浅静脉的行程、分布及其吻合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神经外科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大脑浅静脉显微解剖学的相关文献,对其行程层次、引流区域和吻合情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大脑浅静脉依其行程层次可分为起始段、软膜段、蛛网膜下隙段、硬膜下隙段和硬膜段5段,根据引流区域大致可分为大脑上静脉、大脑中浅静脉、大脑下静脉和基底静脉4组。大脑浅静脉间存在着丰富的吻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上、下吻合静脉。结论:熟悉大脑浅静脉的显微解剖学,有助于避免手术中损伤大脑浅静脉,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及其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雪飞  韩卉  陶伟 《解剖学报》2010,41(1):141-146
目的 通过对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为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的解释和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 对6例(12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观测,测量各支桥静脉的直径及其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利用解剖数据,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建立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模型的壁面剪切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共计137支,分为前后两组,其中后组桥静脉的直径较大,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较小。共建立模型137个,桥静脉直径>1.2mm、65°≤注入角度<105°时,注入处下游上矢状窦壁壁面剪切力下降明显;桥静脉直径>1.2 mm、注入角度<65°时,注入处下游上矢状窦壁和注入处上游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下降明显,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最低值为上矢状窦壁上的63%。与前段组桥静脉模型相比较,后段组模型上矢状窦壁和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最低值较小,距注入处较远。结论 桥静脉直径>1.2mm,且注入角度<65°时,血管壁面剪切力急剧下降,脑静脉血栓形成容易发生。血栓好发于上矢状窦后段的注入处上游桥静脉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基底静脉后段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小脑幕切迹后区病变手术中保护基底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颈内静脉灌注蓝色明胶溶液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2例(40侧)DSA静脉相和20例(40侧)CT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以显微解剖结果作为对照标准,DSA、CTV分别观察到89.79%、94.89%的基底静脉,测得的直径值分别大37.28%、36.72%。根据基底静脉注入大脑大静脉系的分布特点,将基底静脉分为3型:①Ⅰ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大静脉中段,占36.11%(13侧);②Ⅱ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大静脉起始段,占27.78%(10侧);③Ⅲ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内静脉,占36.11%(13侧)。DSA和CTV均能显示基底静脉注入处的分布规律。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小脑幕切迹后区病变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对基底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幕下小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2例(40侧)DSA静脉相、20例(40侧)CTV和20例(40侧)MR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以显微解剖结果作为对照标准,DSA、CTV和MRV分别观察到89%、40%和38%的桥静脉,测得的直径值分别大11%、17%和33%。桥静脉注入硬脑膜处的形态分为直接或经脑膜静脉(小脑幕窦)间接注入两种,脑膜静脉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信号的不连续、缺失或者局部强度增加。桥静脉注入硬脑膜处主要分布在窦汇附近、小脑幕和岩上窦前部。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桥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斜坡入路解剖观测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基底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3)选取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0例,经股动脉穿刺施行支架成形术,观测基底动脉狭窄部位的血管直径和血管狭窄的变化。 结果 基底动脉的长度和外径分别为 (28.52±3.45) mm、(4.52±0.24) mm,血管造影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5.47±3.65) mm、(3.46±0.46) mm,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动脉的穿支细小、密集,从基底动脉后外侧壁发出后直行进入脑实质。基底动脉血管造影的横径与前后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动脉内腔呈椭圆形。男、女性基底动脉血管造影的长度和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的基底动脉长,直径粗。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为100%,狭窄血管的直径有明显改善。 结论 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对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防止术后穿支供应区域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脑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与脑解剖结构三维可视化相关的文献,了解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意义.