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病理学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器官移植中心2007年12月至2010年9月肾移植术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为肾移植术后移植DGF,在B超引导下应用BARD(美国)活检穿刺针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活检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常规行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依据Banff′05标准进行病理分型,通过移植肾的病理状态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移植肾穿刺活检,穿刺后平卧4 h,予以抗炎止血治疗,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果穿刺组织中,DGF的主要原因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20例,急性排斥反应(AR)8例,免疫抑制剂毒性肾损害4例。血液透析治疗31例,外科手术1例。31例DGF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AR所致DGF最终切除移植肾,恢复规律血液透析。结论肾移植术后DGF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ATN和AR是引起肾移植术后DGF的主要因素;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血液净化方式,宜早不宜迟;在确定以血液净化为主的方案后,其他辅助措施亦为重要,绝大多数DGF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2.
尸肾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国外报告发生率较高达10%~60%,一般以术后1周内需要血液透析,但经几天或几周等待后能恢复肾功能者为DGF[1]。本组15例中有3例术后泌尿功能恢复但血肌酐及尿素氮值居高不下,经2~3周后才恢复,故亦列入DGF,但未行血液净化治疗。本文分析本中心6a来(1992年5月至1998年12月)同种异体尸肾移植190例194次尸肾移植发生DGF15例(发生率为7.7%,较国外报告低),发生的原因及治疗、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DGF中男8例,女7例,年龄20~65岁,其中50岁以上3例。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  相似文献   

3.
王旭  刘宏  徐丽  陈庆才  张玉坤  周好  陈军 《江苏医药》2021,47(6):577-581
目的 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肾移植患者167例,捐赠者均为DCD供体.术后,62例发生DGF(DGF组),105例未发生DGF(非DGF组).于术后7 d和术后1、3、6个月以及术后1、2年6个时间点检测SCr和GF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GF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移植肾的存活率.结果 发生DGF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供体终末SCr水平较高、热缺血时间较长和受体进行血液透析(P<0.05或P<0.01),女性受体是DGF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2.5个月;与非DGF组比较,DGF组受体SCr水平较高,GFR较低(P<0.01),DGF组移植肾存活率低于非DGF组(79.03%vs.97.14%)(P<0.01).结论DCD肾移植患者发生DGF与供体终末SCr水平、热缺血时间和受体血液透析密切相关.发生DGF的肾移植患者肾功能较差,移植肾存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实施DCD供体肾移植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DCD供体肾移植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术后有无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感染、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DGF 4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尿漏1例,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 加强DCD供体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正确识别和判断术后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策,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正>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少尿,增加急性排斥发生率,降低了移植肾长期存活率~([1])。本研究对DGF定义为术后少尿或无尿,在第1周内恢复血液透析,或未恢复血液透析,但术后第7天血清肌酐>400μmol/L。根据文献,DGF多数患者如诊治及时,肾功能可在7~30 d内恢复;但DGF常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急  相似文献   

6.
仇炜  王思旭  胡新一  田野  苏明 《河北医药》2022,(2):203-205,209
目的 分析心肌营养素样细胞因子1(CLCF1)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该因子与DGF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5例肾移植患者,其中DGF患者10例,无DGF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血肌酐的动态监测.收集患者血浆,采用ELISA测定CLCF1的...  相似文献   

