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VC六辊轧机     
CVC轧辊是曼德斯曼-西马克公司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最近应用在六辊轧机上,在控制板形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CVC轧辊又称为瓶状轧辊,它可以轴向移动,与HC轧机和UC轧机一样也采用弯辊力控制板形。CVC轧辊在六辊轧机上配置有多种,如工作辊为CVC轧辊,中间辊为CVC轧  相似文献   

2.
南学忠 《甘肃冶金》2011,33(6):35-38
炼铁厂二原料1#磨煤机为ZGM113N中速辊盘式磨煤机,其碾磨部分是由转动的磨环和三个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组成。年修周期一般为2年,年修工期在9 d左右,一般年修的主要任务量为磨环与磨辊更换。二原料磨煤机磨辊单重为10.5 t,而屋顶检修电葫芦的额定起重量为16 t,因此吊装工艺是否合理,将是整个磨煤机检修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英睿  崔振山  袁建光 《钢铁》2005,40(12):46-49,63
采用流面条元法分析带材的三维塑性变形,影响系数法分析辊系的弹性变形,并将二者耦合,建立了4辊CVC轧机板形和板凸度的分析计算模型,并对4辊CVC热带钢连轧机的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4辊CVC轧机具有很擅的板凸度和较强的板形控制能力;建立的仿真模型实用可靠,仿真精度较高,为4辊CVC轧机热轧带材板形和板凸度的仿真与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中飞 《攀钢技术》1998,(3):39-41,44
针对热轧支承辊边部录落现象,通过采取对支承辊辊身端部倒角修磨,增加重磨量,调整周期轧制量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支承辊连部剥落。  相似文献   

5.
马钢CSP工作辊CVC辊形优化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钢CSP热连轧机F2机架CVC工作辊窜辊行程总是窜到负极限、窜辊行程利用率低,以及CVC工作辊磨损不均等问题,通过大量统计分析F2机架工作辊的窜辊位置分布,根据CVC辊形的设计原理,针对F2机架设计了新的CVC辊形曲线,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2机架新CVC辊形的应用,提高了F2机架CVC轧辊的窜辊利用率,均匀了轧辊磨损。  相似文献   

6.
 CVC工作辊辊形自发明以来在全球150多条热连轧生产线上得到应用,以控制带钢的板形。实际应用中,与CVC工作辊配对使用的支承辊无论采用平辊还是CVC辊形均存在非均匀磨损甚至轧辊剥落失效的问题,主要原因是CVC支承辊辊形和平支承辊与CVC工作辊配置时存在接触压力集中。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并应用了一种均压支承辊辊形与CVC工作辊配置使用。此辊形是变接触支承辊辊形(VCR)与CVC支承辊辊形的组合,具有变接触辊形的优点,同时又能更好地与CVC工作辊配置使用。均压支承辊辊形应用后,改善了CVC工作辊与支承辊辊间接触状态,解决了轧辊剥落问题,并改善了带钢凸度质量。  相似文献   

7.
周庆田 《钢铁钒钛》2005,26(2):49-53
针对CVC机型辊型曲线复杂、不利于生产的缺点,在利用原有CVC机型的工作辊横移与弯辊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OWBCHCW新机型取代CVC机型的经济型轧机改造方案。通过工作辊轴向移动、液压弯辊、辊型优化等手段,在消除了工作辊与支承辊大于轧制板宽部分的有害接触区的基础上,达到任意控制板形、均匀辊间接触压力、降低辊耗的目的。该方案具有改造成本低、改造周期短的优势,非常适合中、小型冷轧企业的机型改造。  相似文献   

