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 利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研究乳腺病灶的血红蛋白浓度(THC),探讨不同大小乳腺病灶的THC最佳诊断阈值.方法 以进行乳腺病变切除活检术的500个病灶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不同大小良性病灶间及恶性病灶间THC差异、最佳诊断阈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共500个乳腺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65个,恶性病灶235个.<2 cm组和≥2 cm组的恶性病灶THC均值分别为(193.0±81.3)μmol/L,(249.3±73.6)μmol/L,恶性病灶两组间T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 cm组和≥2 cm组的良性病灶THC均值分别为(117.8±62.0)μmol/L,(131.8±70.0)μmol/L,良性病灶两组间T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对<2 cm组的病灶,分别以THC146.9 μmol/L,102.2μmol/L为鉴别诊断阈值,DO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2%,70.0%,71.7%,62.9%,79.9%和86.7%,44.4%,61.6%,51.6%,83%.对≥2 cm组的病灶,以THC 210.4μmol/L为诊断阈值,DO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0%,86.7%,79.1%,89.2%,69.2%.结论 乳腺癌的THC随肿瘤增大而增高,故应采用不同的THC诊断阈值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US-DOT)在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患者(共71个病灶,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瘤41个,恶性肿瘤30个)进行随访,采用US-DOT测量乳腺局部瘢痕内部总血红蛋白浓度(THC),并观察其光吸收图。结果 71个瘢痕的THC与术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幂曲线回归方程Y=303.25×X-0.23(R2=0.57)。术后12个月内,瘢痕THC随时间迅速下降;12个月后THC下降速度减慢,处于较平稳水平。术后同一时间段内,乳腺良、恶性肿瘤术后瘢痕T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瘢痕的THC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有望在术后随访中为鉴别术后瘢痕与复发癌灶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CDFI检测乳腺癌血供的敏感性。 方法 111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118个瘤灶。术前CDFI将乳腺癌血供分为血流丰富、中等及无血流。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后定位行DOT,测量病变血红蛋白总浓度(THC),以THC 140 μmol/L为阈值,比较DOT与CDFI检测不同大小乳腺癌血流的敏感性。 结果 118个乳腺癌瘤灶中,57个(48.31%)CDFI表现为血流丰富,36个(30.51%)中等血流,25个(21.19%)无血流; DOT 检出99个癌灶(83.90%) 的THC>140 μmol/L。对于≤1 cm、>1~2 cm、>2~3 cm、>3 cm的乳腺癌,CDFI血流显示率分别为28.57% (6/21)、90.20% (46/51)、86.21% (25/29)和94.12% (16/17),THC增高率分别为76.20%、76.50%、93.10%和100%。 结论 DOT可更敏感地检测乳腺癌血管,特别是对于诊断直径≤1 cm的早期乳腺癌,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定位光散射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定位光散射乳腺成像(US-guided optical imaging system,OPTIMUS)系统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且同时应用OPTIMUS系统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36例乳腺肿块,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断OPTIMUS系统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检查手段的准确性。结果 36例乳腺肿块术后病理诊断良性16个,恶性20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中良性17个,恶性19个;OPTIMUS系统诊断乳腺肿块中良性14个,恶性22个。OPTIMUS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72、0.497,其两者之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06。OPTIMUS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AUC分别为0.923(95%CI:0.834~1.013)、0.802(95%CI:0.654~0.949)。结论 OPTIMUS对乳腺肿块的定性判断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高,两者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超声光散射成像测定乳腺肿瘤血红蛋白浓度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测量的最大血红蛋白浓度值(maximum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HC)随肿瘤内实际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规律,以及肿瘤大小和深度对MHC值测定的影响.方法 将新鲜抗凝人血用0.6%的脂肪乳盐水溶液稀释成不同Hb浓度的红细胞悬液,灌入硅胶囊制成不同直径和不同Hb浓度球囊,将球囊固定在盛有0.6%脂肪乳溶液的容器中.应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直径和深度球囊的MHC值,并与实际Hb浓度对比分析.结果 (1)在球囊直径和深度固定的情况下,MHC与球囊内实际Hb浓度间呈自然对数关系[MHC = 37.5×ln(实际Hb浓度)-69.7];(2)在球囊内实际Hb浓度和深度固定的情况下,MHC随球囊直径的增大而增大(MHC = 10.9×直径-43.9);(3)在球囊内实际Hb浓度和直径固定的情况下,MHC随球囊深度的增加而减小(MHC =-7.7×深度+268.4).