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现状,以便更好的开展中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洛阳市6个区6所普通中学初中和高中的1980名学生进行了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需求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接受过性病、艾滋病知识的比例为14.75%;中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格率高中生(45.00%)高于初中生(33.95%)(X^2=5.26,P〈0.05);接受过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者(56.98%)高于未接受过者(31.29%)(X^2=32.57,P〈0.05);有恋爱经历者的及格率高于没有恋爱经历者(X^2=92.42,P〈0.05)。中学生对性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与年级、性别等有关(P〈0.05)。80.52%中学生认为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很有必要;18.91%学生从父母、教师或专家获得性病、艾滋病知识。性病、艾滋病知识需求状况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恋爱经历者、接受过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者、从书刊、音像或大众媒体途径获得知识者的需求较高。结论中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缺乏,尽快在中学生中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使之安然度过性困惑期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城镇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方法 在云南省艾滋病高、中流行区选取6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100名左右居民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总体来看,居民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较好,知晓率为94.4%;有14.3%的居民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还不了解;对于艾滋病预防知识,仅有64.0%的人掌握.六个社区中,西山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总体较低,在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方面,也明显低于其他五个社区.结论 应该对居民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应该针对西山区外来人口多,其学历偏低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和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市杨园街和常青街两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需求情况,为武汉市居民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常青街和杨园街两社区16~65岁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000名社区居民,知晓率较高的为“火灾时逃生(92.0%)”、“艾滋病的传播途径(89.6%)”和“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适当运动(89.4%)”;较低的是“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52.9%)”、“痢疾的传染源(57.4%)”和“预防艾滋病的疫苗(57.7%)”;居民获得医疗保健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63.7%)、报纸杂志(56.4%)、医务工作者(42.6%);认为医疗信息来源可信度最高的是医务工作者(52.9%),其次为电视(44.6%)和报纸杂志(36.5%);两社区共有45.8%的人参加过社区举办的健康讲座,52.6%的人收到过健康教育宣传材料;81.5%的居民对目前的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在身体不适时,有50.9%的人首选是到正规大医院看医生,28.1%的人是到零售药店买药。结论武汉市常青街社区与杨园街社区居民传染病防护知识掌握欠佳,应多渠道、多方位对两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社区不同活动居民参与意愿的的不同,探讨云南省城镇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影响居民参与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居民参与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对云南省城镇居民,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确定样本人群,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用SPSS11.0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 (1)社区艾滋病防治活动居民参与意愿明显低于其它活动(R=847.161,P<0.05);(2) 56.2%的居民认为社区举行过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对其有帮助,73.0%的居民表示满意;(3)9.8%的居民认为"艾滋病与我无关",半数以上(64.5%)的居民因为没有时间而不去参加艾滋病防治活动.结论 普及艾滋病知识,加大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力度,合理选择活动时间,满足群众需求,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从而提高居民参与度.  相似文献   

5.