结果: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脑解剖、数字人脑图谱、虚拟现实、神经导航及远程医疗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结论: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及与更多科技领域的合作,将会推动神经外科向更加先进医疗方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脑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与脑解剖结构三维可视化相关的文献,了解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意义。结果: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脑解剖、数字人脑图谱、虚拟现实、神经导航及远程医疗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结论: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及与更多科技领域的合作,将会推动神经外科向更加先进医疗方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陶伟  韩卉  邓雪飞  陈方宏  庞刚  刘斌  赵红 《解剖学杂志》2007,30(3):347-350,F0003
目的:通过对上矢状窦(SSS)旁大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40侧DSA静脉相和16侧CTV进行显微解剖和影像学观察。结果:上矢状窦前部和后部分别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显微解剖、DSA和CTV观察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量分别为11.2支、8.9支和7.0支,DSA和CTV观察发现桥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常显示不清。结论:熟悉和比较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桥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牛育鸿  白石  阮彩莲 《解剖学报》2016,47(2):250-253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系统在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三维解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8例尸体头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颅MRI和CT扫描,将混合造影剂乳胶依次灌注到静脉系统和动脉系统中,灌注后行2次头颅CT扫描。解剖两侧尸体头颅时根据枕髁入路,切除部分小脑半球显露颅神经和脑干,再次行头颅MRI扫描,将所扫描的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根据数据结果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设计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手术路径,可选择颅盖和颅底的骨性标志点,采用相应的测量方式测验结果。比较不同手术路径解剖显露情况、手术解剖测量数据及各解剖结构在手术路径微创前后的变化。结果模拟手术路径直观地体现了神经、血管等随操作方向和角度等解剖结构变化。虚拟现实系统和尸体头颅测量结果一致,但是三维解剖模型数据测量无观察和测量角度限制。三维解剖影像模型显示,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体积、路径中静脉窦体积及岩骨骨性结构小于微创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神经体积在微创化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枕髁入路微创化手术路径在限定靶点的情况下显露解剖结构随之变化,也减少对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Combined cognitive and physical interventions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may help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MCI to dementia or prevent dementia. However, their efficacy is less well studied compared to pharmaceutical treat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physical interventions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on cognitive function (global cognition, memory or executive function/attention) of older adul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ethodsWe searched the PubMed, Web of Science, Scopus,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PsycINFO, CINAHL and IEEE from inception to 13 May 2021. Onl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hich incorporated virtual reality cognitive and physical components targeted to individual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were eligible. 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conducted document retrieval, study selection, data extraction,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Result7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included in a total of 8 articles. No studies were rated as having a "high" risk of overall bias. The results of a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VR combined cognitive and physical interventions enhanced the global cognitive (MD = 2.66, 95% CI = 1.79–3.54, P = 0.03, I 2 = 68%) abilities of older adul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he meta-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fter virtual reality combined cognitive and physical interventions, effects on memory (SMD = −0.03, 95% CI = −0.60 to 0.55, P = 0.78, I 2 = 0%) and executive function/attention (SMD = −0.19, 95% CI = −0.74 to 0.36, P = 0.09, I 2 = 53%)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sThe present meta-analysis verifies the potential rehabilitative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combined cognitive and physical interventions for older adul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ore research is also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intensity and timing of intervention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经腹膜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提供腰椎前方血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防腐固定尸体标本及120例腰椎MRI断层数据,观察下腰椎区域髂总静脉的解剖学特点;根据腰椎前方血管的断层图片判断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对应椎体的位置;L5~S1前方左髂总静脉对应椎间盘的位置。结果:CCIV的位置范围从L4椎体到S1椎体,相对恒定,主要分布在L5及L5~S1椎间隙(二者占87.5%);左髂总静脉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进入L5~S1椎间盘的难易程度,88.3%左髂总静脉位于L5~S1椎间盘30°~90°的位置。结论:CCIV存在较大的变异,微创前路经腹膜手术在下腰椎损伤大血管的危险性主要来自髂总静脉汇合点及左侧髂总静脉对应椎体的位置,因此强调术前的MRI检查来判断髂总静脉的位置,评价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尸体骨盆与其三维重建数字化模型及3D打印实体模型的三维特征测量结果差异。 方法 选择1具中年男性骨盆标本,根据骨盆的生理学结构特点在骨盆标本表面选取并固定共计14个特征点,并使用三坐标仪测量并记录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使用CT设备对固定了特征点的骨盆标本进行1.0 mm的断层扫描;使用三维医学图像软件(Delta Medical Studio,DMS)对获取的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记录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使用3D打印设备(熔融沉积成型,FDM)及光固化成型(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SLA)打印三维重建模型,三坐标仪测量记录特征点的三维坐标;通过记录的三维坐标分别计算尸体标本、数字模型、3D打印实体模型的特征点之间的距离及夹角;从最大误差、平均误差、t值验证等角度分析三组数据的误差情况。 结果 三维重建数字化骨盆模型的特征测量距离的平均误差约为0.5 mm,角度平均误差约为0.35 o;3D打印模型相对于骨盆标本的距离测量的平均误差约为0.8~1.1 mm,角度平均误差约为0.4°~0.5°。 结论 三维重建模型和3D打印实体模型对于骨盆术前的参考及测量精度方面具备可靠性,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3D打印模型作为骨盆术前规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尸体骨盆与其三维重建数字化模型及3D打印实体模型的三维特征测量结果差异。 方法 选择1具中年男性骨盆标本,根据骨盆的生理学结构特点在骨盆标本表面选取并固定共计14个特征点,并使用三坐标仪测量并记录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使用CT设备对固定了特征点的骨盆标本进行1.0 mm的断层扫描;使用三维医学图像软件(Delta Medical Studio,DMS)对获取的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记录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使用3D打印设备(熔融沉积成型,FDM)及光固化成型(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SLA)打印三维重建模型,三坐标仪测量记录特征点的三维坐标;通过记录的三维坐标分别计算尸体标本、数字模型、3D打印实体模型的特征点之间的距离及夹角;从最大误差、平均误差、t值验证等角度分析三组数据的误差情况。 结果 三维重建数字化骨盆模型的特征测量距离的平均误差约为0.5 mm,角度平均误差约为0.35 o;3D打印模型相对于骨盆标本的距离测量的平均误差约为0.8~1.1 mm,角度平均误差约为0.4°~0.5°。 结论 三维重建模型和3D打印实体模型对于骨盆术前的参考及测量精度方面具备可靠性,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3D打印模型作为骨盆术前规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基于CE-MRV的三维重建成像观察小脑幕静脉窦及幕上、幕下桥静脉的形态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80例3D CE-MRV受检者,通过Stealth Station S7神经导航系统中的StealthViz程序建立小脑幕-静脉三维重建模型,分析小脑幕静脉窦及幕上、下桥静脉的形态特点。 结果 小脑幕窦可分为内侧型、中间型、外侧型,其常见的汇流部位依次为横窦(尤其中后部)、窦汇、直窦和岩上窦。小脑幕上桥静脉可分为单干型、多干型、烛台型、静脉湖型,以多干型最常见。小脑幕下桥静脉可分为小脑幕组、窦汇组、岩部组,其中汇入窦汇区的桥静脉分布比较集中。 结论 三维重建成像可以有效观察小脑幕区的静脉解剖;熟悉小脑幕区脑静脉的解剖及引流特点,对该区域手术的入路设计及相邻桥静脉的保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颞骨岩尖部及其邻近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测颅底外岩尖部的解剖结构,为颅脑外科、耳鼻喉科等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游标卡尺和厚度测量仪,观测100侧成人颅骨标本,观察63侧颞骨颈动脉管在岩尖部走行、位置及骨质结构特点。结果 岩尖部外面境界距离均数分别为:内侧缘左0.68cm,右0.73cm;外侧缘左1.46cm,右1.41cm;前缘左1.08cm,右2.18cm;后缘左0.68cm,右0.73cm;测量了颈动脉管在岩尖部骨质内的有关数据;观察了岩尖部骨质结构特征并按气化程度进行分型。结论颈动脉管在岩尖部走行位置偏前靠上,上壁最薄,下壁厚度变异大;岩尖部骨质以硬化型居多,占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正常成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并观察测量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形态.结果:Trolard静脉和Labbé静脉是大脑浅静脉的主要吻合静脉,它们都与大脑中浅静脉相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大脑半球吻合静脉都发达,Labbé静脉缺如率15%,Trolard静脉缺如率40%.结论: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变异较大,术前应查清重要吻合静脉的显微解剖,设计合理的手术入路,避免术中损伤而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