结论 MHC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内实际Hb浓度,肿瘤的大小和深度显著影响MHC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超声和超声光散射成像(OPTIMUS)对良恶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考兰克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OPTIMUS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间由建库至2012年10月;手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使用诊断试验质量评价工具(QUADAS)条目进行质量评价,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7个研究共1830例患者,其中9个研究报道了超声的诊断价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合并敏感度、特异度、综合受试者ROC(SROC)曲线下面积为分别为0.89(95%CI 0.85~0.91)、0.66(95%CI 0.61~0.70)、0.8622;OPTIMUS合并敏感度、特异度、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5%CI 0.89~0.93)、0.77(95%CI 0.74~0.79)、0.9346。结论 OPTIMUS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常规超声不能确诊时,可联合应用OPTIMUS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在本院手术的50例乳腺肿物患者,行常规超声、超声光散射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良性22例,恶性28例;超声光散射检查,1~3级良性病例16例,4~5级恶性病例34例;两者结合良性11例,恶性39例.结论 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较,超声光散射技术能对结节做出客观的分级评价,减少人为因素的误判.本组病例也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病例,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压迫式超声弹性成像是否适用于中国东北女性及乳腺病灶深度、大小、脂肪层厚度、乳房厚度对弹性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对272例患者共326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来评价图像质量。设定满意与不满意弹性图像的标准。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上述测量指标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在326个病灶中,300个(92%)获得了满意图像,26个(8%)未获得满意图像。单因素分析显示:不满意组乳腺病灶深层及浅层距皮距离、病灶前方脂肪层厚度、病灶所在位置乳房厚度均大于满意组(P均〈0.05)。有62个病灶深层距皮距离为2.1~2.5cm,66个浅层距皮距离为1.6~2-3cm,不满意组病灶大于满意组,两组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浅层距皮距离(OR:8.999,P=0.012)及病灶所在位置乳房厚度(OR:38.669,P=0.000)是影响图像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压迫式超声弹性成像适用于中国东北女性。病灶浅层距皮越深、病灶所在位置乳房越厚,图像质量越不好。在偏深病灶中,较大病灶容易获得满意图像。其中.病灶所在位置乳房厚度是较病灶浅层距皮距离影响弹性图像质量的更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二者联合对乳腺病灶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回顾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患者共116个乳腺病变,分析其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系统图像及超声弹性成像图像,并与术后病理及穿刺活检结果对照。结果 116个乳腺肿块术后及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中良性62个,恶性54个,超声光散射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71.0%、81.0%、73.5%、91.7%,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分别为77.8%、80.6%、79.3%、77.8%、80.6%,二者联合分别为96.3%、93.5%、94.8%、92.9%、96.7%。结论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各有优势,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乳腺病灶鉴别诊断的准确。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共53个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病灶弹性成像情况,病灶按良恶性分为A组(28个,良性),B组(25个,恶性),观察弹性图特征并评分,测量病灶灰阶面积(GA)、弹性成像面积(EA),计算EA/GA比值,并进行对照。结果:弹性图上多数良性病灶的边界不及恶性病灶清晰;弹性成像评分在A、B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EA/GA比值高于A组(P<0.01);较大的恶性病灶EA/GA比值大于较小的恶性病灶(P<0.01)。结论:弹性成像评分及其图像特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技术,探讨其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行外科手术或麦默通治疗的117例女性患者,其中共179个乳腺包块,术前超声常规检查乳腺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血流分级情况,同时超声光散射系统测量总血红蛋白浓度,每种方法分别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组间对乳腺肿物诊断准确度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78.9%、78.2%、70.1%和84.3%,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7.0%、76.2%、64.4%和93.6%,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83.5%、93.4%、78.8%和96.8%。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单独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与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单独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χ2=7.80,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度,对临床诊断乳腺肿块提供了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声光散射成像诊断乳腺病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乳腺病变诊断的临床可行性及其对常规超声的辅助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前瞻性研究101例患者共105个乳腺病变,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测量光吸收参数血红蛋白总量(HBT),找出其分布规律及其判断良恶性的诊断阈值,分别计算超声光散射成像、超声与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105个乳腺病变中,良性51个,恶性54个.51个良性病变的光散射成像HBT均值为(118.10±85.90)μmol/L,54个恶性病变的HBT均值为(237.11±89.63)μmol/L,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5).