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特征与肺部病灶X线演变.方法将非典型肺炎患者病程分4期,早期、进展期、高峰期和缓解期,观察10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不同时期内肺部病灶的分布、范围、X线形态特征及进展状况.结果入院腋下体温36.0~39.5℃,平均(37.6±0.8)℃.在非典型肺炎早期,病灶位于下肺所占比例明显多于其他肺叶(P<0.05),进展期和高峰期病灶大多数累及两个以上肺叶(P<0.05);非典型肺炎早期病灶形态以斑片状分布为主(P<0.05),部分呈网格样,进展期病灶大多数云雾状、毛玻璃样变为主(P<0.05);高峰期以毛玻璃样变为主;吸收期以云雾状、斑片为主(P<0.05),少部分残留有纤维条索阴影.结论胸部X线可动态观察患者不同时期内肺部病灶的分布、范围、进展状况,对临床治疗有很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典型肺炎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典型肺炎的胸部X线征象,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4月SARS患者90例和同期典型肺炎75例的X线胸片及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发热1~4 d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典型肺炎早期病灶肺内出现阴影的患者分别占72.2%、77.3%,两组早期病灶多位于下野,病灶形态以肺纹理增强、斑片状分布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8 h内病灶扩展速度大于50%的患者比例多于典型肺炎(P<0.0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峰期病灶多数累及双肺,病灶形态呈毛玻璃样变为主,而典型肺炎以单侧为主,病灶形态以片状为主(P<0.05),两组吸收期改变大致相同。[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典型肺炎X线影像在早期和吸收期区别不大、宜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诊断,但进展期和高峰期病灶的扩展速度和累及范围以及形态均有明显不同,动态观察肺内病灶变化,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10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X线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X线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05例SARS的X线胸片表现。所有病人均为本院2003年1月30日至3月31日诊治的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完整的胸部X线照片资料。按病变早期表现及进展情况将其分为两个类型。①渗出型:由肺内局限或多发病灶发展至弥漫分布。②间质型:以肺部间质性炎症为早期主要表现,其后或可出现肺实质渗出性病变。[结果]75例SARS表现为肺内渗出性病灶,25例早期呈间质性炎症,随后出现明显肺内实变。5例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性炎症。首次发现肺内病变至病变完全吸收时间,为7~46d,平均19d。[结论]SARS的X线影像学表现以肺实质渗出性病变和间质性炎症为主,首诊后7~10d达高峰。大部分病人肺内病变可完全吸收,目前尚未见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X线表现和变化规律。方法 使用SPASS11.0及SDAS软件回顾性分析330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对病后的一系列X线胸片和高清晰度CT(HR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①21.5%的患者入院时X线胸片检查无明确炎性改变,90%SARS患者在1周内X线胸片出现局造性斑片状模糊影,2周内达高峰,肺部存在阴影者仅98.8%,另有1.2%的患者始终没有X线胸片改变,但CT有改变,80%的患者在5周内康复。②急性期胸部X线绝大多数以肺实质性病变为主,形态多样,双肺同时受累率高(初期47%,最重时59.5%)为其特点。③轻型SARS以一个肺叶病变为主(53%),多为周边型(53.1%),吸收好,恢复快;重型SARS多以二个或二个以上肺叶病变为主(70.3%),多为中央或混合型(71.8%),其中混合型占50%,间质性损害为主,吸收慢预后差。④45例恢复期患者的HRCT检查,71.2%留有肺间质改变。结论 SARS患者早期可出现多种X线胸片炎性改变,双肺同时受累率高,尤以中央型或混合型重症比例高,发展快,预后差;对于疑似患者提倡早期行HRCT检查。  相似文献   

5.
