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多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抗肿瘤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缺血、高血压、低血压、水肿、QT延长、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心动缓慢及血栓形成等.化疗前后有必要对左室心功能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2.
阿霉素致心肌损伤及中药对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敏  金海 《吉林医学》2005,26(11):1233-1235
阿霉素(adrlamycin,ADM)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该药抗肿瘤谱广.疗效显著。1970年用于临床治疗肿瘤以来.被认为是治疗实体肿瘤最有效的药物。但是,1973年Lefrak首次报告了阿霉素心脏毒性,认为它比骨髓抑制作用、消化道和肾脏毒性等更为危险。目前认为.阿霉素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于用药早期即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晚期出现剂量依赖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不可逆的慢性心肌改变。ADM与其他抗肿瘤药如环磷酰胺、博莱霉素、顺铂等合用时.其心脏毒性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3.
孙丽敏 《吉林医学》2007,28(2):153-155
阿霉素(adriamycin,ADM)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该药抗肿瘤谱广,疗效显著。1970年用于临床治疗肿瘤以来,被认为是治疗实体肿瘤最有效的药物。但是,1973年Lefrak首次报告了阿霉素心脏毒性,认为它比骨髓抑制作用、消化道和肾脏毒性等更为危险。目前认为,阿霉素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于用药早期即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晚期出现剂量依赖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不可逆的慢性心肌改变。ADM与其他抗肿瘤药如环磷酰胺、博莱霉素、顺铂等合用时,其心脏毒性进一步加重。因此,限制了ADM提高剂量或联合用药时,以取得更高的疗效。现就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和生脉散等对阿霉素中毒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蒽环类化疗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肿瘤药物,但在治疗的同时常伴有广泛的急性和迟发性心脏毒性,有时可直接影响化疗方案的执行。因此,早期心脏毒性的监测尤为重要。在心脏毒性监测的各种检测方法中,超声心动图是常用、较有价值的方法,其中心脏舒张功能是一个更敏感反映肿瘤患者使用蒽环类药物后引起心脏毒性的指标。该文对超声心动图评价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治疗晚期肿瘤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作用原理,它的治疗活性被认为是通过破坏微管蛋白质——微管系统所致,对多数肿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过敏反应、液体潴留、心脏毒性反应和神经肌肉症状等。我科自2002年以来应用紫杉醇联合其它抗肿瘤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作一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6.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蒽环类药物是最具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瘤具有高效的作用。在临床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一效应的线性关系,但是随着剂量的增加,其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脱发等副作用也愈加突出,尤其是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限制了它的长期使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有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较为常见的是慢性心脏毒性,多出现在治疗1年以内,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或)心肌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正确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我院126例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消化系统63.4%,泌尿系统毒性12.7%,血液系统毒性15.9%,心脏毒性8.7%。有14.3%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并发症。结论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应根据个体差异,选用疗效相当、反应较轻的药物和不同的治疗手段,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anthracyline,ATC)自上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血液病及实体肿瘤治疗中不可替代的基石药物,但其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心脏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并加重社会经济负担,因此早期有效的监测手段将对ATC所致心脏毒性有积极意义。目前关于ATC所致心脏毒性的检测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综述如下。1发病机制蒽环类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主要以静脉注射形式给  相似文献   

9.
应用阿霉素抗肿瘤治疗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霉素(ADR)属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具有抗肿瘤谱广,作用强的特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严重的心脏毒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剂量的应用。现将我们所遇到的典型病例报道如下,并对阿霉素的心脏毒性反应的预防及治疗进行讨论。1病历摘要例1:男患,21岁。...  相似文献   

