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进一步抑制高危岗位矿工违章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有限理性角度出发,引入安全管理者奖励机制,建立煤矿高危岗位矿工违章行为与安全检查员检查行为博弈模型,构建行为收益感知矩阵,对博弈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检查力度和惩罚系数一定时,管理者对矿工施加的奖惩方式,主要取决于矿工的风险规避系数;在对一线矿工违章操作施加的惩罚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安全检查员加大对一线矿工的检查频率和力度,可以减少违章操作次数;在安全检查员对矿工检查力度不变的情况下,管理者加大对矿工违章行为的惩罚力度,也可以抑制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2.
矿工违章行为分类及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矿工违章行为问题,在参考现有有关违章行为分类的基础上,重新对违章行为进行分类,然后针对矿工违章行为提出了采取"意识-学习-环境"相结合的矿工自主安全管理模式,以期为有效控制矿工违章行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玥 《煤矿安全》2019,(4):253-256
矿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是煤矿安全的重大隐患。为探究矿工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身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引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将潞安集团王庄煤矿企业随机选择的300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自控力水平、情绪及满意度3个维度分别分析自我控制对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矿工的自控力水平、情绪和满意度与矿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对矿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控制能力与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群体规范对矿工违章行为的作用机制,建立矿工与煤矿安监人员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矿工群体遵守和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境条件,分析矿工与煤矿安监人员在群体规范影响下的行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监察和处罚无法有效遏制矿工的违章行为,群体规范的性质和强度是决定违章行为产生和扩散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调控主动引导矿工群体形成良性的群体作业规范,以此实现对违章行为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突变理论的矿工违章行为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析矿工违章行为形成机理,在分析矿工违章行为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矿工违章行为形成机制图,从遵章和违章视角建立矿工违章行为尖点突变模型。利用模型对违章行为形成过程进行分析,验证该模型诠释矿工违章行为形成规律的合理性,解释在个体情绪和管理失误综合作用下矿工心理行为的渐变-突变过程,指出矿工心理感知剧烈变化决定其违章行为出现时段。提出违章行为防控的关键在于针对行为所处的不同阶段建立特定的预防机制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矿工故意违章行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利用突显信念(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结合一线矿工实际作业情况,对诱发矿工故意违章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诱发因素与故意违章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收集王庄煤矿132名一线矿工有效调查问卷,对诱发矿工故意违章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故意违章行为意向对故意违章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安全意识、领导监管力、班组安全气氛、工作环境通过故意违章意向负向影响故意违章行为;工作强度通过故意违章意向正向影响故意违章行为。对诱发矿工故意违章行为因素进行有效管理是降低故意违章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矿工故意违章行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利用突显信念(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结合一线矿工实际作业情况,对诱发矿工故意违章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诱发因素与故意违章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收集王庄煤矿132名一线矿工有效调查问卷,对诱发矿工故意违章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故意违章行为意向对故意违章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安全意识、领导监管力、班组安全气氛、工作环境通过故意违章意向负向影响故意违章行为;工作强度通过故意违章意向正向影响故意违章行为。对诱发矿工故意违章行为因素进行有效管理是降低故意违章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差错管理氛围(EMC)对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HVB)的影响机制,引入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对223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差错掌握、差错预测、差错压力分别对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差错掌握与差错预测对矿工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差错压力对矿工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与习惯性违章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是差错管理氛围与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导致矿工违章行为发生的原因,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控制理论与风险偏好组合理论的整合视角,将风险偏好的3个维度,风险认知偏好、风险情感偏好、行为意向偏好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矿工安全心理资本与违章行为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实证调研收集矿工违章行为的相关数据;应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检验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对违章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风险偏好的3个维度均在安全心理资本和违章行为间发挥中介作用,即较低的安全心理资本往往伴随着过高的风险认知偏好、风险情感偏好和行为意向偏好,进而导致矿工违章行为的发生;探明了风险偏好不同因素在安全心理资本对违章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了矿山安全管理理论,为矿山安全管理活动提供了具有理论支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进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矿工-安全监管者"和"矿工-矿工"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分析,为煤矿企业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由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人因事故,同时对应该注意的几方面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矿工与煤矿企业之间的策略依存性符合博弈论的基本特征。为降低矿工脱岗的极大似然估计值,首先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矿工与煤矿企业的博弈模型,然后分析结果表明矿工与煤矿企业的策略相互影响且受脱岗外部损失K、脱岗处罚H、检查脱岗成本F等等诸多因素影响。最后结合某集团煤矿脱岗实例验证结论并给出降低矿工脱岗概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矿工个体特征因素对险兆事件的影响,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矿工个体特征因素的测量指标,提出相应假设,采用SEM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矿工个体特征因素对险兆事件影响的初始模型,并运用SPSS24.0和AMOS21.0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矿工个体自我能力感因素与个体安全行为显著负相关|矿工人格倾向因素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家庭引导因素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显著正相关|环境满意度因素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显著正相关|个体安全行为对煤矿险兆事件的影响显著负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干预对策,对今后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相关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对煤矿企业员工安全观和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对煤矿员工安全行为的数学描述,构建了煤矿企业员工安全观、工作幸福感与安全行为选择之间的影响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三违”心理存在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全心理学出发,通过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三违"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煤矿安全双保护层作用和事故发生具有小概率特点是违章心理存在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在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应用实践说明,分析结论说明了"三违"现象存在的根源,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业辉 《煤炭技术》2012,31(10):188-189
煤矿安全最重要的是保证矿工生命的安全,煤矿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也是对矿工安全的管理,其中对矿工在井下的工作位置进行准确监测是保证矿工安全的基本前提。应用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对矿工在井下位置的准确监测。  相似文献   

16.
杨涛 《煤矿安全》2012,43(6):176-179
安全既是保证煤炭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煤矿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能源产业高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绝大部分的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对于人的问题,管理是最好的解决方式。通过因果分析图分析了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介绍了安全管理的概念。然后基于博弈论理论分析了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从而进一步分析了管理环境中引发生产安全问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辛宪耀 《煤炭工程》2021,53(2):186-190
为了对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矿井与集团公司安全投入进行分析,在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在政府统一规制下生产矿井与集团公司安全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出了博弈双方稳定的安全投入策略。依据建立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博弈双方的七种演化策略。通过模型分析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博弈双方稳定策略的选择与集团公司监督成本、生产矿井安全成本、集团公司业绩考核体系中经济指标的权重系数、单位BP安全强制投入额等四方面密切相关,其中随着前三者的下降和单位BP安全强制投入额的上升,集团公司和生产矿井会更大概率地倾向于严格监督和完全投入。该研究成果为集团公司严格监督、生产矿井完全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鸿 《煤炭技术》2012,31(8):262-264
在煤矿矿井灾害事故发生后,及时准确地获知矿井人员的分布情况和位置是至关重要。文章将RFID技术应用于煤矿中,提出了1种全新的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方案,既能实时上传带有地址信息的瓦斯浓度值,又避免了数据冲突的产生,并制定了危险源管理及预案处理技术,加强了矿井人员的作业管理,有效地实现矿井人员管理的实时跟踪、监管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设计和发放煤炭企业及职工安全状况调查问卷,掌握了某矿井下易发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即三违,操作不当,安全培训不合理,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管理者与员工在安全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等。据此提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层素质,杜绝三违;完善安全培训制度,强化管理者与员工的安全意识,缩小双方在安全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等措施,为把该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