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霆  黄中伟  沈雁波  祁雷  蔡琦 《江苏医药》2012,38(18):2131-2133,223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O组)、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术手术组(CLP组)和罗格列酮4mg.kg-1.d-1治疗组(RT组)。术后2、6、12、24、48h检测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WBC)计数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SO组相比,CLP组术后肺泡肺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渗出加重,PaO2显著下降,BALF中WBC计数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RT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PPAR-γ配体对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肺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全骨髓培养法制备BMSCs。36只成年Wistar大鼠(150±15)g随机分为3组,Sham组、CLP组和BMSCs组,每组12只,CLP组和BMSCs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盲肠根部丝线结扎,盲肠切口5mm,肠内容物漏出,将其回纳入腹腔,关腹。Sham组大鼠仅翻动盲肠,不结扎穿孔。BMSCs组术后经尾静脉注射BMSCs细胞悬液1ml(1×10^6/ml)。实验结束后,应用ELISA测定血浆IL-10、MIP-2水平,左肺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肺内NF-κB的表达水平,右肺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改变。结果 CLP组的血清MIP-2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和BMSCs组,BMSCs组的血清MIP-2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结果 示CLP组和BMSCs组肺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肺内出血,BMSCs组症状较CLP组明显减轻。结论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时。血浆MIP-2表达明显升高,肺内出血、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BMSCs通过调控肺内炎症细胞NF-κB入核,使其促炎细胞因子MIP-2表达减少。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起肺保护作用,暂不能说明BMSCs对IL-10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小鼠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使用与否对肺组织中HMGB1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盲肠结扎穿刺(CLP)组、法舒地尔预处理组,在6、24 h时间点取血、肺泡灌洗液及鼠肺用于结果分析。结果在6、24 h时间点,法舒地尔可以显著降低CLP所致的小鼠血清中TNF-α及HMGB1和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的增加。除此之外,法舒地尔预处理还可以逆转CLP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同时,法舒地尔能减少CLP所致小鼠肺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量的增加。结论法舒地尔能减轻CLP小鼠所致的肺损伤并降低肺组织中HMGB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ET-1、IL-6、TNF-α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N=10);假手术组(B组,N=10);脓毒症组(C组,N=40)和血必净治疗组(D组,N=40),C组于CLP后经大鼠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1,D组经大鼠颈静脉注射血必净2mL·kg-1.C、D组分别于术后3、12、24、48h经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ET-1、IL-6、TNF-α.结果 脓毒症时ET-1、IL-6、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经血必净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ET-1、IL-6、TNF-α水平,从而有效防止脓毒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化钆(GdCl3)在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肺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将3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氯化钆治疗组(GdCl3组),GdCl3组术后经尾静脉注射氯化钆溶液。检测血浆TNF-α、丙二醛(MDA)水平,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测定肺湿/干重比,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结果 GdCl3组血浆TNF-α及MDA水平、肺湿/干重比均显著低于CLP组(P<0.05),光镜下可见GdCl3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GdCl3可明显减轻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肺损伤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单肺通气(OLV)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F组术中麻醉用舒芬太尼0.8~1.2μg/kg,术后镇痛48 h用舒芬太尼2μg/kg;C组麻醉用异氟醚诱导和维持,术后镇痛48 h用吗啡3~5 mg。围OLV期取肺泡液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围术期取静脉血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记录苏醒拔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与OLV前比较,两组OLV 60 min和恢复双肺通气后30 min时肺泡灌洗液IL-8、TNF-α均明显升高,但SF组肺泡灌洗液IL-8、TNF-α均低于C组(P<0.05或P<0.01);两组OLV和术后48 h的血清vWF、sTM活性均明显升高,但SF组血清vWF、sTM活性均明显低于C组(P<0.01,P<0.05)。SF组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对OLV所致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观察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及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规律,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MIF 表达的影响及急性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健康SD 大鼠80 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6)、模型组(n=32)和血必净组(n=32),分别于术后2、 8、24 和48 h 4 个时间点处死取材。采用实时定量PCR 检测肾组织MIF mRNA 表达,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MIF 表达;同时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Cr)水平。