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物质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bFGF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感觉神经肽P物质 (substanceP ,SP)对离体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表达的特点及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甲醛注射的方法造成Wistar大鼠局部无菌性炎性反应 ,提取肉芽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bF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观察时间及剂量 效应关系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FGF蛋白表达情况 ,观察时间及剂量 -效应关系。结果  10 -7mol/LSP可诱导成纤维细胞bFGFmRNA的表达 ,在作用后 3、6h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12h后可检测到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1) ,2 4h达高峰 ,4 8h后逐渐回落。SP在 10 -9~ 10 -5mol/L范围内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bFGFmRNA表达 ,在 10 -8~ 10 -5mol/L范围可诱导bFGF蛋白的表达 ,均在 10 -7mol/L剂量点达到峰值 (P <0 .0 1)。 结论 SP可诱导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bF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特点 ,在SP调控创伤愈合的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物质 (SP)对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 GF)及其受体 (FGFR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和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RT PCR)技术 ,观察SP在不同浓度 ( 1× 10 - 9~ 1× 10 - 5mol L)及孵育时间 ( 0、3、6、12、2 4h)情况下刺激成纤维细胞后 ,其bFGF、FGFR 1mRNA表达情况。结果 SP可上调大鼠成纤维细胞bF GF、FGFR 1mRNA表达。SP对bFGF的量 效曲线呈双相分布 ,最大效应浓度为 1× 10 - 7mol L。但SP仅在高浓度 ( 1× 10 - 6 ~ 1× 10 - 5mol L)时促进FGFR 1表达。在最大效应浓度 ( 1× 10 - 7~ 1× 10 - 5mol L)时 ,SP对bFGF、FGFR 1表达的上调作用分别于刺激细胞后 3、12h达高峰。结论 SP对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bFGF、FGFR 1基因表达存在直接影响 ,其表现形式与SP的刺激浓度及孵育时间有关 ,这可能是SP在创伤修复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P物质在诱导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感觉神经肽P物质 (substanceP ,SP)对离体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其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SP对原代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SP对成纤维细胞bF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观察时间及剂量 效应关系。 结果  10 -9~ 10 -5mol/L的SP在体外对原代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P <0 0 1) ,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r=0 5 94 ,P <0 0 1) ,bFGF抗体能部分抑制这一作用。在作用后 3、6hSP可诱导成纤维细胞bFGFmRNA的表达 ,在 10 -9~ 10 -5mol/L范围内均可以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bFGFmRNA表达 ,在 10 -7mol/L达到峰值 (P <0 0 1)。 结论 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这种作用与其诱导内源性bFGF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bFGF)促进创面修复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 12只大耳白兔 2 4只耳上的 72个创面 ,随机分为rhEGF(10 μg/cm2 )治疗组、rhbFGF(10 0AU/cm2 )治疗组和对照组 (涂以 1%磺胺嘧啶银霜 )。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 ,分别取不同时段的标本进行病理学、电镜检查 ,并通过原位杂交检测标本中整合素 β1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两治疗组整合素 β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创面修复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 ,且修复质量较对照组高 (P <0 .0 5 ) ;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胚芽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rhEGF、rhbFGF均能提高创面修复质量 ,在修复早、中期使用rhbFGF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中、晚期使用rhEGF能加速创面的再上皮化。根据时效 ,联合应用rhEGF、rhbFGF可获得最佳效价比。  相似文献   

5.
