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本组优17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2%。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运用得当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股骨粗隆间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58%[1],多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手术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本院自2001年12月至2006年3月对2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8例,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70.5~88岁,平均78岁。左侧13例,右侧15例。有不同类型合并症者占92.8%,其中冠心病7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0例,肺气肿2例,有脑血管病史者1例;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合并症5例。伤后入院1~7 d,平均3 d。1.2治疗方法患者均在连…  相似文献   

3.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的经验。方法 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与39例保守治疗比较。结果 经8.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疗效好。结论 术中粗隆部尽可能解剖复位,标准的DHS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几与股骨颈骨折相同,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逐年上升,过去多倾向于非手术治疗,但由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支气管肺炎,心衰,脑血管意外,肺栓塞,褥疮,泌尿系感染等,死亡率高[1],自2001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30例,发病原因146例跌倒伤,69例车祸伤。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99例,Ⅳ型131例。分别采用DHS、髋关节置换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患者患髋功能恢复良好,局部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患肢负重行走无需扶拐。两组在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两种手术方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DHS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均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更有理论上的优势,但各有优缺点,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超过70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DHS治疗,观察组给予FHR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活动、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可较早负重活动,术后并发症较少,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股骨粗隆部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该骨折,应根据全身情况,有无严重的内科疾病,骨折后合并症,年龄、骨折类型、稳定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早期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2]。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采  相似文献   

8.
动力髋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力髋加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2003年7月至2008年6月8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病例,骨折按Evans标准分类,根据术后X线片评定复位的成败,内翻角〉100°,股骨头穿孔,螺钉穿出超过20mm或金属物断裂认定为手术失败。结果 86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7.5个月,6例患者出现失误或并发症,发生率为7.0%。其中3例术后1~4月内主钉松动退出,股骨颈变短,出现不同程度的髋内翻;3例术后2~5月内发生股骨头切割现象,钉头切割穿出。结论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失败与病例选择不当、主钉位置不佳、骨折复位不良、骨质质量差和过早负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短重建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的疗效.2001年6月-2005年6月,应用动力髋螺钉和TriGen短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65~105岁,平均75.5岁)将其分为动力髋组(n=32)和动重建钉组(n=26).骨折分型采用Evans分型,不稳定型是指其Ⅲ、Ⅳ、Ⅴ型.动力髋组,Ⅲ、Ⅳ、Ⅴ型分别为11、13和8例;重建钉组,Ⅲ、Ⅳ、Ⅴ型分别为12、9和5例.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以及输血量、住院天数、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照黄公怡等报告方法进行功能评定,随访时间12~48月(平均1 8月).结果表明:动力髋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重建钉组(P<0.05);动力髋组和动重建钉手术并发症分别为4例(12.5%,4/32)和2例(7.5%,2/26),优良率分别为87.5%和92.3%.结论说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宜采用短重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当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2005年7月~2007年6月,我院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160例相关资料。结果改良手术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范围为9~18w,平均愈合时间为(13.2±5.8)w,术后髋关节功能优秀者72例(占45.0%),髋关节功能良好者65例(占37.5%),髋关节功能尚可者20例(占12.5%),髋关节功能差者3例(占1.88%),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相应数据资料。结论改良DHS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以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患者随机将39例采用DHS进行内固定分为为观察组,其余用PFNA进行内固定分为对照组.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过程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微创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和传统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9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46例采用传统方式置入内固定物治疗,微创组45例采用微创方式置入内固定物.对两组手术创伤大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主要通过考察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术区肢体肿胀情况、血沉变化等来反映手术创伤大小.结果:两组手术创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大于微创组(P<0.05).微创组有2例复位不良,传统组有3例复位不良,两组均无深部血肿发生.传统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获12~30个月随访,平均17.1个月.两组各有1例在随访期间死于其它内科疾病,其余骨折均获愈合.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微创组3.6个月,传统组3.8个月.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微创组84.1%,传统组7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有利于围手术期恢复和髋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改良动力髋钢板固定,延期动力化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动力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35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2-24月,平均15.2个月,骨折均愈合,患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改良动力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疗效肯定,可预防术后主钉松动,骨折延迟愈合、髋内翻、股骨颈短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牵引床辅助下小切口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DHS固定治疗3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按董纪元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0%。结论小切口DHS微创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的特点,是治疗高龄股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全  曾勇  舒鑫 《医用生物力学》2020,35(5):602-607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oral plate,LPFP)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10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LPFP治疗组53例和PFNA治疗组53例,于治疗干预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9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新鲜老年股骨标本10具制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PFNA组和LPFP组各5具,于治疗干预后采用力学试验机进行轴向压缩实验、破坏载荷实验和扭转刚度实验,记录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PFP组(P 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LPFP组(P 0.05),平均Harris评分高于LPFP组(P 0.05)。PFNA组、LPFP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56%、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折模型治疗干预后,PFNA组平均轴向压缩、破坏载荷、扭转刚度均高于LPFP组(P 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其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显著减少髋内翻和螺钉松动与切割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双螺纹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均有不同类型的并存症.均行双螺纹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52例病人除1例住院期间死于呼吸衰竭,3例1年内死于其它疾病外,均随访2年以上,平均2.5年.2例术后3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塌陷,需另行手术治疗.稳定型骨折优良率100%,不稳定型骨折优良率80%.结论应用双螺纹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少,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优良率高,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较安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双螺纹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方法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5 2例 .均有不同类型的并存症 .均行双螺纹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 .结果  5 2例病人除 1例住院期间死于呼吸衰竭 ,3例 1年内死于其它疾病外 ,均随访 2年以上 ,平均 2 5年 .2例术后 3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塌陷 ,需另行手术治疗。稳定型骨折优良率 10 0 % ,不稳定型骨折优良率 80 % .结论 应用双螺纹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创伤少 ,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 ,优良率高 ,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较安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