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原黄鼠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双峰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染色体数目为2n=74。并初步摸索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培养操作过程,为进一步开展骆驼遗传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双峰驼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染色体数目为 2n=74。并初步摸索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培养操作过程,为进一步开展骆驼遗传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4.
蒙古马染色体核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对蒙古马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蒙古马的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4。其中有31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型)。31对常染色体中有13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18对为端都着丝点染色体。X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Y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芝麻品种一北京霸王鞭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芝麻染色体的组型为:2n=2x=5m+8sm(1 SAT)。染色体长度、相对长度、和臂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μm—3.4μm,5.16%—10.97%及1.3—60。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我们研究了黑白花奶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花奶牛的染色体2~n=60,其中29对为常染色体,而另一对为性染色体。全部常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为大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小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对黑花奶牛的染色体G带也作了分析和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二狼山、阿尔巴斯、辽宁和大青山白绒山羊染色体组型的分析研究,首次证实了内蒙古白绒山羊类型不同,各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即染色形态均为端着丝点,染色数目均为2n=60,但各染色体之间的相对长度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即绒山羊品种不同,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不同类型绒山羊互相辨别提供了依据,为今后内蒙古绒山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芝麻(Sesamum indicum L.)的染色体 Giemsa 显带技术,以 BSG 法较为理想。该法所显示的 C-带带型形式:2n=26=CITOW 型=8C+8CI_++4CT_++2CI_++2O+2W。其中2CI_+具随体但无 N 带。根据染色体形态学指标(相对长度和着丝点位置)以及 C-带带型(C,I,T,O 与 W)可以将芝麻染色体组型中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加以区分与识别。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了同心县草原黄鼠的发生规律,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疆白猪染色体的比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evan氏分组方案,将新疆白猪染色体的研究结果与其它10余种家猪的染色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新疆白猪染色体组型有明显的特征。新疆白猪染色体组型为2n=38,分为4组,即A组(Sm)为1-4号染色体,B组(Sr)为5、6号染色体,C组(m)为7-12号染色体,D组(t)有6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B组及y染色体的臂比与它春它品种家猪的相比有较大不同,新疆白猪有较高的四倍体检出率,这些将作为新疆白猪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11 年5耀10 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东山,对达乌尔黄鼠的12 个未哺乳达乌尔黄鼠洞穴进行挖 掘和测量结果显示,达乌尔黄鼠洞穴有临时洞夏季洞”和居住洞冬眠洞两种洞穴的洞口朝向一般为西北或东 北方向临时洞的结构较简单多数只有一个洞口曰冬眠洞的结构较复杂冬眠洞的洞口光滑洞口宽度一般为6,9 cm洞口近处的洞道斜向下方,然后急转向下近乎垂直接着斜行一段入巢洞穴深度多为90,100 cm洞穴总长为 110,126 cm分叉较少洞道中部的巢穴形状扁平。巢穴中絮有碎草,塑料,泡沫等。巢穴附近有厕所,大多数达乌尔 黄鼠洞穴有盲洞,盲洞位于离洞口30,60 cm 处  相似文献   

12.
影响黄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外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黄鼠数量变动的外因有气象因子、生物因子、土壤因子和人的活动。气象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等;生物因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土壤因子包括化学成分、物理结构等;人的活动包括灭鼠以及破坏生态平衡等。保护环境,破坏鼠的生存条件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控制鼠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根据《动物学报》1985年第31卷第2期上刊载的梁杰荣和孙儒泳两位同志的试验结果,用生存分析的观点,引入了年龄别死亡率的概念,改进了根田鼠的寿命表。用Mante1——Haenszel方法检验了雄、雌两个性别根田鼠的生存曲线没有显著差异。用年龄别死亡率,模拟了根田鼠的死亡强度函数。且计算了根田鼠的生存函数。井从生存函数和试验数据两方面估计了根田鼠的期望寿命为9.72个月(41周)。  相似文献   

14.
