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1[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 ]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SD大鼠按 3.2 4g/kg腹腔注射 5 0 %葡萄糖 ,诱发暂时性高血糖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 (2 0、4 0、80 μg/kg)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 ,间隔取血测定血糖与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SD大鼠按 6 0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建立实验性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静脉输注rhGLP 1(7 36 )NH2 [4.0ng/(kg·min) ]12 0min并观察血糖变化。结果腹腔注射 4 0、80 μg/kg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处理组大鼠的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二者之间促胰岛素分泌和降血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静脉输注rhGLP 1(7 36 )NH2 6 0min后 ,血糖水平 (17.0 4± 1.31)mmol/L(P <0 .0 5 ) ,12 0min后血糖水平 (11.98± 1.0 5 )mmol/L(P <0 .0 0 1)。结论rhGLP 1能显著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 ,这与其促胰岛素分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活性糖元保降血糖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活性糖元保对糖尿病小鼠或大鼠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ICR小鼠皮下注射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给予活性糖元保1.0、2.0、4.0g/kg剂量(均折算成生药量,下同),每2周检测一次体重以及空腹血糖,连续8周;SD大鼠以小剂量链脲霉素合并高脂饮食诱发2型糖尿病模型,灌胃给予活性糖元保0.75、1.50、3.00g/kg剂量,每2周检测一次体重以及空腹血糖,连续8周;另采用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小鼠观察其对糖耐量影响。结果:活性糖元保1.0、2.0、4.0g/kg剂量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值,并明显改善该模型小鼠糖耐量,减少其血糖曲线下面积;3.00g/kg剂量对小剂量链脲霉素合并高脂饮食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结论:活性糖元保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三灵降糖胶囊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和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 ,以及对正常大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用三灵降糖胶囊大、中、小剂量给大鼠灌胃 5 d,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灌胃 6 d,10 d,对正常大鼠灌胃 6 d,分别测血糖值。大鼠糖耐量试验表明 ,灌胃 6 d,可使血糖曲线下面积减小。结果 三灵降糖胶囊可使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明显降低 (P <0 .0 1) ;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大、中剂量组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P <0 .0 5 ) ,对正常大鼠大、中剂量组可降低正常大鼠血糖 (P <0 .0 1,P <0 .0 5 )。大鼠糖耐量试验表明中剂量组血糖降低明显 (P <0 .0 5 )。结论 三灵降糖胶囊对正常大鼠血糖、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血糖和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血糖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rhGLP 1(7 36 )对正常动物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以及该作用的葡萄糖依赖性。方法 :用不同动物模型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后 ,收集血清 ,测定血糖值及胰岛素值。结果 :正常C5 7小鼠和家兔sc不同剂量的rhGLP 1(7 36 )后 ,血糖和胰岛素分泌均无明显改变 ,提示rh GLP 1(7 36 )并不影响血糖正常动物的胰岛素分泌及血糖 ;对于给糖负荷动物 ,rhGLP 1(7 36 )使其胰岛素分泌增加 ,并进而使升高的血糖明显降低 ,表明rhGLP 1(7 36 )具有明显的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在C5 7小鼠和家兔糖耐量实验中发现 ,rh GLP 1(7 36 ) 16 μg·kg-1使糖负荷家兔胰岛素分泌增加 ,血糖升高曲线明显降低 ,说明rhGLP 1(7 36 )能明显增加动物对糖的耐受。结论 :rhGLP 1(7 36 )通过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作用降低过高血糖 ,而不降低正常血糖 ,同时用量小 ,起效快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建立 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方法 ①给Wistar大鼠灌胃脂肪乳 10d ,记录饮食、饮水、体重变化 ,用毛细血管法和正糖钳技术判定胰岛素抗性。同时测定血清中空腹血糖、丙二醛 (MDA)和游离脂肪酸 (FFA) ;②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给灌胃脂肪乳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 ,将 72h后血糖值≥ 16 7mmol·L-1者定为 2型糖尿病大鼠。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灌胃脂肪乳大鼠的体重、饮食、饮水及内脏脂肪重量均明显增高 (P <0 0 5 ) ;②灌胃脂肪乳后 ,大鼠KITT值由正常对照组 6 8± 1 5下降为 4 5± 0 9(P <0 0 5 )。正糖钳实验结果表明高脂组大鼠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较正常大鼠葡萄糖输注速率明显下降 ;③四氧嘧啶给药剂量为第一天 12 0mg·kg-1,第二天 10 0mg·kg-1时 ,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率可达 90 %。结论 通过灌胃脂肪乳建立了伴有胰岛素抵抗的Wistar大鼠 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原钒酸钠对Ⅱ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察原钒酸钠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用高脂饲料灌胃正常大鼠 ,引起肥胖 ,测定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同时应用正糖钳技术检测胰岛素抗性 ,对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菌素 (5 5mg·kg-1) ,然后筛选空腹血糖值大于 11 1mmol·L-1大鼠为糖尿病模型组。