P物质及其受体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对创伤愈合的作用设计了本实验。于小鼠背部皮肤制成无菌手术切割伤口。实验组用FGF溶液(含FGF300μg/ml,肝素100μg/ml)0.5ml,对照组用生理盐水0.5ml,分别滴入伤口处,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一次。术后1,3,5,7和10天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较对照组明显,并提前2~3天达最高峰。表明FGF能强有力地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和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物质刺激培养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后生长因子bFGF、TGFβ1 mRNA及其蛋白在不同时相点表达的特点,探讨P物质调控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Wistar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分为SP组和对照组。在SP组的培养液中加入100M的P物质,对照组除不加P物质外,余处理同SP组。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物质刺激后成纤维细胞内源性bFGF、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P物质刺激后,bFGF、TGFβ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FGFmRNA在刺激后8h达峰值,TGFβ1 mRNA在刺激后5h达峰值,bFGF、TGFβ1蛋白在刺激后12h达峰值。结论:P物质对成纤维细胞内源性生长因子的上调作用,可能是神经肽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在组织修复瘢痕化程度方面发挥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物质刺激培养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后生长因子bFGF、TGF β1 mRNA及其蛋白在不同时相点表达的特点,探讨P物质调控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Wistar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分为SP组和对照组,在SP组的培养液中加入10-7M的P物质,对照组除不加P物质外,余处理同SP组.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物质刺激后成纤维细胞内源性bFGF、TGF 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P物质刺激后,bFGF、TGF β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FGF mRNA在刺激后8h达峰值,TGF β1 mRNA在刺激后5h达峰值,bFGF、TGF β1蛋白在刺激后12h达峰值.结论P物质对成纤维细胞内源性生长因子的上调作用,可能是神经肽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在组织修复瘢痕化程度方面发挥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生肌散中化瘀药丹参素对肉芽创面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素,采用CCK-8、台盼蓝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丹参素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丹参素对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散中的单方丹参素对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可防止创面的过度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内侧副韧带(MCL)和前十字韧带(ACL)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10周龄新西兰白兔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细胞,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aFGF和EGF,以XTT方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行为。结果:aFGF在1ng/ml时即对两种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其浓度达50ng/ml时,对MCL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达100ng/ml时对ACL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EGF在0.78ng/ml时即对MCL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在1.56ng/ml时始对ACL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其浓度达3.125ng/ml时对2种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aFGF和EGF在超过其最佳浓度后,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均下降。结论:aFGF和EGF可以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ance P (SP) released from peripheral nerve endings and the express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during wound bealing. Methods: Fif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injury group and capsaicin group. In the injury group, a full-thickness skin wound on the back of the rat was taken. The wound edge and granulation tissues were taken on the 1st, 3rd, 6th, 9th, 12th days after injury, respectively. In the capsaicin group, capsaicin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on the back of the rats to destroy the sensory nerve to prevent the secretion of SP, then a wound and sample was made in the same way.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SP, EGF/EGFR, and EGF mRNA/EGFR mRNA in the granulation tissues.Results: In the injury group,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of SP and EGF/EGFR was located on the hair follicles and sebaceous glands at the 1st day. And the stain of SP was obvious at the 3rd day in the granulation tissues, then decreased gradually. EGF/EGFR was at low level at the 3rd day, then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the 9th day, then declined. In the capsaicin group, the stain of SP and EGF/EGFR was faint and without obvious change during the wound healing process. The tendency of the EGF mRNA/EGFR mRNA express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EGF/EGFR. Conclusions: During wound healing, SP may promote the healing process by affecting the expression of EGF/EGFR in the erunuation tissues.  相似文献   

12.