88例患SARS医务人员的临床影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88例患SARS本院医务人员的临床胸部影像.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患SARS本院医务人员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胸片394张, CT扫描9例.结果:SARS的早期胸部影像表现为硬币大小、浅淡的毛玻璃样肺实质密度增高,病变快速进展,以天数计,高峰期54%患者影像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多叶、多片的肺实质浸润.结论:胸部影像异常是SARS诊断的必要指标,系列X线平片可以随时观察SARS的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并提示预后,CT能够早期检出SARS的肺部浸润,对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胸部X线及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36名SARS患者初发期、进展期及消散期的胸部X线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 初发期的X线影像学异常表现不明显,病灶多发或单发,肺实质改变轻;部分病例发病首日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但CT检查均显示阳性结果;进展期出现单发病灶阴影扩大,多发病灶逐渐融合的征象.结论 SARS的影像表现特异性不强,与其他肺炎表现相似,应结合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史早期诊断,必要时应行胸部CT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肺部并发症的X线影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肺部并发症的X线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64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胸部X线CR片进行分析。结果:64例中,肺部X线表现正常22例;异常42例,其中有37例肺纹理模糊、肺纹理间散在斑点状及斑片状致密影,肺叶实变1例,肺毛玻璃样变4例。结论:手足口病出现肺部并发症胸片X线片上有明显异常表现,能了解肺部并发症的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胸部X线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分析51例经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一系列胸部X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均以发热为最早发病症状,100%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X线胸片出现局灶性斑片状模糊阴影,2周内达到高峰,15.6%患者为双肺多肺炎性病变,52.9%患者为左肺,右肺为31.4%,大部分肺野受累,病情重,98%患者在4周内肺部阴影逐渐消散。结论:肺部病变越早,范围越广,发展越迅速,临床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X线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05例SARS的X线胸片表现。所有病人均为本院2003年1月30日至3月31日诊治的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完整的胸部X线照片资料。按病变早期表现及进展情况将其分为两个类型。①渗出型:由肺内局限或多发病灶发展至弥漫分布。②间质型:以肺部间质性炎症为早期主要表现,其后或可出现肺实质渗出性病变。【结果】75例SARS表现为肺内渗出性病灶,25例早期呈间质性炎症,随后出现明显肺内实变。5例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性炎症。首次发现肺内病变至病变完全吸收时间,为7-46d,平均19d。【结论】SARS的X线影像学表现以肺实质渗出性病变和间质性炎症为主,首诊后7-10d达高峰。大部分病人肺内病变可完全吸收,目前尚未见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ARS流行期间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变化特点。方法 对76例SARS流行期间发热留观室收治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1)此组肺炎患者多为青壮年(占60.53%),无固定职业或职业性质流动性较大者居多(69.74%);(2)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以中高热为多见(80.26%),发病早期部分患者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67.10%),外周血WBC在正常或低于正常范围(85.53%),淋巴细胞比例减少(75.00%);(3)肺部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炎性浸润;病灶形态以斑片状和球形多见(77.63%);病灶常位于肺周边,常出现支气管气像;动态观察病变影像大多无明显进展(88.16%%),经治疗均完全吸收。结论 SARS流行期间普通肺炎与非典型肺炎有相似的临床及胸部影像表现;肺部CT扫描能早期发现肺炎患者的异常阴影,明显优于胸片,但无特异性。因此,在SARS流行期间发热诊室医务人员应加强肺部炎性改变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92例SARS患者舌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演变规律,舌象特点与X线胸片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索舌象在防治SARS中的作用,采用前瞻性方法对入院的92例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照片、X线胸片等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舌象出现芒剌与X线胸片的进展期和高峰期呈正相关,且与高峰期有显著性相关(P<0.05);舌体胖大、齿痕与痊愈期呈正相关,具有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少苔或剥脱苔与吸收期、痊愈期和病程呈正相关,其中与吸收期和病程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提示虽然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X线胸片呈多样化,但放射学仍有独特改变,且舌象与X线胸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舌象的动态追踪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中医舌诊在SARS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X线胸片的演变规律,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确诊的SARS病人的胸片,观测不同时期病变的位置、形态、数量、面积及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在首次胸片上,54例中单侧受累33例,其中5例在随访中胸片转变为双侧受累双侧受累者21例,以下肺野(64.82%)和肺中带(94.44%)多见。病变形态演变具有3种模式,以斑片状片絮状局部肺纹理增粗完全吸收模式(64.82%)多见。病变数量演变包含5种模式,以单片型(40.74%)多见。病变面积演变包括单峰型(79.63%)、双峰型(12.96%)和持续恶化型(7.41%)。病变密度演变包括单峰型(57.69%)、双峰型(29.49%)、三峰型(7.69%)和持续恶化型(5.13%)。