泰山区城市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城区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城区社区居民255名,使用《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统一的“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城市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9.4%,不同文化程度、年龄、职业人群之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泰山区城市居民艾滋病宣传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芜湖市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为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选择16个知识点作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开展现况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80.34%。城市居民知晓率(81.25%)高于乡村人群(79.12%),男性知晓率(82.92%)高于女性(78.82%)。各县区之间知晓率有差异,居民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知晓率有影响,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低于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结论居民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较高,但全面掌握者很少,不同类别居民之间差异较大。需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科学、准确地宣传艾滋病知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态度及行为情况,探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682名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6.37%,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总正确率为68.30%,而赞同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有14.48%。结论:应加强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广大居民完整地了解艾滋病知识,坚定信念,转变态度,加强安全的性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兆杰  于保东  佟丽芳  李艳华 《吉林医学》2009,30(18):2151-2152
目的:了解长春市社区老年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状况,分析社区老年护理健康教育需求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市社区620名老年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前五位是预防知识、保健知识、急救知识、用药知识和心理知识。不同职业老年人对其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老年人对其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老年人对心理知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市社区老年人对护理健康教育需求较强烈,具有对知识需求广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在押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和相关态度,为对实施预防、防治艾滋病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制的司法行政系统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问卷对海南省司法行政系统384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6%的人认为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84.6%的人认为支滋病感染者和健康人一样有工作的权利;仅有45.5%的人了解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政策;艾滋病知识得分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类型及职业类型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预防艾滋病态度得分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司法行政系统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应加强此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艾滋病在此类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高职院校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关描述性研究。随机整群抽取陕西省四所高职院校学生800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为68.06±7.04(8~84分);②艾滋病态度问卷总分为25.71±3.46(4~30分);(萤38.6%的高职学生曾与异性有过拥抱、接吻等行为;11.9%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初次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的学生占77.9%;④高职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为电彬电影(41.8%)、报纸/杂志(37.7%);学生最愿意接受的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依次为电彬电影(44.6%)、朋友/同学(41.7%),高职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受同伴的影响很大;⑤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艾滋病相关态度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1);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边缘性行为、性行为及初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职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不高,对艾滋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高职学生中应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并适当采取艾滋病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庆阳市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和行为,为城乡居民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庆阳市抽取4个居委会和4个行政村18-60岁的城乡居民1190名做问卷调查。结果庆阳市城乡居民听说过艾滋病,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均存在错误的认识,农村居民较城市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低,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较城市单一。结论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在健康教育中强调对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可减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郑州市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K-A-P),探索对居民进行营养教育、指导合理膳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西前街社区等4个社区的520名居民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及格率分别为63.7%、71.0%、31.5%,但知晓《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者仅为33.1%,76.3%的居民在营养态度上是积极的,会主动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获得营养知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关联(P0.05)。结论社区居民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应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正确饮食行为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探索城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使用全国统一的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采取等容量分层整群、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4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86%和50.88%。只有20.21%(405/2004)居民认为艾滋病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结论一般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加大对城乡居民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荆州市艾滋病重点建设示范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抽取示范区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3类人群共649人,调查基本情况、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结果 3类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7.04%,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95.57%、80.66%、5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3,P0.01)。3类人群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较低,为49.77%,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65.02%、46.91%、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1)。3类人群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电视所占比例最高,达76.43%。结论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有差异,应强化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江苏省传染病综合示范区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于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对张家港、丹阳和泰兴三市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显示结核病防治知识,三市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市分别为62.9%、56.5%和59.2%。三市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调查结果显示三市结核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3.1%,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市知晓率分别为71.0%、58.1%和60.7%。三市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江苏省传染病综合示范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赵桂娟 《黑龙江医学》2014,38(2):219-221
目的 对百色市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进行调查,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百色市右江区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及半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400人,回收率为100%,总体知晓率为75.0%.男性居民的传染病防治、饮食营养、日常生活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女性,慢性病防治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居民的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饮食营养、日常生活知识知晓率逐渐降低(P<0.05).居民的各种健康行为形成率在性别、年龄上分别均有较大差异(P<0.05),总体形成率女性高于男性及年龄小者高于年龄大者(P<0.05).健康知晓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密切相关,年龄较大者、男性、文化程度低、农民等特征的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 百色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仍较低,还需建立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完善健康教育网络,加大投入,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杨淑琴  曹艳棠 《当代医学》2013,(25):160-161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防治结核病的认知水平,评价对社区居民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投币法随机选择社区居民540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形式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普及结核病健康教育知识之后,社区居民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之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居民对结核病的认识,有利于结核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山市某镇随机抽取4村各5个生产队共80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分析18周岁以上农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6.9%,吸烟、饮酒率为25.3%和13.3%,主要的卫生保健知识获取途径为电视(35.1%)。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089)、文化程度(OR=0.772)、饮酒(OR=0.801)和卫生保健(OR=0.492)是居民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有待改善,应加强农村居民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善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