光散射成像HBT值的诊断敏感性87.04%,特异性76.47%,准确率81.90%.常规超声与DOT联合应用的敏感性为85.19%,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86.67%.结论 超声光散射成像可用于鉴别乳腺肿瘤,常规超声与DOT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灌注显像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SonoVue造影剂对76例患者的78个乳腺病灶(恶性47个,良性31个)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和增强方式.结果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时相可分为早(注入造影剂后1 min)、中(注入造影剂1~4 min)、晚(注入造影剂4~6 min)三期.超声造影早期89.36%乳腺癌表现为不均匀"爪形"增强,而88.37%良性病灶表现为均匀点样增强,两组增强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1).造影晚期89.36%乳腺癌可见少许造影剂滞留,而仅9.68%的良性结节于晚期可见造影剂滞留,两组造影剂廓清方式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8.59,P<0.01).早期不均匀"爪形"增强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36%、83.87%、87.18%,晚期造影剂滞留分别为89.36%、90.32%、89.74%.结论 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成像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成像系统,检查113例共123个乳腺肿块,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系统将肿块二维超声特征作数字化处理,并检测肿块组织营养代谢指标血红蛋白总量(HBT)和血氧饱和度(SO_2),最终将二维超声信息和营养代谢参数综合处理,得出综合诊断指数(SDI).分别计算二维超声、光散射和双模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结果 123个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78个,恶性肿块45个.良性肿块内HBT为(153.02±105.78)明显低于恶性肿块内HBT(232.95±78.22);良性肿块内SO_2(1.0332±0.1641)明显高于恶性肿块内SO_2(0.8794±0.1814);良性肿块内SDI(147.23±53.76)明显低于恶性肿块(243.98±57.27),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光散射双模式诊断系统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86.99%.结论 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光学技术检测组织的营养代谢可提高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特异度,提高恶性病例早期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技术对常规超声诊断中疑似恶性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系统提供的量化指标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4—5月来武汉协和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疑似恶性乳腺肿块(常规超声能诊断的典型囊肿、纤维腺瘤不纳入)的52名患者进行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检查,将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系统提供的量化指标与病理结果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该技术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至2011年11月底,共45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评分结果,该45名患者中,评分在1~3级的23名,4~5级22名。手术病理结果:良性26名,恶性19名,灵敏度89.5%(17/19),特异度80.8%(21/26),阳性预测值77.3%(17/22),阴性预测值91.3%(21/23)。综合诊断指标(P=0.000)、血红蛋白总量(P=0.025)、肿物方向(P=0.009)、形态因子(P=0.001)在良恶性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分项指标中,血红蛋白总量及肿物方向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血红蛋白总量(标准回归系数2.817)比肿物方向(标准回归系数1.180)相关性更大。结论: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对乳腺疾病的良恶性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其提供的血红蛋白总量与肿块的良恶性有直接相关性,其他部分指标与肿块良恶性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的超声、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og-rank检验法对观察指标逐个分析,取α=0.05水准,结果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时,Cox模型多因素分析中的逐步向前筛选法得知,癌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大乳腺癌患者与较小者相比,其相对危险度为4.725,即复发风险增加3.725倍;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其相对危险度为8.721。即复发风险增加7.721倍。有淋巴结转移且为较大的乳腺癌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且为较小乳腺癌患者相比,其相对危险度为10.217,即复发风险增加9.217倍。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治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