病程和病变占整个肺野最大比例在病变形态、数量、面积和密度的不同演变类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SARS病人胸片的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演变模式对患者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洪河  付维林 《安徽医学》2005,26(5):380-383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胸片的改变及影像变化规律。方法对45例SARS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包括X线胸片异常出现的时间,病变最为严重的时间及病变吸收的时间和影像形态。结果胸部X线异常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病后1~7d(32例,71.1%),X线表现最为严重的时间多在发病后的8~14d(34例,75.6%),多数病变吸收的时间多为发病后的15~21d(24例,53.3%),SARS的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或单侧的单发或多发大片状模糊影(36例,80%),最严重时期变化快,部分病人病变呈游走性改变。结论胸部X线检查可用于SARS的早期发现及显示病程的变化,指导治疗并提示预后,但对病变的细微改变显示有限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病薄性肺炎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3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病变形态、范围、伴发改变、发展与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到磨玻璃影20例、碎石征13例、小片状模糊影15例、大片状实变影5例、支气管气象J5例、小结竹影6例、胸膜下网状影5例、条索影7例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例,伴舣侧胸腔积液者18例、胸膜增厚3例、气胸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4例、肺门增大3例、病变累及双侧所有肺叶肺段者17例、在吸收期,11例患者中观察到磨玻璃影、小片状模糊影较网状影吸收稍快.8例患者中观察到内中惜病灶较外带病灶吸收稍快。结论本组成人病薄性肺炎CT表现以间质性病变为主,伴不同程度肺实质受累.磨玻璃影及碎石征为特征性表现,常伴胸腔积液,病变在肺内分布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24例并发于免疫抑制患者的肺结核,其75.0%早期症状轻微或隐匿,平均确诊时间长达26.1d,62.5%病例被误诊。X线表现与一般肺结核有明显不同:血播型多见,占58.3%,病灶多呈小结节状的软性阴影,缺乏典型粟粒状改变;浸润型肺结核以均匀一致絮状或片状阴影多见,缺乏“多形性”特点: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并发率较高、均为25.0%。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采样总诊断率为70.8%。病死率为25.0%。  相似文献   

16.
Zhao D  Ma D  Wang W  Wu H  Yuan C  Jia C  He W  Liu C  Chen 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6):823-82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arly X-ray and CT finding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Methods Chest radiography and CT were performed in 28 patients with SARS within one to three days after onset of the disease. CT examinations included conventional spiral CT and high-resolution CT (HRCT). The radiographic and CT finding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bnormal CT findings were noted in all the patients, but abnormal chest radiographic findings in 17 cases (60.7%, 17/28). CT showed single small focal patchy opacities in 23 patients (82.1%, 23/28), including oval ground-glass opacities in 20 patients, Iobular distribution ground-glass opacities in 2 and small patchy consolidation in one. Multi-focal ground-glass opacities were found in 2 patients and extensive opacities in three. In the 28 patients, a total of 31 lesions were found in the upper (7, 22. 6%), middle (3, 9.7%) ,and lower lobes (21, 67. 7%). The diameter of the lesions ranged from 20 to 35 mm.Conclusion The dominant feature of early SARS patients is focal patchy opacity in the lung, and oval small ground-glass opacities are the common morphological findinns an CT.  相似文献   

17.
SARS 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Li XW  Jiang RM  Guo JZ  Wang Q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910-912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特点。方法 详细观察每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 ;定期进行各项检测 ;最终将资料完整的全部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7例SARS首发症状为高热 ,多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痛等中毒症状 ,第 2周最重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降低 ,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明显 ;CD+ 4、CD+ 8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为其重要特点 ;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在发病后第 2天即可出现 ,40 7%出现在病后 6d ,7~ 1 2d为严重期 ;7例在发病 3d内X线阴性时即用激素治疗 ,仍在病程 6~ 8d出现阳性改变 ;发病不同时间开始应用激素治疗与肺炎的轻重无明显相关性。较大剂量的激素可明显抑制CD+ 4、CD+ 8的水平 (P <0 0 5) ;2例重症病例在大剂量激素应用下出现二重感染。结论 SARS病程约为 3周 ,似可将第 1周定为早期 ,第 2周为极期 ,第 3周为恢复期 ;在极期病情变化快 ,需严密观察 ;SARS患者CD+ 4、CD+ 8及CD+ 3降低明显 ,提示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 ;重症病例在后期易合并严重继发感染 ,应严格掌握激素适应证 ,且剂量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