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MIF mRNA 表达于CLP 后 8、24、48 h 显著升高(P < 0.05),血清MIF 及Cr 水平于CLP 后24、48 h 显著增高(P < 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组大鼠肾组织MIF mRNA 于2、8、24、48 h 明显下降(P < 0.05),血清MIF 及Cr 水平于24、48 h 亦显著下降(P < 0.05)。结论 MIF 可能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病生理过程。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 MIF 的表达,对脓毒症大鼠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小美  刘虹  高青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5):526-528,I0002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C):经尾静脉注射4ml/kg的生理盐水(5min内);假手术组(SO):沿腹中线做一条长1.5cm的切口,取出盲肠,2min后将盲肠还纳腹腔,逐层缝合腹壁切口,并生理盐水4ml/kg尾静脉注射(5min内);盲肠结扎穿孔组(CLP):采用盲肠结扎手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并生理盐水4ml/kg尾静脉注射(5min内);CLP+血必净组:手术方法同CLP组,术后血必净4ml/kg尾静脉注射(5min内)。于制模后15h采集动脉血测量血气,然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含量的变化,并与NC组进行比较。观察大鼠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结果CLP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IL-8的含量明显升高,CLP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含量显著降低。肺组织HE染色观察CLP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见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变窄、出血、中性粒细胞渗出及炎症渗出物。CLP+血必净组中性粒细胞渗出及炎症渗出物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能减轻内毒素血症所致的肺脏炎症反应,对内毒素致ALI时肺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肾组织ICAM-1 mRNA表达、MPO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姜黄素治疗组(Cur组),CLP组和Cur组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ur组予姜黄素液2mL·kg-1(即100mg·kg-1)腹腔注射,Sham组、CLP组给予2mL·kg-1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各组大鼠于术后0、3、6、12、24、48 h 活杀动物取材,观察姜黄素处理后大鼠肾组织ICAM-1 mRNA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变化.结果 CLP术6h后Cur组肾组织ICAM-1 mRNA表达、MPO活性明显低于CLP组(P<0.05),术后48h血清BUN 、Scr水平亦明显低于CLP组(P<0.05).结论 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ICAM-1表达,减少过量中性粒细胞在肾组织中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对脓毒症大鼠血清中iNOS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前列地尔组、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脓毒症模型则以盲肠结扎穿孔(CLP)来构建,对照组行除CLP外的相同手术。前列地尔组于制模前1h尾静脉注射注射前列地尔10μg/kg,对照组和脓毒症组则分别静脉注射平衡液5mL/kg,术后每隔8h同样给药一次。术后12、24h尾静脉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iNOS和TNF-α水平。结果前列地尔组大鼠血清中iNOS和TNF-α表达水平低于脓毒症组且有显著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可能通过调节iNOS和TNF-α表达量从而起到对脓毒症脏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氟碳化合物(PFC)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表而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A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雾化吸入PFC进行干预;B组以生理盐水代替LPS作为对照.观察PFC对鼠动脉血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双饱和磷脂酰胆碱(DPPC)、SP-A、TNF-α及动物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与B组相比,A组PFC吸入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增加BALF中SP-A及DPPC的浓度,降低BALF中总蛋白与TNF-α浓度,降低24 h内的死亡率(P<0.01).结论 PFC雾化吸入可通过增加SP-A及DPPC浓度、降低BALF中总蛋白与TNF-α浓度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在脓毒症大鼠中与核因子NF-κB和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50±10)g,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法(CLP)复制脓毒症,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假CLP组、CLP组、黄芪多糖(APS)组。CLP组和APS组行CLP,APS组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腹腔注射APS 200mg/kg。3组大鼠术后18h全部颈椎脱臼处死取血。采用Westernblot检测NF-κB;ELISA法检测TNF-α及IFN-r和IL-4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及CD8+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在脓毒症大鼠中可抑制NF-κB的活化及TNF-α的表达(P〈0.05),可上调Th1/Th2型细胞因子及CD4+/CD8+的比值(P〈0.05)。结论黄芪多糖对脓毒症大鼠可抑制其炎症反应,同时可增强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朱义用  景炳文  娄永华 《医药导报》2004,23(1):0013-0014
目的:观察大黄治疗大鼠肠源性肺损伤时内毒素变化。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CLP)造成腹腔感染,每日在麻醉下经胃管灌注大黄1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4,48,72,96,120 h处死1组大鼠,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分析血浆、肺组织和BALF的内毒素水平。结果:肺毛细血管通透性、BALF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及血浆、肺组织和BALF的内毒素含量逐渐增加,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治疗组比感染组增加较慢、幅度较小。结论:大黄可阻止肺组织的内毒素含量和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曹玥  陈虎  陈凯  陈畅  张宗泽 《安徽医药》2018,22(2):228-23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糖尿病脓毒症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假手术组(S组)、糖尿病脓毒症组(DS组)、糖尿病脓毒症UTI预处理组(U组).另随机抽取同批次大鼠10只,作C组空白对照.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U组于CLP前1 h予尾静脉注射UTI 100 kU·kg-1.S组拉出盲肠至腹外放置1 min.