8.
罗利威  谢劲松 《冶金丛刊》2008,(1):24-25,30
介绍了珠钢原CVC辊形工作辊与平辊形支撑辊配置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指出平辊形支撑辊应用辊端部应力过于集中.研究和开发了与CVC辊形工作辊相配套的支撑辊CVC辊形技术,降低了辊耗,增强带钢板形控制能力,促进了薄规格热轧板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CVC辊形广泛应用于热连轧机的板形控制领域,国内已经有一部分钢厂采用了CVC辊形应用于中厚板生产领域。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方法建立了CVC轧辊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国内某厂五次CVC辊形的板形调控特性。对影响板形调控特性的各个影响因素如板宽、轧制力、弯辊力、CVC工作辊窜辊等,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历史轧制数据,解析CVC曲线控制原理,找出板型控制窜辊始终工作在CVC负串极限-100mm位置的原因是由于CVC工作辊的曲线设计不合理,优化了CVC工作辊辊型曲线,最终达到了使工作辊均匀磨损,提高凸度命中率和改善产品表面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矫直机辊面修磨器,用于设置在矫直机的上下3根相邻矫直辊之间对矫直辊的辊面进行修磨,主要包括1个基座、多个压缩弹簧、1个活动座和至少1个柔性研磨器。其中活动座安装于基座中,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可径向移动;柔性研磨器安装于活动座的T型槽中,可方便更换,其曲面形状与矫直辊的柱面形状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德国西马克公司板形控制CVC技术的发展,分析了CVC、CVC~+辊型曲线及现有CVC技术存在的不足,重点介绍CVC、CVC^+板形控制技术的原理、功能及特点,并对其数学模型和CVC使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CVC技术的使用关键之一是如何开发出合理可行的辊形曲线,结合生产实际,得到最佳使用效果。涟钢 2250热轧厂CVC曲线在使用过程中,工作辊窜辊行程经常达到正极限,轧辊热凸度和弯辊力出现极值异常的情 况。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合CVC曲线设计原理对CVC曲线进行优化,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产 品的板形质量,降低了辊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五次曲线分析了某厂热轧精轧机组F1~F3机架CVC轧辊辊型系数确定方法,对比了三种辊型曲线的区别,推导了等效凸度与窜辊量间的三次函数关系;对F4~F6机架平辊的预磨凸度进行优选,明显改善了带钢的平直度.  相似文献   

15.
尚飞  李洪波  张杰  胡超  张超  陈剑飞 《钢铁》2016,51(6):59-64
 CVC辊形以其较强的凸度控制能力在热连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CVC辊形不具有均匀磨损的能力,其磨损往往比较严重,且呈现出非对称性。针对该特点提出CVC工作辊非对称磨损的表征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1 800 mm CSP生产线下游机架CVC工作辊非对称磨损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下游机架工作辊磨损多为非对称形式,并与CVC辊形呈现出一定的对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辊径对整体磨损影响系数及辊径对轧制力影响系数2个新的磨损模型参数,并建立针对CVC轧辊的非对称磨损预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改进后磨损模型精度比常规磨损模型精度平均提高了约35%。  相似文献   

16.
2250热轧板厂CVC工作辊在使用过程中,工作辊窜辊行程经常达到正极限,弯辊力出现极值异常的情况。本文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合CVC曲线设计原理对CVC曲线进行修改,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首钢迁钢2250mm热连轧生产线在达产初期出现了带钢凸度控制稳定性差的问题,甚至出现负凸度现象。对此热轧生产线的生产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轧辊温度与辊形进行了实际测量。究其原因为CVC辊形对热凸度和磨损辊形较为敏感,工作辊冷却水能力不足引起的轧辊热凸度过大破坏了CVC辊形曲线的板形控制能力。由于改造轧辊冷却水系统费用较高,需要停产,为了解决凸度控制稳定性问题,采用了辊形优化设计的方法。对精轧机组的CVC工作辊辊形进行了优化,空载辊缝凸度调控范围从[-0.7mm,0.7mm]增大到[-1.2mm,12mm]。同时,为了改善CVC工作辊与支撑辊辊间接触状态,设计并应用了CVC支撑辊辊形。此CVC辊形配置解决了首钢迁钢2250mm热轧线凸度控制稳定性差的问题,板形控制精度由原来的67%提高到了93%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涟钢CSP热连轧机上游机架CVC工作辊窜辊行程总是窜到负极限、窜辊行程利用率低,以及支持辊磨损不均匀等问题,基于大量数据统计和分析,根据CVC工作辊辊形的设计原理及引进变接触和叠加反CVC支持辊辊形技术,对上游机架工作辊及支持辊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在瑞典波尔朗格带钢厂(SSAB公司的)冷连轧机的6辊机架上,对中间辊采用CVC磨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中间辊的磨损至少可以减小25%。普通的6辊操作虽然中间辊应用了一种新的位移法,辊子之间仍有很高的接触力,CVC磨削法则减小了接触力,原因在于采用CVC技术使接触力在中间辊整个辊身上的分布更为均匀了。  相似文献   

20.
孙静娜  薛涛  杜凤山 《钢铁》2012,47(2):49-52
 为了深入研究六辊CVC轧机的带钢凸度控制能力,采用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法,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六辊CVC轧机轧制过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模型将辊系弹性变形与轧件弹塑性变形耦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建模与分析。运用该模型分别改变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中间辊横移量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了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中间辊横移对接触应力和带钢凸度控制的影响规律。所建模型与分析结果可为六辊CVC轧机的板形控制研究提供理论数据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