7.
护理人员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直接关系到移植肾的存活率,尤其是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这一严重并发症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及时观察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1].笔者参与了23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直接关系到移植肾的存活率,尤其是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这一严重并发症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及时观察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1].笔者参与了23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前列地尔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早期应用对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应用前列地尔患者16例,与同期未使用前列地尔的DGF患者14例进行比较,比较两组间术后尿量、血肌酐(SCr)、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及1年人/肾生存率.结果 应用前列地尔的患者术后尿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SCr浓度、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DGF患者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有利于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蒋小娟  陈锦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07-280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的心理问题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DGF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93例患者,除2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91例患者在经过针对性的心理分析护理后,焦虑、恐惧、失眠、紧张、预感性悲哀等负性情绪减轻,能配合治疗和接受进一步治疗和护理。结论:DGF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复杂多变的,要及时发现,做好患者及家属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术中平均动脉压对移植肾早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健 《河北医药》2005,27(7):491-49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移植肾血流开放时,平均动脉压(MAP)对移植肾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947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根据移植肾血流开放时的MAP分成A组:MAP<80mm Hg;B组:MAP80~89mmHg;C组:MAP90~99mmHg;D组:MAP100~109mmHg;E组:MAP110~119mmHg;F组:MAP≥120mm Hg。对比观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发生率。结果DGF的发生率,A组32.4%,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ATN的发生率,A组(14.7%)比F组(3.4%)高(P<0.01)。结论移植肾血流开放时的MAP应维持在90mm Hg或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持续不降或缓慢下降,能增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并缩短移植物长期存活时间。最近几年DGF的发生率仍保持在30%左右。低温保存后移植肾局部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fusion injury)激活了一系列反应,使肾持续受损,在DGF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并评价西罗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在治疗肾移植术后发生蛋白尿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85例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类固醇/CNI/霉酚酸酯,N=43)和(类固醇/西罗莫司/霉酚酸酯,N=42),CNI组发生蛋白尿后转换为西罗莫司治疗。对这些患者随访1年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移植后蛋白尿的发生率,同时观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感染、DGF、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蛋白尿1年发生率分别为37.2%(16例)和11.9%(5例)(类固醇/CNI/霉酚酸酯和类固醇/西罗莫司/霉酚酸酯)。转化后发生蛋白尿的好转率为56.2%(9/16)。两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DGF无统计学意义,西罗莫司组高血脂症发生率高于CNI组。结论肾移植术早期应用西罗莫司能较好预防蛋白尿发生。发生蛋白尿后转化西罗莫司治疗时机是逆转蛋白尿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移植肾功能延迟(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是肾移植临床工作中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我院近2年的肾移植中,有2例发生DGF,结合我们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DCD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DGF的观察与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肾移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个性化护理,对移植肾DGF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移植肾DGF发生情况和肾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接受小儿DCD供肾移植术后,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促进移植肾DGF的患者功能恢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致敏受者肾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将84例致敏受者和同期108例非致敏受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HLA匹配、供肾冷热缺血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别。致敏组术前诱导治疗,术后预防性抗排斥及加大常规药物用量;非致敏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急性排斥(AR)、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情况和人/肾存活,感染及肝肾损害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在AR、DGF的发生率、人/肾存活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致敏受肾组术后感染及肝肾功损害发生率高(P<0.05)。结论致敏受者术前诱导用药、术后预防性抗排斥治疗、加大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对出现并发症的综合处理是致敏受者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中容量负荷对移植肾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909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根据术中容量治疗量(ml/kg)分为A组:〈20;B组:20~29;C组:30~39;D组:40~49;E组:≥50。对比观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发生率。结果 DGF的发生率,A组54.2%,高于B组的31.5%(P〈0.05);ATN的发生率,A组(13.8%)高于其他组(B组6.5%,C组6.4%,D组5.9%,E组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在年龄、体重、MAP和CVP术前基础值高(P〈0.05)。结论 肾移植术中液体治疗要结合MAP和CVP的动态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6%的羟乙基淀粉(HES)与6%HES+20%白蛋白对移植肾早期功能影响。方法772侧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根据术中用HES和白蛋白治疗分为两组,A组(n=330):HES≥500ml;B组(n=442):20%白蛋白≥100ml+HES≥100ml。以术后第1天血肌酐值/术前基础值≥75%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比较DGF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发生率。结果DGF的发生率,A组31.2%,B组26.7%,P〉0.05;ATN的发生率,A组7.6%,B组5.0%,P〉0.05。结论肾移植术中用6%HES与6%HES+20%白蛋白对移植肾早期功能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19.
<正>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最理想的方法,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感染等严重影响人、肾存活率[2,3],因此降低术后AR、感染等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已证实应用抗人胸腺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F)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可明显降低肾移植术后AR的发生率[4],但对ATG-F是否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意见不一。为进一步总结、评价ATG-F在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持续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对低血压肾移植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总共419例肾移植患者,其中48例血压偏低患者自术中开始至术后72h以多巴胺(2~4μg·k^-1·min^-1)微量泵持续静注。观察患者移植肾血管开放后72h血压变化;术后3d尿量;手术开始前(T0)、移植术后12h(T1)、24h(T2)、48h(T3)、72h(T4)、及术后5d(T5)抽取静脉血检验血肌酐。结果:对比未应用多巴胺肾移植患者,此组病人肾移植术后早期尿量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多巴胺组患者术后血肌酐值下降优于对照组。多巴胺组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例数(2/48例,4.2%)明显低于对照组(35/371例,9.4%),P〈0.01。结论: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持续应用低剂量多巴胺,能明显促进早期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并能减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