连续灌胃原钒酸钠 7d后 ,测定空腹血糖值。结果 ①大鼠喂食高脂饲料后 ,正糖钳实验中维持血糖稳态所需胰岛素量增多 ,为 (0 5 4± 0 0 2 )U·min-1,高于正常组 (P <0 0 1) ;同时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 ,从正常 (0 4 6 9±0 0 4 7)mmol·L-1至 (1 5 32± 0 2 91)mmol·L-1(P <0 0 1) ;②原钒酸钠对正常大鼠的血糖值无影响 ,而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及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有降低作用 (P <0 0 5 )。结论 实验结果证明了原钒酸钠可以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值 ,并且对糖耐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魔芋葡甘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魔芋葡甘聚糖 (KGM )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 ,分组给药 ,测定血糖值。结果 预先 1h和 4hKGM 10 0、2 0 0mg·kg-1ig给药组小鼠血糖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KGM 10 0、2 0 0mg·kg-1ig给药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KGM 10 0mgig每天 2次连续 3d ,能明显减少小鼠的饮水量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KGM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与胰岛素(INS)合用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链脲霉素性大鼠糖尿病模型75只,分成5组,每组15只:INS(2U·kg-1,im) ;尼克酰胺(1g·kg-1,ig) ;PHGF(2 0mg·kg-1,iv) ;INS(2U·kg-1,im)合并PHGF(2 0mg·kg-1,iv) ;NS(同容量每只1mL ,iv)。3mo后放免法测定血INS和C肽。免疫组化染色法制作病理切片,胰岛β细胞记数并观察切片。结果 与NS组比较,PHGF与INS合用组能显著提高外周血INS和C肽浓度(P <0 . 0 1) ,胰岛β细胞数目显著增多,镜检有大小不等的β细胞。结论 PHGF与INS合用能够明显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胰岛β细胞功能,并有胰岛β细胞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薏苡仁多糖对四氧嘧啶致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薏苡仁多糖 (coixan)对四氧嘧啶 (allox an)诱导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 方法 ①测定ipcoix an(5 0、10 0mg·kg-1)前后正常大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②给大鼠预先ipcoixan(2 5、5 0、10 0mg·kg-1)或蒸馏水 ,3h后再尾静脉iv四氧嘧啶 (5 0mg·kg-1) ,48h后测定大鼠SOD水平、糖耐量 ,并进行胰岛 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结果 ①coixan能降低正常大鼠血糖 ,对血清胰岛素无影响 (P >0 0 5 ) ;②coixan(10 0mg·kg-1)可完全预防alloxan引发的糖尿病 ,预防组血糖值及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alloxan组 ,血SOD活性高于alloxan组 ,胰岛 β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预防组胰岛β细胞数目及胰岛素分泌颗粒均与正常大鼠胰岛相同 ,无形态学改变。结论 coixan对alloxan致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泥鳅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为了解泥鳅多糖 (MAP)对链佐星或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别ip链佐星和四氧嘧啶 ,建立两种糖尿病小鼠模型 ,再分别igMAP 2 0 ,6 0mg·kg- 1及阳性对照药苯乙双胍 35mg·kg- 1ig治疗 ,正常对照组则ig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 14d后 ,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糖、血脂。结果 MAP 2 0 ,6 0mg·kg- 1能明显降低链佐星或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升高 ;同时 ,MAP还能明显降低链佐星或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结论 MAP具有降血糖和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格列酮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和胰岛素抵抗改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和胰岛素抵抗改善作用。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链佐菌素 (5 0mg·kg-1)制备IDDM模型 ,观察单用罗格列酮、单用小剂量胰岛素 (皮下注射 2 5U·鼠 -1)、罗格列酮并用小剂量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大鼠尾静脉注射卡介苗 (10mg·鼠 -1)制备免疫性胰岛素抵抗模型 ,观察罗格列酮对模型的葡萄糖输注速率的回升作用。结果 罗格列酮 1,3 ,10 μmol·kg-1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 8d ,均未能降低正常大鼠血糖 ,也未能降低链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 ;但在并用小剂量胰岛素条件下 ,罗格列酮 3 ,10 μmol·kg-1连续灌胃给药 8d ,能降低链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 ;罗格列酮 10 μmol·kg-1连续灌胃给药 8d后 ,用正糖钳技术检测 ,免疫性胰岛素抵抗模型亚极高和极高胰岛素状态下的葡萄糖输注速率均得到回升。结论 罗格列酮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和胰岛素抵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astragalus membranaceus,AM)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髓质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黄芪治疗糖尿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4组: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AM小剂量组和AM大剂量组,后两组应用AM5、10g·kg-1·d-1腹腔注射6周,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用代谢笼法测定各组大鼠24h尿量,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肾AQP-2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明显下降,单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无明显影响,但黄芪治疗可使糖尿病大鼠尿量明显增加。