于CLP术后12 h,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情况,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M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相比,DS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明显,UMA、IL-18、TNF-α、MDA、HIF-1α水平增高,Ccr和SOD活性降低(均P<0.05).DS组相比,U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减轻,UMA、IL-18、TNF-α、MDA含量、HIF-1α水平降低,Ccr和SOD活性增高(均P<0.05).结论 UTI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肾脏缺氧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挥肺保护作用与p38MAPK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Ⅰ组(Sham组)、Ⅱ组(脓毒症CLP组)、Ⅲ组(脓毒症加西黄著胶CLP+V组)、Ⅳ组(脓毒症加生理盐水CLP+N组)、Ⅴ组(脓毒症加SB203580 CLP+SB组)、Ⅵ组(脓毒症加己酮可可碱CLP+PTX组),其中Ⅲ组、Ⅳ组为溶媒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1,3,6,12,24 h后p38MAPK的磷酸化,然后选择1,6,24 h分别检测应用SB203580或PTX后p38MAPK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浆TNF-α、IL-6的含量并观察24 h内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在各个时间点p38MAPK均有较强的表达,SB203580或PTX预处理后各组的p38MAPK的磷酸化明显受到抑制,且与血浆TNF-α、IL-6的含量以及肺的病理切片变化一致。结论 己酮可可碱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抑制促炎因子的过度表达,发挥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尹述洲  秦洋 《北方药学》2012,9(4):34-35
目的:观察大鼠腹主动脉阻断术后合并脓毒症时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组织中SOD1、SOD2和TNF-α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腹主动脉阻断(AAC)组(B组),LPS组(C组),AAC+LPS组(D组)。所有动物均于再灌注后8h处死,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SOD1和SOD2及TNF-α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A组损伤较轻,肺泡结构完整;B组可见肺小血管充血,肺间质水肿,肺泡萎陷;C组肺小血管充血、肺间质水肿相对B组略轻,肺泡萎陷;D组肺泡腔和肺间质内大量蛋白质浆液,在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的内表面可见透明膜形成,微血管内可见透明血栓和白细胞栓塞,肺泡上皮弥漫性损伤。A组SOD1、SOD2显著高于其他三组,TNF-α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D组SOD1显著低于其他三组,TNF-α显著高于其他三组,SOD2显著低于C组(P〈0.01)。C组SOD1显著高于B组,TNF-α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脓毒症时肺损伤更为严重。TNF-α在腹主动脉阻断术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腹主动脉阻断术后脓毒症早期,氧自由基清除剂SOD1、SOD2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大鼠酸吸入急性肺损伤模型,在酸吸入损伤后早期吸入七氟醚,观察对大鼠急性肺损伤NF-кB活性的影响及肺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5组(n=16),生理盐水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mL/kg;盐酸吸入组:气管内注入pH=1.25盐酸溶液1mL/kg;七氟醚处理组:气管内注入盐酸溶液,并分为3个亚组(七氟醚0.5h组,七氟醚1h组,七氟醚2h组),分别在给予盐酸溶液1h后,吸入2.4%七氟醚0.5h、1h、2h。于注入生理盐水或稀盐酸5h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肺组织NF-кB活性及肺泡灌洗液中TNF-a、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盐酸吸入组肺组织NF-кB/p65阳性细胞增多(P<0.01),七氟醚处理1h与2h后阳性细胞较盐酸吸入组减少(P<0.05);盐酸吸入组肺泡灌洗液中TNF-a、IL-6和IL-10的浓度较对照组增高(P<0.01),七氟醚处理1h与2h后,与盐酸吸入组比较,TNF-a、IL-6的浓度降低(P<0.05),IL-10的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七氟醚对酸吸入急性肺损伤可起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кB在大鼠肺组织中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黄对大鼠腹腔感染致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大黄对大鼠腹腔感染致肺损伤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CLP)造成腹腔感染,每天在麻醉下经胃管灌注大黄1次。分别在术后0,24,48,72,96,120h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肺组织的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分析。结果:肺毛细血管通透性、BALF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肺组织的内毒素和TNF-α逐渐增加,时间越长越明显,但药物组比感染组增加较慢、幅度较小。结论:大黄可防止内毒素进入肺组织,抑制肺内中性粒细胞积聚,TNF-α释放,减轻肺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上游信号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脓毒症+西黄著胶组、脓毒症+生理盐水组、脓毒症+SB203580组、脓毒症+PTX组。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各时间点(1,3,6,12,24 h)p38MAPK及IκBα的磷酸化,然后选择1,6,24 h组分别检测应用SB203580或PTX后p38MAPK及IκBα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浆TNF-α、IL-6的含量并观察24 h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在各个时间点p38MAPK及IκBα均有较强的表达,SB203580或PTX预处理后各组的p38MAPK及IκBα的磷酸化明显受到抑制,且与血浆TNF-α、IL-6的含量以及肺的病理切片变化一致。结论 PTX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抑制促炎因子产生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的活化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S)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LP制作小鼠脓毒症模型,术后0、4、24、48h重复肌肉注射AS,观察7d内CLP小鼠的死亡率;检测术后4、8h血浆脂多糖(LPS)、TNF-α、IL-6水平;术后8h小鼠肺脏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AS明显降低CLP小鼠的死亡率(P<0.05)及血浆LPS、TNF-α和IL-6水平(P<0.05或P<0.01),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结论:AS对CLP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浆LPS水平、减少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释放和减轻组织脏器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