哲罗鱼AFLP技术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哲罗鱼为材料提取DNA,采用两组限制性内切酶组合酶切基因组,并对酶量、酶切时间、扩增时稀释倍数及镁离子的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0 ngDNA用4 U的EcoRI和PstI在37℃酶切4 h后,再分别用4 U的Tru9I和TaqI在65℃酶切4 h后用3 U的T4连接酶连接3 h,进行预扩增,预扩增产物稀释100倍后选择扩增效果最佳,得到了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并对两组酶切组合的扩增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EcoRI、Tru9I酶切组合扩增的条带数要多于PstI、TaqI酶切组合扩增的条带数,但后者的多态性要高于前者。本研究为采用该技术对哲罗鱼基因组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黑线姬鼠种群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苞叶芋属观叶植物表现褐腐病症状的绿巨人Spathiphyllum pallas、神灯白掌S.lynise、香水白掌S.sensation、金叶白掌S.golden和白掌S.develandii分离提纯菌株,作交互接种试验显示,都可交互致病,表现褐腐病自然感病症状.根据对5个菌株培养特性、形态特征和致病性观测,认为是同一个病原种即苞叶芋帚梗柱孢Cylindrocladium spathiphylli Schoulties El-Choll & Alfieri.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20~26℃适宜病原菌生长,高于34℃或低于15℃则不利于生长,湿度在90%以上有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在适量微量元素Fe、Mg、K营养条件下,病原菌生长缓慢,pH5~9病原菌生长良好.从接种病原菌后的绿巨人叶柄横切可见其病理结构变化为:接种12h,病菌以菌丝通过表皮上伤口或细胞间隙进入皮层;接种24h,部分表皮细胞和皮层薄壁细胞质壁分离,变褐;接种48h,受害皮层薄壁细胞向深处发展扩大,细胞壁呈黑褐色;接种72h,病菌侵进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破坏变黑;接种72h的病根横切显示,病菌菌丝通过表皮伤口进入外皮层、中皮层薄壁细胞、胞壁崩裂、变黑.本研究目的是为绿巨人生产中的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达氏鳇大型鱼体剥制标本的制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剥制标本技术制作大型鱼类标本的过程,采用剥制标本的方法,以达氏鳇Huso dauricus为研究对象,经过材料选取—指标测定—剥制鱼皮—浸制脱脂—防腐干燥—填充缝合—美化整形—后期保养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将达氏鳇成鱼制作成标本,其中每道工艺流程采用的化学试剂配比均依据材料的组织结构特点而进行了特别的设计。结果表明,本标本制作中,将鞣制、脱脂、防腐和美化的技术加以改进,应用于脂肪层较厚的鳇鱼标本剥制制作上,效果较好。本研究为科学制作大型鱼类标本提供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达氏鳇Huso dauricus骨骼系统构造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对达氏鳇1龄幼鱼的骨骼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达氏鳇幼鱼骨骼具有以下比较明显的特征:1龄达氏鳇幼鱼共有127~129块骨板,其中背骨板15~16个,左侧骨板39~40个,右侧骨板39~41个,左侧腹骨板10个,右侧腹骨板9个,脑颅为整块的软骨骨箱,外被坚硬的硬骨质膜片;腹骨板第4片骨板有两个细而长的刺突,以后各个骨板渐次平滑;咽颅部骨化程度很小,大部分为软骨质骨;舌颌骨十分发达,背面与脑颅的后颞窝相关节,加强了颌弓与脑颅相结合的强度和韧性,颚方骨完全游离,不与脑颅相接;腰带退化;具歪尾型尾鳍,尾鳍上叶背前缘有一系列棘状的硬鳞;颊部左右鳃膜相互连接,下颌收缩肌和鳃盖开肌十分发达,与其凶猛食性相适应。研究表明,达氏鳇具有发达的后颞窝和舌颌骨,它们之间"舌接形"的连接方式与达氏鳇凶猛的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达氏鳇稚幼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0年7月10日至8月31日,在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鲟鳇鱼养殖基地,在水温为16.5~21.0℃的养殖条件下,对全长为(7.60±0.58)cm、体质量为(2.42±0.45)g的43日龄达氏鳇Husodauricus稚鱼进行人工饲养,研究了达氏鳇稚幼鱼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经过50 d人工饲养,达氏鳇稚幼鱼全长达到(22.16±1.34)cm,体质量达到(38.85±5.23)g;全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L=0.289t-4.7875,R2=0.9984,其全长日均增长量为0.278 cm,平均瞬时生长率为5.552%;体质量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2808 e0.0554t,R2=0.9644,体质量日均增长量为0.729 g,平均瞬时生长率为2.081%;体质量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111L2.6495,R2=0.9978,幂指数小于3,表明达氏鳇稚幼鱼体质量生长慢于全长的生长,属于异速生长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达氏鳇Huso dauricus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采用人工半干法受精获取受精卵,研究了在水温为(16.0±0.2)℃条件下达氏鳇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达氏鳇成熟卵呈圆球形,为黄褐色或灰褐色,不透明,平均卵径为3.19 mm,属沉性黏性卵;达氏鳇受精卵历时136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2148~2592℃·h;达氏鳇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2/3,心跳期心脏呈"c"型,尾末端到达间脑或中脑时大量仔鱼出膜;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达氏鳇胚胎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形成、心跳和出膜期8个发育阶段,共36个时期。研究表明,达氏鳇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积温略高于鲟科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