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5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常规开胸组(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电视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常规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付加国 《河北医药》2013,35(5):701-703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叶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采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ATS)50例(胸腔镜手术组),传统开胸(OT)肺癌根治术50例(开胸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量、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2组1、3年生存率.结果 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痊愈出院.胸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同开胸手术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治疗组(P<0.05);胸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胸腔镜手术组总有效率94.0%,开胸手术总有效率92.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胸外科医生VATS的操作技巧日益娴熟、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全胸腔镜有可能在肺癌手术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对照组)各30例,并分别实施相应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围术期护理是开展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对66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接受传统开胸手术(对照组,33例)及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研究组,33例),对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肯定,优势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和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炎性反应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开胸组和胸腔镜组,每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开胸和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 VAS 评分、手术前后 CRP 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胸组( P <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淋巴结清扫组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 d、3 d 及30 d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开胸组(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 d 和3 d CRP 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胸组、术前(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 P <0.05)。结论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式相比,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降低术中创伤程度,加快机体康复进程,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性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骨正中劈开手术在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胸及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及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电视胸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与胸骨正中劈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胸组有1例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电视胸腔镜组的总有效率与胸骨正中劈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较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胸腺扩大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翁鸢  常建华  常庆  毛旻 《江苏医药》2007,33(10):1041-104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4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或全肺切除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并与同期53例常规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组34例肺癌手术顺利,无死亡.与常规开胸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量、范围无显著差异;术后硬膜外镇痛留置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淋巴结阳性率方面胸腔镜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  相似文献   

8.
程慧平 《中国医药科学》2014,(23):133-135,166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式手术与全胸腔镜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护理特点对比。方法选本院行传统式肺癌根治术为对照组(n=50)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为观察组(n=50),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放置时间、术后饮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快,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减轻了术后护理难度,轻松实现护理目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1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对2组围手术期指标、生存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传统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总量及1年生存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反应蛋白在术后1,2,3d明显增加,但电视胸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通化市中心医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的收治的6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并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将其中利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列为实验组,将采用常规开胸手术进行肺癌根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别,但是在手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后患者人均镇痛次数、手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方面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在上述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结论针对于传统常规的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镇痛次数,使患者预后良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外伤后血胸的优劣势,总结应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血胸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列为观察组;4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胸壁创伤轻微,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5例,随机分为胸腔镜组43例和开胸组42例,胸腔镜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及住院天数皆少于开胸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VAS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开胸组为3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6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30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为观察组,小切口开胸肺癌根治术为对照组。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等方面的差别。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两组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mL)、拔管时间VAS评分、活动恢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其P值皆<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是肺癌根治术的有效手段,疗效好,创伤小,与小切口开胸手术相比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在慢性脓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40例脓胸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治疗,40患者例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两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开胸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脓胸的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相比常规开胸手术能达到更好的全盘视野,对病灶定位准确,在能熟练操作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选择胸腔镜手术或者开胸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异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4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胸腔镜组所有患者均未中转开胸。胸腔镜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扫除组数、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上,胸腔组优于比传统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5月~2014年5月胸外科具有手术指征的肺癌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腔镜组和开胸组,各35例,统计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优势.结果 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6.61±2.41)d、(2.18±1.12)d、(256.28±18.41) ml、(1.05±0.56)d,开胸组分别为(10.64±1.06)d、(6.46±2.41)d、(504.88±25.61) ml、(3.49±1.26)d.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开胸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开胸组为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术后引流、术后下床时间,且并发症少,效果好,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常规手术相似,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2月-2011年7月收治老年早期肺癌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42例和开胸组38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并发症发生,对肺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结果胸腔镜组患者除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和手术时间与开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 VAS 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胸组(P ﹤0.05);心、肺功能指标心律失常、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 FEV1%均显著性优于开胸组(P ﹤0.05);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较开胸组改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可以达到良好疗效,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方政 《上海医药》2014,(19):35-37
目的:观察研究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6例,根据监护人或患者意愿分为腔镜组26例和传统组30例,腔镜组施行完全胸腔镜下手术,传统组采用常规直视下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腔镜组胸腔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胸组(P〈0.05),而两组其它各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两组患者心功能均I级。结论:全胸腔镜下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并具有显著美容效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