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机理论的含义及其临床运用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气机含义 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古人以升、降、出、入四字来说明物质气的运动规律和具体表现形式.气的升降出入之间是互为因果、联系协调的.故曰:"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升降出入,互为其枢者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相似文献   

2.
升降出入是气机变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升降出入失调则病变发生,升降出入停止,亦即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结束.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谓:"非出入则无以生长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营卫的升降出入亦相当复杂,本文仅就<伤寒论>太阳病中的营卫升降出入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又云:“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生理状况下,气的升降出入间协调平衡,从而使人体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状态。一旦气机升降失常,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等不同的病势趋向。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可以通过升降脏腑气机,或直达病位而收祛邪愈疾之效。一般来说,病位在上或病势下趋者,药宜升浮;病位在下或病势逆上者,药宜沉降。但在…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人体气的运行有升降出入的不同形式,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果气的升降运动出现问题,比如只降不升,就会造成气机下陷,继而相关的脏腑功能会发生改变,并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5.
论脾胃气机升降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体现于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间的协调关系.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升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充分说明了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对人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升清法是根据人体气机有升有降而确立的。《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升降出入一旦发生障碍,则可发生多种疾病,而应用升清降浊法又可以  相似文献   

7.
脾胃升降理论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说明升降出入包含着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其中以脾胃升降功能最为重要.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中,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足神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济.  相似文献   

8.
刘玉金  孟静岩 《新中医》2009,(5):109-111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说明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之普遍现象与规律。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创制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剂,其方剂中药物的配伍及整个方剂的作用趋势,都体现着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调节。笔者在临床辨治疾病的过程中,将气机升降出入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起来,以升降出入理论指导方剂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即辨清脏腑经络气机的病理状态,是气逆、气陷、气滞、气脱、气虚中之一,还是数种同时存在,而选用相应的调理气机的方剂。  相似文献   

9.
气机升降,是宇宙运动的一种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天人”本是“相应”的。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升降出入理论来源于《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这段经文是对气的升降出入比较经典的一段描述,提出气的升降出入是生命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本文试从气的升降出入的层面来反映气的运行失常所产生的生理病理变化。《素问·阴阳离合论》有提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愿闻三阴……太阴为  相似文献   

11.
<正> 气机升降是人体脏腑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于升和降这对矛盾的不断运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故《内经》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又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患病,常可引起气机升降失调;反之,升降失调又可导致病变丛生.《内经》说:"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前人有"死生之机,升降而已","明乎脏腑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  相似文献   

12.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一切事物的生长变化都源于气的运动。《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有升有降,气机出入有序,则可完成人身气血运行之大循环,生化如常。反之,外邪、内伤损害,  相似文献   

13.
有关人体气机的斡旋、运化、升降、开合等内容,是祖国医学学术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之一,对于临床上的辨证立法与制方用药均有一定的意义。早在《内经》中有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认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素问·六微旨大论》),充分说明了气机的动静在生命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金元时期的补土学派,特别重视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分析了升降失常的病机及治法,使气机学说得到很大的发展。其后不少前贤陆续有所发挥,对于我们今天不无启发。下面,通过几个病例的辨证施治来谈谈应用气机学说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朱光  赵建红  汪铖 《国医论坛》2001,16(3):47-48
“逆”的含义与“顺”相对 ,即违背、不顺 ,在中医学中则用以表述病机、诊断、病证、治则等内容。现就此作一简要论述。1 病机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为升降出入 ,这种活动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 :“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机燮和 ,升降自如为顺 ;气机违乱 ,不升反降 ,或不降反升为逆。通常把不升反降者谓之气陷 ,而把不降反升者谓之气逆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诸逆冲上”即为此意。肺主肃降 ,胃主和降 ,肺胃不降则为肺气上逆、胃气上逆 ;…  相似文献   

15.
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上连气道,开窍于鼻,而主一身之气。《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的,其运动形式不外升降出入,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都以升降出入为其活动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基本形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 气机升降出入,是各个脏腑的综合作用,但肺之宣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而且肺之宣降又是对立统一的。掌握宣发与肃降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理解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及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从生理、病理、治疗几方面,对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的最基本物质,并通过在人体内的升、降、出、入,即所谓的"气机",维持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各脏器的正常运转都要靠正常的气机运动维系,发病也必然涉及气机的异常,脾胃系统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7.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升降出入是气之运动的基本形式。气机升降学说从动态变化上阐述人体功能活动的变化,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生命活动是升降运动的体现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升降运动的结果,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升降运动,而万物之灵的人也不例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是对人体气机升降运动总的概括。人的生命活动就是升降运动的体现。(言升降概出入,以下同) 1.1 五脏之升降:人体脏腑的运动规律是,居上者以降为顺,在下者以升为和。心、肺居上焦,主降;肝、肾体处下焦,主升。心属火,心火下降至肾,可  相似文献   

18.
论肝肺"气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气交理论秉承了<周易>的"气交"概念,用以说明生命系统与自然界及生命系统自身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阴阳二气相互感应交合在人体内的过程引申,创立了人体气机升降学说.<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即中医的气机升降出入指的是"气交",升降出入运动是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的保证,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的生命活动.肝肺"气交"是体内子系统之间"气交"之一,对维持人体机能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气机升降法是中医理论的学术体系,它贯穿着人体生理活动的整个过程。《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是事物运动的表现。脏腑气机升降运动体现在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取营养,排其所异,各个脏腑在气机升降运动...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升降学说机理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降运动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医阴阳学说在气机的动态消长转化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升,谓上升,是升其清阳之气;降,谓下降,是降其浊阴之气.升和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结,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赖.《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由此把气机的升降运动看作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又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体脏腑经络正常协调的阴阳升降运动,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态;一旦这种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升降失衡,则会出现诸多病症.因而,在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上以及药物、腧穴运用上必须遵循升降运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