RT-PCR检测发现糖尿病大鼠肾髓质AQP-2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黄芪治疗可使其表达下降。结论黄芪治疗糖尿病利水消肿、改善水平衡代谢紊乱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肾髓质AQP-2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灌胃给予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对实验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IDDM )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通过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来损伤大鼠胰岛细胞造成其糖耐量异常 ,继而喂以高糖 -高脂饲料来诱发动物肥胖形成的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 灌胃给予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能明显降低NIDDM大鼠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实验 (OGTT)各时间点的血糖值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0 1mmol·L-1及 0 0 0 1mmol·L-1对βTC3 细胞无刺激其分泌胰岛素作用。结论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的降糖作用并非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而可能是通过增加胰岛素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将40例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设为抵抗组,40例胰岛素不抵抗糖尿病患者设为不抵抗组;将35例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设为分泌不足组,45例胰岛素分泌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设为分泌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葛根素 (Puerarin ,Pue)对糖尿病 (DM)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 (AGEs)的形成及其受体 (RAGE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STZ诱导DM大鼠模型 ,并将DM大鼠随机分为DM对照组 (DM)、不同剂量葛根素治疗组 (0 5、0 2 5、0 1 2 5g·kg-1 ,ig )和氨基胍治疗组 (0 1g·kg-1 ,ig) ,另设一正常对照组 ,给药 1 2wk后 ,分别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NBT法测定血清果糖胺的含量 ,采用荧光法、RT PCR方法分别对主动脉AGEs的沉积及RAGE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ue治疗后DM大鼠血糖、血清果糖胺含量明显降低 ,主动脉AGEs的形成量也明显低于DM模型组 (P <0 0 1 ) ,其治疗作用与氨基胍 (AG)相当 ;RAGE主要在内皮细胞表达 ,其表达量与AGEs的沉积量呈明显正相关 ,而葛根素也可明显下调RAGEmRNA在DM大鼠主动脉中的表达 (P<0 0 1 )。结论 葛根素可通过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果糖胺的含量 ,减少主动脉AGEs的沉积 ,下调主动脉中RAGEmRNA的表达 ,即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非酶糖化的形成来防治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璟霞  王朝阳 《安徽医药》2017,21(6):1065-106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80例,将病人按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随机分为LSG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肠抑胃肽(GIP)和胃泌素.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时BMI、HbA1C、胰岛素水平、GLP-1和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2个月后LSG组病人BMI显著降低[(25.48±2.49) kg·m-2 vs (29.49±2.48) kg·m-2,P<0.001)];HbA1C水平显著降低[(7.26±0.73)% vs (7.99±0.89)%,P<0.001)];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1.32±0.31) μg·L-1 vs (3.13±0.98) μg·L-1,P<0.001)];GLP-1水平显著升高[(39.85±13.56) μg·L-1 vs (12.58±5.32) μg·L-1,P<0.001];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17.46±7.46) μg·L-1 vs (34.73±11.49) μg·L-1,P<0.001].两组病人术前术后GIP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G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水平和胃肠激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肽-1(7-36)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肽-1(7-36)[rhGLP-1(7-36)]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方法猕猴给予不同剂量(3.5、14和56μg.kg-1)rhGLP-1(7-36),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猕猴血浆中rhGLP-1(7-36)浓度,[125I]标记示踪法结合分子排阻色谱法(SEC)观察rh-GLP-1(7-36)在Wistar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猕猴单次sc不同剂量rhGLP-1(7-36)后,血药浓度及AUC随剂量呈线性增加,各组达峰时间(Tmax)均为15 min,末端相半衰期(T12β)35~45 min,全身清除率(CL)1.0~1.3 L.min-1.kg-1,组间均无差别。sc给药绝对生物利用度22.2%。以3.5μg.kg-1剂量连续sc 7 d体内无蓄积。大鼠sc[125I]rh-GLP-1(7-36)后10 min血浆原形药物浓度达峰,降解物迅速出现。肾脏与胰腺此时总放射性浓度最高。结论在研究剂量范围内rhGLP-1(7-36)呈线性动力学。吸收、降解迅速是其动力学的特点。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胰腺可能为药物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