10.
钟东 《微创医学》2002,21(6):899-902
阿霉素(Adriamycin,ADM)是一个抗瘤谱广、抗瘤活性强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但因其具有心脏毒性而使其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如何预防ADM的心脏毒性发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其防治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当今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化疗效果不理想,寻求新的化疗药物,或者提高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三氧化二砷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癌作用,并且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的作用,近来引起了国人对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视。因其在祖国医学中应用已久,具有安全、相对低毒的特点,有望成为新的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2.
As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following drainage tend to recur, multiple chemotherapeutic or immuno- therapeutic agents had been investigated to control iL We studied and compared 30 patients with mali- gnant pleural effusions, half on intrapleural mitomy- cin-C (a relatively cheap cytotoxic drug) and half on intrapleural corynebacterium parvum. We were unable to reproduce the claimed superiority in efficacy of the latter as reported elsewhere. The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 method of study and analysis of results we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52例胸腹腔积液(胸水36例,腹水16例),采用静脉置管技术,将中心静脉导管置于胸腹腔内,引流胸腹水并经导管注射药物。结果 36例胸腔积液中,CR23例,PR9例,NR4例,总有效率32/36(88.9%);16例腹腔积液中,CR9例,PR4例,NR3例,总有效率13/16(81.3%)。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及毒副反应。结论 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疗效肯定,优于传统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安全、经济,避免多次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同种LAK细胞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同种LAK细胞治疗癌癌性胸不43例。其中腺癌25例,鳞癌7例,小细胞癌7例,未定型4例;大量胸水26例,中等量胸水17例。LAK细胞胸腔注射治疗1-2个疗程后,15例胸水消失,23例胸水显著减少,抽不出胸水,有效率为88.4%;化疗组有效率39.5%,两组差别显著,提示LAK细胞胸腔注射治疗肺癌癌性胸不的疗效优于腹腔注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对肝脏造成损伤。据美国统计,药物从市场撤出的最常见原因是其肝毒性作用,50%的急性肝衰竭由不当用药引起。与其他药物相似,抗肿瘤药物也能引起肝脏从非特异性的生化改变到急慢性肝炎,甚至肝衰竭、肝硬化等。肿瘤患者的化疗方案是基于对患者临床状况和化疗药物相关毒性进行全面评估而选择的,因此,临床医师应对化疗药物肝毒性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旨在预测、防治这些药物严重的不良反应,并最终化疗成功。  相似文献   

16.
乌体林斯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乌体林斯联合顺铂(DDP)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伴有大量腹腔积液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沙培林 DDP组经导管腹腔内注入沙培林和DDP治疗,DDP组仅用DDP治疗。结果乌体林斯 DDP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6例,有效率为90.9%,高于DDP组(63.3%)。乌体林斯 DDP组临床受益率为40.0%,高于DDP组(26.7%)。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恶心、呕吐,患者可耐受。结论乌体林斯联合DDP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具有一定的临床医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Neuropathy is a dose-limiting side effect for a number of effective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ffective mechanisms will lead to novel treatment strategies that will protect neurons without decreas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The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and neurotoxicity of various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s vital, for a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allowable dose. The introduction of chemotherapy in the 50s and 60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rativ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al types of solid tumours and hemopoietic neoplasms. The important obstacles encountered in the use of chemotherapy have been the toxicity to the normal tissue. During the past 8 years there has come about a new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work. This has opened the door to new paradigms of treatment in which molecular, genetic, and biologic therapy can be used together to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abnormal cells to treatment, and to protect the normal tissues of the body from therapy-induced side effe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strategies could change the way therapy is delivered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and improve the outcome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neoplasms that are currently resistant to conventional dose therapy.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8例肢体恶性肿瘤患者,均经股动脉穿刺施行肢体血管造影,并采用局部肿瘤血管抗癌药物灌注法21人次.通过近期随访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重点对造影方法、药物选择以及有关毒副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神经母细胞瘤(NB)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TRAIL、化疗药物或TRAIL和化疗药物联合处理NB细胞株SMS-KCNR,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对凋亡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KCNR细胞对TRAIL不敏感,对化疗药物相对敏感,存在剂量依赖性细胞毒效应;TRAIL与亚毒性浓度的化疗药物联用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透射电镜可见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结论:KCNR对TRAIL不敏感,但TRAIL与亚毒性浓度化疗药物联用可增强杀伤效应,这种细胞毒作用主要由凋亡介导。  相似文献   

20.
将71例肺癌恶性胸水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射顺铂,治疗组加用苦参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表明苦参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癌恶性胸水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疗效,并能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