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概述变风量(VAV)系统简介:中央空调变风量是指空调系统根据区域负荷变化和要求自动调整送风量的一种空调系统。其最大优点是节能显著,素有“节能之王”的美称。同时,还具有使用舒适、灵活、可用新风作冷源等优点。变风量系统起源于美国,在日本得到发展,现在诸多发展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有以下显著优点:1. 节能:由于空调系统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而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温的,因此可大幅度减少送风风机的动力耗能。同时在确定系统总风量时还可以考虑一定的同时使用情况,所以…  相似文献   

2.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系统。介绍了北大太平洋电子科技大厦的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体现该系统设计的特点是节省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3.
变频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变频器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现有的静压控制方法容易引起室内局部过冷或者过热。根据总送风量与总需求风量的偏差,以及风阀全开的个数来优化静压设定值,提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自适应静压变频控制方法,将这种控制方法应用在香港某办公大楼中的运行结果表明,其节能率达到了7.14%,同时系统控制稳定,对空调负荷变化适应性强,热舒适性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华  邸倩倩  易伟雄 《暖通空调》2005,35(7):108-112
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软件模拟的方法,该软件可用于模拟采用定静压控制、变静压控制和总风量控制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性能和能耗。利用该软件对香港地区典型办公楼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变静压控制时,全年风机能耗可比传统的定静压控制方法减少13%;在负荷较大的时候,风机节能不明显,而负荷较小的时候,节能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夏本明 《暖通空调》2022,(9):115-121+114
从排风柜变风量控制、实验室压力控制、风机变频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变风量控制系统在化学实验室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以化学合成实验室为例,结合同时使用率和运行模式,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变风量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变风量控制系统在初投资、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对一建筑物进行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的方法进行阐述,对不同空气处理机组的配置形式算出空气处理机组的风量,并做比较。认为准确计算逐时负荷计算是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一步,且不同的空气处理机组的配置方式对于系统节能有着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变风量系统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变风量空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改变送入房间的风量来满足室内变化的负荷,由于空调系统大部门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所以,风量的减少带来了风机能耗的降低。变风量系统出现后并没有迅速推广,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促使变风量系统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其后20年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美国空调系统的主流,并且在其他国家得到广泛引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空调专业与自控专业调适脱节造成的大量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欠佳、不能实现变风量控制功能的现象,以实际项目为例,重点介绍了全过程调适技术中的联合运行调适方法,包括传感器准确性验证、执行器控制能力验证、系统控制逻辑优化及验证和运行效果验证.经过联合运行调适,项目最终实现变风量空调系统按负荷需求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9.
变风量系统的节能特性为暖通空调界所熟知。在新建的工程和改建的工程中广泛采用了变风量系统。有的设计师开始把变流量的原理用于冷冻水系统中。一些颇为重要的特性为节能和系统的简化提供了可能性。通过许多工程还发现了另一个优点,即克服了某些常见的冷冻水系统中的缺点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高峰负荷与建筑物总负荷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一、变风量系统节能概述变风量是解决空调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变风量空调系统近年来在国外的舒适性空调中己逐渐得到应用。同样,在工业空调中也能发挥其作用。如何尽快地应用变风量空调以节约能源是我国空调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一般定风量空调系统是按照最大热湿负荷来确定送风量的。这样,在全年大多数时间内低于最大负荷或在一天中室内热湿负荷有波动时,送风量是大于实际需要量的,这时往往需要用提高送风温度、减少送风温差的方法来调节室温。显然这种方法既浪费了加热量又浪费了冷量。尤其在对多个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重点分析了幕墙侧风机盘管结合变风量空调系统在主风管变静压调节过程中有效实现整体控制的运行策略。将幕墙侧风机盘管纳入变风量空调自控系统进行整体控制,避免了以往项目中同一区域2种系统独立控制时容易产生的温度失调问题,同时,采用静压设定值定步长调整法,通过简单有效的控制逻辑实现了主风管变静压调节。经过冬、夏季的运行测试,结果显示上述空调自控系统达到了变静压调节的要求,并且实现了幕墙侧风机盘管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整体控制。  相似文献   

12.
曹振华 《低温建筑技术》2012,34(10):105-107
针对变风量(VAV)中央空调系统控制系统较复杂、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干扰多,并且数学模型很难精确确定等特点。本文采用将两种控制方法相结合用于该空调控制系统中,即模糊控制与PID控制,并通过MATLAB仿真工具进行动态仿真,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比单纯的PID控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更小的超调,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其送风量的大小更接近于实际负荷所需的送风量,节能和舒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该大厦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供给的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测试了大厦部分房间CO2浓度,比较了采用定送风温度与定回风温度两种控制方式的特点,讨论了吊顶回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子涵  齐特 《暖通空调》2022,(1):165-172,80
为了消除传统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中冷热抵消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直接膨胀式温湿度独立控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下称新型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通过组合三级直接膨胀式制冷单元、加热器、加湿器,并配备特有的控制策略,可以在满足恒温恒湿环境一定温湿度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温湿度解耦控制.该空调系统不会造成投资成本大幅增加,并具备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5.
空调系统风量调节与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宁  李洋  杨子学 《建筑节能》2007,35(11):1-4
介绍空调系统风量调节的方法,重点是变风量空调系统,其控制方面包括定静压、变静压控制等方法.分析变风量末端的控制方式压力无关型和压力有关型,同时又讨论了空调系统中的阀门、风机与管路性能对控制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控制方法的节能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东  支谨  张明廉 《暖通空调》2005,35(4):112-116,59
研究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神经网络预测优化控制方法,优化指标考虑了舒适性和耗能量,舒适性指标取PMV指标,耗能量包括风机和冷水泵能耗。系统的控制量为送风风速和冷水流量,被控参数为空调区域的温湿度,采用预测滚动优化控制算法训练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然后将其作为优化反馈控制器来求解变风量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解,并在运行中实时预测空调区域的负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在模型环境、负荷参数变化的情况下,既可以达到节能的要求,又可以使空调区域的温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冷热源、供暖、空调、通风及防排烟、控制等系统的设计。办公区采用四管制、变风量系统加散热器供暖系统,且内外区共用同一机组;四季花厅和大堂等大空间采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大部分百叶风口设在室外绿地地面上,在进排风竖井里进行了消声、过滤、防水、排水处理;新风不作冷热湿处理,直接送入空调机组;空调系统变频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提出一种关键区温度重设定的自适应按需新风控制策略,以最少的能耗满足各区的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该策略实时检测各区人员负荷,识别关键区,充分考虑关键区的新风需求,在进行新风设定时充分考虑循环空气中没有使用完的新风。关键区的温度重设定可以加大输送到关键区的送风量从而加大关键区的新风量,新风比减小,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利用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平台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了测试,对其动态控制性能、能耗特性及空气质量特性进行了评估,同时将该控制策略与其他按需新风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变风量空调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冷热不均问题,通过运行两种变静压、一种定静压控制策略下的变风量系统,对比分析室温、风量、风机频率、最大阀位、设定静压值与风机能耗的关系。结果表明:变风量箱在设计控制阀门的算法中除设定温度之外还需要考虑IAQ、相对湿度等因素;使用变风量空调之前应将室温降至设定温度后再打开自动控制系统,避免受到算法的延迟影响;定静压输送单位冷负荷需要消耗的电量,比测点靠近风机的变静压控制策略多7.8%,且降温效果较差;外界环境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变静压策略中,静压基础点远离风机的控制策略较靠近风机的控制策略降温效果好,速度至少快14%,消耗电量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