Substance P is an injury-inducible endogenous factor for the mobilization of CD29+ stromal-like cells into circulation and that are major effectors of accelerated healing.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ly injected substance P on full-thickness skin wound healing as a secondary intention wound mode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微丝功能对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Northern blot分析等方法,以α-32P-dCPT标记的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cDNA为探针,检测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用细胞松弛素B破坏微丝后,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性细胞的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RN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微丝骨架可在基因转录水平参与对成纤维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感觉神经肽P物质与表皮干细胞(ESC)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的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ESC(经鉴定),接种于羊膜滋养层上构建羊膜-ESC备用.选择48只糖尿病模型大鼠,每只背部制作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随机抽签法将此192个创面分为ESC+P物质组、ESC组、P物质组、对照组,每组48个创面.ESC+P物质组和ESC组创面均移植羊膜-ESC,P物质组、对照组创面移植羊膜.移植后,ESC+P物质组、P物质组在创周及创面中央注射1×10-7 mol/L的P物质250μL,ESC组、对照组在创周及创面中央注射PBS 250μL作对照,各组每日注射2次,连用4d.于大鼠伤后4、7、10、14、17、23 d,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每时相点8个创面),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结构改变.伤后4、7、10 d,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总胶原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Ⅰ、Ⅲ型胶原沉积量.伤后14、23 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创面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PGP 9.5)及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分布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1)ESC+P物质组伤后14 d创面愈合率达100.0%,明显早于ESC组、P物质组、对照组完全愈合时间(伤后17、17、23 d).HE染色显示ESC+P物质组创面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其余3组.(2)伤后10 d,ESC+P物质组与P物质组创面组织中胶原着色深、面积广;其余2组胶原染色较浅、面积较小.随着伤后时间推移,各组创面Ⅰ型胶原沉积量逐渐升高,Ⅲ型胶原沉积量逐渐下降.伤后4、7、10 d,ESC+P物质组Ⅰ型胶原沉积量明显高于ESC组(t值分别为32.72、118.21、26.71,P值均小于0.01)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44.37、22 76、30.32,P值均小于0.01);ESC+P物质组与P物质组水平相对接近.伤后4、7、10d,ESC+P物质组创面Ⅲ型胶原沉积量明显高于ESC组(t值分别为32.27、28 68、14.51,P值均小于0.01)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35 68、22.52、22 24,P值均小于0.01).(3)ESC +P物质组与P物质组创面组织中有大量PGP 9.5和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再生,创面深层部分神经纤维末梢向表皮延伸.ESC组、对照组仅见创面深层有少量PGP 9.5和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且未向表皮延伸.伤后14、23 d,ESC+P物质组创面PGP 9.5阳性神经纤维面积占(3.86±0.25)%、(7 03±0.28)%,明显高于ESC组[(1.48±0.30)%、(3.01±0 43)%,t值分别为23 95、30 27,P值均小于0.01]和对照组[(1 46±0 23)%、(2.84±0.29)%,t值分别为27.35、40.32,P值均小于0.01].伤后14、23 d,ESC+P物质组创面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面积占(2.01±0 14)%、(1.19±0 11)%,明显高于ESC组[(0.85±0 17)%、(1.34±0 21)%,t值分别为20.50、2.60,P<0.05或P<0.01]和对照组[(0.74 ±0.15)%、( 1.30 ±0.17)%,t值分别为23 98、2.41,P<0.05或P<0.01]. 结论 感觉神经肽P物质和ESC联合应用,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5.
神经肽P物质与烫伤创面愈合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肽P物质(SP)与烫伤创面愈合之间的关系。 方法 (1)制作大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3、7、14d致死,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创面SP含量。(2)将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GTF)用不同培养液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SP组及SP SP受体拮抗剂(Spantide)组。体外检测SP及Spantide对GTF增殖活性[以吸光度(A)值表示]及凋亡率的影响。 结果 (1)伤后1d,浅Ⅱ、深Ⅱ、Ⅲ度烫伤创面SP含量分别为(145±78)、(94±48)、(53±27)ng/g,深Ⅱ度创面与其余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浅Ⅱ度创面伤后3、7dSP含量显著增高;深Ⅱ度创面伤后7、14dSP含量显著增高;Ⅲ度创面伤后SP含量无显著变化。(2)SP增强GTF增殖活性(空白对照组A为0. 21±0. 05,SP组A为0. 36±0 07,P<0. 01)并抑制其凋亡,Spantide可抑制SP对GTF的作用。 结论 SP可促进GTF增殖,创面SP含量与创面损伤程度及愈合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